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被引量:89
1
作者 何敏 宋文玲 陈兴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5,共9页
用统计相关和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 用统计相关和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利用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频数的统计特征,及台风频数与海温等要素的时滞相关关系,为台风频数的预测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还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海气耦合作用将造成不利于台风发展的环流条件,因此台风偏少,反厄尔尼诺年则出现相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 奇异值分解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热带大气环流及几个主要系统的特征
2
作者 杨祖芳 王文东 董守玉 《热带气象》 CSCD 1992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对近十年出现的3个厄尔尼诺年和2个反厄尔尼诺年中4—10月的夏季热带平均流场及几个主要系统作了定量综合分析和对比,得到:它们的沃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对流层低层ITCZ和对流层高层TUTT的位置以及40—50°E、145°155°E... 对近十年出现的3个厄尔尼诺年和2个反厄尔尼诺年中4—10月的夏季热带平均流场及几个主要系统作了定量综合分析和对比,得到:它们的沃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对流层低层ITCZ和对流层高层TUTT的位置以及40—50°E、145°155°E处的低层越赤道气流强度均和常年不同,它们各自的年际和月际之间的平均环流和主要系统的特征也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反埃尔尼诺年对低纬大气环流及我国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建群 陆菊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两类反埃尔尼诺年对低纬大气环流及我国天气的影响姚建群,陆菊中(上海中心气象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关键词反埃尔尼诺,海温,OLR,大气环流前言有关埃尔尼诺对中、低纬度环流及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1~4]... 两类反埃尔尼诺年对低纬大气环流及我国天气的影响姚建群,陆菊中(上海中心气象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关键词反埃尔尼诺,海温,OLR,大气环流前言有关埃尔尼诺对中、低纬度环流及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1~4],但对反埃尔尼诺与大气环流及我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厄尔尼诺 海温 大气环流 天气影响 埃尔尼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ENSO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毕晓丽 徐永兴 +2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闫淑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1971~1991年(反)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及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这种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建立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 以1971~1991年(反)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及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这种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建立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年、南方涛动指数总和变动异常年有显著关联;所建立模型精度达83.33%,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气候异常起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ENSO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 南方涛动 马尾松毛虫 反厄尔尼诺事件 预测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4──1989年165°E断面海水温盐结构的距平变化
5
作者 林传兰 厉善华 徐炳荣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1期33-40,共8页
使用1984—1989年期间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及法国ORSTOM完成的沿165°E断面共17个航次调查中的温、盐资料,对1986—1987厄尔尼诺(E1Nino)及1984-1985,1988年反厄尔尼诺(LaNina)事件期间海洋上层温、盐结构的变化作了分... 使用1984—1989年期间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及法国ORSTOM完成的沿165°E断面共17个航次调查中的温、盐资料,对1986—1987厄尔尼诺(E1Nino)及1984-1985,1988年反厄尔尼诺(LaNina)事件期间海洋上层温、盐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文章指出,165°E断面温、盐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变化周期之特征;研究期间E1Nino与LaNina温、盐结构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盐度分布及次表层温度结构的不同;165°E断面上的温、盐结构在E1Nino及LaNina期间的变化是各种海-气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其中赤道带纬向风及赤道表层流系的变化是该海区温、盐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 距平变化 海水 温度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山东沿海海洋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可彩 吴爱娜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现象即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现象对山东沿海海洋灾害的影响,发现在海温异常期间山东沿海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在统计了49年中对沿海有较严重影响的36次台风中,有31次发生在厄尔尼...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现象即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现象对山东沿海海洋灾害的影响,发现在海温异常期间山东沿海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在统计了49年中对沿海有较严重影响的36次台风中,有31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而随着台风影响的增多,台风风暴潮潮灾也相应的增多。温带风暴潮潮灾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期间也是偏多的,且在厄尔尼诺年发生的次数明显偏多。山东沿海的水温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是有响应的,海温距平的多年变化曲线最大振幅基本出现在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年份,且在厄尔尼诺年所对应的水温基本呈负距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 海洋灾害 海洋 海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