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
许宏治
|
《人民论坛》
|
2002 |
1
|
|
2
|
双方都有一把能刺中对方要害的利剑,但双方的剑都是双刃剑——俄美反导条约大角逐 |
赵华胜
|
《国际展望》
|
2000 |
0 |
|
3
|
反导防御与反导条约 |
温羡峤
|
《现代防御技术》
|
2002 |
0 |
|
4
|
里根政府对《反导条约》的新解释 |
陈妙峰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08 |
1
|
|
5
|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和布什政府的NMD计划 |
楼冕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6
|
后《反导条约》时代降临 俄美新一轮反导博弈态势全解剖 |
赵国强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反导条约:“洋长城”的第一个祭品 |
赵楚
|
《国际展望》
|
2001 |
0 |
|
8
|
美俄在《反导条约》上的新较量 |
王彦军
|
《国际展望》
|
2000 |
0 |
|
9
|
冷战后美俄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 |
樊吉社
|
《太平洋学报》
|
2000 |
0 |
|
10
|
弹道导弹防御与全球战略安全——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及其影响 |
倪考莲
|
《国际论坛》
|
2003 |
0 |
|
11
|
伊万的新利剑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全解析 |
高智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2
|
战区导弹防御(TMD)与全球和地区安全的关系 |
邹云华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3
|
美国急于修改条约图谋军事战略优势 |
刘志海
|
《人民论坛》
|
1999 |
0 |
|
14
|
党派政治对冷战后美国军控政策的影响 |
周宝根
李彬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5
|
国际时事述评 |
丛鹏
|
《国际论坛》
|
1999 |
0 |
|
16
|
地缘政治中的杰福兹 |
郭隆隆
|
《国际展望》
|
2001 |
0 |
|
17
|
GMR观察站 |
|
《国际展望》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