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方法改进的反向传输神经网络预测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水质 被引量:9
1
作者 丁金婷 臧泽林 黄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规模化围塘养殖生产中,水质参数的监测、评价及预警是至关重要的。以杭州市某南美白对虾基地日常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选取温度、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4项指标作为预测参数,建立拓扑结构为40-14-4的3层前馈... 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规模化围塘养殖生产中,水质参数的监测、评价及预警是至关重要的。以杭州市某南美白对虾基地日常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选取温度、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4项指标作为预测参数,建立拓扑结构为40-14-4的3层前馈反向传输(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即以连续10个时间单位的预测变量为输入层,隐含层节点数为14个,输出层变量为温度、pH值、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为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震荡和泛化能力不强等缺点,采用模糊方法优化了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算法,缩短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提高了网络收敛效率与稳定度。结果表明,以模糊方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FABPM)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稳定度好等特点,对选取的4项水质指标都给出了较好的训练与预测结果,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5%,从而为水产养殖水质预测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水质预测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模糊自适应变步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与反向传输神经网络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0-764,共5页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GM(1,1)与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N)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方法。采用GM(1,1)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建模。采用BPNN对GM(1,1)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该文方法应用于中南财经政...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GM(1,1)与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N)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方法。采用GM(1,1)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建模。采用BPNN对GM(1,1)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该文方法应用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男生50 m跑成绩实例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精度达到了9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大学生 体育成绩预测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树基 徐春花 王占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4-808,共5页
电子鼻原型由4个气体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和人工神经网络识别软件组成,可识别不同品牌的白酒.以它为例,研究了3种人工神经网络,即反向传输网络(BPN)、学习矢量量化网络(LVQ)和概率神经网络(PNN)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需要精细识别... 电子鼻原型由4个气体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和人工神经网络识别软件组成,可识别不同品牌的白酒.以它为例,研究了3种人工神经网络,即反向传输网络(BPN)、学习矢量量化网络(LVQ)和概率神经网络(PNN)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需要精细识别时,虽然传感器阵列对白酒的响应谱的差别是电子鼻识别的基础,但是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包括相关训练参数的选择对决定电子鼻的性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学习矢量量化网络在分类能力和训练成本方面更胜一筹,而概率神经网络则在计算负载和易用性方面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输网络 学习矢量量化网络 概率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车速与道路安全性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孔令旗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4-1218,共5页
通过实测中国高速公路车辆运行车速并分析其道路事故特征,提出了使用运行车速以及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预测道路安全性的概念,并运用反向传输网络(BP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适应能力,采用多层BP网络,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车速与道路安... 通过实测中国高速公路车辆运行车速并分析其道路事故特征,提出了使用运行车速以及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预测道路安全性的概念,并运用反向传输网络(BP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适应能力,采用多层BP网络,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车速与道路安全性关系模型.使用训练后模型测试部分实测路段安全性,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高速公路的道路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安全 高速公路 运行车速 相邻路段车速差 反向传输网络(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太阳能集热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满峰 李素萍 范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提出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用以提高仿真模型的预测精度。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 提出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用以提高仿真模型的预测精度。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数学模型、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数学模型和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该建模方法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仿真,既提高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又提高了仿真模型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太阳能集热器 预测精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煤地下矿山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志 郭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针对非煤地下矿山安全评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较强的适应性,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煤地下矿山安全评价模型。为提高该模型的可靠性,结合非煤地下矿山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一套便于统计和赋值... 针对非煤地下矿山安全评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较强的适应性,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煤地下矿山安全评价模型。为提高该模型的可靠性,结合非煤地下矿山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一套便于统计和赋值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BP神经网络结构和评价结果表征方法;为提高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对标准BP算法进行有效改进;通过实例运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模型为评价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管理现状及水平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为矿山有关部门提供了科学安全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非煤地下矿山 安全评价 评价模型 训练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肖红飞 田云丽 周利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3-6,20,共5页
