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和复水对喀斯特石生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附近严重石漠化区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显强 王世杰 孙敏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科学选择抗旱植物材料提供依据,本文以贵阳花溪区附近石漠化区为例,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干旱和复水对石生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石漠... 为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科学选择抗旱植物材料提供依据,本文以贵阳花溪区附近石漠化区为例,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干旱和复水对石生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石漠化干旱环境与石生藓类光合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反叶扭口藓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qN上升,Fm、Fv/Fm、Yield、ETR、qP都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在胁迫时间较短复水后(24h)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Yield、qP、qN)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超过24h造成胁迫程度的加重则无法恢复到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bula fallax Hedw.) 干旱胁迫 复水 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苔藓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耐受性对Pb^(2+)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光飞 段仲昭 +1 位作者 罗晓娟 苏文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不同Pb2+质量浓度(0、25、50、100、200 mg/L)的人工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比较了狭叶扭口藓(Barbula subcontorta Broth.)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随着Pb2+浓度的增加... 在不同Pb2+质量浓度(0、25、50、100、200 mg/L)的人工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比较了狭叶扭口藓(Barbula subcontorta Broth.)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随着Pb2+浓度的增加,狭叶扭口藓和地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大荧光产量(Fm)、本底荧光产量(Ft)、光下初始荧光产量(Fo’)、光下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呈下降趋势;初始荧光产量(Fo)呈升高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最大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地钱对环境中Pb2+的耐受能力强于狭叶扭口藓,表观现象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说明,狭叶扭口藓仅能耐受50 mg/L的Pb2+污染,而地钱可以耐受100 mg/L的Pb2+污染。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说明狭叶扭口藓和地钱对环境中的Pb2+的耐受机制,也可以作为鉴定和判断苔藓植物抗污染的快速方法。地钱可用来修复土壤中的Pb2+污染,而狭叶扭口藓可以用作土壤中Pb2+污染的指示和监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素荧光 PB2+ 地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营养物质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彦芹 赵允格 冉茂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0,共7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以及含氮、磷、钾、镁的营养物质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为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人工修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发育的藓结皮为繁殖材料,进行室内人工培养试验,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 【目的】研究葡萄糖以及含氮、磷、钾、镁的营养物质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为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人工修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发育的藓结皮为繁殖材料,进行室内人工培养试验,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10,20,30,40,50 g/L)、硝酸铵(0.5,1.0,2.0,4.0,8.0 g/L)、磷酸二氢钾(0.5,1.0,2.0,4.0,8.0 g/L)、硫酸镁(0.25,0.5,1.0,2.0,4.0 g/L),以不添加营养物质为空白对照(CK),当藓结皮生长30 d时,测定藓结皮盖度、藓株密度和藓株高,研究以上营养物质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结果】1)添加的4种营养物质中,用葡萄糖处理时藓结皮生长最好,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均最大,分别达到了17.2%和14.6株/cm2;硫酸镁次之;用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处理时,藓结皮盖度、藓株密度、藓株高与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2)随着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逐渐增大,且均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 g/L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1.2%和18.9株/cm2。3)随着硝酸铵质量浓度的增加,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硝酸铵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8.1%和16.3株/cm2。4)随着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的增加,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为2.0 g/L时,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均达到最大,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为8.0 g/L时均降至最小。5)硫酸镁质量浓度为0.25 g/L时,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均最大,分别达到了17.2%和14.8株/cm2。【结论】在土壤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和硫酸镁可以显著提高藓结皮盖度和藓株密度;低质量浓度的硝酸铵对藓结皮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反而表现出抑制作用;磷酸二氢钾一次性施入培养基土壤时,其对藓结皮的形成发育没有影响;硫酸镁对藓结皮的形成发育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结果因其质量浓度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皮 人工培养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