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反复辟斗争
1
作者 北京师大历史系世界史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2期82-88,共7页
马克思曾经指出,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关键词 反复辟斗争 吉伦特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雅各宾派 君主立宪派 封建势力 列宁 法国革命 雅各宾专政 派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尖锐复杂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从反动小册子出笼的始末谈起
2
作者 曹秀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48-49,共2页
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林彪为了实现其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千方百计地网罗死党,炮制各... 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林彪为了实现其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千方百计地网罗死党,炮制各种反动小册子为自己树碑立传,大造反革命舆论。其中,反动小册子《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的出笼与反复再版,就是一个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册子 革命 林彪党集团 毛主席 天才论 死党 领袖 反复辟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 政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思想武器——谈韩非的“法治”理论
3
作者 伍戈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54-59,共6页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一书,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是一部新兴地主阶级生气勃勃的战斗宣言。他的“法治”理论曾经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反对复辟提供了重要的思...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一书,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是一部新兴地主阶级生气勃勃的战斗宣言。他的“法治”理论曾经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反对复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依据。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韩非的“法治”理论,总结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经验教训,弄清楚新兴地主阶级为什么要对奴隶主阶级专政,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韩非生活的战国时代,是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它比之春秋时期,有许多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表现得更加曲折,更加复杂。这种客观形势,对韩非“法治”理论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早在春秋末期,在奴隶起义的巨大力量推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反复辟斗争 韩非子 法治 奴隶主阶级专政 思想武器 无产阶级专政 奴隶主贵族 阶级斗争 法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革命与拿破仑的反复辟斗争
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十八世纪的法国革命,象霹雳一样击中了法国的封建制度,震撼了整个封建的欧洲。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立刻串通起来“反对法国的新秩序”。于是,法国革命越出了一国的范围,以整个欧洲为舞台,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战斗。正是在... 十八世纪的法国革命,象霹雳一样击中了法国的封建制度,震撼了整个封建的欧洲。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立刻串通起来“反对法国的新秩序”。于是,法国革命越出了一国的范围,以整个欧洲为舞台,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战斗。正是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拿破仑这样的英雄人物。拿破仑的名字是和反封建复辟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辟斗争 大资产阶级 法国人 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 革命 拿破仑 法国革命 武装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经验总结——《韩非子选注》前言
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61-67,共7页
《韩非子》一书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批判儒学的战斗文集,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经验总结。韩非(约公元前二八○~前二三三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思想家。他为发展和实现法家理论,呕心沥血,顽强战斗,贡献了一生。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反复辟斗争 韩非子 法治理论 历史经验 经验总结 阶级专政 奴隶主贵族 阶级斗争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法家反对新老奴隶主复辟的斗争
6
作者 余天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44-51,共8页
西汉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家为战胜奴隶制,巩固封建制进行了十分复杂尖锐的反对新老奴隶主复辟的斗争。当时,妄图复辟的腐朽势力,有被打倒的老一代奴隶主阶级,也有刚刚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新的奴隶主阶级分子,这些新老奴隶主复辟派的活动... 西汉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家为战胜奴隶制,巩固封建制进行了十分复杂尖锐的反对新老奴隶主复辟的斗争。当时,妄图复辟的腐朽势力,有被打倒的老一代奴隶主阶级,也有刚刚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新的奴隶主阶级分子,这些新老奴隶主复辟派的活动又总是和奴隶制社会的旧痕迹相连在一起,因此,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呈现出极为纷繁复杂的局面。然而,“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矛盾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工商业奴隶主 反复辟斗争 法家人物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 西汉时期 阶级斗争 中央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前期封建王朝限制分裂复辟势力货币权力的斗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彦生 林廸曾 +1 位作者 龙华琳 谌才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75年第3期39-47,共9页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社会财富的结晶”,“能够直接地、无条件地同一切商品相交换”。因此,自人类分化为阶级以来,各个阶级都把货币作为壮大自己的经济基础和...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社会财富的结晶”,“能够直接地、无条件地同一切商品相交换”。因此,自人类分化为阶级以来,各个阶级都把货币作为壮大自己的经济基础和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都力图利用货币这一工具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和政治路线服务。我国西汉初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同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异常激烈,表现在货币领域内,也是十分尖锐。在这场斗争中,新兴的地主阶级,坚持了法家路线,对奴隶主分裂复辟势力的货币权力进行了限制和打击,从而赢得了反复辟斗争的胜利。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 货币 反复辟斗争 地主阶级 西汉前期 经济基础 分裂 奴隶制残余 权力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前期摧毁分裂复辟势力经济基础的斗争
