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激进反传统主义的诞生——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再思考
1
作者 唐海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1,80,共4页
近代西方的入侵引起了中西之争,更引起了古今之争。在思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于急迫的功利主义需要,在“以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主导下,对传统和现代进行形式主义的比较,导致对传统做简单的整体性肯定或否定,形... 近代西方的入侵引起了中西之争,更引起了古今之争。在思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于急迫的功利主义需要,在“以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主导下,对传统和现代进行形式主义的比较,导致对传统做简单的整体性肯定或否定,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得知识分子很容易从保守的立场转向激进反传统主义的立场。今天,在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上必须放弃形式主义的二分法,对于传统应当采取批判兼继承的创造性转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之争 形式主义 创造性转化 激进反传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五四”激烈反传统主义的再认识
2
作者 张三夕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6-17,共2页
在近年评价“五四”运动富有新意的论著中,林毓生先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可以说是颇具影响的一本。这本书批判了“五旧”运动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反省了中国人喜欢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 在近年评价“五四”运动富有新意的论著中,林毓生先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可以说是颇具影响的一本。这本书批判了“五旧”运动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反省了中国人喜欢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对传统文化应采取创造性转化的命题。这些观点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反传统主义 再认 创造性转化 五四时期 中国意识 思想方法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金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3,共4页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他们的反传统主义思想,不仅当时在全社会引起轰动,而且对以后的思想文化界一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他们的反传统主义思想,不仅当时在全社会引起轰动,而且对以后的思想文化界一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今天提出超越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它进行全面地考察和反省,以便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新文化重构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主义 五四时期 陈独秀 中国传统文化 胡适 文化民族主义 “全盘西化” 西方文化 西洋式 民主与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尼采的反传统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金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尼采 世俗道德 “超人” 反传统主义 上帝 权力意志 基督教 生存意志 彼岸世界 支配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及其痛苦——关于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态度的重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钊贻 祁人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1989年第7期56-64,共9页
在其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1979)中,林毓生教授挑选“五四”运动中最著名的三位领袖,以探讨现代中国知识界历史的一些问题。他论证了“五四”运动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并不能解决中国由于西方入侵而面临的问题,指出“中国的知识和... 在其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1979)中,林毓生教授挑选“五四”运动中最著名的三位领袖,以探讨现代中国知识界历史的一些问题。他论证了“五四”运动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并不能解决中国由于西方入侵而面临的问题,指出“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在将来有一个正确、健康的发展,一种将是基于彻底了解和严格分析的,包括中西思想和价值的相互作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主义 鲁迅 中国传统文化 相互作用 中国意识 知识界 危机 领袖 鲁迅思想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对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批判和他的中西文化观
6
作者 秦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7,共6页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观,是很值得注意的。他不仅坚决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而且对全盘反传统主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作探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观 孔子 传统精神 王阳明 马克思主义 郭沫若 具体分析 全盘反传统主义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及“后五四”时代反传统思潮的道德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友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是沉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问题,实现对于反传统的真正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革 文化热 传统 反传统主义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中的传统与反传统 被引量:1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4-94,共1页
