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物质的物理基础和微观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介甫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简述了反物质的物理基础,给出了全部反夸克的量子数特性,指出正、反原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光谱.
关键词 物质微观特性 反夸克量子数特性 相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内与“编外”粒子的超对称性及某些奇异现象 被引量:10
2
作者 焦善庆 许弟余 +1 位作者 龚自正 陈波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研究了编内粒子(三代费米子)和“编外”(不能为三代费米子容纳)粒子的对称性,发现因宇宙早期CP(电荷共轭宇称守恒)破坏导致从低温到高温的相变而变重的玻色型“编外”反粒子是费米型编内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计算了玻色型“编外”反粒子中... 研究了编内粒子(三代费米子)和“编外”(不能为三代费米子容纳)粒子的对称性,发现因宇宙早期CP(电荷共轭宇称守恒)破坏导致从低温到高温的相变而变重的玻色型“编外”反粒子是费米型编内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计算了玻色型“编外”反粒子中最轻且可能是暗物质的“中性微子”的质量约为320 GeV.用P lanck分布函数计算出光子数密度与核子数密度之比约为0.6×1010,与文献中的观测值(约1010)相近.从光子质量和结构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光子具有夸克/胶子结构,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外”粒子 超对称性 光子结构 轻子-共振 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Z新强子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友昌 谭志云 万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分析了高能物理实验产生XYZ新强子态的主要机制,总结了已发现XYZ新强子态的质量、量子数、产生和衰变过程,并讨论了目前人们对X(3872)和Z±粒子提出的各种理论解释.
关键词 XYZ新强子态 粲偶素 分子态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破坏与超对称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焦善庆 许弟余 +1 位作者 周勋秀 龚自正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分析CP破坏与超对称模型,然后由超对称模型出发,认为u.d夸克有两类反夸克:F erm i型和B ose型反夸克,质子P+F 1也有两类反质子P+-F 1及P+-B 1,且P+-B 1=P+-F 1+3 lS0,F([q1q2]g).当P+F 1P+-B 1对湮灭时,只有P+-B 1中的P+-F 1与P+F 1被... 分析CP破坏与超对称模型,然后由超对称模型出发,认为u.d夸克有两类反夸克:F erm i型和B ose型反夸克,质子P+F 1也有两类反质子P+-F 1及P+-B 1,且P+-B 1=P+-F 1+3 lS0,F([q1q2]g).当P+F 1P+-B 1对湮灭时,只有P+-B 1中的P+-F 1与P+F 1被湮灭而转化的光子,l0S,F([q1q2]g)组分将被保留下来.q1,q2,g等亚夸克都只是正物质的组分.因此,宇宙中正物质应多于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破坏 超对称 费米子 玻色子 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D真空凝聚对q-作用势的影响
5
作者 梁伟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264-267,共4页
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自1964年提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人们认为强子由夸克(q)和反夸克(?)构成(?)夸克之间(q-q)或夸克、反夸克间(q-q)通过交换胶子进行强相互作用,其有效理论为量子色动力学(QCD).QCD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短程(r≤0.1 fm)... 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自1964年提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人们认为强子由夸克(q)和反夸克(?)构成(?)夸克之间(q-q)或夸克、反夸克间(q-q)通过交换胶子进行强相互作用,其有效理论为量子色动力学(QCD).QCD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短程(r≤0.1 fm),夸克间作用很弱,夸克处于渐近自由,这使得高能物理中QCD可按微扰论处理,称为微扰QCD(PQCD);但在长程(r≥1 fm),夸克间作用极强,带色的夸克和胶子被禁闭在强子内部,QCD成为非微扰的(?)即QCD有两个区域:弱耦合区(耦合常数α_s≤1)和强耦合区(α_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凝聚 作用势 非微扰效应 禁闭 物理真空 传播子 非微扰修正 微扰QCD 禁闭势 反夸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