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方永 李传磊 高红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灌胃给药连续15 d。给药12 ...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灌胃给药连续15 d。给药12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术后24 h和48 h通过跳台、Y型电迷宫实验,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对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可明显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或P<0.01),增强脑组织中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MDA和NO含量(P<0.05或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反复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娣 侯艳丽 +1 位作者 王爱梅 陈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观察针药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和针药混合组,每组均为10只。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构建反复... 目的:观察针药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和针药混合组,每组均为10只。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构建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模型。电针组在"百会"和"水沟"两个穴位给予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补气化瘀药物进行灌胃治疗,针药混合组利用电针和补气化瘀药物相结合的联合疗法。用药结束后,观察并分析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群体峰包位(population spike,PS)增幅情况、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在学习记忆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平台所在象限内游泳的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药物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在平台所在象限内游泳的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的次数均增多(P<0.05);与电针组和药物组比较,针药混合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在平台所在象限内游泳的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多(P<0.01)。高频刺激后PS增幅情况:模型组大鼠PS增幅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小(P<0.01),但电针组与药物组PS增幅均较模型组增大(P<0.05),针药混合组PS增幅又均较电针组和药物组增大(P<0.01)。在形态学方面:电针组与药物组海马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已有所改善,但针药混着组病理变化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电针与药物的联合应用更有利于保护海马神经元的正常形态结构和数量,改善其突触的可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针药 补气化瘀方 海马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