何新在《关于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备忘录——我的困惑与忧虑》(《文论报》89年1月15日)一文中指出。当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还在鼓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反传统新潮的时候,殊不知,20世纪末叶的中国人,其实已经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传统的可悲民族... 何新在《关于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备忘录——我的困惑与忧虑》(《文论报》89年1月15日)一文中指出。当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还在鼓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反传统新潮的时候,殊不知,20世纪末叶的中国人,其实已经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传统的可悲民族了!中国面前本来有三种传统。他们来源不同,但都各有其伟大的精神。一是上启于太古,光扬于汉唐宋明清的华夏文明传统。一是上启自希腊,光扬于近、现代的欧洲文明传统。一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几代民族精英,为了这个民族的复兴与昌盛,前赴后继,成仁取义、奋斗献身的英雄主义传统。但在今天,这三种传统都已中断。五四以来激进的反传统主义拔除了第一种传统。偏执的斯大林主义在中国传播,枪毙了第二种传统。作为“文革”动乱后遗症的文化虚无主义与拜金主义狂潮,消毁了硕果仅存的第三种传统(?)世纪以来,华夏文明的沉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主义 民族文化 当代文化 英雄主义 欧洲文明 斯大林主义 文学 希腊 浪高 华夏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全盘性反传统文化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仲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6-90,共5页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与民主 批评儒学 全部否定 孔子 陈独秀 儒家学说 西方学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全盘反传统论”辨析
10
作者 胡晓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1,共4页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先生在大著《中国意识之危机》中指出:“在胡适的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他的以全盘西化主张为基础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认为胡适是思想文化整体论者和决定论者,又以西方文化为本位,虽然由于文化民族主义在情感伦...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先生在大著《中国意识之危机》中指出:“在胡适的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他的以全盘西化主张为基础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认为胡适是思想文化整体论者和决定论者,又以西方文化为本位,虽然由于文化民族主义在情感伦理上的制约,主张渐进地改革中国传统,再造中国新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传统 胡适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决定论者 文化民族主义 反传统主义 整理国故 启蒙思想家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大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38-50,共13页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 ;二是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完全一致 ;三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最早源头虽可追溯到清末民初 ,但其兴盛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其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 ;二是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完全一致 ;三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最早源头虽可追溯到清末民初 ,但其兴盛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其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兴起的“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 文化取向 政治取向 文化优位意识 发生学 二战后 反传统主义 “东方文化救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体育的批判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0,共3页
围绕“什么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体育的三种态度:以马良等人为代表的唯传统主义、以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反传统主义和以蔡元培、徐一冰等人为代表的兼收并容派,三种主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 围绕“什么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体育的三种态度:以马良等人为代表的唯传统主义、以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反传统主义和以蔡元培、徐一冰等人为代表的兼收并容派,三种主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时代的局限,争论未能充分展开和深入,因而未能回答争论本身提出的问题:如何认识传统体育?如何认识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如何认识民族的和世界的体育?今天进行的一些讨论正是那场论争的继续和发展。深入讨论那些问题,为找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传统体育 反传统主义 历史意义 陈独秀 蔡元培 西方体育 中国国情 近代体育 徐一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中国”:方法论的反思
13
作者 池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西方把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世界看作"文化的他者",充满了怀疑和敌意。西方的这种对东方的认识和殖民主义有密切关联。萨伊德揭示了所谓"东方主义"就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的知识-权力复合体,其作用是为西方制造"东... 西方把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世界看作"文化的他者",充满了怀疑和敌意。西方的这种对东方的认识和殖民主义有密切关联。萨伊德揭示了所谓"东方主义"就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的知识-权力复合体,其作用是为西方制造"东方"。同时,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东方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被殖民化的认同",这就造成了东方国家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中国近代以来激进的反传统主义就是典型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他者 东方主义 萨伊德 反传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选择·转换——走向现代化的传统文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3-59,共7页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这个问题解决的两条思路,即“西体中用”和整体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本文认为,关键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在现代化的运动中...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这个问题解决的两条思路,即“西体中用”和整体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本文认为,关键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在现代化的运动中对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进行价值转换和现代化处理,使传统文化不是游离于现代化运动之外,而是走进现代生活,融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开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进程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文化传统 现代化变迁 现代文化 现代化运动 文化矛盾 反传统主义 近代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新儒家的传统观
