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场箍缩聚变实验装置辐射防护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剑 王晓涛 +3 位作者 聂鹏煊 许忠扬 於国兵 兰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5-718,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反场箍缩聚变实验装置辐射种类及水平,估算单次放电对10 m处人员导致的辐射剂量约为0.025μSv,估算全年正常放电导致工作人员剂量最大为2.5 mSv。同时,分别委托两家辐射监测单位独立进行光子、中子辐射累积剂量检测,对比... 本文介绍了我国反场箍缩聚变实验装置辐射种类及水平,估算单次放电对10 m处人员导致的辐射剂量约为0.025μSv,估算全年正常放电导致工作人员剂量最大为2.5 mSv。同时,分别委托两家辐射监测单位独立进行光子、中子辐射累积剂量检测,对比分析测量结果可见,该装置在现运行条件下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对周围环境和公众影响较小。提出了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监测方面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场箍缩 辐射 累积剂量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P-RFP装置慢斜升放电的反场箍缩实验
2
作者 张鹏 李强 +4 位作者 罗萃文 李洁萍 李可华 易萍 薛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硅化后的良好器壁条件下,采用慢斜升放电模式,获得了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较高温度的反场箍缩(RFP)等离子体。在实验中观测到环向磁通长时间持续增长,随等离子体电流增大而增大,并出现与环向磁通相伴随的MHD扰动现象。实验证... 在硅化后的良好器壁条件下,采用慢斜升放电模式,获得了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较高温度的反场箍缩(RFP)等离子体。在实验中观测到环向磁通长时间持续增长,随等离子体电流增大而增大,并出现与环向磁通相伴随的MHD扰动现象。实验证实,斜升放电的RFP等离子体存在“发电机”(dy-namo)效应。RFP位形维持时间长达800μs,等离子体电流约100kA,电子和离子温度分别达到70eV和8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P 等离子体 斜升放电 器壁硅化 反场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P-RFP装置反场箍缩等离子体约束改善实验
3
作者 李强 罗萃文 +4 位作者 张鹏 李洁萍 易萍 赵长林 薛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4-57,共4页
在SWIP-RFP装置上改善真空和预电离条件后,提高了等离子体温度,增加了等离子体的维持时间和反场箍缩(RFP)磁场位形约束的维持时间,增长了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时间,从而表明RFP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和RFP磁场位形的... 在SWIP-RFP装置上改善真空和预电离条件后,提高了等离子体温度,增加了等离子体的维持时间和反场箍缩(RFP)磁场位形约束的维持时间,增长了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时间,从而表明RFP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和RFP磁场位形的约束均得到了改善。介绍了SWIP-RFP装置提高RFP等离子体温度的实验结果,对RFP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时间进行了定量计算,对RFP磁场约束的改善也作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约束 能量约束 位形约束 反场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P-RFP装置反场箍缩位形研究
4
作者 张鹏 方水泉 +4 位作者 李洁萍 罗萃文 李强 易萍 徐颖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37,共8页
SWIP-RFP装置是具有金属真空室的环形反场箍缩(RFP)装置.在初始气压,初始环场,可控辅助反场和等离子体自反效应的不同情况下,做了反场建立条件的实验。在有自反效应和可控辅助反场时间配合的三种运行情况下,反场箍缩放电已实现.本文给... SWIP-RFP装置是具有金属真空室的环形反场箍缩(RFP)装置.在初始气压,初始环场,可控辅助反场和等离子体自反效应的不同情况下,做了反场建立条件的实验。在有自反效应和可控辅助反场时间配合的三种运行情况下,反场箍缩放电已实现.本文给出了反场箍缩位形实验观测的结果,实验测出反场箍缩位形的等离子体电流幅值。脉冲长度与相关因素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功率短路情况下,等离子体存在时间τ_p≥0.3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场箍缩位形 装置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的反场箍缩
