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反向行波的故障测距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巍
湛大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提出了基于反向行波单端故障测距的方法。理论上求证出小尺度下小波模极大值在各类母线下都能反映反射波的波头,并且推导出通过判断第二次出现的行波与初始反向行波模极大值极性的异同,可以确定第二次出现行波的性质,从而得出故障距离...
提出了基于反向行波单端故障测距的方法。理论上求证出小尺度下小波模极大值在各类母线下都能反映反射波的波头,并且推导出通过判断第二次出现的行波与初始反向行波模极大值极性的异同,可以确定第二次出现行波的性质,从而得出故障距离。利用M atlab对一条500 kV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进行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母线
模极大值
反向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及模速差异与杂散电容的反向行波辨识
2
作者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4,共5页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但第2个浪涌波头的辨识因非故障线路及故障对端母线的存在变得困难。为此藉助故障行波线模与零模波速的差异提出一种区分故障半程内外的辅助判据。反向行波虽能有效抑制相邻非故障线路行波折射的影响,但仅...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但第2个浪涌波头的辨识因非故障线路及故障对端母线的存在变得困难。为此藉助故障行波线模与零模波速的差异提出一种区分故障半程内外的辅助判据。反向行波虽能有效抑制相邻非故障线路行波折射的影响,但仅基于极性比较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辨识出第2个电压行波,故考虑电压行波在实际变电站母线杂散电容处的传播特性,即电压行波在杂散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的结果而利用第2个反向行波相对极性进行波头辨识。理论分析和实际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受线路两端母线类型影响,对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有效实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母线杂散电容
模速差异
波头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方向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被引量:
33
3
作者
张帆
潘贞存
+2 位作者
张慧芬
郑罡
马姗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70-75,共6页
从行波传输的角度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和正向电压行波同时到达,而非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滞后正向电压行波一定时间后到达;并且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
从行波传输的角度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和正向电压行波同时到达,而非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滞后正向电压行波一定时间后到达;并且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正向电压行波的初始极性相反。利用这两个特征,提出基于正、反向行波能量之比和正向电压行波初始极性的故障选线新判据。通过暂态仿真软件ATP进行仿真,结果证实了上述原理的有效性,且不受故障初相角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正向
行波
反向行波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母线分布电容影响的单端行波测距法
被引量:
33
4
作者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分析了单端电压行波中各种可能存在的波头,得出了不考虑母线分布电容的方法不能完整地实现第2个反向行波识别的结论。推导了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传播特性,指出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利用这个结论,提出了一种新...
分析了单端电压行波中各种可能存在的波头,得出了不考虑母线分布电容的方法不能完整地实现第2个反向行波识别的结论。推导了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传播特性,指出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利用这个结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第2个反向行波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且不受线路两端母线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
反向行波
母线分布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被引量:
5
5
作者
辛超山
李凤婷
贾言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8,共5页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较传统工频测距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一个波头位置。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小波变换后的第二个反射幅值迅速衰减并小幅震荡,严重影响测量精度。针对第二个波头的...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较传统工频测距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一个波头位置。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小波变换后的第二个反射幅值迅速衰减并小幅震荡,严重影响测量精度。针对第二个波头的衰减,本文提出对变换后的第二个反射波进行均值化处理,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效果,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突变性检测
均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被引量:
2
6
作者
辛超山
李凤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74,91,共5页
单端测距不受通信条件的限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1个波头。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第2个反射波会迅速衰减,降低了测量精度。在分析不同阻抗线路行波折反射规律、行波提取及小波...
单端测距不受通信条件的限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1个波头。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第2个反射波会迅速衰减,降低了测量精度。在分析不同阻抗线路行波折反射规律、行波提取及小波变换基础上,针对第2个波头的衰减,提出对变换后的第2个反射波进行平均化处理,提高测量精度;建立了改进的基于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的流程,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此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模极大值法相比,改进的均值处理方法能提高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突变性检测
均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的仿真分析
7
作者
石岩
孟凡铮
+2 位作者
王喜疆
王建军
蒋燕
《陕西电力》
2013年第4期78-81,共4页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了输电线路故障时暂态行波的产生及在线路上的传输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突变点模极大值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的时间。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此理论和测距方法在不同线路模型故障测距中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奇异点模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艳霞
常雨晴
+2 位作者
林志海
王海东
王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7,共9页
针对现有的输电线路保护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存在受对地电容电流、电流互感器饱和及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首先,基于输电线路的传输方程把线路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均分解为正向...