15
作者 何军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牟宗三 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 唐君毅 中国文化传统 黑格尔 反传统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 道德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与传统文化
16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8-13,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大主题就是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这无疑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夯子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思想行程,闪示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礼会演变的意识形态折光。本文的主旨就在于深入研究李大钊反思中国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大主题就是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这无疑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夯子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思想行程,闪示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礼会演变的意识形态折光。本文的主旨就在于深入研究李大钊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分析李大钊关手中国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基本价值判断,进而凸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渗透过程的历史复杂性,从而展示中国文化转型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国传统文化 近代中国 新文化运动 家族制度 反传统主义 袁世凯 传统社会 陈独秀 救国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的假改革主义
17
作者 林毓生 穆善培 《齐鲁学刊》 1984年第5期65-74,共10页
胡适的思想模式一般说来,胡适的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素。有时,他全面谴责中国传统,但却经常主张要逐渐地、“有机式地吸收”西方文化。1929年他以提倡全盘西化而著称。胡适在晚年是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宣称他的文化学说的目的是使... 胡适的思想模式一般说来,胡适的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素。有时,他全面谴责中国传统,但却经常主张要逐渐地、“有机式地吸收”西方文化。1929年他以提倡全盘西化而著称。胡适在晚年是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宣称他的文化学说的目的是使“古老的(中国)文化重复活力”,但他并未对此提出任何理智论证。胡适一生对很多问题的观点变化无常,但他关于中国传统和“西化”的思想混乱,却并非由于这个缘故。他后半生仍然顽固坚持他在五四时期有关中国传统和西化的每个主要观点,这倒确是他的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传统社会 反传统主义 科学方法 中国传统思想 思想模式 科学思想 实验主义 思想特征 西方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别和选择
18
作者 钱明 《浙江学刊》 1987年第4期20-22,共3页
近年来,我们发现许多青年朋友有十分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过去似乎不堪回首,谈起祖先便觉脸上无光,为了现代化,不妨将传统彻底抛弃,从头干起。这其实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从文化、心理的立场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过去”和“现在”是... 近年来,我们发现许多青年朋友有十分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过去似乎不堪回首,谈起祖先便觉脸上无光,为了现代化,不妨将传统彻底抛弃,从头干起。这其实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从文化、心理的立场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过去”和“现在”是互相渗透的,即使最彻底的反传统主义者,也不能脱离传统所造成的现实条件与基础。“五四”时期,评价“娜拉”为时代女性、有独立人格的胡适,他本人的婚姻却被他的母亲所安排。最敢批判的鲁迅,他的老师章太炎的学术观点有很多保守的地方,但他从来不去批判章师。在吸取西方思想文化上表现得最为激进,甚至提出进口西方妇女来改良和民族人种的日本,却保留下比中国还多的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如木履、和服、“榻榻米”以及茶道、花道……)。可见传统是个难以分割的东西。它本身倒并没有什么可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条件 封建思想文化 反传统主义 独立人格 传统意识 学术观点 章太炎 民族文化传统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闹剧背后: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评法批儒”运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炽成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3,共6页
对70年代中期的“评法批儒”运动,人们一般都从政治的角度做出评价。该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一下这场具有闹剧色彩的运动。作者认为,起码要注意这场运动的两个思想史背景:近代以来法家地位的节节上升和“五四”以来强大的反传统主... 对70年代中期的“评法批儒”运动,人们一般都从政治的角度做出评价。该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一下这场具有闹剧色彩的运动。作者认为,起码要注意这场运动的两个思想史背景:近代以来法家地位的节节上升和“五四”以来强大的反传统主义。作者还认为,该运动中的大量印刷古书,可以看做是对“文革”开始时烧古书的修错。文章最后对法家的现代价值和儒法互补提出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评法批儒”运动 反传统主义 儒法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思想的特征——兼论其与中国宇宙论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毓生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11期5-11,共7页
“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收到国内各地学者送交的论文六十五篇,会上已分发给代表。与会的外国、香港学者的论文事前未能印发。为使广大研究者了解些这论文的内容,特选刊于此。全文照发、未作删改。
关键词 鲁迅思想 宇宙论 学术讨论 中外文化 研究者 反传统主义 《狂人日记》 逻辑推演 创造活动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