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新元 朱瑞青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本文探讨了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 ,并以著名作家海勒和冯格纳特等的作品为例 ,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时空表达、现实与梦境的融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本文探讨了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 ,并以著名作家海勒和冯格纳特等的作品为例 ,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时空表达、现实与梦境的融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黑色幽默”文学采取的“反小说”形式的主要特点 ,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和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文学 "反小说"形式 文学流派 美国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小说”与小说审美定势的突破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9-99,共1页
钟本康在《反小说:现代小说本性的回归》(《百家》89年3期)一文中指出:反小说的特点就是对正统小说、常规小说的挑战和否定。建国后我们小说艺术发展的真正悲剧在于排斥异端,独尊一体。小说在自身推行中诚然会在特定时期出现正统、常规... 钟本康在《反小说:现代小说本性的回归》(《百家》89年3期)一文中指出:反小说的特点就是对正统小说、常规小说的挑战和否定。建国后我们小说艺术发展的真正悲剧在于排斥异端,独尊一体。小说在自身推行中诚然会在特定时期出现正统、常规的样式,但由此而形成的审美定势却是一种历史的惰性。我们时代的任务是要与这种惰性作不疲倦的斗争,而不是相反。“反小说”说是反对小说的历史惰性,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小说的生命力。小说发展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小说 现代小说 生命力 异端 审美定势 建国后 小说发展史 艺术发展 新时代 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充满东方魔幻色彩的“反结构”小说——读卢一萍的长篇小说《少水鱼》
3
作者 唐小林 《西部文艺研究》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当代小说中,卢一萍的《少水鱼》尤为引人注目。小说以反“传统”的结构形式,讲述了一个在岁月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恢复其家族帝王梦的宏大野心和生命传奇故事。在叙述上,作者采用了“东方魔幻”似的艺术创作手法,并以诗性的语言,将小说... 在当代小说中,卢一萍的《少水鱼》尤为引人注目。小说以反“传统”的结构形式,讲述了一个在岁月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恢复其家族帝王梦的宏大野心和生命传奇故事。在叙述上,作者采用了“东方魔幻”似的艺术创作手法,并以诗性的语言,将小说描写得离奇曲折。其间的爱恨情仇和不屈不挠,始终充满着迷人的血性和激情昂扬的力量。在这样的生命之旅中,官兵的追杀、野兽的咆哮、死亡和生命的威胁,就像家常便饭,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但在李氏家族看来,死亡并不算什么,也并没有什么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实现他们的终极目标——李氏家族的“帝王梦”,从而被历史无情地遗忘。小说处处洋溢着作者的生命哲思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魔幻色彩 李氏家族 结构”小说 死亡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历史小说”《城堡里的男人》的政治无意识与后现代历史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一亭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业已意识到美国当代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狄克远远超越了通俗的科幻主题,走向了严肃的后现代人道主义探求。其代表作品《城堡里的男人》(1962)通过假想二战以英美等同盟国失败而结束,融后现代历史叙事与后人... 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业已意识到美国当代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狄克远远超越了通俗的科幻主题,走向了严肃的后现代人道主义探求。其代表作品《城堡里的男人》(1962)通过假想二战以英美等同盟国失败而结束,融后现代历史叙事与后人道主义身份探求于一炉,成为一部杰出的西方"反历史"小说,曾获1962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项。本论文以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和讨论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的相关理论为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后,认为,狄克一方面继承了美国小说的追寻个人主义和反权威、反霸权的历史传统,小说在1960年代的越战、冷战、科技发展、种族纷争和麦卡锡主义的美国语境下自有其独特的政治意味;另一方面,作家娴熟地运用了"反历史"的后现代叙事手法,聚焦个人与国家、自然与文化、种族歧视、身份的真伪、东西方文化以及技术与文明的关系等后现代人道主义的核心话题。狄克在"反历史"的元小说框架之中,对后现代语境下人类的生存困境和身份危机做出了独特的解读,强调只有回归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真正建构历史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政治无意识 后现代历史叙事 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讽和讽刺——台湾作家欧阳子的小说叙述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学民 《常熟高专学报》 2003年第5期59-62,共4页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根据叙述基调这一叙述策略其作品可分成两类:讽刺小说和反讽小说。