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乳房炎抗性基因的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差异筛选 被引量:6
1
作者 曹随忠 李宏滨 +3 位作者 姚学萍 王爱华 赵兴绪 杜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3期57-61,共5页
分别用地高辛标记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探针,对已构建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差异筛选,筛选出的50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获得48个EST序列。根据在GenBank非冗余核酸数据库(nr)... 分别用地高辛标记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探针,对已构建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差异筛选,筛选出的50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获得48个EST序列。根据在GenBank非冗余核酸数据库(nr)和EST数据库中Blastn序列比对结果,将这些EST分为3类:第一类代表已知基因,共35个;第二类代表已知EST,共5个;第三类为新EST,共3个。35个代表已知基因的ESTs按照基因功能分为八类: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信(8.57%)、细胞结构与运动(11.43%)、细胞凋亡(5.72%)、细胞与机体防御(20.00%)、物质转运(8.57%)、翻译与表达调控(20.00%)、代谢(14.20%)及其它(11.43%)。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探讨了部分患乳房炎奶牛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意义,其中BNBD5、IgJ、MIP-3、MnSOD、AHCY、WIP等基因可能在奶牛乳房炎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 CDNA文库 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 差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Northern Blotting对小梅山猪下丘脑发育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春宝 潘孝青 +1 位作者 李霖 丁家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小梅山猪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分离并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ESTs,分别命名为MS01、MS02、MS03。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分离出来的ESTs进行鉴定结果理想。此法避免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操作...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小梅山猪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分离并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ESTs,分别命名为MS01、MS02、MS03。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分离出来的ESTs进行鉴定结果理想。此法避免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操作简单,可防止DDRT-PCR过程中假阳性的出现,提高了试验准确性,是一种鉴定差异显示ESTs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梅山猪 反向northern BLOTTING 下丘脑 ES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位素反向Northern筛选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宇伟 来茂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355,共3页
此文介绍了一种非同位素简单快速的反向Northern筛选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法标记探针,操作简便,不涉及污染环境。在杂交过程中采用三次校正,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该方法能有效地,高通量地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词 非同位素 反向 northern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勇军 邱友静 张海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射链路增益。然而,IRS与标签均为无源器件使得信道估计极具挑战性。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IRS辅助的AmBC系统信道估计方案。首先,将信道分解为多个子信道,其中,反射链路的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IRS反射单元。然后,将最小二乘(LS)法作为估计准则,以最小化均方误差(MSE)为目标,探索了IRS反射模式与信道估计的联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方案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射反向学习机制的樽海鞘群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钱谦 翟豪 +2 位作者 潘家文 冯勇 李英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由于樽海鞘群算法(SS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算法收敛能力较差,为了提高算法的搜索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的樽海鞘群算法rOSSA.算法根据折射反向学习在解空间中获得反向解,使搜索代理获得更多选择机会,增加算法找到更优... 由于樽海鞘群算法(SS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算法收敛能力较差,为了提高算法的搜索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的樽海鞘群算法rOSSA.算法根据折射反向学习在解空间中获得反向解,使搜索代理获得更多选择机会,增加算法找到更优解的可能性.此外,在折射反向学习中引入概率扰动机制,通过概率扰动机制使搜索代理在迭代后期能够跳出局部最优,从而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通过9个单峰、多峰、复合测试函数和一个工程计算问题将rOSSA与近年提出的一些主流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有效证明了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樽海鞘群算法 搜索性能 折射反向学习 概率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芯片整体式Clip互连碳化硅功率模块反向耦合低感封装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彤宇 王来利 +2 位作者 苗昱 裴云庆 甘永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06-5118,共13页
