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破片拦截下RPG-7类反坦克火箭弹(静态)毁伤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健 侯云辉 +1 位作者 任良 张学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3,46,共4页
为优化主动防护系统的性能,文中以静态放置的RPG-7类反坦克火箭弹战斗部为例,对其在密集破片作用下的毁伤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典型条件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战斗部结构解体、引信失效、装药被击爆、装药和药型罩被损坏... 为优化主动防护系统的性能,文中以静态放置的RPG-7类反坦克火箭弹战斗部为例,对其在密集破片作用下的毁伤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典型条件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战斗部结构解体、引信失效、装药被击爆、装药和药型罩被损坏以及装药燃烧等毁伤模式都存在,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主动防护系统拦截交会参数的选择、拦截弹战斗部破片场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火箭弹 主动防护系统 毁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拦截下反坦克火箭弹的典型毁伤模式分析
2
作者 罗健 任良 侯云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0,共5页
为评估拦截弹药对来袭反坦克火箭弹的拦截效果,文中结合试验分析了动态拦截条件下来袭火箭弹的毁伤模式,包括战斗部解体、引信瞎火、装药被击爆、引信提前作用等。结果表明,在密集破片流场作用下,来袭弹药的毁伤模式具有多样性,且与其... 为评估拦截弹药对来袭反坦克火箭弹的拦截效果,文中结合试验分析了动态拦截条件下来袭火箭弹的毁伤模式,包括战斗部解体、引信瞎火、装药被击爆、引信提前作用等。结果表明,在密集破片流场作用下,来袭弹药的毁伤模式具有多样性,且与其引信类型和触发方式有很大关系;残余射流的侵彻能力随拦截距离的增加急剧下降。因此,为提高拦截效果、减小残余损伤,在保证系统拦截概率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大拦截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火箭弹 动态拦截 毁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反坦克火箭超直射程散布分析
3
作者 翟英存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69-74,共6页
针对某些反坦克火箭在超直射程射击时发现立靶散布规律为高低散布大于方向散布这一现象,分析计算了各扰动因素对不同距离上立靶散布的影响程度,从而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弹道上的速度散布。重点计算了不同射距上的((?)Y/(?)V。)... 针对某些反坦克火箭在超直射程射击时发现立靶散布规律为高低散布大于方向散布这一现象,分析计算了各扰动因素对不同距离上立靶散布的影响程度,从而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弹道上的速度散布。重点计算了不同射距上的((?)Y/(?)V。),总结了速度散布引起立靶高低散布的基本观律及减小其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坦克火箭超直射程射击时,立靶高低散布大于方向散布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火箭弹 散布分析 射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2引信点火机构的改进
4
作者 李德仁 李淑君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6-40,30,共6页
电——2引信配用于19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由头部压电机构和底部起爆机构组成的压电引信。该引信系仿苏BЛ—7引信设计生产的。所有生产电——2引信的工厂,自生产以来,在做三米落下试验时,相继出现点火机构中的火帽加强帽有针刺印痕... 电——2引信配用于19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由头部压电机构和底部起爆机构组成的压电引信。该引信系仿苏BЛ—7引信设计生产的。所有生产电——2引信的工厂,自生产以来,在做三米落下试验时,相继出现点火机构中的火帽加强帽有针刺印痕,影响勤务处理和使用安全性,应予改进,本文主要介绍电——2引信点火机构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机构 火帽 反坦克火箭弹 机构组成 落下试验 使用安全性 解除保险 安全落高 待发状态 解脱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型双基管状推进剂装药弹道参数公式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5
作者 马绍东 苏艳明 杜青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利用某反坦克火箭弹用改型双基管状推进剂装药生产定型的 13个成品批次的物理性能、弹道性能、药型尺寸等验收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
关键词 反坦克火箭弹 改型双基管状推进剂装药 弹道参数公式 低温工作时间 膛压 初速 气体生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