其小说的双层叙述模式和象征性叙述模式是独特的。她运用讽刺和反讽叙述策略的匠心以及叙述结构创造艺术,都值得我们大陆作家认...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根据叙述基调这一叙述策略其作品可分成两类:讽刺小说和反讽小说。其小说的双层叙述模式和象征性叙述模式是独特的。她运用讽刺和反讽叙述策略的匠心以及叙述结构创造艺术,都值得我们大陆作家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欧阳子 小说创作 叙述策略 叙述结构 讽刺小说 小说 叙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遗忘的晚清反案小说:中国网络同人小说的本土文化渊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小源 《百家评论》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日本二次元文化一直被公认为中国同人小说的直接源头。然而梳理世界同人文化发展史,无论是欧美的"Fan Fiction"还是中国的反案小说都远早于日本现代意义的"同人"诞生。尤其是最早出现读者粉丝创作衍生作品现象的中... 日本二次元文化一直被公认为中国同人小说的直接源头。然而梳理世界同人文化发展史,无论是欧美的"Fan Fiction"还是中国的反案小说都远早于日本现代意义的"同人"诞生。尤其是最早出现读者粉丝创作衍生作品现象的中国,晚清通俗文学中的反案小说才应是世界"同人"的真正发端。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同人来源于日本动漫的共识呢?追溯中国网络同人文的本土文化渊源,本文试图以晚清通俗文学传统反观网络文学类型小说,为探索建设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体系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同人小说 晚清通俗小说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与现代的融合——论孙了红的反侦探小说创作
7
作者 彭丹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孙了红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杰出的反侦探小说作家。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道德标准融入到小说之中,并综合了武侠和言情的因素,体现出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说书人"的传统,在故事安排上也依照国人的阅读习惯。... 孙了红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杰出的反侦探小说作家。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道德标准融入到小说之中,并综合了武侠和言情的因素,体现出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说书人"的传统,在故事安排上也依照国人的阅读习惯。他深化了小说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社会视野,在心理分析和人性挖掘上也颇有深度。他不仅使其小说具有硬汉派侦探小说英武、灵动的风格,而且还将电影及其表现技巧等现代元素纳入其中,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本土与现代的融合,使中国侦探小说日臻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了红 侦探小说 本土 现代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乌托邦小说中的人与环境的矛盾关系--以扎米亚金的《我们》为例
8
作者 姚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5期84-86,共3页
扎米亚金是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的《我们》是20世纪以来反乌托邦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虚构“未来国度”一统国以及描写一统国内病态的生活,表达了其对于乌托邦理想的幻灭和未来人类处境的强烈担忧。作品还从环境... 扎米亚金是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的《我们》是20世纪以来反乌托邦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虚构“未来国度”一统国以及描写一统国内病态的生活,表达了其对于乌托邦理想的幻灭和未来人类处境的强烈担忧。作品还从环境对人的异化、人在环境中抗争等角度表达人与环境的矛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乌托邦小说 我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甘露与小说文体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克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孙甘露 小说 小说文体 语言游戏 叙述者“我” 反小说 内在统一性 小说实验 现代主义 叙述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构》的意义——解读马原小说的后现代取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朝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2期74-75,共2页
作为中国文坛急先锋的马原,以他的智慧和勇气,用他的后现代性文本诠释了中国的后现代性这一前瞻性命题。小说《虚构》即是他对此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 马原 后现代 小说 现代派小说 小说理论 小说艺术 第一人称叙述 小说写作 反小说 麻风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侦探小说——论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启君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6-61,共6页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传统侦探小说进行颠覆,充分彰显了反侦探小说这一新文类的叙事魅力。同时,在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和拆解中也浸透着作者对当下文学...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传统侦探小说进行颠覆,充分彰显了反侦探小说这一新文类的叙事魅力。同时,在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和拆解中也浸透着作者对当下文学创作以及都市人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三部曲》 侦探小说叙事 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之所以为小说——对小说性质的一点思考
