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地式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单晓斌 张允武 +3 位作者 盛六四 黄超群 杨斌 齐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站自行研制的小型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计(RTOFMS-Ⅲ)。该仪器为浮地式结构,可用YAG激光器或同步辐射为激发光源。在质量数为107时,其质量分辨本领可达1034。
关键词 浮地 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质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王进 +1 位作者 张允武 盛六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 (CH3 CH2 SH) +n ,由此推测Cu+、Ag+、Au+与乙硫醇团簇的反应存在两种通道 ,一种通道是生成M+(CH3 CH2 SH) n,另一种是生成 (CH3 CH2 SH) +n 。Cu+、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M+(H2 S) (M =Cu、Au) ,但是实验中没有观察到Ag+(H2 S) ,理论计算表明Ag+(H2 S)很不稳定。另外 ,分析产物离子M+(CH3 CH2 SH) n 的强度发现 ,n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溅射-分子束 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团簇反应 乙硫醇 气相化学反应 CU^+ AG^+ Au^+ 铜离子 银离子 金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