碳化硅功率器件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传统硅器件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在封装过程中,因键合线以及引出端子等引入的额外寄生电感,致使封装后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会产生较大的开关过冲与振荡,进而难以体现其理论上的优越性。为此,该文提出一... 碳化硅功率器件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传统硅器件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在封装过程中,因键合线以及引出端子等引入的额外寄生电感,致使封装后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会产生较大的开关过冲与振荡,进而难以体现其理论上的优越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具有极低电感的多芯片整体式Clip互连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方法,将功率模块内部键合铝线替换成Clip互连,并通过规划陶瓷基板布局,使Clip电流流向与陶瓷基板线路电流相反,利用电流反向耦合效应降低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同时,利用电容直连结构消除外部回路寄生电感。经仿真得到的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为3.8 nH,功率回路电感为5.0 nH。实验测试得到1 200 V/600 A样机功率回路电感为4.53 nH,换流回路总电感5.87 nH,与传统布局功率模块相比电感降低了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功率模块 寄生电感 整体式Clip互连 反向耦合 换流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反向适应”:对待算法的一种伦理态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伦 刘梦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179,180,共10页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类文化创新活力,影响社会协调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人类沉浸在碎片化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一种不自知的“反向适应”,从而遗忘了人本该怎样的事情。人类主动接受算法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和支配,迎合算法文化的生成,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人与人之间无法联结的社群性困境。基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算法的伦理态度,即为了保障人的本质存在,应审思和超越“反向适应”,聚焦和谐共鸣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伦理问题 反向适应 和谐共鸣 伦理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挤压双金属铝合金复合管材制备及其微观组织演化分析
8
作者 乔及森 李一佳 +1 位作者 张晓波 李琦伦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采用反向挤压的方法制备出以2024铝合金为套筒、5A02和5A06分别为芯筒的复合管材,探讨了两种复合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显示该类双金属复合管材经固溶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其中经过495℃/40 min固溶处理的2024/5A06... 采用反向挤压的方法制备出以2024铝合金为套筒、5A02和5A06分别为芯筒的复合管材,探讨了两种复合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显示该类双金属复合管材经固溶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其中经过495℃/40 min固溶处理的2024/5A06复合管材塑性显著增强,伸长率比挤压态单质2024合金提高63.1%,抗拉强度比挤压态单质2024合金提高19.9%。在相同工艺下,2024/5A02管材的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分别比挤压态单质2024合金提高了24.6%和9.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双金属合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焊合界面,挤压过程中2024和5XXX合金微观组织均产生大小晶粒交错的双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5XXX复合管材 反向挤压 冶金结合 固溶强化 微观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焦虑”的媒介呈现与青年反向实践——基于优绩主义批判的视角
9
作者 李伟 王乐乐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89,共9页
近年来,在媒介比较叙事的强力助推下,青年“比较焦虑”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症候。本文基于优绩主义批判的视角,通过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探析媒介呈现的“比较焦虑”对青年群体造成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部分青年... 近年来,在媒介比较叙事的强力助推下,青年“比较焦虑”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症候。本文基于优绩主义批判的视角,通过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探析媒介呈现的“比较焦虑”对青年群体造成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部分青年仍被迫秉持着“才能+努力=成功”的优绩主义公式,在上行比较泛化中裹挟盲从;部分青年在审视优绩暴政后,以反向实践主动逃离承诺失效的优绩陷阱。其中,媒介抵抗的数字断联有助于纾解“比较焦虑”,回归本真的休闲生活是青年治愈精神内耗的主动尝试。这些反向实践,既反映出青年一代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更彰显出青年个体“为自己而活”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焦虑” 媒介呈现 青年 反向实践 优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10
作者 叶学义 韩卓 +2 位作者 蒋甜甜 王佳欣 陈华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1,共12页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区域对区域内相关小感受野区域卷积计算的反向校正,使得深度模型不仅能够获取更细粒度的特征,而且使宏观判别性表示贯穿多个尺度的特征信息;其次,利用非跨步卷积层的SPD-Conv实现无损下采样,缓解卷积下采样导致的信息丢失;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适合隐匿目标检测任务的新锚框。实验在YOLO系列中选择了各方面性能都适中的YOLOv5s作为基础框架,针对现有的两种毫米波图像数据集(阵列图像集和线扫图像集)平均精度均值(mAP)mAP@0.5分别达到了96.21%和97.97%,相较于原版YOLOv5s以及YOLO其他系列等性能有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明显增加参数量和推理时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深度模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目标检测 主动毫米波图像 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 无损下采样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缘何反向就业?——基于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的解释
11