12
作者 李庆信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7,共4页
问题的提出 自从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著名口号在本世纪西方引起强烈回响和震荡以来,怀疑的精灵便悄悄降临人世、潜入人心。“重估一切”、怀疑一切,作为一种流行思潮,几乎冲击和波及现代西方人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的一切方面,其中当... 问题的提出 自从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著名口号在本世纪西方引起强烈回响和震荡以来,怀疑的精灵便悄悄降临人世、潜入人心。“重估一切”、怀疑一切,作为一种流行思潮,几乎冲击和波及现代西方人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的一切方面,其中当然包括西方现代文学。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就曾宣称,在小说领域,“我们已经进入怀疑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人” “物” 物本主义 小说 咖啡壶 “新小说 反小说 三题 格里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斯顿《约拿的葫芦蔓》中的反成长与伦理缺位
13
作者 张玉红 《外文研究》 2023年第2期73-82,108,109,共12页
美国非裔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约拿的葫芦蔓》是一部反成长小说。这本小说与成长小说“出走—成功”的情节走向相反,“出走—毁灭”构成了其叙事轨迹。小说主人公约翰的反成长源于伦理缺位,伦理缺位则是父爱缺失的原生... 美国非裔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约拿的葫芦蔓》是一部反成长小说。这本小说与成长小说“出走—成功”的情节走向相反,“出走—毁灭”构成了其叙事轨迹。小说主人公约翰的反成长源于伦理缺位,伦理缺位则是父爱缺失的原生家庭伦理环境、种族主义社会伦理环境以及父权制新生家庭伦理环境造成的恶果。小说反映了赫斯顿对婚姻伦理以及职业伦理的深刻思考。约翰的人生悲剧具有重要的道德警示价值和反向的道德启蒙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斯顿 约拿的葫芦蔓 非裔美国文学 成长小说 伦理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水与笑声 评方旭导演《骆驼祥子》的喜剧化改编
14
作者 韩乐乐 《上海戏剧》 2024年第1期8-10,共3页
祥子从希腊英雄式的完人变成动物、从动物变成机器、再从机器变成鬼,就主人公心智变化的角度而言,《骆驼祥子》可谓是一部描绘残酷生命衰变史的“反成长小说”。自1957年梅阡导演版初登北京人艺舞台,在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长期统摄之下,... 祥子从希腊英雄式的完人变成动物、从动物变成机器、再从机器变成鬼,就主人公心智变化的角度而言,《骆驼祥子》可谓是一部描绘残酷生命衰变史的“反成长小说”。自1957年梅阡导演版初登北京人艺舞台,在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长期统摄之下,后辈改编者通常将祥子的堕落史解读为老舍对旧社会的批判。这种聚焦于外部社会因素的阐释传统或隐或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喜剧化 北京人艺 成长小说 祥子 现实主义美学 阐释传统 改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特·冯尼格特的黑色幽默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红梅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6-87,共2页
黑色幽默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因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得曼编辑的一本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这类作品讽刺了二战胜利给美国带来的过度兴奋和无所不能的感觉,以及自命不凡的理想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抬头。库尔特.冯尼格... 黑色幽默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因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得曼编辑的一本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这类作品讽刺了二战胜利给美国带来的过度兴奋和无所不能的感觉,以及自命不凡的理想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抬头。库尔特.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之一,发表后在文学研究界引起广泛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反小说 库尔特.冯尼格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近作偶记(第二辑)
16
作者 李洁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24,共5页
一 中国小说至“五四”有一大变,由“五四”至今历七十年后又是一大变,此人所共识者也,但毁誉则不一。贬斥者常谓近年小说多晦涩难解,而褒扬的一方却反唇相讥、力证其并不晦涩难解;若依我的看法,那指摘原也迹近实际,欲加回避反而成了掩... 一 中国小说至“五四”有一大变,由“五四”至今历七十年后又是一大变,此人所共识者也,但毁誉则不一。贬斥者常谓近年小说多晦涩难解,而褒扬的一方却反唇相讥、力证其并不晦涩难解;若依我的看法,那指摘原也迹近实际,欲加回避反而成了掩耳盗铃。盖晦涩难解的情形在每次文学新变之下都将遇见,不独限于今日。记得我幼时稍长去读《狂人日记》,与从前常看的章回体小说一比,就曾觉得格外晦涩难解,现在思之,如不如此,《狂人日记》其实也就无由成为除旧布新的一代范本。所以,我主张,不把“看不懂”一类评语视作责怪,因此也不要去反驳。前代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时间一来,原来新、奇、怪、异的东西渐渐就习惯了,就很看得懂了,勿须操之过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年小说 性文学 近作 反小说 难解 不可解 自然主义 小说概念 性欲 女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进女性”耶利内克的自然情结