8
作者 北京青云仪器厂工人大学理论小组 郑经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47-51,共5页
西汉前期,奴隶主复辟势力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复杂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各条战线上进行的,经济领域的斗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汉前期法家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随着反复辟斗争的深入也在不断发展... 西汉前期,奴隶主复辟势力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复杂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各条战线上进行的,经济领域的斗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汉前期法家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随着反复辟斗争的深入也在不断发展。他们吸取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逐渐认识到限制和消灭分裂复辟势力的重要性。特别是着眼于摧毁分裂复辟势力的经济基础,发展封建经济,以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工商业奴隶主 新兴地主阶级 晁错 经济基础 割据势力 桑弘羊 武帝 反复辟斗争 重农抑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辟的战斗檄文——读《秦政记》《秦献记》
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62-65,共4页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袁世凯 辛亥革命 章太炎 反复辟斗争 资产阶级革命 战斗檄文 康有为 法治 焚书坑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辟焚书坑儒 设郡县中央集权
1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S1期27-29,共3页
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几百年来诸侯混战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这是广大革命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王朝的建立,是秦国一个半世纪以来坚持推行法治路线的胜利。但... 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几百年来诸侯混战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这是广大革命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王朝的建立,是秦国一个半世纪以来坚持推行法治路线的胜利。但是,反动的奴求主阶级戏余势力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他们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作垂死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焚书坑儒 郡县制 历史发展 必然趋势 地主阶级 分封制 反复辟斗争 奴隶制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非清除奴隶主复辟派的斗争
11
作者 闻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54-58,共5页
韩非所处的战国末期,正是我国封建制战胜奴隶制这个社会大变革的决战关头。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家韩非,在这一历史转变时期,“观往者得失之变”,对比五霸七雄的兴衰历史,研究先秦法家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复辟与反复辟的经验教训,“... 韩非所处的战国末期,正是我国封建制战胜奴隶制这个社会大变革的决战关头。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家韩非,在这一历史转变时期,“观往者得失之变”,对比五霸七雄的兴衰历史,研究先秦法家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复辟与反复辟的经验教训,“远见而明察”地提出了以法为本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巩固和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专政,打击和镇压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的复辟势力,发展新兴的封建制。这一思想体系给秦始皇实现“帝王”之业提供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奴隶制 韩非 奴隶主贵族 思想体系 封建制 反复辟斗争 相结合 经验教训 阶级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
12
作者 陈汉时 宋家珩 《文史哲》 1979年第6期27-33,共7页
“四人帮”曾在历史领域内掀起了一阵所谓研究复辟反复辟历史经验的黑风,在史学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此影响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复辟反复辟的“研究”也风靡一时,散布了不少错误的观点。对这些错误观点,至今未能进行彻底批判。本文... “四人帮”曾在历史领域内掀起了一阵所谓研究复辟反复辟历史经验的黑风,在史学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此影响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复辟反复辟的“研究”也风靡一时,散布了不少错误的观点。对这些错误观点,至今未能进行彻底批判。本文力图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具体历史实际,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复辟反复辟斗争的几个问题作一番初步的探讨,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反复辟斗争 阶级斗争 法国革命 七月王朝 封建势力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残余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案复辟从来不得人心——历代儒法两家在商鞅变法问题上的论争
13
作者 洪善思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6年第3期78-82,共5页
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历史上曾发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两千年来儒法两家在复辟倒退与反复辟倒退的斗争中,往往围绕商鞅变法这个问题,进行着翻案与反翻案的争论;而历史总是不断地否定了儒家... 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历史上曾发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两千年来儒法两家在复辟倒退与反复辟倒退的斗争中,往往围绕商鞅变法这个问题,进行着翻案与反翻案的争论;而历史总是不断地否定了儒家的反动谬论.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翻案复辟从来不得人心!(一)商鞅在秦进行变法的政治活动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而对于商鞅变法的论争却延续了一、二千年之久.商鞅变法破坏了腐朽的奴隶制,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限制了奴隶主的反动特权,促使新兴的封建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来.当时的一小撮奴隶主复辟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翻案 奴隶制 奴隶主 封建制 反复辟斗争 儒家 地主阶级 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芝联 《文史哲》 1988年第3期47-51,共5页
