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黄海盆地反射地震勘探中折射波资料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符溪 文鹏飞 +1 位作者 陈洁 舒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一般会将折射波作为干扰波而在资料处理中将其切除掉。详细分析了折射波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发现折射波视速度与下伏介质速度密切相关。北黄海盆地的几个应用实例表明,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折射波... 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一般会将折射波作为干扰波而在资料处理中将其切除掉。详细分析了折射波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发现折射波视速度与下伏介质速度密切相关。北黄海盆地的几个应用实例表明,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折射波资料,不仅可以协助处理人员快速定洼,有效选择处理模块,还可得到反射地震勘探不能获取的基底速度资料,使勘探精度得到提高,并使常规地震勘探的信息得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勘探 折射波 地震资料 时距曲线 速度 地震剖面 地层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地震勘探在隐伏地区盲断层活动性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依兰-伊通断裂东支为例
2
作者 赵斌 刘财 +3 位作者 余中元 韦庆海 鹿琪 田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1,共7页
随着依兰—依通断裂中支全新世活动性证据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该断层的关注,但对与之相距仅几十公里的东支断层却研究甚少。通过依兰煤矿的深部地震资料,初步确定了该东支断层的地表投影位置;而后,布设了两条浅层人工地震反射... 随着依兰—依通断裂中支全新世活动性证据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该断层的关注,但对与之相距仅几十公里的东支断层却研究甚少。通过依兰煤矿的深部地震资料,初步确定了该东支断层的地表投影位置;而后,布设了两条浅层人工地震反射勘探测线,以识别东支断裂的近地表构造,为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反射地震勘探 盲断层 近地表 上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便可控震源在金属矿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明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张子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轻便高频可控源 (PHV)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是成功的。可控震源的优点主要在于分辨率高、可以自由选择频率范围 ,对输入到地下能量的频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与夯击震源WACKERBS60Y系统结果的对比 ,证...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轻便高频可控源 (PHV)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是成功的。可控震源的优点主要在于分辨率高、可以自由选择频率范围 ,对输入到地下能量的频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与夯击震源WACKERBS60Y系统结果的对比 ,证实了它工作稳定 ,效率高 ,优于其它震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扫描 夯击震源 勘查 地震反射勘探 金属矿床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在山西堡子湾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高洪兴 张宝林 +2 位作者 李思田 梁光河 郝书俭 《黄金科学技术》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山西堡子湾金矿深部预测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原理及实施步骤,对获取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地质解释,弄清了含矿角砾岩体的深部产状。结合其它地质物化探证据确定了有利的深部成矿构造部位,经初步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 以山西堡子湾金矿深部预测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原理及实施步骤,对获取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地质解释,弄清了含矿角砾岩体的深部产状。结合其它地质物化探证据确定了有利的深部成矿构造部位,经初步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勘探 堡子湾金矿 深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岩体反射地震探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稳 郭雯雯 +2 位作者 侯黎华 酆少英 刘保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5-1040,1046,共7页
为了调查内蒙古阿拉善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中目标花岗岩体的空间展布、内部结构和边界接触关系,应用人工反射地震探测技术,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了针对大型高速岩体的近地表速度剖面和地震反射波法成像剖面。针对崎岖地表... 为了调查内蒙古阿拉善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中目标花岗岩体的空间展布、内部结构和边界接触关系,应用人工反射地震探测技术,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了针对大型高速岩体的近地表速度剖面和地震反射波法成像剖面。