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Ⅲ)的硅胶H相反射散射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衷明华 莫春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57-1059,共3页
本文提出了胡椒基荧光酮 (PIF)硅胶H相反射散射光度法测定铁的新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的存在下 ,PIF与铁 (Ⅲ )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并且能被硅胶H吸附 ,其最大反射散射吸收波长位于 6 4 0nm ,铁 (Ⅲ )的浓度在 0~ 2 5ng·... 本文提出了胡椒基荧光酮 (PIF)硅胶H相反射散射光度法测定铁的新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的存在下 ,PIF与铁 (Ⅲ )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并且能被硅胶H吸附 ,其最大反射散射吸收波长位于 6 4 0nm ,铁 (Ⅲ )的浓度在 0~ 2 5ng·mL- 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用于氧化镁中微量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 硅胶H 胡椒基荧光酮 反射散射光度法 测定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的反射散射光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衷明华 温红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研究了微晶石蜡吸萃蛋白质 偶氮胂Ⅲ 镝(Ⅲ)复合物的条件,并设计了固相反射散射分光光度直接测定石蜡相中蛋白质的方法。所拟定的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微晶石蜡 反射散射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表面粗糙度的光纤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建强 江驰 +2 位作者 张惠 夏霄红 刘裕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0-282,293,共4页
论述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反射散射比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介绍了它具有的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可测微小面积和孔洞底面等异型表面等特点。给出了实测结果 。
关键词 检测 表面粗糙度 光纤传感器 反射散射光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影响的BOTDR监测数据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靖筠 张俊义 +1 位作者 高幼龙 杨秀元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章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计(BOTDR)工作原理为基础,以监测工作中常用的Ф0.9SM单芯紧套光纤在恒温实验室内的实验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对其监测数据的环境温度影响进行了校正分析,有效剔除了因环境温度影响而... 文章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计(BOTDR)工作原理为基础,以监测工作中常用的Ф0.9SM单芯紧套光纤在恒温实验室内的实验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对其监测数据的环境温度影响进行了校正分析,有效剔除了因环境温度影响而造成的BOTDR监测数据假应变,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 Ф0.9SM单芯紧套光纤 温度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高精快速测量探讨
5
作者 李传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7,共2页
本文扼要叙述了目前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状况。较详细地分析了反射散射光强度比法非接触测量和金刚石触针扫描法三维接触测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为适应高生产率自动化检测的需要,应综合反射散射光强度比法测... 本文扼要叙述了目前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状况。较详细地分析了反射散射光强度比法非接触测量和金刚石触针扫描法三维接触测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为适应高生产率自动化检测的需要,应综合反射散射光强度比法测量和金刚石触针扫描法三维测量法的优点,研制高精快速三维非接触法新型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反射散射光强度比法 金刚石触针扫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故宫东华门城台分布式光纤监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时以亮 倪斌 +3 位作者 施斌 魏广庆 刘卫华 童恒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643,共7页
以北京故宫东华门城台墙体为监测对象,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对北京东华门城台的北墙体、西墙体和中门洞的变形及渗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感测光纤段的应变测量值分布在±100με测量误差范围内,... 以北京故宫东华门城台墙体为监测对象,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对北京东华门城台的北墙体、西墙体和中门洞的变形及渗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感测光纤段的应变测量值分布在±100με测量误差范围内,只有城台西墙体部分横向感测光纤段的应变值分布在150~250με之间,表明在西墙体上部局部区域发生了十分微小的鼓胀变形,推断为墙体表面灰泥固化和气温变化引起灰泥热胀冷缩变形所致;城台温度变化没有发现异常区域,表明城台在监测时间段没有渗漏情况发生。因此,判断目前东华门城台整体结构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变形 渗漏 分布式光纤监测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