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P2铜与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邢磊
张立文
+1 位作者
张兴致
岳重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6,共5页
基于反传热算法,制造一套瞬态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研究高温TP2铜与低温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过程。结果表明:接触载荷在1.56~7.80MPa范围内变化时,高温TP2铜的初始温度为400、500和600℃,低温3Cr2W8V模具铜的初始温度为100、...
基于反传热算法,制造一套瞬态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研究高温TP2铜与低温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过程。结果表明:接触载荷在1.56~7.80MPa范围内变化时,高温TP2铜的初始温度为400、500和600℃,低温3Cr2W8V模具铜的初始温度为100、200和300℃。瞬态接触换热系数在很短时间内(5s)快速增大到某一恒定值,并随着时间延长,产生缓慢的后续增加过程。接触换热系数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呈幂指数关系,且试样初始温度越高,接触换热系数增大的趋势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2铜
3CR2W8V模具钢
瞬态法
反传热算法
接触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R1500HS高强钢与5CrMnMo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玉峰
张严东
纪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34-4441,共8页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热冲压传热过程并将其简化为一维传热,在一定压力和一定的保温时间下测量高强钢和模具的温度变化,基于改进的反传热算法求解在一定界面平均温度和压力以及一定的保温时间下的界面换热系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热冲压传热过程并将其简化为一维传热,在一定压力和一定的保温时间下测量高强钢和模具的温度变化,基于改进的反传热算法求解在一定界面平均温度和压力以及一定的保温时间下的界面换热系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系数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与温度以及压力近似呈幂函数关系,高温时换热系数对压力的敏感性较低温时高。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严重,换热系数减小,且随着压力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换热系数逐渐趋于稳定。在一定保温时间下,换热系数只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且压力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温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大,将温度和压力与换热系数很好地拟合在一起,得到换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模具钢
一维
传热
换热系数
反传热算法
温度
压力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P2铜与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邢磊
张立文
张兴致
岳重祥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6,共5页
文摘
基于反传热算法,制造一套瞬态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研究高温TP2铜与低温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过程。结果表明:接触载荷在1.56~7.80MPa范围内变化时,高温TP2铜的初始温度为400、500和600℃,低温3Cr2W8V模具铜的初始温度为100、200和300℃。瞬态接触换热系数在很短时间内(5s)快速增大到某一恒定值,并随着时间延长,产生缓慢的后续增加过程。接触换热系数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呈幂指数关系,且试样初始温度越高,接触换热系数增大的趋势越快。
关键词
TP2铜
3CR2W8V模具钢
瞬态法
反传热算法
接触换热系数
Keywords
TP2 copper
3Cr2W8V steel
transient method
inverse heat transfer method
contac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G113.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R1500HS高强钢与5CrMnMo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玉峰
张严东
纪帅
机构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34-4441,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DJZR13130082)~~
文摘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热冲压传热过程并将其简化为一维传热,在一定压力和一定的保温时间下测量高强钢和模具的温度变化,基于改进的反传热算法求解在一定界面平均温度和压力以及一定的保温时间下的界面换热系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系数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与温度以及压力近似呈幂函数关系,高温时换热系数对压力的敏感性较低温时高。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严重,换热系数减小,且随着压力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换热系数逐渐趋于稳定。在一定保温时间下,换热系数只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且压力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温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大,将温度和压力与换热系数很好地拟合在一起,得到换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表达式。
关键词
高强钢
模具钢
一维
传热
换热系数
反传热算法
温度
压力
氧化
Keywords
high-strength steel
die steel
one dimension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verse heat transfer algorithm
temperature
pressure
oxidation
分类号
TG113.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P2铜与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邢磊
张立文
张兴致
岳重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BR1500HS高强钢与5CrMnMo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
夏玉峰
张严东
纪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