针对现有的输电线路保护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存在受对地电容电流、电流互感器饱和及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首先,基于输电线路的传输方程把线路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均分解为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分析线路首末端之间电压和电流的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之间的传变特性。然后,基于故障分量的线路首端电压和首末端差电流的衰减特征构造正向波特性阻抗和反向波特性阻抗。分析正向波特性阻抗和反向波特性阻抗在输电线路内外部故障时的特性及差异,提出基于波特性阻抗的保护动作判据和整定计算原则。仿真结果证明该保护能准确识别输电线路的区内外故障,具有明确的选择性,能保护线路全长,且不受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正向
行波
反向行波
故障分量
衰减特征
正向波特性阻抗
反向
波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型方向判据的多端MMC-HVDC故障快速检测方案
被引量:
12
9
作者
余修勇
肖立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437-8446,共10页
以张北—北京四端±500kV柔性直流电网为基础,定量分析线路故障后暂态电压行波在感性线路端口的传播特征,设计一个基于单端量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快速检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反向行波积分与正向行波积分的比值大小提出一个新...
以张北—北京四端±500kV柔性直流电网为基础,定量分析线路故障后暂态电压行波在感性线路端口的传播特征,设计一个基于单端量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快速检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反向行波积分与正向行波积分的比值大小提出一个新型的故障方向判据,并根据直流限流电抗器对故障暂态行波的衰减作用,联合反向行波的变化率和方向判据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检测。此外,根据线路故障后故障极和非故障极电压变化差异判别故障类型。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案只需要单点测量信息就能够实现方向性保护,具有较强的识别大过渡电阻故障和抗噪声干扰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的张北—北京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线路故障快速检测方案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快速检测方案
暂态特征
反向行波
故障极
方向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反向行波的故障测距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巍
湛大千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文摘
提出了基于反向行波单端故障测距的方法。理论上求证出小尺度下小波模极大值在各类母线下都能反映反射波的波头,并且推导出通过判断第二次出现的行波与初始反向行波模极大值极性的异同,可以确定第二次出现行波的性质,从而得出故障距离。利用M atlab对一条500 kV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进行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母线
模极大值
反向行波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bus bar
modulus maximum
backward travelling wave
分类号
TM7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及模速差异与杂散电容的反向行波辨识
2
作者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机构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4,共5页
基金
南京市科技发展项目(200701120)~~
文摘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但第2个浪涌波头的辨识因非故障线路及故障对端母线的存在变得困难。为此藉助故障行波线模与零模波速的差异提出一种区分故障半程内外的辅助判据。反向行波虽能有效抑制相邻非故障线路行波折射的影响,但仅基于极性比较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辨识出第2个电压行波,故考虑电压行波在实际变电站母线杂散电容处的传播特性,即电压行波在杂散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的结果而利用第2个反向行波相对极性进行波头辨识。理论分析和实际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受线路两端母线类型影响,对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有效实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母线杂散电容
模速差异
波头极性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reverse traveling wave
stray bus capacitance
modular velocity difference
polarities of traveling wave surges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方向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被引量:
33
3
作者
张帆
潘贞存
张慧芬
郑罡
马姗姗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济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70-75,共6页
文摘
从行波传输的角度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和正向电压行波同时到达,而非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滞后正向电压行波一定时间后到达;并且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正向电压行波的初始极性相反。利用这两个特征,提出基于正、反向行波能量之比和正向电压行波初始极性的故障选线新判据。通过暂态仿真软件ATP进行仿真,结果证实了上述原理的有效性,且不受故障初相角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正向
行波
反向行波
故障选线
Keywords
non-solidly earthed network
forward traveling wave
backward traveling wave
fault line selection
分类号
TM7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母线分布电容影响的单端行波测距法
被引量:
33
4
作者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机构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文摘
分析了单端电压行波中各种可能存在的波头,得出了不考虑母线分布电容的方法不能完整地实现第2个反向行波识别的结论。推导了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传播特性,指出电压行波在分布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利用这个结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第2个反向行波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且不受线路两端母线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
反向行波
母线分布电容
Keywords
fault lo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reverse traveling wave
bus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分类号
TM762.2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被引量:
5
5
作者
辛超山
李凤婷
贾言争
机构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67004
51267019)
