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因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所致反射损害研究——兼评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唱
左常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如何加强对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所至的反射损害的受害人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各国规定不一,但通过比较发现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草案对这一问题的规定还可从反射损害的形态和反射损害受害人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侵害生命权
侵害健康权
反射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建构——从死者遗属丧亲之痛与第三人惊吓损害的规则统合切入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3,共12页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未明确区分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从而在对死者遗属丧亲之痛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确定上左右失据。同时,丧亲之痛和第三人惊吓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均属于第三人反射损害的范畴,在功...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未明确区分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从而在对死者遗属丧亲之痛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确定上左右失据。同时,丧亲之痛和第三人惊吓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均属于第三人反射损害的范畴,在功能和构造上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统一构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应打破“主体同一”的限定,其中“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应当解释为直接受害人人身权益受侵害,而作为权利主体的“被侵权人”则可以解释为既包括直接受害人,也包括在侵害自然人致其死亡或重伤情形中遭受精神损害的第三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可以统合死者遗属的丧亲之痛、第三人惊吓损害中的精神损害以及其他类型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从而建构统一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基础。在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上,《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仍须结合直接受害人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一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损害
赔偿
惊吓
损害
丧亲之痛
反射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射性精神损害救济请求的司法应对——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高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必然带来人们对精神性权利追求的促进,反射性精神损害的救济要求理应得到司法实践的回应。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显然对此还缺乏足够的应对。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精神打击"制度和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q...
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必然带来人们对精神性权利追求的促进,反射性精神损害的救济要求理应得到司法实践的回应。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显然对此还缺乏足够的应对。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精神打击"制度和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第三人休克"制度虽然和反射性精神损害不尽相同,但其立法策略和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依然不乏颇多借鉴之处。当下我国要实现对人的精神性权利的全面保护,需要扩大反射性精神损害赔偿保护客体的范围、有限制的扩大请求权的主体范围并明确规定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性精神
损害
客体范围
主体范围
考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所致反射损害研究——兼评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唱
左常午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文摘
如何加强对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所至的反射损害的受害人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各国规定不一,但通过比较发现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草案对这一问题的规定还可从反射损害的形态和反射损害受害人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侵害生命权
侵害健康权
反射损害
Keywords
encroach on life right
encroach on health right
Ricochet New Arial
分类号
D923.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建构——从死者遗属丧亲之痛与第三人惊吓损害的规则统合切入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昊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原因理论在中国民法中的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3AFX0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未明确区分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从而在对死者遗属丧亲之痛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确定上左右失据。同时,丧亲之痛和第三人惊吓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均属于第三人反射损害的范畴,在功能和构造上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统一构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应打破“主体同一”的限定,其中“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应当解释为直接受害人人身权益受侵害,而作为权利主体的“被侵权人”则可以解释为既包括直接受害人,也包括在侵害自然人致其死亡或重伤情形中遭受精神损害的第三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可以统合死者遗属的丧亲之痛、第三人惊吓损害中的精神损害以及其他类型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从而建构统一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基础。在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上,《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仍须结合直接受害人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一并适用。
关键词
精神
损害
赔偿
惊吓
损害
丧亲之痛
反射损害
Keywords
compensation for emotional harm
nervous shock
bereavement
reflex damage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射性精神损害救济请求的司法应对——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高勇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3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生成逻辑、风险测度和防范机制研究”(18BJY232)
文摘
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必然带来人们对精神性权利追求的促进,反射性精神损害的救济要求理应得到司法实践的回应。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显然对此还缺乏足够的应对。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精神打击"制度和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第三人休克"制度虽然和反射性精神损害不尽相同,但其立法策略和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依然不乏颇多借鉴之处。当下我国要实现对人的精神性权利的全面保护,需要扩大反射性精神损害赔偿保护客体的范围、有限制的扩大请求权的主体范围并明确规定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考虑因素。
关键词
反射
性精神
损害
客体范围
主体范围
考虑因素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因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所致反射损害研究——兼评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蔡唱
左常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建构——从死者遗属丧亲之痛与第三人惊吓损害的规则统合切入
李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射性精神损害救济请求的司法应对——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刘高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