作者 郭庆 陈淡如 黄佳钰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反向就业早已存在,但近年来突然升温,折射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境遇的巨大变迁。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反向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在变动的社会结构中所采取的失范适应策略。根据对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同取舍,高校毕业生反向就业可以... 反向就业早已存在,但近年来突然升温,折射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境遇的巨大变迁。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反向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在变动的社会结构中所采取的失范适应策略。根据对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同取舍,高校毕业生反向就业可以划分为创新型、仪式型、退却型与抵抗型四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反向就业都有自身的现象学特征与发生逻辑。客观应对反向就业现象,高校要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对反向就业进行差异化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反向就业 适应类型 默顿社会失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刑反向衔接中的检察意见精准化探究——以酌定不起诉案件为中心的分析
12
作者 杨波 刘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31,共13页
酌定不起诉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检察意见书》中应否提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处分意见,目前已经形成了责任精准型和责任概括型两种实践模式。检察意见应否精准化的背后是谁来行使行刑反向衔接决策权的问题。轻罪治理背景下行刑反向衔接决策... 酌定不起诉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检察意见书》中应否提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处分意见,目前已经形成了责任精准型和责任概括型两种实践模式。检察意见应否精准化的背后是谁来行使行刑反向衔接决策权的问题。轻罪治理背景下行刑反向衔接决策权的行使,既不能通过扩张检察机关的监督权让其独揽决策,也不能完全交给行政机关去处置,应在刑事检察部门、行政检察部门与行政主管机关之间建立一种协同共治的反向衔接机制。这种衔接机制以行政检察部门为主导,围绕责任精准型检察意见的提出,强化刑事检察部门和行政主管机关的协同配合,形成一种多方参与、融贯互动的一体化关系结构。基于行政检察部门提出责任精准型检察意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不足的现状,应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方案,明确适用责任精准型检察意见的案件范围,依托听证程序促进责任精准型检察意见的形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检察意见的精准化发展,健全对行政检察裁量权的程序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反向衔接 酌定不起诉 检察意见 精准化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
13
作者 李彦龙 叶升飞 张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6-792,共7页
针对汽车造型评价存在由于主观性高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原理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减小了评价误差。通过问卷调研构建数据集,使用汽车的18个评价对象作为输... 针对汽车造型评价存在由于主观性高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原理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减小了评价误差。通过问卷调研构建数据集,使用汽车的18个评价对象作为输入,整车评价作为输出,创建了融合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GA-BP)网络结构,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值由6.7%下降至1.7%,显著提升了汽车造型评价的可靠性,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评价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平均电流密度对双脉冲电沉积镍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任鑫 孙涛 +3 位作者 王港 吴双全 霍欢 王浩雨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5-1040,共6页
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在金属基体材料表面制备镀覆层,能够有效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耐蚀等性能,其中工艺参数对镀层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双向脉冲电镀工艺制备镀层,研究了反向平均电流密度对镀镍层表面形貌、物相结构、镀速和... 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在金属基体材料表面制备镀覆层,能够有效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耐蚀等性能,其中工艺参数对镀层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双向脉冲电镀工艺制备镀层,研究了反向平均电流密度对镀镍层表面形貌、物相结构、镀速和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范围内,随着反向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镀镍层微观表面的洁净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镀镍层的沉积速率表现为递减趋势。镀镍层的表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镀镍层磨损失重比表现为先减小后上升的趋势。随着反向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优化镍晶择优生长取向,促进镀镍层晶粒细化。当反向平均电流密度为-1.4 A/dm^(2)时,显微硬度达到了最大值525.8HV0.1,磨损失重比为最小值9.208%。反向平均电流密度为-1.4 A/dm^(2)时,镀层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5.732×10^(-6)A/cm^(2)),具有最高的自腐蚀电位(-0.173 V),电荷转移电阻为最大,表现出最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电镀 工艺优化 反向平均电流密度 硬度 耐磨性能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犯的行刑反向衔接
15
作者 马春晓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15,共15页
