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50年代初对“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的批评过程与特点
被引量:
1
1
作者
伏涤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49-61,F0003,共1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线的反批评及他拒绝批评的态度成为引爆集中批评的导火线;三是戏曲界、理论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杨绍萱及“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集中、猛烈批评;四是集中批评后批评的延续及对批评的肯定。集中批评对纠正戏改“反历史主义”倾向、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显著成效,但一窝蜂式的集中批评,及政治批判方式和组织、行政处理手段的介入,其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改
“
反历史主义
”
杨绍萱
集中批评
产生与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七年”时期电影历史叙事批判概述及其影响
2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虽然《武训传》《关连长》为迎合新意识形态做出了各种努力,《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真实地、历史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逆风千里》《兵临城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经由多层领导审查通过,但是在“十七年”时期都被全国批判。...
虽然《武训传》《关连长》为迎合新意识形态做出了各种努力,《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真实地、历史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逆风千里》《兵临城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经由多层领导审查通过,但是在“十七年”时期都被全国批判。历次电影批判都要求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叙事方法发生全新的变化,以适应电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人民最关心的主题:人民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主题,以及在革命烈火中广泛地改造人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描述
历史
阐释
历史
人物评价
反历史主义
历史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
被引量:
6
3
作者
史超逸
《现代哲学》
1988年第2期63-64,81,共3页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良同志在《马列研究资料》1986年第3—4期合刊上发表了《关于阿尔都塞的亚眠的答辩》一文,认为“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概括阿尔都塞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它可能使人把阿尔都塞的一...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良同志在《马列研究资料》1986年第3—4期合刊上发表了《关于阿尔都塞的亚眠的答辩》一文,认为“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概括阿尔都塞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它可能使人把阿尔都塞的一个次要方面误认为是他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马克思
主义
理论体系
基本特征
结构
主义
次要方面
多元决定
反历史主义
主导结构
同一性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类型的历史剧
4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2期187-187,共1页
近年来,不少文章批评历史剧《屈原》《武则天》《蔡文姬》《王昭君》等是反历史主义的。周兆新在《论两种类型的历史剧》(《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1期)一文中,不同意这种看法。
关键词
历史
剧
两种类型
反历史主义
武则天
蔡文姬
王昭君
批评
历史
屈原
宋末元初
马致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历史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化”问题
5
作者
吴秀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80-87,65,共9页
在下笔探讨历史文学创作中“现代化”问题的时候,我想到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乔治·森茨白瑞如下的话语:“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各具才能,其中一两位甚至小有天才,但所有这些作家都在一个严峻的难题──即时代错误──上跌了跤子。”...
在下笔探讨历史文学创作中“现代化”问题的时候,我想到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乔治·森茨白瑞如下的话语:“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各具才能,其中一两位甚至小有天才,但所有这些作家都在一个严峻的难题──即时代错误──上跌了跤子。”。显而易见,森茨白瑞这里所说的“所有”作家,指的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的一些尝试历史小说创作的哥特式作家们。如今,历史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文学在全世界有了新的发展。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学
反历史主义
作家
黑格尔
历史
小说
卢卡契
现代化问题
历史
剧
实体性
济金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编剧为何少?
被引量:
1
6
作者
余也编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共1页
报载:为解决上海戏曲编剧太少,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市文化局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开办编剧训练班广招人才。但是结果报名者不多,经过考试,合格者更少,最后只能录取十名入学。 戏曲编剧为何少? 原因自然很多:经济浪潮、商品观念、下海现象等等...
报载:为解决上海戏曲编剧太少,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市文化局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开办编剧训练班广招人才。但是结果报名者不多,经过考试,合格者更少,最后只能录取十名入学。 戏曲编剧为何少? 原因自然很多:经济浪潮、商品观念、下海现象等等。但我以为:直接了当,概括起来,主要二条。一是戏曲编剧要求太高,二是戏曲编剧地位太低。这一高一低,是使当前戏曲编剧人才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编剧
人才流失
商品观念
传统剧目
戏剧学
历史
教科书
反历史主义
因自然
历史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郭沫若《屈原》中的宋玉形象
7
作者
王金华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5-97,共3页
有人认为,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把宋玉塑造成“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与历史事实不符,因而是反历史主义的,也是不成功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历史剧是以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历史事实为基础...
有人认为,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把宋玉塑造成“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与历史事实不符,因而是反历史主义的,也是不成功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历史剧是以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并经过剧作家再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历史剧既然以历史人物、事件为题材,当然就不能不顾历史事实凭空杜撰:但由于它不是对历史事实作科学研究,因而也就不应当是“无一字无来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思想性格
历史
剧
历史
事实
宋玉
历史
人物
屈原
反历史主义
剧作家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故事新编》浅释(上)
8
作者
李何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2期3-6,共4页
这一篇《浅释》是李何林同志1960年3月写的.当时曾作为南开大学中文系专门化课《鲁迅研究》的参考资料印发,没有公开发表.现征得李老同意,在我刊分上、中、下三次刊出,以飨读者.(李老在给我们的信中谦虚地说:“此稿很不成熟,供内部讨论...
