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x空间反应分离循环系统的最优工艺条件研究
1
作者 张治山 刘旭华 +1 位作者 杨超龙 张苗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针对定态、恒温、等容反应过程,将二维浓度空间中反应/分离/循环(Reactor-Separator-Recycle,RSR)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拓展至瞬时选择性(S)—关键反应物未转化率(x)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浓度空间的维数限制。以Van de Vusse反应... 针对定态、恒温、等容反应过程,将二维浓度空间中反应/分离/循环(Reactor-Separator-Recycle,RSR)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拓展至瞬时选择性(S)—关键反应物未转化率(x)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浓度空间的维数限制。以Van de Vusse反应模式为例,分析了关键反应物转化率、未反应物的回收率以及产品分离程度对RSR系统最大总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CSTR—分离器—循环结构及其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分离—循环系统 瞬时选择性 最优化 过程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分离/再循环系统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曲线的微分几何特性
2
作者 赵文 周传光 +2 位作者 金思毅 徐俊波 韩方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从理论上证明了反应 /分离 /再循环系统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曲线是反应与混合处理的光滑连接器 ,当分离回收率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CSTR(全混流反应器 )迹线 ;当 0≤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DSR(微分侧流反应器 )轨线。研究表明 ,最佳工... 从理论上证明了反应 /分离 /再循环系统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曲线是反应与混合处理的光滑连接器 ,当分离回收率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CSTR(全混流反应器 )迹线 ;当 0≤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DSR(微分侧流反应器 )轨线。研究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曲线性质既决定了反应 /分离 /再循环系统的特性 ,也体现了反应器子系统的特性。因此 ,当分离回收循环物流存在时 ,可通过研究反应器子系统本身的特性 ,确定反应 /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分离/再循环系统 工艺条件 方程曲线 微分几何特性 光滑连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心脏瓣膜置换术T2DM患者应激、循环系统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3
作者 毛珊珊 张晗 +2 位作者 李萌 庞红利 陈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309-4313,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激、循环系统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T2DM患者,根据信封法将其随...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激、循环系统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T2DM患者,根据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手术开始时接受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并于主动脉开放时通过体外循环(CPB)机给予体积分数2%的七氟醚15 min;对照组泵入等体积9 g·L^(-1)氯化钠注射液,给予相同七氟醚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两组患者CPB时间、手术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及术中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血糖(Glu)、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2DM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和心肌损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七氟醚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循环系统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精馏反应体系中温度与浓度梯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马凯 张广振 鲁首锋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6-18,共3页
文章借助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温度与浓度梯度条件下精馏反应体系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梯度的变化能够显著改变各组分的蒸气压差,从而影响分离效率。浓度梯度决定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浓度,进一步影响分离... 文章借助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温度与浓度梯度条件下精馏反应体系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梯度的变化能够显著改变各组分的蒸气压差,从而影响分离效率。浓度梯度决定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浓度,进一步影响分离过程的驱动力。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验证了温度与浓度梯度对分离效率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合理控制温度与浓度梯度可显著提高多组分精馏反应体系的分离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精馏 反应体系 温度梯度 浓度梯度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在分离装置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上的应用
5
作者 于可辉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81-83,共3页
