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之刑法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齐文远
唐子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假冒商标的社会危害性的厘定问题,应从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秩序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将反向假冒商标入罪的观点既不符合犯罪行为本身应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
社会危害
道德风险
犯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向假冒商标侵权
2
作者
朱军华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
侵权
注册
商标
专用权
《
商标
法》
构成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多才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根据我国新《商标法》的规定,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文章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性质、有关国家和我国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商标
商标
权
商标
法
假冒
注册
商标
反向
假冒
注册
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思考
被引量:
20
4
作者
刘晓海
《知识产权》
CSSCI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商标
权
取得原则
商标
反向
假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标反向假冒之性质认定及法律调整
5
作者
商庆国
衣庆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在当今社会,商标作为企业的标志之一,已成为企业无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标权的保护也显得日益重要。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从商标权的角度应认定为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其所侵害的是商标权人的独占使用权;即商标专用权的积极权能;从...
在当今社会,商标作为企业的标志之一,已成为企业无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标权的保护也显得日益重要。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从商标权的角度应认定为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其所侵害的是商标权人的独占使用权;即商标专用权的积极权能;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应将其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消费者权益角度,则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反向
假冒
商标
侵权行为
商标
权
法律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探析——以TRIPS协议审视刑法第213条
被引量:
2
6
作者
肖乾利
季理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3,共3页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
注册
商标
罪
TRIPS协议
反向假冒商标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入世”后我国商标犯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
23
7
作者
王作富
赵永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清除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有关法律,制定并完善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是目前我国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刑法在对商标的保护对象、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范围以及关于其它商标犯罪的规定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应该扩大假冒注册...
清除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有关法律,制定并完善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是目前我国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刑法在对商标的保护对象、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范围以及关于其它商标犯罪的规定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应该扩大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范围、增设反向假冒商标罪并将假冒注册服务商标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WTO
TRIPS
立法完善
反向假冒商标
罪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被引量:
12
8
作者
高铭暄
张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5,共5页
如果被侵害的是驰名商标,司法者可以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其他情节严重"、"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兜底条款,认定该行为属于商标犯罪"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以此体现出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
如果被侵害的是驰名商标,司法者可以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其他情节严重"、"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兜底条款,认定该行为属于商标犯罪"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以此体现出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的精神;将反向假冒行为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难说恰当,但将其认定为销售伪劣产品罪进行处罚,不失为一种较为折中和稳妥的作法;国际法上并没有提供明确的商标犯罪的入罪标准,基于刑罚方法的严厉性和特殊性,刑法的调整范围应当慎重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刑法适用
驰名
商标
商标
反向
假冒
入罪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
被引量:
23
9
作者
卢建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21,共6页
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定罪标准的意义在于确定犯罪成立,指导犯罪圈的划定;而起刑点的作用在于适用刑罚、指导量刑,确定刑罚干预的范围;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门槛一降再降,其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自身的利益追...
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定罪标准的意义在于确定犯罪成立,指导犯罪圈的划定;而起刑点的作用在于适用刑罚、指导量刑,确定刑罚干预的范围;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门槛一降再降,其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知识产权犯罪的门槛下降的法律意义有三:首先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犯罪;其次是能够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更加有效地治理犯罪;再次是能够改变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刑法适用
驰名
商标
商标
反向
假冒
入罪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之刑法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齐文远
唐子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国际视野下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状与对策"(06JJD820018)
文摘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假冒商标的社会危害性的厘定问题,应从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秩序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将反向假冒商标入罪的观点既不符合犯罪行为本身应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价值目标。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
社会危害
道德风险
犯罪化
Keywords
reverse passing off
social harm
moral hazard
criminalization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向假冒商标侵权
2
作者
朱军华
出处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
侵权
注册
商标
专用权
《
商标
法》
构成要件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多才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文摘
根据我国新《商标法》的规定,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文章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性质、有关国家和我国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商标
商标
权
商标
法
假冒
注册
商标
反向
假冒
注册
商标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思考
被引量:
20
4
作者
刘晓海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商标
权
取得原则
商标
反向
假冒
分类号
F760.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标反向假冒之性质认定及法律调整
5
作者
商庆国
衣庆涛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文摘
在当今社会,商标作为企业的标志之一,已成为企业无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标权的保护也显得日益重要。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从商标权的角度应认定为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其所侵害的是商标权人的独占使用权;即商标专用权的积极权能;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应将其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消费者权益角度,则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关键词
商标
反向
假冒
商标
侵权行为
商标
权
法律
调整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探析——以TRIPS协议审视刑法第213条
被引量:
2
6
作者
肖乾利
季理华
机构
宜宾学院政治系
新疆财经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基金
此文系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我国商标权犯罪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关键词
假冒
注册
商标
罪
TRIPS协议
反向假冒商标
行为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世”后我国商标犯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
23
7
作者
王作富
赵永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文摘
清除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有关法律,制定并完善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是目前我国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刑法在对商标的保护对象、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范围以及关于其它商标犯罪的规定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应该扩大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范围、增设反向假冒商标罪并将假冒注册服务商标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WTO
TRIPS
立法完善
反向假冒商标
罪
中国
Keywords
WTO
crime against trademark
criminal law
分类号
D924.36 [政治法律—刑法学]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被引量:
12
8
作者
高铭暄
张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5,共5页
文摘
如果被侵害的是驰名商标,司法者可以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其他情节严重"、"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兜底条款,认定该行为属于商标犯罪"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以此体现出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的精神;将反向假冒行为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难说恰当,但将其认定为销售伪劣产品罪进行处罚,不失为一种较为折中和稳妥的作法;国际法上并没有提供明确的商标犯罪的入罪标准,基于刑罚方法的严厉性和特殊性,刑法的调整范围应当慎重划定。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刑法适用
驰名
商标
商标
反向
假冒
入罪标准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
被引量:
23
9
作者
卢建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21,共6页
文摘
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定罪标准的意义在于确定犯罪成立,指导犯罪圈的划定;而起刑点的作用在于适用刑罚、指导量刑,确定刑罚干预的范围;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门槛一降再降,其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知识产权犯罪的门槛下降的法律意义有三:首先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犯罪;其次是能够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更加有效地治理犯罪;再次是能够改变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
商标
犯罪
刑法适用
驰名
商标
商标
反向
假冒
入罪标准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之刑法思考
齐文远
唐子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向假冒商标侵权
朱军华
《中国牧业通讯》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金多才
《中州学刊》
CSSCI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思考
刘晓海
《知识产权》
CSSCI
199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商标反向假冒之性质认定及法律调整
商庆国
衣庆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探析——以TRIPS协议审视刑法第213条
肖乾利
季理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入世”后我国商标犯罪的立法完善
王作富
赵永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高铭暄
张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
卢建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