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乔玉雷 王延光 +1 位作者 李九生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井间地震在解决油藏开发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井间地震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间不同成像方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井间成像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地层与反射波组... 井间地震在解决油藏开发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井间地震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间不同成像方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井间成像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地层与反射波组对应关系的分析,地层内部变化与地震反射结构的分析,以及井间成像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构造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井间成像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同相轴反映的是地层波阻抗界面的认识。对垦71井区井间地震反射波深度域资料进行了波数计算,对其时间域资料进行了频谱分析,并进行了井间地震资料、地面地震资料、测井曲线等的标定对比,认为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能够分辨3~5 m厚的薄层。对胜利广利油田的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具有反映细微构造的能力。井间地震正演模型分析表明,选择大角度道集进行有限角度叠加处理的成像资料可以用于岩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反射波成像 阻抗界面 分辨率 分辨能力 微幅构造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成像测井系统提高井旁储层判识能力
2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2期149-149,共1页
中国石油研发成功了新型方位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成像测井仪器,为获取精确的地质信息和复杂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定向射孔、定向侧钻、后期酸化压裂等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技术参数,对准确开展地层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反射波成像 成像测井系统 探测 能力 判识 储层 复杂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探测阵列声波测井高分辨率反射波提取及成像
3
作者 岳文正 刘东明 +1 位作者 田斌 秦民君 《测井技术》 2024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反射波成像是远离井眼进行井周地质结构和特性探测的重要技术,其中,从测井波形中提取反射波是该方法的关键部分,但是实现有效和高分辨率的反射波与模式波分离是相当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反射波成像是远离井眼进行井周地质结构和特性探测的重要技术,其中,从测井波形中提取反射波是该方法的关键部分,但是实现有效和高分辨率的反射波与模式波分离是相当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反射波提取和噪声压制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将剪切波变换与二维傅里叶变换相结合,利用剪切波变换的多尺度和多方位分解能力对阵列声波测井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发现模式波在剪切波域中聚焦在较小尺度上的水平锥形区域,由此,通过选择硬阈值将模式波与反射波信号分离,进而识别声波测井信号中的不同分量,压制噪声干扰,实现高分辨率反射波提取,提高反射波成像的质量和清晰度。利用该方法处理了正演模拟数据,并与其他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现场数据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和非常规非均质储层评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声测井 高分辨率反射波成像 剪切变换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阵列声波测井反射成像储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岳文正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对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处理,提取反射波,利用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建立溶洞、裂缝等反射体成像特征,评价井周中尺度地质构造,进而识别储层;利用声反射成像结果对储层压裂高度、深度和破裂方位进行评价。利用该方法对中部某油田的声波测... 通过对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处理,提取反射波,利用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建立溶洞、裂缝等反射体成像特征,评价井周中尺度地质构造,进而识别储层;利用声反射成像结果对储层压裂高度、深度和破裂方位进行评价。利用该方法对中部某油田的声波测井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探测深度可达到30m,分辨率达到20cm,不同反射体同相轴特征不同,可以直观观察井周裂缝、溶洞发育情况。地层界面同相轴反射能量强且连续,而裂缝的同相轴表现为曲率大且持续性差。特殊地质体(如生物礁)反射特征与地震勘探相同,实现对地震成像的有效细化,并可判断反射体的具体方位。在准确地提取高分辨率反射波的基础上,开发自适应波速叠加和偏移算法,该算法可有效压制伪界面的影响,改善了垂直于井眼的反射界面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声测井 缝洞储层 反射波成像 方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在井旁地质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本建林 车小花 +4 位作者 乔文孝 鞠晓东 王志勇 卢俊强 门百永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23-29,共7页