5
作者 张鹏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环形几何矩形截面条件下,给出了无力场方程的解析解。反场出现临界值随1/α增加,欧姆电流亦随1/α值增加。
关键词 矩形截面 反场箍缩 平衡位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X反场箍缩实验装置感应加热烘烤除气方案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方成 万树德 +3 位作者 李弘 温晓辉 周海洋 刘万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2-686,共5页
KTX反场箍缩实验装置不锈钢环形真空室外包覆一层1.5 mm厚无氧铜皮用来稳定等离子体,真空室外壁与铜皮间用聚四氟薄板隔开,简单的壁加热烘烤除气手段难以实现。巧妙地将纵场(TF)线圈作为感应加热线圈,通过工频电磁感应直接加热方法来... KTX反场箍缩实验装置不锈钢环形真空室外包覆一层1.5 mm厚无氧铜皮用来稳定等离子体,真空室外壁与铜皮间用聚四氟薄板隔开,简单的壁加热烘烤除气手段难以实现。巧妙地将纵场(TF)线圈作为感应加热线圈,通过工频电磁感应直接加热方法来实现真空室的烘烤除气。计算了热平衡条件下由于传导、对流引起的热量损失确定了保温阶段所需的加热功率。工频电源采用三相交流供电,晶闸管全波整流;4只晶闸管构成的H桥逆变电路为串联LC谐振电路供电。电源频率选择2000 Hz,通过对系统电参数的计算,确定串联谐振电容参数。串联LC谐振电路等效为纯电阻电路,通过改变整流晶闸管的触发角改变直流电压来实现加热功率在0-153 kW间可调,满足了加热初始大功率升温和后阶段小功率保温的加热流程的要求。加热中通过TF线圈的电流、电压以及过程中的温升对TF线圈都是安全的,设计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场箍缩装置 工频感应加热 烘烤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X反场箍缩装置中等离子体小破裂现象研究
7
作者 胡金童 李弘 +5 位作者 李子超 阿迪里江 吴衍麒 王浩萱 庄革 刘万东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在科大反场箍缩磁约束实验装置(KTX)实验中,观测并研究等离子体的显著位移及其带来的小破裂现象。通过分析Hα谱线、软X射线辐射以及磁探针数据,发现其主要特征是破裂前等离子体电流重心的缓慢外移,在小破裂后等离子体电流重心在百微秒... 在科大反场箍缩磁约束实验装置(KTX)实验中,观测并研究等离子体的显著位移及其带来的小破裂现象。通过分析Hα谱线、软X射线辐射以及磁探针数据,发现其主要特征是破裂前等离子体电流重心的缓慢外移,在小破裂后等离子体电流重心在百微秒时间迅速反向移动,重新达到稳定位形。同时,等离子体小破裂伴随着m=1的边界磁场扰动、稳定壳上显著变化的涡流、以及Hα谱线和软X射线辐射的增强。通过对KTX小破裂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得出回弹位移与等离子体位移成线性关系。对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及稳定壳涡流,建立了唯象电路模型,得出了和实验相一致的结论,确定了稳定壳上快速变化的涡流是等离子体小破裂后回复平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场箍缩 等离子体位移 小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反场装置位形维持时间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鹏 方水泉 +4 位作者 李洁萍 罗萃文 李强 罗俊林 洪文玉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4,共6页
在预电离、空芯变压器功率续流、真空室放电清洗、碳化和蒸钛条件下,得到反场箍缩(RFP)和超低安全因子(ULQ)的实验结果。等离子体性质改善,等离子体电流出现平顶,其幅值增加。杂质被有效控制,等离子体温度增高。
关键词 反场箍缩实验 超低安全因子 等离子体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极小势能轨迹从q>1至q<1位形演变
9
作者 张鹏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7,共7页
本文给出了沿极小势能轨迹从类托卡马克至反场箍缩(RFP)的演变。在反场箍缩条件下可允许用强等离子体电流充分加热等离子体到点火温度,而不需要辅助的中性束或射频加热系统。
关键词 位形演变 类托卡马克 反场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