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两种失稳破坏之判据探讨
被引量:
37
1
作者
蒋良潍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89-294,429,共7页
对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的失稳破坏判据,已有研究分别基于两种力学模型进行推导,即竖直压杆弹性屈曲稳定和平直梁弯折破坏模型,但对层间错动阻力及挠度产生附加弯矩等因素未加以考虑,不尽合理。在反倾斜坡岩层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
对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的失稳破坏判据,已有研究分别基于两种力学模型进行推导,即竖直压杆弹性屈曲稳定和平直梁弯折破坏模型,但对层间错动阻力及挠度产生附加弯矩等因素未加以考虑,不尽合理。在反倾斜坡岩层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考虑了板侧层间错动阻力的下端嵌固、上端自由的斜置等厚弹性悬臂板梁模型,统一地通过瑞利-里兹能量方法,推导了弹性屈曲临界条件和嵌固端弯折破坏临界条件。实例计算及讨论表明,弹性屈曲判据适用于陡立岩层;而中-陡反倾岩层应主要为弯折破坏,但层间的力学性质对弯折临界判据值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斜坡
弯曲-拉裂
弹性屈曲
弯折破坏
临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流变模型的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波
郑达
黄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结合倾倒变形发展演化过程的时效性特点,将岩层抽象为在自重及层间应力作用下的弯曲悬臂梁,选取Kelvin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拉应变为零作为发育深度的判据,计算得出了层状岩体倾倒变...
为了研究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结合倾倒变形发展演化过程的时效性特点,将岩层抽象为在自重及层间应力作用下的弯曲悬臂梁,选取Kelvin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拉应变为零作为发育深度的判据,计算得出了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并利用发育深度恒为正的特点得到了倾倒变形发生的判据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受岩性条件及坡体结构的影响;而倾倒变形发生与否则主要受到岩层倾角、边坡坡角及层间内摩擦角的影响。结论可以为倾倒变形边坡变形规模判断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发育深度
流变模型
变形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模型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文祥
许腾晖
孙书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为分析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机理,通过对反倾层状岩体的物理力学解析及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的优化,开展反倾层状岩体变形发育深度计算研究。基于流变理论,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零应变作为发育深度的界定...
为分析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机理,通过对反倾层状岩体的物理力学解析及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的优化,开展反倾层状岩体变形发育深度计算研究。基于流变理论,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零应变作为发育深度的界定标准,获取了反倾层状倾倒变形体的发育深度。进而,将两种方法推导出来的计算式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工程实际应用价值。实例计算表明:优化下的悬臂梁模型比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计算的发育深度更接近实际情况;反倾层状边坡倾倒变形破坏发展演化的四个阶段为初始弯曲变形阶段、累计弯曲变形阶段、板裂体折断破裂阶段、破坏阶段。研究成果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整体稳定性判别及失稳规模预测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发育深度
倾
倒变形
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
流变模型
变形
体
发育规模
锚固工程
应力转换莫尔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倾巨厚层状岩体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卡毛措
陈冉升
+1 位作者
吴玮江
刘高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08-412,共5页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在反倾巨厚层状岩体中滑坡的特征,以甘肃武都寨子崖滑坡为实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面波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中形成滑坡的条件,研究其特征和演化机制。不发育...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在反倾巨厚层状岩体中滑坡的特征,以甘肃武都寨子崖滑坡为实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面波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中形成滑坡的条件,研究其特征和演化机制。不发育结构面、尤其不发育缓倾坡外结构面时此类边坡不具备产生重力滑坡的条件;此类斜坡在仅有水平地震力时同样不易形成滑坡,双向地震力共同作用时易产生地震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寨子崖
地震滑坡
反倾层状岩体
稳定性
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力学模型
被引量:
23
5
作者
张以晨
佴磊
+1 位作者
沈世伟
王洁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7-213,共7页
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将反倾边坡的各岩块概化为受自重弯矩及外力作用的悬臂梁,利用弯曲-拉裂模型研究其破坏模式。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各条块的力学模型。基于最大拉应力理论,给出条块倾倒失稳判据,以此判定边坡的稳定性...
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将反倾边坡的各岩块概化为受自重弯矩及外力作用的悬臂梁,利用弯曲-拉裂模型研究其破坏模式。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各条块的力学模型。基于最大拉应力理论,给出条块倾倒失稳判据,以此判定边坡的稳定性,并定量分析了反倾边坡倾倒破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倾边坡倾倒破坏发生在每个条块的上边界处,条块所受拉应力大小与其容重呈线性关系,与高度呈二次幂函数关系,与其宽度呈-1次幂函数关系,即板梁容重越大、高度越大、宽度越小,其倾倒破坏越明显。而当条块底面倾角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发生倾倒破坏,其范围边界值与条块的高度和宽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反倾层状岩体
力学模型
倾
倒判据
弯曲-拉裂模型
最大拉应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上游某倾倒体的时效变形研究
被引量:
14
6
作者
李高勇
刘高
谢裕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5-841,共7页
黄河上游某巨型倾倒体主要由反倾层状砂岩和板岩相间分布构成,砂岩层以倾倒拉裂为主,板岩层以弯曲变形为主,两种不同的时效变形组合导致整个倾倒体的演化具有长期性、累进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基于岩体组合模式和变形破坏表现形式,研究两...