某厂分离装置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在生产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大时滞、多干扰因素、非线性等问题,以及无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波动幅度大,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现状,采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软件应用技术,对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 某厂分离装置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在生产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大时滞、多干扰因素、非线性等问题,以及无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波动幅度大,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现状,采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软件应用技术,对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的控制,不仅可以实现C4选择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与冷、热媒和蒸汽之间的及时匹配响应,定向快速、精准调整,保障了C4选择加氢反应器的稳定生产,降低了产品不合格率,提高了转化率。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无人操作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控制技术 优化控制技术 分离装置 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气腹压力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祥龙 刘迪 +1 位作者 袁露 褚晓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240-242,共3页
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气腹压力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的影响。86例因结直肠癌行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8~12 mmHg组(43例)和13~15 mmHg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循环状态、术后创伤性应激指标及术中... 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气腹压力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的影响。86例因结直肠癌行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8~12 mmHg组(43例)和13~15 mmHg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循环状态、术后创伤性应激指标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8~12 mmHg组苏醒时间均短于13~15 mmHg组(P<0.05)。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及放气后5 min,8~12 mmHg组的SBP、MAP低于13~15 mmHg组(P<0.05),SpO_(2)高于13~15 mmHg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 8~12 mmHg组的WBC、CRP、皮质醇低于13~15 mmHg组(P<0.05),8~12 mmHg组的FT3、FT4高于13~15 mmHg组(P<0.05)。不良反应率8~12 mmHg组(9.3%)低于13~15 mmHg组(27.9%,P<0.05)。结果表明,低气腹压力利于麻醉苏醒和有较高临床安全性,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影响相对较小,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基础上适当降低气腹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气腹压力 循环系统 创伤性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系统中光谱对虹鳟的生长和应激反应的作用
7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5期66-66,共1页
鱼类的生长和生理可能会受光谱的影响,光谱在室内养殖设施尤其是循环系统中易于操控且成本低廉。由于有关光谱和广泛养殖的鱼之关系的资料还很少,目前的研究旨在调研有色光对密闭状态中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的生长性能和应激... 鱼类的生长和生理可能会受光谱的影响,光谱在室内养殖设施尤其是循环系统中易于操控且成本低廉。由于有关光谱和广泛养殖的鱼之关系的资料还很少,目前的研究旨在调研有色光对密闭状态中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的生长性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鱼(145.3±1.5g)在循环系统中(150lx,12L-12D)用白光(全频光谱,荧光灯),红光(605nm)和蓝光(480nm)(覆盖了适当滤光器的灯)养殖了11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 生长性能 应激反应 光谱 虹鳟 养殖设施 荧光灯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功祥 梁政 王维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68,共3页
针对现用钻井液地面循环系统存在系统复杂、操作难度大、一些设备寿命短、故障多 ,以及使用时往往达不到固控要求等问题 ,设计出相对简化的钻井液地面循环系统流程 ,提出改进或研制砂泵、钻井泵、水封式旋流分离装置等方案 ,以期简化钻... 针对现用钻井液地面循环系统存在系统复杂、操作难度大、一些设备寿命短、故障多 ,以及使用时往往达不到固控要求等问题 ,设计出相对简化的钻井液地面循环系统流程 ,提出改进或研制砂泵、钻井泵、水封式旋流分离装置等方案 ,以期简化钻井液循环系统流程 ,提高钻井液循环系统的寿命和固控效果。为了克服现用钻井液井下循环系统较严重影响机械钻速的不足 ,提出在钻头上方加装新型井下固相分离器的解决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机械钻速 钻井泵 钻头 井下 砂泵 新型 循环系统 固相 旋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抽提装置中环丁砜循环系统设备腐蚀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明玉 姜忠义 孙绪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对芳烃抽提装置中运行的环丁砜溶剂及设备腐蚀残留物进行分析,指出环丁砜循环系统设备腐蚀是由于在环丁砜中累积的Cl-造成的氯腐蚀和由于环丁砜及杂质在运行中劣化产生的磺酸、丁基磺酸、硫酸等造成的硫腐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环丁... 对芳烃抽提装置中运行的环丁砜溶剂及设备腐蚀残留物进行分析,指出环丁砜循环系统设备腐蚀是由于在环丁砜中累积的Cl-造成的氯腐蚀和由于环丁砜及杂质在运行中劣化产生的磺酸、丁基磺酸、硫酸等造成的硫腐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环丁砜,能显著降低环丁砜劣化产生的酸性阴离子和累积的Cl-的含量,有效地降低环丁砜对循环系统的设备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抽提装置 环丁砜 循环系统设备 腐蚀原因 减压蒸馏法 中和法 脱硫脱氯剂法 分离 活性炭净化法 阴离子树脂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热循环系统热性能影响因素的等效电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靖 陈章位 姚英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16-2221,共6页