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技术能够接收来自井旁地层不同方向的纵波信号,实现对井旁几十米范围内的地质体方位和到井距离的测量。当井旁地质体尺度明显大于地层中的纵波波长时,利用该地质体产生的反射纵波可以对地质体进行精确成像;当井旁... 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技术能够接收来自井旁地层不同方向的纵波信号,实现对井旁几十米范围内的地质体方位和到井距离的测量。当井旁地质体尺度明显大于地层中的纵波波长时,利用该地质体产生的反射纵波可以对地质体进行精确成像;当井旁地质体尺度与地层中的纵波波长相当时,则可以利用该地质体产生的散射纵波获得地质体的分布情况。方位远探测声波测井仪器装配了10个八单元声波接收站,每个接收站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8个压电型接收振子构成,可以获得多个源距、不同方位的声波数据。介绍了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及2个应用案例,并将声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方位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中,以提高井旁地质体方位测量的准确度。针对过井裂缝和相邻井的方位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测量实例,验证了利用该测井方法评价井旁地质体空间位置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反射波成像 反射体方位 地质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反射成像法识别混凝土缺陷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范泯进 朱燕梅 沙椿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为提高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深度和精度,以弹性波反射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激振源、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波形成像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试验,提出了针对混凝土缺陷检测的声波反射成像法。给出了实际应用中对缺陷的检测方法和识别建议,... 为提高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深度和精度,以弹性波反射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激振源、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波形成像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试验,提出了针对混凝土缺陷检测的声波反射成像法。给出了实际应用中对缺陷的检测方法和识别建议,并对工程实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成像 混凝土 缺陷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华忠 胡江涛 郭颂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地震波成像的目的首先是定位反射界面或散射点的空间位置,描述地下地质体的几何结构;然后是估计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主要是与速度和密度相关的参数;最终是与岩石物理结合描述含油气储层。以地震波传播的散射场表达以及逆散射成像为切入... 地震波成像的目的首先是定位反射界面或散射点的空间位置,描述地下地质体的几何结构;然后是估计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主要是与速度和密度相关的参数;最终是与岩石物理结合描述含油气储层。以地震波传播的散射场表达以及逆散射成像为切入点,首先给出散射波的表达形式,讨论了逆散射成像的本质与逆散射成像所需要的叠前地震观测数据及对应的观测方式;然后给出一般的线性化最小二乘叠前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LS_PSDM)基本理论框架,只要能给出用Green函数计算的波传播算子,就可以实现线性化的LS_PSDM;接着讨论了当前广受关注的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方法,给出了最小二乘偏移成像的迭代实现方法和保反射界面结构的总变差正则化方法以及数值结果;最后分析了基于反射波估计反射系数的成像方法和基于散射波估计散射强度的成像方法的差异,指出针对勘探地震介质特征和波场特征的成像方法是最具实用性的方法,逆散射成像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散射波的成像方法能否满足储层描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场表达 逆散射成像 反射波成像 最小二乘叠前深度偏移 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地震勘探在正利煤业14^-1 105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宏宏 《山西焦煤科技》 2020年第6期19-23,共5页
山西焦煤集团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在14-1105工作面设计前,为了进一步查明该设计工作面内部的地质构造及其展布规律,运用槽波地震勘探透射法和反射法联合探测的方案,并结合巷道实际揭露情况综合解释出4条断层,最后通过钻探和巷探的方法... 山西焦煤集团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在14-1105工作面设计前,为了进一步查明该设计工作面内部的地质构造及其展布规律,运用槽波地震勘探透射法和反射法联合探测的方案,并结合巷道实际揭露情况综合解释出4条断层,最后通过钻探和巷探的方法加以验证,进一步确定了断层的存在及其展布规律,为下一步采掘布置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探测 反射CDM成像 透射槽CACT成像 巷探钻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世军 周建宇 +2 位作者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樊124井 分辨率 油气田勘探 地震勘探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以大庆某采油厂井间地震勘探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桂花 朱光明 马德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2,164+171,共7页
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井间地震资料为实例,介绍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对资料处理的难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互相关叠加、波场分离、直达波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三口井的井间地震剖... 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井间地震资料为实例,介绍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对资料处理的难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互相关叠加、波场分离、直达波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三口井的井间地震剖面首尾相接,可看出剖面接缝并不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很好,信噪比和分辨率较高,说明该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场分离 互相关叠加 层析成像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37-江372井井间地震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双喜 余钦范 +3 位作者 别慧秋 王玉贵 朱继林 陈宝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新技术,是将震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放入井中,在目的层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波的旅行时、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利用其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测井或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以了解...