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激光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吴成亮 陈亚强 张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3期163-165,169,共4页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卵子透明带进行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4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患者2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ICSI组...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卵子透明带进行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4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患者2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ICSI组(以下简称A组,n=81,注射卵子数652个)、开孔深度<50%组(以下简称B组,n=60,注射卵子数526个)和开孔深度≥50%组(以下简称C组,n=61,注射卵子数535个)。A组采用常规ICSI治疗,B组采用微激光开孔深度<50%辅助ICSI治疗,C组采用微激光开孔深度≥50%辅助ICSI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受精率、(2PN)正常受精率(2PN指卵子正常受精后出现雌雄双原核)、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A组受精率、(2PN)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低于B组和C组,B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2PN)正常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囊胚形成率低于B组和C组,B组临床妊娠率、囊胚形成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激光开孔辅助ICSI技术运用于试管婴儿中,可有效提高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囊胚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激光开孔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试管婴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差成像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吴正沐 王正权 +2 位作者 王旻 谈雅静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接受ICSI技术助孕的392对夫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培养组284周期和TLI组108周期,再根据DFI≤15%、>15%~<30%、≥30%进一步分为正常组、临界组、异常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以及临床妊娠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6组的女方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方精液常规指标中,浓度和正常形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为(46.5±16.5)%、(31.0±14.2)%、(14.8±8.4)%、(41.6±16.2)%、(32.5±14.4)%、(19.3±11.1)%,常规异常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和TLI临界组(P值均<0.05)。6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IL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3±18.6)%、(78.6±17.1)%、(68.3±22.7)%、(77.4±14.5)%、(74.5±13.1)%、(63.1±25.4)%;常规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P值均<0.05);TLI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的妊娠率分别为57.4%(39/68)、54.5%(24/44)、27.3%(6/22),异常组低于正常组和临界组(P值均<0.05)。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3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组之间以及TLI 3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值的升高会影响精子前向运动率,还会影响胚胎的受精率,高DFI精子进行ICSI助孕时使用TLI胚胎培养系统可以获得稳定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时差成像 妊娠结局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因素导致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正勤 李怡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现阶段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的有效治疗措施,2次或者2次以上ICSI仍然不能受精则被认为是反复ICSI受精失败,此类患者约占ICSI周期总量的1%~3%。ICSI受精失败大致分为精子因素和卵子激活因素,除此之外,也与受精过...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现阶段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的有效治疗措施,2次或者2次以上ICSI仍然不能受精则被认为是反复ICSI受精失败,此类患者约占ICSI周期总量的1%~3%。ICSI受精失败大致分为精子因素和卵子激活因素,除此之外,也与受精过程、体外环境以及不孕等其他因素有关。笔者就精子因素对受精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因素 反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受精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预处理改善经皮附睾穿刺-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吴键 张燕 +3 位作者 黄群花 陈国勇 林春丽 刘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预处理对经皮附睾穿刺-卵胞浆单精子注射(PESA-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生殖中心诊断为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OA)的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两组。预处理组5... 目的分析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预处理对经皮附睾穿刺-卵胞浆单精子注射(PESA-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生殖中心诊断为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OA)的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两组。预处理组55例,临床检查有附属腺炎症或微生物感染患者先给予抗生素和抗炎治疗,接着给予抗氧化和促进附睾精子成熟治疗2个月(十一酸睾丸酮40mg,p0,qd,维生素C200mg,po,bid,维生素E100mg,po,bid,左卡尼汀1.0g,po,bid),无附属腺炎症或微生物感染患者,直接抗氧化和促进附睾精子成熟治疗;对照组54例,有附属腺炎症指征患者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余未作任何处理。比较两组诊断日与ICSI日精子活动力和ICSI后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结果①两组诊断日经附睾穿刺液精子的总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日预处理组精子总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率均有提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ICSI日精子总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受精率、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优质胚胎率为67.26%,高于对照组的6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临床妊娠率和植入率分别为47.16%和29.72%,高于对照组的37.25%和23.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获得性OA患者进行抗氧化、促进精子成熟的预处理治疗,可以提高精子活动力,能够改善胚胎质量,但是对于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和植入率的影响还需要更大样本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无精症 精子活动力 预处理 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改良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成勇 杨满 +3 位作者 林梅 蔡敏生 王锦华 温雪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改良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两组:采用固定人卵子的固定针组(C-ICSI组)和改良的喇叭型固定针组(N-ICSI组),观察两组ICSI操作后卵子存活数、卵裂情况。结果 N-ICSI... 目的研究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改良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两组:采用固定人卵子的固定针组(C-ICSI组)和改良的喇叭型固定针组(N-ICSI组),观察两组ICSI操作后卵子存活数、卵裂情况。结果 N-ICSI组卵子存活率为77.4%,明显高于C-ICSI组的7.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83.183,P<0.01);两组正常受精率及异常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SI组卵裂数为97.3%,明显高于C-ICSI组的8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399,P<0.01),桑葚胚、囊胚和孵化的胚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小鼠ICSI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操作时卵子的存活率,这将为人类实验室ICSI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提供保障,同时,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分析人精子激活卵母细胞的能力和人精子的核型,因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39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红梅 孙秀芹 牛焕付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105-10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吸术(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附睾精子,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吸术(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附睾精子,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睾丸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评估取精效果、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39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有29例(74.35%)经PESA获得精子,10例(25.65%)通过TESA获得精子。