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列特“反叛性”风格下的海报女性形象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英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谢列特风格是1 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完全抛弃传统装饰及设计风格的运动的代表人.谢列特具有强烈的"反叛性",他以全新的设计形象、弯曲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简洁自然的风格引... 谢列特风格是1 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完全抛弃传统装饰及设计风格的运动的代表人.谢列特具有强烈的"反叛性",他以全新的设计形象、弯曲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简洁自然的风格引领人们的审美,完全摆脱了传统风格,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谢列特笔下的女性一改之前妇女古板和清教徒的形象.以拥有欢快形象、自然服饰、绚丽色调的"新女性形象"挑战着传统所奉行的装饰风格。并改写了海报纯粹宣传信息的历史,赋予了海报新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划定了传统早期海报与现代海报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谢列特 反叛性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斯堡《嚎叫》的“垮掉”性与反叛性解析
2
作者 孙桂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X期51-52,共2页
艾伦·金斯堡出生于1926年,是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1956年,金斯堡的诗歌《嚎叫》出版并成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式文学作品,以吸毒、酗酒、同性恋、犯罪、精神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嚎叫》曾因对主流... 艾伦·金斯堡出生于1926年,是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1956年,金斯堡的诗歌《嚎叫》出版并成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式文学作品,以吸毒、酗酒、同性恋、犯罪、精神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嚎叫》曾因对主流文化的反叛而遭禁,所幸的是1972年金斯堡与他的《嚎叫》获得了正名。本文将通过对金斯堡《嚎叫》的文本细读,结合"垮掉的一代"所遵循的生活准则和精神追求,解析《嚎叫》的"垮掉"性和反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堡 嚎叫 垮掉的一代 垮掉 反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嚎叫》:反叛性的文本与实验性的影像
3
作者 刘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3,共3页
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 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959年上映的根据金斯伯格、凯鲁亚克等创作的诗歌改编、并由他们出演的《拔雏菊》开始,至今与“垮掉的一代”相关的电影作品已有20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 金斯伯格 凯鲁亚克 反叛性 电影作品 摩洛克 影视艺术 《在路上》 文学创作 大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反叛性思维方式的流变——女性主义视角下《圣经》中经典女性人物形象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屈冬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10期66-68,共3页
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圣经》中的几位经典女性形象的具体表现反映出女性反叛性思维方式的流变。人类始祖夏娃率先在食禁果中获得身、心、智大解放;他玛被迫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的婚姻家庭权益而免遭迷失本真;路得在熠熠闪光的人性美的... 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圣经》中的几位经典女性形象的具体表现反映出女性反叛性思维方式的流变。人类始祖夏娃率先在食禁果中获得身、心、智大解放;他玛被迫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的婚姻家庭权益而免遭迷失本真;路得在熠熠闪光的人性美的光辉中促进其自身的精神主体回归和自我意识觉醒;以斯帖突破小我为改善受压迫的本族群体的生存环境发声而得以实现民族大爱。这些圣经中的女性人物在层层递进中实现了对女性主义的精彩阐释,在其现实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凸现出女性在理性、精神、意识和情感、政治等方面的进步及其社会和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圣经》 反叛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滚乐发展历程及其反叛性思考——以崔健为例
5
作者 谭倩媛 《艺海》 2017年第11期54-55,共2页
从1986年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一炮而红算起,中国摇滚乐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中国的摇滚乐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从萌芽初期就经历了重重困难,也经历了其辉煌的黄金时代,艰难却持续地走到了如今。本文在分析参考了前人的对摇... 从1986年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一炮而红算起,中国摇滚乐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中国的摇滚乐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从萌芽初期就经历了重重困难,也经历了其辉煌的黄金时代,艰难却持续地走到了如今。本文在分析参考了前人的对摇滚乐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崔健为例,着重阐述了摇滚乐的反叛性,摇滚乐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遇到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滚乐 反叛性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院经验的双重性品格与临摹——读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有感 被引量:4
6