正确预测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与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和危险程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 正确预测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与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和危险程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准确预测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性,笔者针对反向BP神经网络收敛差的缺点,分别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VLBP和LMBP算法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开采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根据开采煤层自燃的特点,选取煤本身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及赋存条件、通风技术条件3个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的评判指标,建立了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模型,能克服一般BP网络收敛较慢的缺点,能加快收敛速度;运用LMBP算法比VLBP算法快,但需较大计算机内存;该模型收敛速度快,准确性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实验室(MATLAB) 神经网络 煤炭自燃 危险性 预测 即(反向传输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荚炭疽病严重度的光谱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冯雷 陈双双 +2 位作者 冯斌 何勇 楼兵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5-179,192,共6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豆豆荚炭疽病严重度进行检测。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BPNN)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BPNN 2种组合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利用SPA的数据压缩功能和BPNN的学习预测能力实现对大豆豆...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豆豆荚炭疽病严重度进行检测。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BPNN)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BPNN 2种组合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利用SPA的数据压缩功能和BPNN的学习预测能力实现对大豆豆荚炭疽病严重度的检测。以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实验结果显示SPA-BPNN的检测准确率最高,为90%。研究表明,SPA能够有效地进行波长选择,使BPNN模型获得满意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可见/近红外光谱 连续投影算法 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适应性识别系统的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宗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9-704,共6页
提出了面向给定的订单,由可重构制造系统适应性识别系统和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专家系统协作生成候选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方法.设计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适应性识别系统的结构,该结构由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和模糊逻辑BPN组成.并提出了可重构... 提出了面向给定的订单,由可重构制造系统适应性识别系统和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专家系统协作生成候选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方法.设计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适应性识别系统的结构,该结构由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和模糊逻辑BPN组成.并提出了可重构制造系统适应性识别系统的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 适应性识别系统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BPN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立双 魏忠诚 +2 位作者 张春华 王巍 赵继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56-2060,共5页
针对传统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系统隐私性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分析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系统。该系统重点将连续复杂的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问题转化为离散简单的人员检... 针对传统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系统隐私性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分析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系统。该系统重点将连续复杂的人员活动持续时间估计问题转化为离散简单的人员检测问题。首先,采集CSI信息并滤除异常值和噪声;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子载波降维,获取主成分以及相应的特征向量;随后计算主成分方差和特征向量一阶差分均值,并将两者比值作为特征值训练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N)模型;然后,利用训练好的BPNN模型进行人员检测,并当检测出有人员活动时,进一步对CSI数据进行等宽分割;最后,针对所有分割后的CSI数据实现人员检测,并依据符合人员检测结果的数据来估计人员活动的持续时间。在真实室内环境中对系统进行实验评估,人员检测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7%,活动持续时间误差不超过10%。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估计出人员活动的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活动持续时间 信道状态信息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 人员活动检测 W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素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判别宁夏和青海枸杞 被引量:9
11
作者 连思雨 谢瑜杰 +3 位作者 张紫娟 范春林 王明林 陈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50-254,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宁夏和青海2个地区共180个枸杞样品中4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元素含量进行过滤,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9种元素(Sb、La、Tb、Lu、Al... 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宁夏和青海2个地区共180个枸杞样品中4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元素含量进行过滤,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9种元素(Sb、La、Tb、Lu、Al、Sc、V、Cr、Se)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个主成分可以解释64.2%的变量,2个产地的枸杞样品基本可以分开。以9种元素为基础,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和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o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2种算法分别建立宁夏枸杞和青海枸杞的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在PLS-DA模型中,全部样品建模时,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7.5%,75%的枸杞样品建模,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6%和98.4%,模型对25%样品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在BP-ANN模型中,全部样品建模和75%的枸杞样品建模,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模型对25%样品的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得出BP-ANN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PLS-DA模型。应用ICP-MS测定枸杞中多种元素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快速判别宁夏枸杞和青海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种元素 化学计量学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阳 吴达胜 周如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8-512,517,共6页
利用杭州市日均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数据,结合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反向传输(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该区域主要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并进行短期门诊人数预测,结果表明:PM_(2.5)、PM_(10)、NO_2和SO_... 利用杭州市日均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数据,结合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反向传输(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该区域主要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并进行短期门诊人数预测,结果表明:PM_(2.5)、PM_(10)、NO_2和SO_2每增加1个四分位间距(IQR)时,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相对危险度(RR)最大值分别为1.030(95%置信区间(CI):1.016~1.045)、1.063(95%CI:1.043~1.084)、1.053(95%CI:1.016~1.091)和1.025(95%CI:1.003~1.048),且分别在滞后3、2、4、3d时达到最大值,可见PM_(2.5)、PM_(10)、SO_2和NO_2对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滞后效应。BP神经网络模型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接近,且平均相对误差为13.821%,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呼吸系统疾病 门诊人数 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