受精率、种植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受精率76%、20.45%和39.47%,,2例自然流产。结论采用抽吸取精方法(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ICSI是治疗男性阻塞性无精子症的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睾丸精子抽吸术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的心理调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芬 乔岩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查体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较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应受到重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解决男性不育患者心里问题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助孕 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 心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效率的精子相关因素
8
作者 庞云渭 杜卫华 +2 位作者 郝海生 王栋 朱化彬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自从出现以来,就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ICSI将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在畜牧业生产实践和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自从出现以来,就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ICSI将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在畜牧业生产实践和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ICSI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其效果,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精子和卵子本身的状态。论文就精子有关方面的因素,简要综述了精子顶体与核周鞘、细胞骨架与中心粒、DTT处理和卵母细胞激活因子(SOAF)等对IC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浆内精子注射 精子相关因素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射精患者睾丸穿刺取精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2例报告
9
作者 姚红梅 孙秀芹 +2 位作者 牛焕付 王丽霞 曹井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逆行射精 睾丸穿刺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辅助生育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男性性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促性腺激素用药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10
作者 胡婷婷 汪伟伟 +3 位作者 胡益祥 张颖 蔡艳萍 颜宏利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ICSI助孕,并于胚胎发育第3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患者,共纳入299个周期。按照卵裂球数目的不同分为8细胞(8C)+7细胞(7C)组、8C+8C组、8C+9细胞(9C)组、8C+早期融合组(包括部分融合期胚胎和融合期胚胎)。以取卵日为第0天(D0),第3天(D3)上午即受精后67~69 h观察胚胎卵裂情况,移植2枚胚胎。记录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不孕年限、Gn用药天数、Gn用量、周期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各组间的女方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分别为(10.9±2.8)、(10.3±2.2)、(10.7±2.3)、(8.5±2.2)d,Gn用量分别为(2172±615)、(2167±673)、(2332±796)、(1779±719)IU;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均低于其他3组(Gn用药天数的t值分别为4.454、3.836、3.737,Gn用量的t值分别为2.328、2.490、2.779,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间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6%(34/58)、55.3%(99/179)、44.4%(16/36)、76.9%(20/26),活产率分别为46.6%(27/58)、48.6%(87/179)、38.9%(14/36)、69.2%(18/26);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8C+8C组、8C+9C组(临床妊娠率的χ^(2)值分别为4.356、6.540,活产率的χ^(2)值分别为3.866、5.565,P值均<0.05);8C+融合组与8C+8C组、8C+9C组的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减少Gn用药天数和用量,可获得更多的融合期胚胎,并且融合期胚胎的发育潜能高于卵裂期胚胎,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促性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融合期胚胎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祁强 朱健生 +1 位作者 姚桂东 季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4-195,20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4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Ⅱ期卵母细胞35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 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4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Ⅱ期卵母细胞35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3%,卵裂率89.5%,临床妊娠15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结论:ICSI对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体外受精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ICSI) 胚胎移植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者囊胚培养及妊娠结局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文婷 杨菁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者的囊胚培养结局及妊娠结局。方法将1 230例女性受者按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按照精液参数的不同分为ICSI正常精液组、ICSI少弱精组。体外受精后,进行囊胚培... 目的比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者的囊胚培养结局及妊娠结局。方法将1 230例女性受者按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按照精液参数的不同分为ICSI正常精液组、ICSI少弱精组。体外受精后,进行囊胚培养及移植。计算三组囊胚形成率、胚胎种植率,观察冻融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 230个取卵周期,IVF组994个,ICSI组236个,其中ICSI正常精液组90个、ICSI少弱精组146个。IVF组囊胚形成率高于ICSI正常精液组和ICSI少弱精组(P均<0.01),ICSI正常精液组和ICSI少弱精组比较,P>0.05。三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接受IVF者囊胚形成率高于ICSI,接受IVF、ICSI者妊娠结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形成率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常规体外受精 浆内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预处理周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琳娜 余婷 翟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689-2692,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周期数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1周期IVF/ICSI-E...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周期数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1周期IVF/ICSI-ET且子宫体积<12孕周的20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治疗周期数将患者分为使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119例)和超长方案组(B组,8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促排卵治疗数据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窦卵泡数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GnRH-a应用周期数与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结局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子宫体积<12孕周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1个周期GnRH-a降调节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以达到与应用2个周期GnRH-a降调节的超长方案相同的临床效果,且缩短了患者到达妊娠的时间,减轻了医疗费用。