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快压缩P_(1)波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特性
1
作者
马强
蒋汇鹏
+1 位作者
周凤玺
蒋宁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38,共16页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选取了饱和冻土中传播速度最大的快压缩P 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问题。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快压缩P 1波从饱和冻土介质入射到弹性基岩分...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选取了饱和冻土中传播速度最大的快压缩P 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问题。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快压缩P 1波从饱和冻土介质入射到弹性基岩分界面上透反射振幅比和能量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快压缩P_(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与入射角度,入射频率,温度(含冰量),孔隙率,胶结参数以及接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度为0°时仅存在压缩波,达到临界角后透射P波消失;各种波在达到临界角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脉冲,其中反射P_(1)波最为显著;随着胶结参数,孔隙率,接触参数的增大,临界角越早出现;入射频率仅对反射P_(2),P_(3)和S_(2)波的能量反射率影响较大;当温度和含冰量较低或较高时,均不利于反射S_(2)波的能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弹性基岩
快压缩P_(1)波
透
反射
振幅比
透
反射能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H1波在饱和冻土地基表面的反射特性
2
作者
石天宇
马强
李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7-286,共10页
基于饱和冻土介质波动理论,探讨了在饱和冻土地基自由表面上,传播速度较快的SH1的反射及能量传输问题。该文建立了饱和冻土的自由场地分析模型,通过Helmholtz矢量分解和边界条件,推导出两种反射SH波的振幅比及能量率的理论表达式。研究...
基于饱和冻土介质波动理论,探讨了在饱和冻土地基自由表面上,传播速度较快的SH1的反射及能量传输问题。该文建立了饱和冻土的自由场地分析模型,通过Helmholtz矢量分解和边界条件,推导出两种反射SH波的振幅比及能量率的理论表达式。研究了入射频率、温度(含冰量)、孔隙率、胶结参数及接触参数对两种反射弹性波振幅和能量分配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加,反射S_(1)波的振幅比和能量率逐渐减小,反射S_(2)波增加;当入射角为90°时,仅有反射S_(1)波存在;在未冻土(T=-0.1℃)时,反射S_(2)波消失,S_(1)波振幅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为低温高含冰量时,反射S_(2)波振幅比最高。此外,胶结参数、孔隙率和接触参数的变化会显著影响两种反射弹性波的振幅和能量分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SH1波
波的传播
反射
振幅比
反射能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压缩P_(1)波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特性
1
作者
马强
蒋汇鹏
周凤玺
蒋宁山
机构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海省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3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68053)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1-ZJ-943Q)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D723837)。
文摘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选取了饱和冻土中传播速度最大的快压缩P 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问题。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快压缩P 1波从饱和冻土介质入射到弹性基岩分界面上透反射振幅比和能量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快压缩P_(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与入射角度,入射频率,温度(含冰量),孔隙率,胶结参数以及接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度为0°时仅存在压缩波,达到临界角后透射P波消失;各种波在达到临界角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脉冲,其中反射P_(1)波最为显著;随着胶结参数,孔隙率,接触参数的增大,临界角越早出现;入射频率仅对反射P_(2),P_(3)和S_(2)波的能量反射率影响较大;当温度和含冰量较低或较高时,均不利于反射S_(2)波的能量产生。
关键词
饱和冻土
弹性基岩
快压缩P_(1)波
透
反射
振幅比
透
反射能量率
Keywords
saturated frozen soil
elastic bedrock
fast compressed P_(1)wav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amplitude ratio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energy rate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H1波在饱和冻土地基表面的反射特性
2
作者
石天宇
马强
李强
机构
青海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青海省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甘肃新发展城市开发建设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7-28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6805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D723837)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24-ZJ-922)。
文摘
基于饱和冻土介质波动理论,探讨了在饱和冻土地基自由表面上,传播速度较快的SH1的反射及能量传输问题。该文建立了饱和冻土的自由场地分析模型,通过Helmholtz矢量分解和边界条件,推导出两种反射SH波的振幅比及能量率的理论表达式。研究了入射频率、温度(含冰量)、孔隙率、胶结参数及接触参数对两种反射弹性波振幅和能量分配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加,反射S_(1)波的振幅比和能量率逐渐减小,反射S_(2)波增加;当入射角为90°时,仅有反射S_(1)波存在;在未冻土(T=-0.1℃)时,反射S_(2)波消失,S_(1)波振幅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为低温高含冰量时,反射S_(2)波振幅比最高。此外,胶结参数、孔隙率和接触参数的变化会显著影响两种反射弹性波的振幅和能量分配比。
关键词
饱和冻土
SH1波
波的传播
反射
振幅比
反射能量率
Keywords
saturated frozen soil
SH--wave
wave propagation
reflection amplitude ratio
reflected energy rate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快压缩P_(1)波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特性
马强
蒋汇鹏
周凤玺
蒋宁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H1波在饱和冻土地基表面的反射特性
石天宇
马强
李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