作为一项横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综合性法律制度,行刑反向衔接兼具治罪与治理的双重功能,仅从单一学理视角难以全面阐释其理论基础。行刑反向衔接的核心内涵是刑事出罪与行政追责。其中,刑事出罪的主要理据是刑法谦抑与程序出罪,行政... 作为一项横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综合性法律制度,行刑反向衔接兼具治罪与治理的双重功能,仅从单一学理视角难以全面阐释其理论基础。行刑反向衔接的核心内涵是刑事出罪与行政追责。其中,刑事出罪的主要理据是刑法谦抑与程序出罪,行政追责的主要理据则是法律责任一体化处置。行刑反向衔接的规范运行需妥善解决如下实体与程序上的关键问题:首先,厘清行刑反向衔接的适用范围,并根据作出行政处罚性质和方式的本质差异,区分刑事责任型行刑反向衔接与违法线索型行刑反向衔接,分别建构不同的适用规则;其次,厘清作为犯罪后果之行政处罚的性质,以此建构行刑反向衔接的“可处罚性”判断标准;最后,通过严格审查、审慎判断等方式,妥善解决行刑反向衔接中可能产生的“行刑倒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反向衔接 刑事责任型 违法线索型 行政处罚 可处罚性标准 刑法谦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反向螺纹的同轴变速单螺杆三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晓甜 郭树国 金子云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为了改善单螺杆挤出机混炼性能,设计了一种装配内嵌式摆线齿轮减速器和反向螺纹元件的新型螺杆。使用Solid works软件建模,利用ANSYS和CFX软件分析新型同轴变速单螺杆挤出机的流道内三维流场变化,根据流道内的压力、速度矢量、截面速度... 为了改善单螺杆挤出机混炼性能,设计了一种装配内嵌式摆线齿轮减速器和反向螺纹元件的新型螺杆。使用Solid works软件建模,利用ANSYS和CFX软件分析新型同轴变速单螺杆挤出机的流道内三维流场变化,根据流道内的压力、速度矢量、截面速度等变化,探究物料在其流道内的剪切和混合情况。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况相同时,新型螺杆建压能力弱于传统螺杆,即新型螺杆的挤出效率较低;新型螺杆因为装配内嵌式摆线齿轮减速器使其混炼区域的速度降为传统螺杆的1/6,引起物料对流,加快压力场变化,使其速度流线更加混乱;新型螺杆因为装配有反向螺纹元件,使其混炼区域出现反向建压能力,在此作用下物料出现反向速度,出现回流现象。综上,摆线齿轮减速器和反向螺纹元件均延长了物料在流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物料的挤压剪切次数,从而增强了挤出机的混合分布能力和挤压剪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轮减速器 反向螺纹 单螺杆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筒形件反向挤压成形模具设计优化及仿真验证
17
作者 王琳 易幼平 +1 位作者 何海林 黄始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7-72,共6页
针对现有的反向挤压工艺载荷大、成形件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优化挤压通道的反向挤压新工艺,对径向挤压通道形状进行设计并定量计算,增加了分流装置。使用Deform 3D软件对常规反挤压工艺和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数值分析和比较,研究了筒形件反... 针对现有的反向挤压工艺载荷大、成形件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优化挤压通道的反向挤压新工艺,对径向挤压通道形状进行设计并定量计算,增加了分流装置。使用Deform 3D软件对常规反挤压工艺和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数值分析和比较,研究了筒形件反向挤压成形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载荷变化规律,以及损伤、应变场、流线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反向挤压工艺,改进后反向挤压工艺的成形优化效果明显,可以提高薄壁筒形件的成形性和性能,减小载荷,获得更加均匀的应变、更小的损伤值和更优的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挤压 模具设计 数值模拟 金属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回填土的吹填淤泥地基反向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18
作者 高紫阳 王军 +4 位作者 高明伟 朱萧霄 符洪涛 徐昭 吕有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5-1552,共8页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相比,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的排水量增加了16.46%,深层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0.50%,土体的整体加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回填土厚度的增大,淤泥层十字板剪切强度沿深度方向递减的幅度明显减小,处理效果更加均匀。此外,通过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现场对比试验发现,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表层沉降量增大15.70%,深层土体孔压消散量增加了26.20%,平均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1.12%。因此得出反向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真空预压法 RPVD 回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57基因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史玉婷 韩心雨 +5 位作者 钟沐卉 林耀忠 柳腾飞 李焰 尹会方 贾伟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3,共9页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建,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毒株命名为rM。测定病毒的稳定性和生长曲线;进行动物试验,从传播效率、致病性角度验证克隆毒株与原毒的一致性。结果显示:M毒株为G57基因型,为近年的流行毒株。M毒株与rM毒株在酸稳定性、热稳定性、致病性以及传播性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生物学特性。综上,成功建立了G57基因型H9N2亚型AIV的反向遗传系统,且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全面验证M与rM的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 H9N2 禽流感病毒 G57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阻力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反向师徒制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20
作者 姜平 宗宽道 +1 位作者 赵琛徽 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0-1139,共20页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都面临严重的内部人员阻力问题,导致转型很容易遭受失败。对于如何化解这些人员阻力,目前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聚焦这一现实痛点...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都面临严重的内部人员阻力问题,导致转型很容易遭受失败。对于如何化解这些人员阻力,目前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聚焦这一现实痛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反向师徒制作为潜在的“解题之匙”,着力探讨反向师徒制在化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员阻力方面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首先,本研究扎根数字化转型这一时代情境拓展反向师徒制的概念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从差异化需求满足的视角出发,构建反向师徒制通过满足不同主体(年长徒弟、年轻导师和组织人力资源整体)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需求,从而帮助其良好适应并积极促进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由此,本研究不仅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微观层面的人员管理研究向纵深突破,也深化了学界对反向师徒制作用效果的规律性认识,为企业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以及有效运用反向师徒制实践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师徒制 数字化转型 需求满足 人员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