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架侧梁焊接反变形量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利华 张开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0-1704,共5页
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APDL语言对机车车辆构架侧梁进行了焊接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侧梁进行现场跟踪测量.得出了侧梁的焊接变形仿真计算结果与测量值,两者基本吻合,误差在6%之内.以此仿真模型为基础,结合所制定的反变形方案,采用... 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APDL语言对机车车辆构架侧梁进行了焊接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侧梁进行现场跟踪测量.得出了侧梁的焊接变形仿真计算结果与测量值,两者基本吻合,误差在6%之内.以此仿真模型为基础,结合所制定的反变形方案,采用多层优化计算,对侧梁焊接时的反变形量进行数值仿真优化,最优方案与无反变形量的焊接相比,可使弯曲变形量减低65%左右.优化方案可为焊接变形的控制、焊接工艺设计的选择和预留变形量的确定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变形 数值仿真 逐一反变形法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性变形行为的齿形凹模修正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成亮 刘全坤 +1 位作者 赵震 徐祥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60,共5页
创建了弹塑性-弹性三维耦合模型,同步计算齿坯的弹塑性变形和模具的弹性变形,研究了齿形凹模和齿轮锻件的弹性变形行为,分析了模腔的弹性扩张规律和齿件的弹性回复规律.根据变形后齿廓的非渐开线特性,提出了反变形迭代修正法并用于修正... 创建了弹塑性-弹性三维耦合模型,同步计算齿坯的弹塑性变形和模具的弹性变形,研究了齿形凹模和齿轮锻件的弹性变形行为,分析了模腔的弹性扩张规律和齿件的弹性回复规律.根据变形后齿廓的非渐开线特性,提出了反变形迭代修正法并用于修正齿形凹模,以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目标齿件.以模数1.5 mm、齿数20的标准渐开线齿轮锻件为例,应用反变形迭代法进行齿形凹模修正,获得了国标7级精度齿轮锻件,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修模流程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形凹模 弹性变形 有限元 非渐开线 变形迭代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设备箱体刚度提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龙 阳光武 +2 位作者 肖守讷 杨冰 朱涛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4,58,共7页
针对轨道车辆设备箱体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发生变形、产生裂纹等问题,对比研究了板型选择法、反变形法、约束法和加筋法4种增加轨道车辆设备箱体刚度的方法。通过对比某辅助逆变器分别采用平板和5种波纹板作为底板时的静强度、疲劳寿命... 针对轨道车辆设备箱体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发生变形、产生裂纹等问题,对比研究了板型选择法、反变形法、约束法和加筋法4种增加轨道车辆设备箱体刚度的方法。通过对比某辅助逆变器分别采用平板和5种波纹板作为底板时的静强度、疲劳寿命和模态,确定半圆形波纹板为最合理的板型,利用5种波纹板均布力近似特征关系式,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进而,提出了以一阶模态基平面以外节点的位移作为反向预变形量而增加刚度的设想,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箱体刚度大大增加。在此基础上,对比箱体底板采用9种约束方式下的模态,可知四周焊接约束条件下的刚度最大。此外,在3种布置方式下,底板采用8种常见筋板时对箱体整体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工字型截面筋板且横向等距布置时可获得最大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箱体 刚度 板型选择 反变形法 约束 加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DP590钢冷金属过渡焊接工艺参数优化与变形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陆瑶 许莎 邢彦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9,共5页
对6061铝合金板(铝板)和DP590钢板进行冷金属过渡(CMT)搭接焊,应用正交法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运用BP神经网络对铝钢板的焊接变形量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以反变形方式作用于铝钢板并测定其焊后变形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送... 对6061铝合金板(铝板)和DP590钢板进行冷金属过渡(CMT)搭接焊,应用正交法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运用BP神经网络对铝钢板的焊接变形量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以反变形方式作用于铝钢板并测定其焊后变形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送丝速度3.6~3.9m·min^(-1)、焊接速度0.66~0.70m·min^(-1)、弧长修正0~5%、铝板厚度1.5~2.0mm;采用优化工艺参数焊接后接头能承受的最大试验力达到3 400N,焊缝金属化合物层的厚度最大约7.43mm;BP神经网络对焊接变形量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反变形处理后铝钢板的焊接变形得到明显改善,变形量由0.67mm降至约0.12mm,该预测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焊接 正交试验 BP神经网络 反变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跨南岸大堤112m简支钢桁梁主桁整体节点焊接施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孝发 向俊 +1 位作者 骆强 刘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沪通长江大桥跨南岸大堤上部结构为3孔112m简支钢桁梁。主桁上、下弦为焊接整体节点箱形杆件。箱形杆件顶板与节点板的棱角焊缝在横梁接头板对应范围内要求全熔透焊接,由于顶板最后封盖,受箱体空间限制,无法清根,为此该处焊缝采用单面... 沪通长江大桥跨南岸大堤上部结构为3孔112m简支钢桁梁。主桁上、下弦为焊接整体节点箱形杆件。箱形杆件顶板与节点板的棱角焊缝在横梁接头板对应范围内要求全熔透焊接,由于顶板最后封盖,受箱体空间限制,无法清根,为此该处焊缝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焊接前使用砂轮机打磨、清理坡口及待焊区域,对厚板进行焊前的预热。在坡口根部预留间隙,采用焊条电弧焊打底,后续焊接采用性能稳定的药芯焊丝进行多层多道焊。采用反变形法、预留收缩余量法、焊接工艺措施保证法等方法,严格控制了焊缝质量和变形控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钢桁梁 整体节点 棱角焊缝 全熔透焊接 反变形法 预留收缩余量 焊接工艺措施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