文摘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较传统工频测距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一个波头位置。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小波变换后的第二个反射幅值迅速衰减并小幅震荡,严重影响测量精度。针对第二个波头的衰减,本文提出对变换后的第二个反射波进行均值化处理,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效果,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突变性检测
均值化
Keywords
fault location, reverse traveling wave, mutation detection, average
分类号
TM93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被引量:
2
6
作者
辛超山
李凤婷
机构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74,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70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11A002)
文摘
单端测距不受通信条件的限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小波变换可精确定位第1个波头。但在复杂线路中,由于波形叠加、交叉透射波等因素的影响,第2个反射波会迅速衰减,降低了测量精度。在分析不同阻抗线路行波折反射规律、行波提取及小波变换基础上,针对第2个波头的衰减,提出对变换后的第2个反射波进行平均化处理,提高测量精度;建立了改进的基于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的流程,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此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模极大值法相比,改进的均值处理方法能提高测距精度。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突变性检测
均值化
Keywords
fauh loeation
reverse traveling wave
mutation detection: averaging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的仿真分析
7
作者
石岩
孟凡铮
王喜疆
王建军
蒋燕
机构
新疆昌吉电力公司
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新疆新能物资有限公司
出处
《陕西电力》
2013年第4期78-81,共4页
文摘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了输电线路故障时暂态行波的产生及在线路上的传输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突变点模极大值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的时间。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此理论和测距方法在不同线路模型故障测距中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奇异点模极大值
Keywords
transi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reverse traveling wave
single point modulus maxima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艳霞
常雨晴
林志海
王海东
王健
机构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903300)。
文摘
针对现有的输电线路保护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存在受对地电容电流、电流互感器饱和及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首先,基于输电线路的传输方程把线路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均分解为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分析线路首末端之间电压和电流的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之间的传变特性。然后,基于故障分量的线路首端电压和首末端差电流的衰减特征构造正向波特性阻抗和反向波特性阻抗。分析正向波特性阻抗和反向波特性阻抗在输电线路内外部故障时的特性及差异,提出基于波特性阻抗的保护动作判据和整定计算原则。仿真结果证明该保护能准确识别输电线路的区内外故障,具有明确的选择性,能保护线路全长,且不受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正向
行波
反向行波
故障分量
衰减特征
正向波特性阻抗
反向
波特性阻抗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s
forward wave
backward wave
fault component
decay characteristics
forward wav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backward wav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分类号
TM470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型方向判据的多端MMC-HVDC故障快速检测方案
被引量:
12
9
作者
余修勇
肖立业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437-8446,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JSC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21005)。
文摘
以张北—北京四端±500kV柔性直流电网为基础,定量分析线路故障后暂态电压行波在感性线路端口的传播特征,设计一个基于单端量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快速检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反向行波积分与正向行波积分的比值大小提出一个新型的故障方向判据,并根据直流限流电抗器对故障暂态行波的衰减作用,联合反向行波的变化率和方向判据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检测。此外,根据线路故障后故障极和非故障极电压变化差异判别故障类型。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案只需要单点测量信息就能够实现方向性保护,具有较强的识别大过渡电阻故障和抗噪声干扰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的张北—北京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线路故障快速检测方案的性能。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快速检测方案
暂态特征
反向行波
故障极
方向判据
Keywords
flexible DC grid
fast fault detection scheme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backward traveling wave
faulty pole
directional criterion
分类号
TM7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反向行波的故障测距
刘巍
湛大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计及模速差异与杂散电容的反向行波辨识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方向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张帆
潘贞存
张慧芬
郑罡
马姗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考虑母线分布电容影响的单端行波测距法
徐青山
陈锦根
唐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辛超山
李凤婷
贾言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改进
辛超山
李凤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奇异点检测的单端行波测距的仿真分析
石岩
孟凡铮
王喜疆
王建军
蒋燕
《陕西电力》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波特性阻抗的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
张艳霞
常雨晴
林志海
王海东
王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新型方向判据的多端MMC-HVDC故障快速检测方案
余修勇
肖立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