针对崎岖地表工区近地表速度建模与层析静校正、强散射干扰波压制等问题,引进基于MSFM射线追踪算法的初至波旅行时层析反演与层析静校正技术、改进的矢量分解压噪方法等,并在常规高分辨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于高速岩体地震探测的精细数据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 高速岩体 反射地震勘探 初至波层析反演 矢量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宏伟 田晓峰 +3 位作者 酆少英 秦晶晶 谭雅丽 魏学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为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地壳结构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在安徽长江中下游池州—铜陵段完成气枪震源流动水体激发、岸上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探测试验,获得测线下方反射地震数据剖面。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 为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地壳结构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在安徽长江中下游池州—铜陵段完成气枪震源流动水体激发、岸上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探测试验,获得测线下方反射地震数据剖面。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具有传播距离远、穿透深度大等特点,在距炮点13 km处获得清晰地震波初至起跳信号,纵向上双程走时10.5 s可分辨出连续反射震相,推测为Moho面在剖面上的显示。通过试验对比选取最大覆盖次数面元网格输出线,最终获得较为清晰的叠加剖面,达到探测目标,证明气枪震源作为新型人工震源,可用于陆内流动水体反射地震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反射地震勘探 共中心面元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电成像联合探测试验——以淄博市活断层探测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涛 何正勤 +4 位作者 冯锐 郝锦绮 周建国 王华林 王硕卿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380,共8页
在城市浅部活断层探测中,地震和电成像是2种主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它们既可独立开展工作,也可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进行联合探测,以更合理地解释探测区域的地质构造。文中利用电阻率和地震纵波速度之间的简单关系,进行了地震-电成像联... 在城市浅部活断层探测中,地震和电成像是2种主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它们既可独立开展工作,也可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进行联合探测,以更合理地解释探测区域的地质构造。文中利用电阻率和地震纵波速度之间的简单关系,进行了地震-电成像联合反演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通过参考电成像图像的电阻率分布,可获得合理的准二维地震波叠加速度模型,最终获得探测区域合理的地震时/深剖面,深化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和提供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勘探 电成像 联合成像 地质构造 城市活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覆盖层地区隐伏断层及其上断点探测的地震方法技术——以废黄河断层为例 被引量:37
8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3 位作者 许汉刚 刘建达 李大虎 聂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09-1618,共10页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述三种技术手段的联合反演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更加可靠,并能从不同角度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特征,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和钻孔深度的设计提供地震学依据.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表明了上述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面埋深较浅地区联合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覆盖层地区 隐伏断层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勘探 横波反射勘探 高分辨率折射勘探 联合反演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振幅处理中的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A. Mazzotti 游有志 《石油物探译丛》 1991年第5期25-34,共10页
引言在反射地震勘探中,震源于地面产生的弹性波以瞬时扰动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由于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介质是非均匀、各向异性及非完全弹性介质,故反射振幅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衰减,它主要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特点。由此可见,某一层反射信号的振... 引言在反射地震勘探中,震源于地面产生的弹性波以瞬时扰动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由于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介质是非均匀、各向异性及非完全弹性介质,故反射振幅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衰减,它主要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特点。由此可见,某一层反射信号的振幅不能直接与地震子波所遇到的反射层的速度差及密度差联系起来,而需要考虑其它许多干扰因素。迄今为止,已提出一些专门估计和检测各种干扰因素的实例。其中,我们对Yu(1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勘探 地震振幅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涡旋地震成像的时域有限差分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琪 郭永超 朴胜春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31,共6页