根据热电相似性理论,建立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热循环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将系统中各部件的热参数等效替换成相应的电路参数.利用该模型,分别分析在加热和制冷模式下,驱动电流、散热器热阻和样品块材料等因素对PCR热循... 根据热电相似性理论,建立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热循环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将系统中各部件的热参数等效替换成相应的电路参数.利用该模型,分别分析在加热和制冷模式下,驱动电流、散热器热阻和样品块材料等因素对PCR热循环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得到了在各工作状况下样品块温度的稳态和动态曲线.结果表明:当驱动电流取最佳值Im时,系统可获得最佳制冷效果;驱动电流越大或材料的热容越小,系统升降温速度越快;材料不同对系统的Im值无明显影响;散热器热阻越小,样品块温度稳态值越低,系统的Im值越大.在设计时选择低热容的材料、低热阻的散热器以及最佳Im,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片 聚合酶链反应 循环系统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气体钻井粉尘排放密闭循环分离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雪琳 《石油石化节能》 2014年第11期45-46,共2页
气体钻井岩屑处理的常规做法是通过液气分离器将返出的流体直接排放到土建泥浆池中,现场粉尘污染大,对周边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国外一种气体钻井密闭循环分离系统,通过采用注水分离技术,有效去除返出流体中的大量粉尘颗粒,同时自动... 气体钻井岩屑处理的常规做法是通过液气分离器将返出的流体直接排放到土建泥浆池中,现场粉尘污染大,对周边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国外一种气体钻井密闭循环分离系统,通过采用注水分离技术,有效去除返出流体中的大量粉尘颗粒,同时自动点火密闭燃烧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回火控制,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风险。该系统不需要土建泥浆池,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分离 密闭循环系统 气体钻井 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循环反应装置TiO_2分布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青 解立平 +2 位作者 费学宁 戴晓红 姜远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9-254,共6页
耦合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设计了一种由光催化反应器和膜分离器组成的新型光催化氧化-有机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循环反应装置(简称循环反应装置);并对平均粒径0.22μm颗粒状TiO2催化剂在循环反应装置中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耦合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设计了一种由光催化反应器和膜分离器组成的新型光催化氧化-有机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循环反应装置(简称循环反应装置);并对平均粒径0.22μm颗粒状TiO2催化剂在循环反应装置中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分离器中TiO2悬浮浓度明显低于光催化反应器中的;一定的曝气量和TiO2加入量下,光催化反应器与膜分离器中TiO2平衡悬浮浓度恒定,且其曝气量和TiO2加入量分别以82.50 g、1.00 m3/h为宜。循环管处水冲洗使循环反应装置中TiO2悬浮浓度恒定,且最佳的水冲洗时间间隔为60 min;连通管直径6.50 mm时膜分离器中TiO2悬浮浓度比连通管直径20.00 mm时的低;膜出水对循环反应装置中TiO2分布特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分离 TiO2分布特性 循环反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的氧化度对其与大豆分离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性质影响
13
作者 刘路 罗国柳 +2 位作者 钟金锋 刘雄 覃小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39,共8页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发生美拉德反应可改性SPI,但魔芋葡甘聚糖的氧化度对该反应及其产物性质的影响还未清楚。因此,该研究首先制备不同氧化度的氧化魔芋葡甘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发生美拉德反应可改性SPI,但魔芋葡甘聚糖的氧化度对该反应及其产物性质的影响还未清楚。因此,该研究首先制备不同氧化度的氧化魔芋葡甘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再通过美拉德反应与SPI制备相应产物(SPI-OKGM),探究OKGM氧化度(26.80%、42.98%和59.66%)、SPI与OKGM质量比(1∶4~4∶1)对SPI-OKGM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PI-OKGM 26.80、SPI-OKGM 42.98和SPI-OKGM 59.66的美拉德反应程度分别在SPI与OKGM质量比为1∶2、1∶1和1∶1时较高,其中接枝度分别为35.15%、38.38%和40.62%,褐变强度分别为0.27、0.42和0.46;SPI-OKGM的理化性能较SPI和SPI+OKGM共混物显著提高,其中SPI-OKGM 26.80、SPI-OKGM 42.98和SPI-OKGM 59.66的乳化活性分别提高63.32%、65.37%和70.50%,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23.08、27.52、27.26 min,抗脂质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26.56%、28.96%和23.34%。扫描电镜结果表明SPI-OKGM呈现出松散的薄片状,蛋白质聚集程度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改善KGM功能性质并拓展OKGM在美拉德反应改性蛋白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魔芋葡甘聚糖 氧化度 大豆分离蛋白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亚平 牛长山 光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6-60,93,共6页
从物料平衡观点出发,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种模型,由此模型经数学推导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个燃煤一次上升进入分离器的质量份额αfm及循环燃烧份额γxh间的关系式,提出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 从物料平衡观点出发,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种模型,由此模型经数学推导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个燃煤一次上升进入分离器的质量份额αfm及循环燃烧份额γxh间的关系式,提出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循环倍率的概念,此关系式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个设计准则.根据该准则设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将能保证具有所要求的循环量,达到设计所预期的燃烧和传热方面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锅炉 循环倍率 分离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硫循环中Bunsen反应液-液相分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于明锐 韩伟实 王戈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97-101,共5页