作者 初枢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新时期以来,美术学院作为官方在美术领域的代表,常被定义为保守。学院是否总意味着保守?学院的保守性是否与生俱来?对艺术而言,学院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本文通过对尼古拉·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的考察,回到西欧美术学院的源头... 新时期以来,美术学院作为官方在美术领域的代表,常被定义为保守。学院是否总意味着保守?学院的保守性是否与生俱来?对艺术而言,学院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本文通过对尼古拉·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的考察,回到西欧美术学院的源头,来认识学院几乎先天性的“技术上的继承性”与“思想上的反叛性”的双重性品格,并以此解读美术学院中临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 民间 继承 反叛性 临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女性自己的问题——评鲁稚散文
7
作者 刘晓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
近两三年来的文学创作中,似乎散文的家族开始兴旺起来。出版社竞相推出系列散文集,且走红市场。我的案头就有两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一是“爱的世界丛书”之一《你不来找也等——热情与梦幻的独白》,另一本为“女人笔记丛书... 近两三年来的文学创作中,似乎散文的家族开始兴旺起来。出版社竞相推出系列散文集,且走红市场。我的案头就有两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一是“爱的世界丛书”之一《你不来找也等——热情与梦幻的独白》,另一本为“女人笔记丛书”中的《开放的女人》,作者均为四川青年女作家鲁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特 散文集 男女两 命运 文学创作 反叛性 米兰·昆德拉 中心主义 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织就的自卫式梦幻--亨利·米修诗歌“驱魔性”研究
8
作者 朱星颖 《南腔北调》 2021年第11期88-91,共4页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 1899-1984)是法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兼画家,其诗以怪著称,他被公认为法国20世纪不可或缺的诗坛怪杰。米修的诗歌作品,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流派体系,却兼有超现实主义的迷幻、洛特雷阿蒙式的反叛和神秘主义...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 1899-1984)是法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兼画家,其诗以怪著称,他被公认为法国20世纪不可或缺的诗坛怪杰。米修的诗歌作品,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流派体系,却兼有超现实主义的迷幻、洛特雷阿蒙式的反叛和神秘主义的诗性世界观。在米修诗歌所呈现的现实和想象的世界中,不难发现诗人对外部生活和内部世界的反叛性探索,米修以此“驱魔”。对诗歌“驱魔性”的追求是米修对诗歌价值的重塑,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反叛性 诗歌价值 亨利·米修 超现实主义 诗歌创作 神秘主义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像个好学生一样等待着“满意”——关于青年写作的“同题共答”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敬泽 何平 +5 位作者 季亚娅 杨庆祥 孙频 郑在欢 三三 李壮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48,共12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文学新人 青年作家 分离 反叛性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世纪文学中的“青春消失”现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理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7,共12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文学新人 青年作家 分离 反叛性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滚与伪摇滚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大炳 乔俊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1期89-90,共2页
摇滚的本质就在这里,它是反抗的、批判的,因而摇滚就是批判的、反抗的大声呐喊。崔健之后虽陆续有了如"唐朝"、"呼吸"、"黑豹"以及今天的"零点",其反叛性已逐渐稀释而与浅薄的时尚合流了,为&qu... 摇滚的本质就在这里,它是反抗的、批判的,因而摇滚就是批判的、反抗的大声呐喊。崔健之后虽陆续有了如"唐朝"、"呼吸"、"黑豹"以及今天的"零点",其反叛性已逐渐稀释而与浅薄的时尚合流了,为"媚俗"所吞没,一个大写的"伪"字。但对公正、理性、良知与生态和谐的追求仍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仍需要我们参与,包括我们的摇滚歌手们的"伤"花怒放。不是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滚歌手 生态和谐 反叛性 反抗 批判 呐喊 崔健 媚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爱玛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其社会背景的探讨(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淑芳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10-10,12,共2页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以其创作的《爱玛》享誉英国文坛,同时也让她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该文旨在突破传统的思考角度,主要分析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的意识,通过对爱玛反叛性格和对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追求...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以其创作的《爱玛》享誉英国文坛,同时也让她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该文旨在突破传统的思考角度,主要分析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的意识,通过对爱玛反叛性格和对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追求来分析她的女权主义意识,分析了爱玛女权主义意识产生的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玛 女权主义意识 反叛性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诗人的自我意识、生存感知和修辞技艺