传统的水声建模方法只考虑水中声波的折射影响,忽略了水层间的声反射,因此不能对反射波地震勘探的海水分层结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低频宽带脉冲信号传输预报模型,该模型考虑海水分层结构的声反射影响,... 传统的水声建模方法只考虑水中声波的折射影响,忽略了水层间的声反射,因此不能对反射波地震勘探的海水分层结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低频宽带脉冲信号传输预报模型,该模型考虑海水分层结构的声反射影响,通过数值求解波动方程计算低频宽带脉冲信号近距离传播过程中的时域波形;其次将某次海上多道地震测量的水文条件作为输入环境参数,计算了近海面地震勘探接收阵所接收的气枪低频脉冲信号时域波形;最后按照反射波地震勘探处理流程,对接收阵信号在共反射点进行相干累加和地震成像,所得到的海水分层结构成像结果与海上多道测量成像结果符合较好。仿真结果验证了水层声反射对海水分层结构反射波地震成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中尺度涡旋 地震海洋成像 反射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反射波的动校正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衍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58-67,共10页
由于PS反射波的旅行路径是不对称的,故它的时距曲线为非双曲线类型。所以,以往采用P波的双曲线型公式进行动校正,精度很低。本文根据PS反射波的射线追踪原理,推导出一个新的PS反射波的动校正公式。它比P波的双曲线公式更逼近真实的P... 由于PS反射波的旅行路径是不对称的,故它的时距曲线为非双曲线类型。所以,以往采用P波的双曲线型公式进行动校正,精度很低。本文根据PS反射波的射线追踪原理,推导出一个新的PS反射波的动校正公式。它比P波的双曲线公式更逼近真实的PS反射波的传播特征,能改善浅中层PS反射波的叠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反射 水平叠加 地震勘探 反射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东断裂甘亭段浅部构造特征
12
作者 沈阳 巩一帆 +4 位作者 张涛 张慧利 赵豫 袁燕 杜婉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
利用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技术对临汾盆地汾东断裂进行探测,获得2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分析汾东断裂甘亭段浅部地层和断裂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甘亭段浅部地层均呈现西倾形态,整体西厚东薄;汾东断裂甘亭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视倾角67°... 利用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技术对临汾盆地汾东断裂进行探测,获得2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分析汾东断裂甘亭段浅部地层和断裂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甘亭段浅部地层均呈现西倾形态,整体西厚东薄;汾东断裂甘亭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视倾角67°~72°,断层落差26~182m,可辨别的最浅上断点埋深85m,为第四纪活动断裂。对比研究汾东断裂北部甘亭段、南部临汾段剖面特征,认为甘亭段新生代活动强度高于临汾段,汾东断裂活动强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盆地 汾东断裂 反射地震勘探 浅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瑞雷面波的非线性滤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建华 董良国 钟广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49,i001,共4页
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是一种干扰波 ,在反褶积和叠加前必需首先将面波从炮记录中分离出来 ,以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压制频散瑞雷波通常是利用其低频特征采用高通滤波 ,或利用其低视速度传播特征采用f-K滤波的... 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是一种干扰波 ,在反褶积和叠加前必需首先将面波从炮记录中分离出来 ,以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压制频散瑞雷波通常是利用其低频特征采用高通滤波 ,或利用其低视速度传播特征采用f-K滤波的方法来实现。文章给出了一种分离瑞雷面波的新方法 ,在假设地表为非弹性自由边界条件的基础上 ,给出了从总垂直位移记录中分离纵波分量和横波分量的非线性滤波器 ,利用此非线性滤波器从常规地震记录中分离出的波场即为频散瑞雷面波。该算法通过Fourier变换来实现 ,但是它有别于常规的f-K域视速度滤波方法。通过对数值模拟记录和野外实际观测记录的处理结果分析 ,这种分离瑞雷面波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可以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滤波方法 滤波器 地震勘探记录 地震勘探 瑞雷面波 干扰波 反射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P域参数反演
14
作者 刘清林 何樵登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2期219-226,共8页
对共中心点道集,把地震反射数据从时间—空间域(t—x)变到r—p域,可以恢复平面波响应,求出不同入射方向时的平面被反射系数序列。由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扩散效应等,求得的平面波反射系数是有限带宽的,用一般的方法反演介质的速... 对共中心点道集,把地震反射数据从时间—空间域(t—x)变到r—p域,可以恢复平面波响应,求出不同入射方向时的平面被反射系数序列。由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扩散效应等,求得的平面波反射系数是有限带宽的,用一般的方法反演介质的速度、密度、波阻抗得出的结果精度很差,难以应用到岩性或地震地层学的解释。P.M.Carrion提出的应用振幅的反演方法中,对带限资料使用了矩阵反演方法,得出的结果还是不理想。本文发展了P.M、Carrion提出的方法:利用L_1模极小化问题的线性规划反演方法,首先恢复出真正的反射系数序列,然后可利用单散射近似的反射系数公式求取速度、密度分布。该方法可用于大偏移距的地震资料,反演深部的速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速度剖面 时间序列 反射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