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反向共沉淀法对Pr2Zr2O7纳米粒子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锋 马伟民 +4 位作者 马雷 孙杨 史树君 李晓龙 管仁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1-820,共10页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Pr2Zr2O7纳米粒子。利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样品物相及形貌;研究其制备过程中合成动力学和晶粒生长动力学,采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正、反向沉淀粒子在主...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Pr2Zr2O7纳米粒子。利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样品物相及形貌;研究其制备过程中合成动力学和晶粒生长动力学,采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正、反向沉淀粒子在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反向沉淀的滴定速率为2 mL·min-1、母盐溶液初始浓度0.05 mol·L-1、反应体系温度273 K、pH值11、煅烧温度为1 173 K,保温2 h的条件下获得的样品形貌近球形、无团聚现象、一次粒径约60 nm。Pr2Zr2O7前驱体的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正、反向粒子各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1.2、97.8、183.2 kJ·mol-1和45.37、84.34、152.16kJ·mol-1;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19.02和11.95 kJ·mol-1,后者比前者的晶粒生长活化能降低了7.07 kJ·mol-1;反向共沉淀制备工艺优于正向共沉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2Zr2O7 纳米粒子 反向共沉淀法 微观形貌 合成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钴铁氧体电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冯辉霞 王果 +4 位作者 陈姣 谭琳 陈娜丽 邱建辉 陈柏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74-3378,共5页
先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铁氧体(Co Fe2O4)磁性纳米颗粒,并以此为核,基于离子液体(IL)环境下,以苯胺为单体,运用原位聚合和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了既具有电性能又具有磁性能的钴铁氧体/酸掺杂聚苯胺——PANI/Co Fe2O4(IL)复合材料... 先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铁氧体(Co Fe2O4)磁性纳米颗粒,并以此为核,基于离子液体(IL)环境下,以苯胺为单体,运用原位聚合和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了既具有电性能又具有磁性能的钴铁氧体/酸掺杂聚苯胺——PANI/Co Fe2O4(IL)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波谱分析(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四探针电导率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本文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o Fe2O4具有单一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结构,且分散性较好,IL存在的反应条件对其晶型没有影响;含相同量钴铁氧体(0.3g Co Fe2O4)时,在IL和水相中制备的PANI/Co Fe2O4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分别为1.0S/cm和0.4S/cm,而饱和磁强度则分别为19.8emu/g和22.9emu/g。此外,IL下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包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共沉淀法 聚苯胺 钴铁氧体 合成 复合材料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Ti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水中As(Ⅴ)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赛奇 唐玉朝 +2 位作者 黄显怀 薛莉娉 伍昌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5,共6页
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铁钛配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Fe3O4/TiO2。对以两种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外观、磁性及对水中As(Ⅴ)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同铁钛配比的材料具有类似的外观和磁性,随铁含量降低材料由黑灰... 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铁钛配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Fe3O4/TiO2。对以两种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外观、磁性及对水中As(Ⅴ)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同铁钛配比的材料具有类似的外观和磁性,随铁含量降低材料由黑灰色向乳白色转变,磁性随之减弱,当铁物质的量分数≤50%时,材料基本丧失磁性。正向共沉淀法制备的材料吸附性能优于反向共沉淀法,正向n(Fe)∶n(Ti)=9∶1材料的磁性最强,对砷的吸附性能也较好,对起始As(Ⅴ)质量浓度为0.5 mg/L的模拟含砷水,经3 h吸附,As(Ⅴ)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该材料为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79.1 m2/g,BJH平均孔径为7.14 nm。模拟吸附剂的自由沉淀与外加磁场的沉淀过程,在20 min内,二者的浊度去除率分别为19.4%和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Fe3O4/TiO2 正/反向共沉淀法 吸附 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Eu_2Zr_2O_7/ZrO_2(3Y)粉体活化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葛利芳 马伟民 +3 位作者 魏明伟 周瑶 马雷 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8-2153,2159,共7页
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Eu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用XRD、DTA-TG、SEM表征物相变化及粒子形貌;分析了不同pH值下制备粉体的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相体积比V(Eu_2Zr_2O_7)∶V(ZrO_2(3Y))=15∶85,初始溶液浓度0.1 mol/L,体系温度0℃,... 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Eu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用XRD、DTA-TG、SEM表征物相变化及粒子形貌;分析了不同pH值下制备粉体的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相体积比V(Eu_2Zr_2O_7)∶V(ZrO_2(3Y))=15∶85,初始溶液浓度0.1 mol/L,体系温度0℃,滴定速率2 mL/min,pH值=11,经1 100℃煅烧2.5h时,获得的Eu_2Zr_2O_7/ZrO_2(3Y)粒子形貌近似球形、粒径约35nm。由Doyle-Ozawa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的pH值=11和12的样品物相变化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59.66,100,310.53kJ/mol和73.99,126.91,356.74kJ/mol;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18.96和23.90kJ/mol,前者比后者小了4.94kJ/mol,可见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共沉淀法 Eu2Zr2O7/ZrO2(3Y)粉体 pH值 合成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Hf_2O_7∶Ce纳米粒子表观活化能对发光性能影响
5
作者 李军 马伟民 +3 位作者 葛利芳 魏明炜 张艳丽 聂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e的Gd_2Hf_2O_7纳米粒子,用XRD、SEM、TG-DTA和荧光分度计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由热力学计算了样品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两种滴定法得到的前躯体分别经煅烧物相... 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e的Gd_2Hf_2O_7纳米粒子,用XRD、SEM、TG-DTA和荧光分度计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由热力学计算了样品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两种滴定法得到的前躯体分别经煅烧物相变化同为3个阶段,由Doyel-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取两者的平均值得到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是48.18 kJ·mol^(-1)、80.35 kJ·mol^(-1)、285.7 kJ·mol^(-1)和39.18 kJ·mol^(-1)、64.3 kJ·mol^(-1)、277.82 kJ·mol^(-1),晶粒生长活化能是29.61 kJ·mol^(-1)和22.61 kJ·mol^(-1)。后者样品分别在567 nm波长下的激发光谱和450 nm波长处发射光谱的相对发光强度优于前者,可见纳米粒子的活化能越小对发光离子的能级跃迁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Hf2O7∶Ce纳米粒子 正、反向共沉淀法 活化能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