13
作者 耿占春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5,共14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90后 文学新人 青年作家 分离 反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新现实主义
14
作者 蔡涛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现代艺术史上, “新现实主义”是以平和的姿态出现在60年代的法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发展到当时,似乎有了与大众更为主动而密切的交流,而公众对新的表现 形式和新作品的震惊感已经消失了,这种情形迥异于一次大战前的现代艺术。 “新现... 在现代艺术史上, “新现实主义”是以平和的姿态出现在60年代的法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发展到当时,似乎有了与大众更为主动而密切的交流,而公众对新的表现 形式和新作品的震惊感已经消失了,这种情形迥异于一次大战前的现代艺术。 “新现实主义”创立者的宣言也回避了早期运动的革命性和反叛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 加理性的融入社会的温和态度,雷斯塔尼指出: “在欧洲同美国一样,我们正在自然里寻找新的方向。所谓当代的自然,就是机械的、工业的和广告的洪流……日常生 活的现实,如今已经变成了工厂和城市。在标准化和高效率这两个孪生的标记之下,所产生的外向性,是这个新世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现代艺术运动 现代艺术史 法国 标准化 表现形式 日常生活 反叛性 艺术家 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你惊喜让你忧——当代艺术简析
15
作者 董明光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46-46,48,共2页
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各方观点不同,说法也不一。文章简析了当代艺术的由来与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背景的关系,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及其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对当代艺术的欣赏角度,以及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多元 创新 反叛性 观念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的回归——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舟 许砚梅 《河南建材》 201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文章通过对王澍建筑作品的分析及对其建筑思想的解读,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一个新热点与亮点,也就是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更好的一个结合,最后分析这种建筑回归本源的原因。
关键词 本土建筑 文人气质 时代 反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春成与自由而负责的自我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定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青年作家 文学新人 分离 反叛性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锋戏剧的彷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来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8,共3页
当一九○六年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春柳社”,开中国话剧艺术先河时,西方的先锋戏剧家们已揭开了“现代派戏剧”的序幕,三年后,意大利上演了先锋派戏剧家马里内蒂的《饕餮的国王》,并发表了未来主义戏剧宣言《杂耍剧院宣言》。当1934年曹... 当一九○六年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春柳社”,开中国话剧艺术先河时,西方的先锋戏剧家们已揭开了“现代派戏剧”的序幕,三年后,意大利上演了先锋派戏剧家马里内蒂的《饕餮的国王》,并发表了未来主义戏剧宣言《杂耍剧院宣言》。当1934年曹禺的《雷雨》首次上演时,法国残酷戏剧的领袖安托南·阿尔托翌年便建立“残酷剧团”,推行他的戏剧理想。当50年代中国普遍上演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话剧时,西方出现荒诞派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锋 先锋派 《雷雨》 话剧艺术 春柳社 留日学生 寻找男子汉 一九 反叛性 上海青年话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析二十世纪作曲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志敏 《音乐爱好者》 2005年第9期50-51,共2页
二十世纪以来的新音乐,已经在世界专业音乐舞台上顽强地自成一支。这种针对着传统音乐及其共性标准的新音乐,具有突出的革命性、反叛性、实验性和创新性,因此常会使人感到它们形式怪诞、音响新颖、手法复杂而个性迥异,进而也就使人... 二十世纪以来的新音乐,已经在世界专业音乐舞台上顽强地自成一支。这种针对着传统音乐及其共性标准的新音乐,具有突出的革命性、反叛性、实验性和创新性,因此常会使人感到它们形式怪诞、音响新颖、手法复杂而个性迥异,进而也就使人感到难以接近或不易接近。怎样才能“平静”而“平等”地看待它们?怎样才能有效地“走近”而“走进”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作曲技术 新音乐 传统音乐 “走进” 革命 反叛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文化底蕴
20
作者 梁文娟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本文着重阐释《三国演义》依存的文化基础,笔者从“拥刘反曹”、“崇尚忠义”、“尚智抑武”三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以小说的形式,重树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对现实界表现出强大反叛性与穿透力。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化底蕴 罗贯中 小说 古代文学研究 传统价值观 反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