因此,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一种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浆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莲花 王敏 高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护理措施。方法 15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V)患者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配合、...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护理措施。方法 15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V)患者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术后电话随访。结果 152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其中62例进入ICSI周期治疗。通过显微取精行ICSI或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D)的总共妊娠85例。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完善术前准备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确保积极配合手术。术中配合及术后细心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对提高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ICSI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 睾丸切开取精术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心理护理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周期中胚胎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逸萱 王亮 +3 位作者 郝敏 刘延 李招娣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女性的临床等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5月ICSI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 目的研究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女性的临床等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5月ICSI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描述的资料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的资料(MⅡ期卵子285枚)。探讨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治疗方案、染色体等女性的临床因素,以及透明带、卵周间隙、极体碎裂、极体形态、细胞形态、中央区颗粒、胞质内颗粒、折光体、滑面内质网、胞质内空泡等MⅡ卵母细胞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卵母细胞形态与胚胎质量的关系,使用R语言构建Nomogram分析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①共纳入285枚MⅡ期卵子,其中87.7%的MⅡ期卵子形态有异常,以细胞质异常最为常见;②MⅡ期卵子形态正常组和异常组获得优质胚胎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孕类型(OR=2.964,95%CI:1.564~5.615,P=0.001)和卵子形态(OR=2.992,95%CI:1.368~6.545,P=0.006)两种女性的临床因素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④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分析发现中央区颗粒(OR=0.244,95%CI:0.091~0.654,P=0.005)和卵周间隙(OR=0.377,95%CI:0.173~0.660,P=0.001)两种形态异常与胚胎质量有关;⑤将临床因素和卵子形态,再次纳入Logistic回归,将P<0.2的因素纳入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30~0.844)。结论MⅡ期卵子中心区颗粒及卵周间隙的异常对胚胎质量的影响较大,ICSI的原发不孕女性获得高质量的胚胎概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母细形态 胚胎质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未成熟卵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受精和胚胎发育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萍 李凯 +2 位作者 张迅轶 陈敏 童国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3-1044,1061,共3页
目的:探讨超排卵周期中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期)未成熟卵子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受精及胚胎的发育潜能。方法:选取46个ICSI周期,收集MI未成熟卵子共64枚,对照组为264枚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期)卵子,行卵胞质内单... 目的:探讨超排卵周期中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期)未成熟卵子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受精及胚胎的发育潜能。方法:选取46个ICSI周期,收集MI未成熟卵子共64枚,对照组为264枚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期)卵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后,比较2组的受精率、卵裂率、退化率和优胚形成率。结果:行ICSI后,MI组受精率34.38%,优胚率33.33%,均显著低于MII组受精率81.06%,优胚率95.65%,而卵裂率在2组间无差异,MI组的退化率(15.62%)及异常受精率(36.36%)显著高于MII组的退化率(2.27%)及异常受精率(6.54%)。结论:在常规超排周期中,MI期卵子具有一定的受精能力和卵裂能力,虽然其优胚率显著低于MII组,但其增加了患者的有效胚胎数,并且具有一定的发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期未成熟 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轶乐 孙莹璞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受精失败是影响ICSI成功的因素之一。卵母细胞激ICSI活失败、卵子异常、精子缺陷、患者年龄、显微操作技术及实验室环境等因素与ICSI受精失败密切相关。了解ICSI受精失败的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提...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受精失败是影响ICSI成功的因素之一。卵母细胞激ICSI活失败、卵子异常、精子缺陷、患者年龄、显微操作技术及实验室环境等因素与ICSI受精失败密切相关。了解ICSI受精失败的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成功率必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SI 浆内精子注射 受精失败 相关因素 治疗 显微操作 实验室环境 母细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应用指征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伟洪 钟凯 李蓉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7-241,共5页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自1992年起为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在人类辅助生育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同生殖中心对于该技术的应用指征观点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在非男性因素、获卵数少、单纯性畸精症方面不推荐使...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自1992年起为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在人类辅助生育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同生殖中心对于该技术的应用指征观点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在非男性因素、获卵数少、单纯性畸精症方面不推荐使用ICSI受精方式;对于临界精液质量、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或低受精及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应综合评估总活动精子数及受精失败原因后酌情应用该技术。多数地区的随访研究表明,ICSI后代的总体缺陷率与正常人群无显著差异,但其潜在遗传学风险可能导致某些特殊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指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鲍时华 彭弋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影响因素 体外受精 男性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黄体酮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促排卵中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的影响
20
作者 郑娟 代学营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9期78-79,共2页
目的:总结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过程中安宫黄体酮使用对其排卵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IVF/ICSI助孕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取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B组应用微刺... 目的:总结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过程中安宫黄体酮使用对其排卵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IVF/ICSI助孕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取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B组应用微刺激促排卵。比较两组促排卵指标情况。结果:A组较B组对应的Gn刺激天数、Gn总量增加,A组无可利用胚胎发生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ICSI助孕过程中通过使用安宫黄体酮,能对早期基础黄体生成素产生抑制,降低卵巢低反应周期取消率,为有效妊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黄体酮 巢低反应 促排治疗 体外受精/浆内精子注射助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