Bunsen反应液-液相分离是整个碘硫循环的枢纽,H2SO4相与HIx相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热效率。为提高两相分离效果和循环效率,对Bunsen反应平衡时液-液相分离特性进行研究。配制H2SO4、HI、I2、H2O混合溶液,研究实验条件对溶液... Bunsen反应液-液相分离是整个碘硫循环的枢纽,H2SO4相与HIx相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热效率。为提高两相分离效果和循环效率,对Bunsen反应平衡时液-液相分离特性进行研究。配制H2SO4、HI、I2、H2O混合溶液,研究实验条件对溶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H2O)/n(H2SO4)小于18时,分层所需碘量随温度变化不大,之后随着溶液温度升高和水量增大,分层所需碘量明显增加;在提升温度和增加碘量的同时减小水量可有效提高溶液分离效果;增大水量可减小副反应进行程度,随着温度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通过实验研究最终得到较好的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制氢 Bunsen反应 分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开发
16
作者 张竹梅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8-21,26,I0001,I0002,共7页
在油转化结构调整中,炼油企业通过多产催化液化石油气获得更多的轻烃加工原料。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是轻烃加工的重要处理装置,而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则是其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装置大型化发展,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 在油转化结构调整中,炼油企业通过多产催化液化石油气获得更多的轻烃加工原料。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是轻烃加工的重要处理装置,而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则是其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装置大型化发展,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开发成为了工程设计的重点。文章介绍了脱硫反应分离器的发展和工艺特点,提出通过过程强化微混式反应分离器的技术开发减小设备体积,同时采用喷射混合强化传质与破乳聚结分离耦合技术以及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方案,将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传质与分离过程集成化,使脱硫反应分离器在设备体积、安装布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以适应装置大型化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和对比了3种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设计方案,综合比较采用微混式反应分离器占地少、设备质量小,可满足装置扩能改造等项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脱硫 大型化 反应分离 传质分离 过程强化 微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毛藻生长和收获的光生物反应器与泡沫分离集成系统
17
作者 AndrewCsordas,Jaw-KaiWang 谭文先(译)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29,53,共5页
应用泡沫分离技术收获和浓缩藻液,可以显著减少后续离心分离所需的时间,成本低且易于维护。本试验系统由8个220 L有机玻璃光生物反应器组成,用作角毛藻(Chaetoceros spp.)生长和泡沫分离,试验中不添加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在户外开放... 应用泡沫分离技术收获和浓缩藻液,可以显著减少后续离心分离所需的时间,成本低且易于维护。本试验系统由8个220 L有机玻璃光生物反应器组成,用作角毛藻(Chaetoceros spp.)生长和泡沫分离,试验中不添加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在户外开放环境下培养微藻,其收获需要研究的因素有气泡尺寸、空气流量、藻密度、溢流高度、pH和泡沫分离运行时间。设计部分因析试验和星形设计试验,研究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微藻干重产量、收获率和收集泡沫体积的影响,以及如何得到最佳收获量。试验结果表明,设定泡沫分离运行时间在30 min内,角毛藻的收获率超过90%,同时培养液体积移出量少于12%。泡沫分离是收获角毛藻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角毛藻 光生物反应 开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反应装置及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
18
《齐鲁石油化工》 2024年第3期190-190,共1页
一种烷基化反应装置及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所述的装置由烷基化反应单元和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组成,所述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分馏塔和第二分馏塔,第一分馏塔设置烷基化反应产物入口,第一分馏塔塔顶蒸汽出口连通... 一种烷基化反应装置及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所述的装置由烷基化反应单元和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组成,所述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分馏塔和第二分馏塔,第一分馏塔设置烷基化反应产物入口,第一分馏塔塔顶蒸汽出口连通气体压缩机入口,气体压缩机出口经第一分馏塔中段再沸器、塔顶回流罐与第一分馏塔塔顶回流入口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馏塔 烷基化反应 气体压缩机 分离单元 分离方法 回流罐 再沸器 塔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齿鲈循环养殖系统中泡沫分离去除颗粒物质和异养细菌的效率
19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5期69-69,共1页
本研究调研泡沫分离在去除封闭的舌齿鲈再循环系统中的颗粒物质和异养细菌的效率。该系统有10个养殖池,1个充当泡沫分离系统的撇沫器(SKIM),1个生物过滤器装置和1个紫外线装置。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泡沫分离 异养细菌 颗粒物质 舌齿鲈 循环系统 生物过滤器 分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水产养殖零排放再循环系统中的脱硝处理新方法
20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1,共1页
介绍了解决再循环养殖系统(RAS)中硝酸盐积聚问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新颖之处在于使用固体原棉作为主要碳源的一个脱硝生物反应器系统和一个除气室。在除气室中,水中溶解气体氧(O2)通过文丘里真空管被气提,由于脱硝中存在的氧抑... 介绍了解决再循环养殖系统(RAS)中硝酸盐积聚问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新颖之处在于使用固体原棉作为主要碳源的一个脱硝生物反应器系统和一个除气室。在除气室中,水中溶解气体氧(O2)通过文丘里真空管被气提,由于脱硝中存在的氧抑制问题得以消除以及原棉的耗氧,使得随后的脱硝变得更有效。原棉介质还充当物理屏障吸附有机颗粒,而有机颗粒又反过来充当用于脱硝的补充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循环系统 脱硝 零排放 小规模 生物反应系统 循环养殖系统 有机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