黄河上游某巨型倾倒体主要由反倾层状砂岩和板岩相间分布构成,砂岩层以倾倒拉裂为主,板岩层以弯曲变形为主,两种不同的时效变形组合导致整个倾倒体的演化具有长期性、累进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基于岩体组合模式和变形破坏表现形式,研究两种岩层的时效变形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整个坡体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探究其成因机理,论述岩体组合模式、岩体结构、卸荷裂隙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倾倒体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
倒
时效变形
反倾层状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两种失稳破坏之判据探讨
被引量:
37
1
作者
蒋良潍
黄润秋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89-294,42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生态与环境"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102002)
文摘
对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的失稳破坏判据,已有研究分别基于两种力学模型进行推导,即竖直压杆弹性屈曲稳定和平直梁弯折破坏模型,但对层间错动阻力及挠度产生附加弯矩等因素未加以考虑,不尽合理。在反倾斜坡岩层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考虑了板侧层间错动阻力的下端嵌固、上端自由的斜置等厚弹性悬臂板梁模型,统一地通过瑞利-里兹能量方法,推导了弹性屈曲临界条件和嵌固端弯折破坏临界条件。实例计算及讨论表明,弹性屈曲判据适用于陡立岩层;而中-陡反倾岩层应主要为弯折破坏,但层间的力学性质对弯折临界判据值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斜坡
弯曲-拉裂
弹性屈曲
弯折破坏
临界条件
Keywords
Rock slope, Bending deformation, Tensile cracking, Elastic buckling, Rock mechanics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流变模型的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波
郑达
黄鹏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9-134,共6页
文摘
为了研究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结合倾倒变形发展演化过程的时效性特点,将岩层抽象为在自重及层间应力作用下的弯曲悬臂梁,选取Kelvin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拉应变为零作为发育深度的判据,计算得出了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并利用发育深度恒为正的特点得到了倾倒变形发生的判据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受岩性条件及坡体结构的影响;而倾倒变形发生与否则主要受到岩层倾角、边坡坡角及层间内摩擦角的影响。结论可以为倾倒变形边坡变形规模判断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发育深度
流变模型
变形判据
Keywords
anti-dip rock mass
the depth of deformation
rheological model
the determination of deformation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U4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模型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文祥
许腾晖
孙书勤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733202)
文摘
为分析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机理,通过对反倾层状岩体的物理力学解析及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的优化,开展反倾层状岩体变形发育深度计算研究。基于流变理论,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零应变作为发育深度的界定标准,获取了反倾层状倾倒变形体的发育深度。进而,将两种方法推导出来的计算式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工程实际应用价值。实例计算表明:优化下的悬臂梁模型比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计算的发育深度更接近实际情况;反倾层状边坡倾倒变形破坏发展演化的四个阶段为初始弯曲变形阶段、累计弯曲变形阶段、板裂体折断破裂阶段、破坏阶段。研究成果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整体稳定性判别及失稳规模预测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发育深度
倾
倒变形
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
流变模型
变形
体
发育规模
锚固工程
应力转换莫尔圆
Keywords
anti-dip stratified rockmass
developing depth
toppling deformation
cantilever beam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model
rheological model
development scale of deformable body
archorage engineering
stress conversion Mohr s circle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倾巨厚层状岩体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卡毛措
陈冉升
吴玮江
刘高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08-412,共5页
文摘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在反倾巨厚层状岩体中滑坡的特征,以甘肃武都寨子崖滑坡为实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面波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中形成滑坡的条件,研究其特征和演化机制。不发育结构面、尤其不发育缓倾坡外结构面时此类边坡不具备产生重力滑坡的条件;此类斜坡在仅有水平地震力时同样不易形成滑坡,双向地震力共同作用时易产生地震滑坡。
关键词
武都寨子崖
地震滑坡
反倾层状岩体
稳定性
结构面
Keywords
Zhaiziya in Wudu area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Antidip stratified rock
Stability
Structure plan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力学模型
被引量:
23
5
作者
张以晨
佴磊
沈世伟
王洁玉
机构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7-213,共7页
基金
交通部科研项目(2007-353-322-080)
吉林省交通厅科研项目(2006-4-13)
文摘
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将反倾边坡的各岩块概化为受自重弯矩及外力作用的悬臂梁,利用弯曲-拉裂模型研究其破坏模式。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各条块的力学模型。基于最大拉应力理论,给出条块倾倒失稳判据,以此判定边坡的稳定性,并定量分析了反倾边坡倾倒破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倾边坡倾倒破坏发生在每个条块的上边界处,条块所受拉应力大小与其容重呈线性关系,与高度呈二次幂函数关系,与其宽度呈-1次幂函数关系,即板梁容重越大、高度越大、宽度越小,其倾倒破坏越明显。而当条块底面倾角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发生倾倒破坏,其范围边界值与条块的高度和宽度有关。
关键词
边坡
反倾层状岩体
力学模型
倾
倒判据
弯曲-拉裂模型
最大拉应力理论
Keywords
slope stability
anti-dip layered rock mass
mechanical model
toppling criterion
bending and tension-crack model
maximum tensile stress theory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上游某倾倒体的时效变形研究
被引量:
14
6
作者
李高勇
刘高
谢裕江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5-841,共7页
文摘
黄河上游某巨型倾倒体主要由反倾层状砂岩和板岩相间分布构成,砂岩层以倾倒拉裂为主,板岩层以弯曲变形为主,两种不同的时效变形组合导致整个倾倒体的演化具有长期性、累进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基于岩体组合模式和变形破坏表现形式,研究两种岩层的时效变形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整个坡体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探究其成因机理,论述岩体组合模式、岩体结构、卸荷裂隙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倾倒体演化的影响。
关键词
倾
倒
时效变形
反倾层状岩体
Keywords
Topple, Time-dependent deformation, Countertendency bedded rock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两种失稳破坏之判据探讨
蒋良潍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流变模型的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的力学分析
庞波
郑达
黄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模型的计算分析
金文祥
许腾晖
孙书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反倾巨厚层状岩体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卡毛措
陈冉升
吴玮江
刘高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力学模型
张以晨
佴磊
沈世伟
王洁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河上游某倾倒体的时效变形研究
李高勇
刘高
谢裕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