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新技术,是将震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放入井中,在目的层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波的旅行时、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利用其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测井或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以了解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该文针对江37-江372井井间含油砂体不连通情况,应用井间地震技术,采集了江37-江372井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速度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处理,反演出了波阻抗剖面、孔隙度剖面和渗透率剖面,通过分析解释,确定了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验证了井间地震技术解决井间储层细节描述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技术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志强 祁江豪 +5 位作者 温珍河 张训华 邢磊 尹燕欣 骆迪 肖国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40,共12页
南黄海盆地发育厚度大、分布广的中生代—古生代海相地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对象,然而受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采集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地震成像品质不佳的问题突出,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进程。为了破解上述技术难题,通过开展科研攻关... 南黄海盆地发育厚度大、分布广的中生代—古生代海相地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对象,然而受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采集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地震成像品质不佳的问题突出,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进程。为了破解上述技术难题,通过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南黄海盆地中生界—古生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综合解释等3项关键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立体地震资料采集、广角反射地震信号提取、广角反射波成像处理、地震综合解释等技术以及海上试验应用,获得了该盆地中部隆起和北部坳陷海相下构造层的有效反射和成像,满足了地质科学研究和地震成像的要求;②取得了对南黄海盆地海相下构造层分布、构造特征等的一系列重要新认识,为该盆地海相地层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指明了方向;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SDP-2科学钻探井位,在海相中生界—古生界中钻遇厚度较大的烃源岩和多套储层油气显示,证实了该项技术的可靠性。结论认为,该项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可以为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并由此坚定了在该盆地进行海相油气勘探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中生代—古生代 海相地层 地震成像品质 立体地震资料采集 广角反射地震信号提取 广角反射波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井、接收井互换的井中地震观测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又生 许增魁 +1 位作者 宜明理 魏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9-492,481,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激发井与接收井互换的井中地震观测方法,即将非零源距VSP观测系统置于井中,据此得到靠近接收井一侧的半空间反射波成像,再将激发井与接收井互换进行观测,得到另一半空间的反射波成像,最后将两者合在一起得到井间目的层的一... 本文提出一种激发井与接收井互换的井中地震观测方法,即将非零源距VSP观测系统置于井中,据此得到靠近接收井一侧的半空间反射波成像,再将激发井与接收井互换进行观测,得到另一半空间的反射波成像,最后将两者合在一起得到井间目的层的一个完整成像。这种方法通过优化观测系统设计,合理论证入射角度、覆盖次数等特征参数并控制激发点数,完全避开了近地表的影响,大大节省了测量时间,其数据质量是常规VSP数据无法比拟的。此种观测方式适用于采集反射波资料,其成果更易于与VSP和地面地震资料联合进行地质解释,而且可以避免常规井间地震获得的广角反射资料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速度层析成像 反射波成像 观测系统 参数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alkaway-VSP技术精细刻画火山岩形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冲 蔡志东 +2 位作者 韩建信 张晓璐 靳懿鑫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火山岩精细解释的需要。通过对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M68井的Walkaway-VSP资料的精细处理和解释,利用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Walkaway-VSP纵波成像对M68井区火山岩进行了精细刻画,在纵向上精细识别了火山岩储层和源岩储... 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火山岩精细解释的需要。通过对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M68井的Walkaway-VSP资料的精细处理和解释,利用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Walkaway-VSP纵波成像对M68井区火山岩进行了精细刻画,在纵向上精细识别了火山岩储层和源岩储层的岩性界面,在横向上精细刻画了火山岩的形态和展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Walkaway-VSP 高分辨率 反射波成像 精细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地震复杂障碍区混合震源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15
作者 周建国 赵一民 +1 位作者 王亚琪 赵鹏泽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当目的煤层埋深相对于地表复杂障碍区范围较小时,常规恢复性放炮采集方法获得的地震数据集易导致目的层反射波成像空白或扭曲。在山地复杂障碍区,采用以炸药井炮为主,机械震源为辅的混合震源采集技术,能明显改善复杂障碍区煤田地震资料... 当目的煤层埋深相对于地表复杂障碍区范围较小时,常规恢复性放炮采集方法获得的地震数据集易导致目的层反射波成像空白或扭曲。在山地复杂障碍区,采用以炸药井炮为主,机械震源为辅的混合震源采集技术,能明显改善复杂障碍区煤田地震资料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提高静校正和动校正精度,对于目的煤层反射波的准确成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障碍区 混合震源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