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微波法研究及其与反复冻融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罗敏 唐鹊辉 +4 位作者 彭亮 韦桂峰 林叔忠 李湘姣 杨浩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8-1152,共5页
为缩短样品处理时间和提高测定准确度,本文设计和优化了微波处理辅助提取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方法,并比较了反复冻融法和微波法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1)微波法提取叶绿素a的最优处理条件为:高火(额定输出功率800 W... 为缩短样品处理时间和提高测定准确度,本文设计和优化了微波处理辅助提取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方法,并比较了反复冻融法和微波法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1)微波法提取叶绿素a的最优处理条件为:高火(额定输出功率800 W)处理60 s左右.过滤水量为:贫营养型水体为1000 ml以上,中、富营养水体为100~500 ml.(2)反复冻融法在测定贫营养型水体时更稳定,而微波法对中、富营养水样提取率显著高于冻融法,可提高7%~12%,对具胶被及硅质外壳的藻类提取效率极显著高于冻融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更小,且提取时间较冻融法缩短一半以上,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应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反复冻融法 提取 浮游植物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球藻细胞破碎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孙利芹 王长海 江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采用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分别对不同密度的紫球藻细胞进行了破碎研究,并通过细胞计数和藻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手段对两种方法所得细胞破碎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温度的降低,细胞的破碎率明显增大,而藻液密度对破碎率... 采用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分别对不同密度的紫球藻细胞进行了破碎研究,并通过细胞计数和藻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手段对两种方法所得细胞破碎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温度的降低,细胞的破碎率明显增大,而藻液密度对破碎率的影响较小。超声波法对细胞的破碎率明显高于冻融法,其中占空比和破碎时间两个因素对细胞的破碎率影响较大,在占空比为 50 %、输出功率为 150 W 和时间 20 min 的条件下,紫球藻细胞的破碎率可达到 87.4 %,并且随着细胞破碎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球藻 超声波破碎 反复冻融法 藻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除蛋白质方法与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海运 王庆奎 +2 位作者 邢克智 吕宝刚 吴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为研究Sevag法除黄芪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并比较Sevag法和反复冻融法的除蛋白质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溶剂比例、用量、处理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Sevag法除蛋白质最佳条件为氯仿∶正丁醇=4∶1,多糖溶液∶... 为研究Sevag法除黄芪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并比较Sevag法和反复冻融法的除蛋白质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溶剂比例、用量、处理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Sevag法除蛋白质最佳条件为氯仿∶正丁醇=4∶1,多糖溶液∶Sevag试剂=2∶1,搅拌时间为25 min。Sevag法与反复冻融法除蛋白质的最适次数为4次,前者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后者,从而优化了去除黄芪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方法,可为黄芪多糖的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ag 反复冻融法 黄芪多糖 蛋白质去除率 多糖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 韦玉春 +3 位作者 王国祥 杨飞 程春梅 夏晓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以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样品为参照,基于反复冻融法,探讨了滤膜类型、磷酸盐缓冲液加入体积、冻融次数对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GF/C玻璃纤维滤膜(孔径1.2μm)和CN-CA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孔径0.45μm)提取... 以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样品为参照,基于反复冻融法,探讨了滤膜类型、磷酸盐缓冲液加入体积、冻融次数对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GF/C玻璃纤维滤膜(孔径1.2μm)和CN-CA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孔径0.45μm)提取的叶绿素a结果差异不显著(p分别为0.95和0.97),说明二者的生物截留量基本一致;2)在生物截留量相当的情况下,GF/C滤膜和CN-CA滤膜提取的藻蓝蛋白结果差异显著(p均为0.04),GF/C滤膜的提取效率高于CN-CA滤膜;3)加入的缓冲液体积和藻蓝蛋白质量浓度呈良好的负线性关系(r均大于0.85),受藻体包裹效应的影响,太湖水体对比组中的相关系数略低于人工培养的铜绿微囊藻;4)太湖水样和铜绿微囊藻在冻融次数上存在差异,太湖水样冻融9~11次的提取效果较佳,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冻融次数以5~7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太湖 藻蓝蛋白提取 影响因素分析 反复冻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分离蛋白的制备及理化特性
5
作者 商文慧 薛长风 +3 位作者 CHIN Yaoxian 杭瑜瑜 陈毅然 王刚 《食品与机械》 2025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目的]探究反复冻融法制备钝顶螺旋藻分离蛋白(Spirulina platensis protein isolate,spPI)条件,对比分离蛋白和市售藻蓝蛋白(commercially processed phycocyanin,cpPC)的理化特性。[方法]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冻结时间和冻融次数对... [目的]探究反复冻融法制备钝顶螺旋藻分离蛋白(Spirulina platensis protein isolate,spPI)条件,对比分离蛋白和市售藻蓝蛋白(commercially processed phycocyanin,cpPC)的理化特性。[方法]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冻结时间和冻融次数对分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测定分离蛋白和市售藻蓝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果]浸泡16 h,料液比1∶20(g/mL),冻结时间9 h,冻融次数10次,蛋白质提取率最佳,为(29.74±0.16)%。分离蛋白和市售藻蓝蛋白在pH 3,4时分别呈现最低溶解度,在pH 5~7,6~7范围内呈现最高溶解度。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离蛋白和市售藻蓝蛋白在pH 6~7,7时乳化活性最强。[结论]相较于分离蛋白,市售藻蓝蛋白拥有更高的总巯基、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钝顶螺旋藻分离蛋白拥有更好的溶解性和起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反复冻融法 制备 分离蛋白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