这一篇《浅释》是李何林同志1960年3月写的.当时曾作为南开大学中文系专门化课《鲁迅研究》的参考资料印发,没有公开发表.现征得李老同意,在我刊分上、中、下三次刊出,以飨读者.(李老在给我们的信中谦虚地说:“此稿很不成熟,供内部讨论则可,公开发表还可从缓.”我们希望读者尊重李老意见,对本文论点暂不在公开刊物上引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历史
小说
浅释
古人
油滑之处
言必有据
讽刺作品
鲁迅
《铸剑》
反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0年代初对“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的批评过程与特点
被引量:
1
1
作者
伏涤修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49-61,F0003,共14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ZD23)。
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线的反批评及他拒绝批评的态度成为引爆集中批评的导火线;三是戏曲界、理论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杨绍萱及“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集中、猛烈批评;四是集中批评后批评的延续及对批评的肯定。集中批评对纠正戏改“反历史主义”倾向、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显著成效,但一窝蜂式的集中批评,及政治批判方式和组织、行政处理手段的介入,其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
关键词
戏改
“
反历史主义
”
杨绍萱
集中批评
产生与演变
Keywords
Opera Reform Movement
“anti-historicism”
YANG Shaoxuan
intense criticism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七年”时期电影历史叙事批判概述及其影响
2
作者
储双月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文摘
虽然《武训传》《关连长》为迎合新意识形态做出了各种努力,《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真实地、历史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逆风千里》《兵临城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经由多层领导审查通过,但是在“十七年”时期都被全国批判。历次电影批判都要求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叙事方法发生全新的变化,以适应电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人民最关心的主题:人民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主题,以及在革命烈火中广泛地改造人的主题。
关键词
历史
描述
历史
阐释
历史
人物评价
反历史主义
历史
生活
Keywords
historical narrativ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
anti-historicism
historical life Captain Guan
分类号
J992.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
被引量:
6
3
作者
史超逸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现代哲学》
1988年第2期63-64,81,共3页
文摘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良同志在《马列研究资料》1986年第3—4期合刊上发表了《关于阿尔都塞的亚眠的答辩》一文,认为“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概括阿尔都塞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它可能使人把阿尔都塞的一个次要方面误认为是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阿尔都塞
马克思
主义
理论体系
基本特征
结构
主义
次要方面
多元决定
反历史主义
主导结构
同一性
理论框架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类型的历史剧
4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2期187-187,共1页
文摘
近年来,不少文章批评历史剧《屈原》《武则天》《蔡文姬》《王昭君》等是反历史主义的。周兆新在《论两种类型的历史剧》(《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1期)一文中,不同意这种看法。
关键词
历史
剧
两种类型
反历史主义
武则天
蔡文姬
王昭君
批评
历史
屈原
宋末元初
马致远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历史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化”问题
5
作者
吴秀明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80-87,65,共9页
文摘
在下笔探讨历史文学创作中“现代化”问题的时候,我想到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乔治·森茨白瑞如下的话语:“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各具才能,其中一两位甚至小有天才,但所有这些作家都在一个严峻的难题──即时代错误──上跌了跤子。”。显而易见,森茨白瑞这里所说的“所有”作家,指的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的一些尝试历史小说创作的哥特式作家们。如今,历史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文学在全世界有了新的发展。但是。
关键词
历史
文学
反历史主义
作家
黑格尔
历史
小说
卢卡契
现代化问题
历史
剧
实体性
济金根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编剧为何少?
被引量:
1
6
作者
余也编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共1页
文摘
报载:为解决上海戏曲编剧太少,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市文化局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开办编剧训练班广招人才。但是结果报名者不多,经过考试,合格者更少,最后只能录取十名入学。 戏曲编剧为何少? 原因自然很多:经济浪潮、商品观念、下海现象等等。但我以为:直接了当,概括起来,主要二条。一是戏曲编剧要求太高,二是戏曲编剧地位太低。这一高一低,是使当前戏曲编剧人才流失。
关键词
戏曲
编剧
人才流失
商品观念
传统剧目
戏剧学
历史
教科书
反历史主义
因自然
历史
真实
分类号
J804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郭沫若《屈原》中的宋玉形象
7
作者
王金华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5-97,共3页
文摘
有人认为,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把宋玉塑造成“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与历史事实不符,因而是反历史主义的,也是不成功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历史剧是以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并经过剧作家再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历史剧既然以历史人物、事件为题材,当然就不能不顾历史事实凭空杜撰:但由于它不是对历史事实作科学研究,因而也就不应当是“无一字无来历。
关键词
郭沫若
思想性格
历史
剧
历史
事实
宋玉
历史
人物
屈原
反历史主义
剧作家
科学研究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事新编》浅释(上)
8
作者
李何林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2期3-6,共4页
文摘
这一篇《浅释》是李何林同志1960年3月写的.当时曾作为南开大学中文系专门化课《鲁迅研究》的参考资料印发,没有公开发表.现征得李老同意,在我刊分上、中、下三次刊出,以飨读者.(李老在给我们的信中谦虚地说:“此稿很不成熟,供内部讨论则可,公开发表还可从缓.”我们希望读者尊重李老意见,对本文论点暂不在公开刊物上引用和讨论)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历史
小说
浅释
古人
油滑之处
言必有据
讽刺作品
鲁迅
《铸剑》
反历史主义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50年代初对“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的批评过程与特点
伏涤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十七年”时期电影历史叙事批判概述及其影响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
史超逸
《现代哲学》
198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类型的历史剧
《文艺理论研究》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历史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化”问题
吴秀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戏曲编剧为何少?
余也编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郭沫若《屈原》中的宋玉形象
王金华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故事新编》浅释(上)
李何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