拿破仑的历史地位问题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其次,他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人物;第三,研究拿破仑的著作汗牛充栋,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各种历史理论或历史方法的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历史... 拿破仑的历史地位问题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其次,他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人物;第三,研究拿破仑的著作汗牛充栋,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各种历史理论或历史方法的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历史学家在讨论拿破仑的历史地位时,把重点放在下列四个问题上: 一、雾月十八日政变的性质。这次政变历来被看作波拿巴建立军事专政的一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资产阶级 历史人物 革命 拿破仑 反复辟斗争 军事独裁 雾月十八日政变 法国革命 中央集权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着鲁迅的大旗作虎皮——评石一歌对鲁迅著作的篡改和歪曲
15
作者 柯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31-35,共5页
“四人邦”御用写作班子之一的石一歌多年以来,以“鲁迅研究”的权威自居,拉鲁迅的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施尽卑劣手法,肆意篡改、歪曲鲁迅思想和著作,为“四人邦”篡党夺权鸣锣开道,必须彻底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关键词 毛主席 华国锋 资产阶级民主派 反复辟斗争 党中央 同路人 革命 战斗精神 民主革命 张勋复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统一战争与巴蜀的社会大变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启朋 张筑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48-53,共6页
公元前三一六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以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战争的革命暴力,摧毁了蜀王和巴王的奴隶主分裂割据。秦并巴蜀之后实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是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一场革命,其间交织着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正是由于坚持了法家... 公元前三一六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以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战争的革命暴力,摧毁了蜀王和巴王的奴隶主分裂割据。秦并巴蜀之后实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是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一场革命,其间交织着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正是由于坚持了法家的正确路线,坚决进行了反复辟、反分裂的斗争,巴蜀地区的社会大变革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全中国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这一段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林彪大搞分裂倒退,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深入批林批孔,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地主阶级 奴隶主贵族 奴隶制 封建制 分裂割据 正确路线 反复辟斗争 法家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红与黑》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世文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80-86,共7页
法国资产阶级作家斯丹达尔(1783—1842)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有意抽掉它所反映的政治内... 法国资产阶级作家斯丹达尔(1783—1842)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有意抽掉它所反映的政治内容,抹煞资产阶级革命后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攻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拿破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 新兴资产阶级 反复辟斗争 贵族阶级 阶级斗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于连 斯丹达尔 革命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秦汉时期的历史经验 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
18
作者 朱光甫 《求是学刊》 1975年第3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刘邦 无产阶级专政 秦汉时期 韩信 奴隶主阶级 反复辟斗争 赵高 新兴地主阶级 秦始皇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系科学报告会史学问题讨论简介
1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Z2期117-119,共3页
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舞下,历史系于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举行了历史科学报告会。十四个省市四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文化、新闻、出版部门代表一百三十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的史学工作者愤怒地批判了“四人帮”大搞“古为帮用”... 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舞下,历史系于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举行了历史科学报告会。十四个省市四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文化、新闻、出版部门代表一百三十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的史学工作者愤怒地批判了“四人帮”大搞“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的罪行。同时,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史学领域的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历史地位 史学工作者 历史系 反复辟斗争 高等学校 历史科学 四人帮 问题讨论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秦末社会的主要矛盾
20
作者 明晓 《齐鲁学刊》 1974年第4期73-78,共6页
在研究秦末农民起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秦末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认为,农民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复辟势力和地主阶级右翼的矛盾... 在研究秦末农民起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秦末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认为,农民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复辟势力和地主阶级右翼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强调指出,要对矛盾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主要矛盾 奴隶主贵族 秦始皇 农民阶级 反复辟斗争 具体分析 根本矛盾 秦末农民起义 奴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