17
作者 贾梦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1,共3页
"激进女性"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一位以其作品中叛逆性的语言风格而极具争议的作家。本研究着重分析耶利内克在其众多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主题,使读者充分领悟她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反叛的作家,耶利内克敢于在... "激进女性"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一位以其作品中叛逆性的语言风格而极具争议的作家。本研究着重分析耶利内克在其众多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主题,使读者充分领悟她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反叛的作家,耶利内克敢于在作品中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在一定程度上,耶利内克在作品中对自然的关注对世人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乡土小说 生态平衡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游戏》:操控集体记忆的完美范本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佳 彭羽婷 欧阳璐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2期189-189,191,共2页
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成功地将人类历史上典型的集体记忆融入其所著反乌托邦未来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在作者虚构的帕纳姆这个国度中,通过对这未来世界里重现的祭祀仪式、饥饿游戏、核战争和极权统治等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现... 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成功地将人类历史上典型的集体记忆融入其所著反乌托邦未来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在作者虚构的帕纳姆这个国度中,通过对这未来世界里重现的祭祀仪式、饥饿游戏、核战争和极权统治等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现代科技滥用,贫富差距过大和娱乐文化堕落的担忧以及对人类将来的内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游戏》 集体记忆 乌托邦未来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果山·风车计划·七诫——《动物庄园》中的乌托邦冲动
19
作者 高冉 蔡殿梅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0期213-214,共2页
《动物庄园》是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最具代表性的反乌托邦作品之一。小说用动物世界来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模式进行类比和模拟,在一种反乌托邦的社会中仍然暗含着人类内心深处的对原始美好的乌托邦冲动。笔者旨在以"糖果山&q... 《动物庄园》是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最具代表性的反乌托邦作品之一。小说用动物世界来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模式进行类比和模拟,在一种反乌托邦的社会中仍然暗含着人类内心深处的对原始美好的乌托邦冲动。笔者旨在以"糖果山""风车计划"和"七诫"这三个意象为例来分析和探索小说中所蕴含的乌托邦冲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乌托邦文学的理解和对奥威尔的政治远见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庄园》 乌托邦小说 乌托邦冲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
20
作者 王述坤 《外语研究》 1984年第1期78-81,共4页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罪恶战争,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也把日本人民拖进苦海,给日本人民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当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上重新站起来,从军国主义压迫的噩梦中惊醒,势必要回忆和谴责这场战争。这些也必然反映在战后文学中。战后...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罪恶战争,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也把日本人民拖进苦海,给日本人民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当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上重新站起来,从军国主义压迫的噩梦中惊醒,势必要回忆和谴责这场战争。这些也必然反映在战后文学中。战后涌现出的大批反战、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作品便是这种反映的证明。这些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拜队长 军国主义 侵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人 作品 作家 马来亚 战后文学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