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油炸对食用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俊财 江连洲 +1 位作者 王芳 张春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选用我国消费最普遍的压榨大豆油和三级浸提大豆油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大豆油经反复油炸对反式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含量随油炸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试验分为2组,反复油炸40次,每炸5次采集1次油样,每组测定3个重复。薯条油炸温度为180~... 选用我国消费最普遍的压榨大豆油和三级浸提大豆油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大豆油经反复油炸对反式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含量随油炸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试验分为2组,反复油炸40次,每炸5次采集1次油样,每组测定3个重复。薯条油炸温度为180~185℃,油炸时间为32 h。试验结果表明,压榨大豆油和三级浸提大豆油中总反式亚油酸含量分别为0.18 g/100 g和0.08 g/100 g,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01),9-cis,12-trans C18:2和9-trans,12-cis C18:2是2种大豆油中主要的反式亚油酸。深度油炸极显著提高大豆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P=0.000),在反复油炸40次后,压榨大豆油和三级浸提大豆油中总反式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11 g/100 g和0.68 g/100 g,且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08)。压榨油反式亚油酸经油炸增加幅度高于三级浸提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深度油炸 式脂肪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航 张腾龙 +2 位作者 王雨琼 魏曼琳 牛化欣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12,共4页
比较不同浓度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的抗炎作用。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为模型,添加确定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浓度梯度的c9,t11-CLA,检测炎症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IL-10... 比较不同浓度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的抗炎作用。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为模型,添加确定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浓度梯度的c9,t11-CLA,检测炎症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IL-10(白细胞介素-10)含量及TNF-α、IL-6、IL-8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μmol/L c9,t11-CLA显著降低BMECs中IL-8和TNF-α含量以及mRNA表达量(P<0.05),添加100μmol/L c9,t11-CLA显著增加TNF-α含量和IL-8的mRNA表达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9,t11-CLA对BMECs中促炎因子有抑制作用,可为后续c9,t11-CLA的抗炎机制研究奠定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顺9 11-共轭油酸 细胞增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和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邹书通 蒋宗勇 +3 位作者 郑春田 林映才 周桂莲 杨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PGE2分泌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对照组为DMEM/F12培养液,其他处理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0μmol/L亚油酸、25、50、100μmol/L顺9,... 本试验旨在探讨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PGE2分泌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对照组为DMEM/F12培养液,其他处理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0μmol/L亚油酸、25、50、100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PPAR-γmRNA定量测定4个重复)。细胞用血清培养24h后处理,继续培养72h。检测上清PGE2分泌、细胞增殖和细胞PPAR-γmRNA拷贝数。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肝细胞增殖和PGE2分泌都有促进作用(P<0.05),但对PPAR-γ基因表达没有影响;培养液中添加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对PGE2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25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组PPAR-γmRNA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猪肝细胞和结肠粘膜上皮细胞PGE2分泌都有促进作用,只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PPAR-γ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这显示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PPAR-γ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具有细胞类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9 11-共轭油酸 肝细胞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增殖 前列腺素E2(PGE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酸培养基培养对重组解脂耶氏酵母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宇航 倪丽娟 +2 位作者 张白曦 陈卫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共7页
亚油酸异构酶(PAI)在解脂耶氏酵母细胞内成功表达,以添加外源c9,c12-亚油酸(c9,c12-LA)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rans10,cis12-conjugated linoleic acid,t10,c12-CLA)。解脂耶氏酵母在分别含0.0(对照组)、0.1、0.5... 亚油酸异构酶(PAI)在解脂耶氏酵母细胞内成功表达,以添加外源c9,c12-亚油酸(c9,c12-LA)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rans10,cis12-conjugated linoleic acid,t10,c12-CLA)。解脂耶氏酵母在分别含0.0(对照组)、0.1、0.5、1.0、5.0、10.0 g/L油酸的培养基中生长,收集菌体转移至磷酸盐缓液中进行全细胞催化,比较各组菌体的t10,c12-CLA产率,含5.0 g/L油酸组产物产率最高,达到1.34 g/g,是不含油酸组的1.4倍左右。通过PAI酶活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PAI表达量,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油酸含量越高,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PAI表达量越低;对比不含油酸组和含5.0 g/L油酸组全细胞催化不同时间的t10,c12-CLA产量,含5.0 g/L油酸组t10,c12-CLA产量最高点的时间比不含油酸组提前约20 h;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组的菌体状态,含5.0 g/L油酸组细胞壁和细胞膜间隙扩大,该变化可能增加了全细胞催化过程中底物和产物进出细胞的速率,从而提高t10,c12-CLA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解脂耶氏酵母 油酸 10 顺12-共轭油酸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白曦 李敏 +2 位作者 陈海琴 陈卫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产量,以YNBDSa为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研究氮限制策略及氮源种类对菌株合成脂肪酶Lip2、亚油酸异构酶PAI及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培养基更利于...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产量,以YNBDSa为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研究氮限制策略及氮源种类对菌株合成脂肪酶Lip2、亚油酸异构酶PAI及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培养基更利于菌体生长以及产物的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达到4.3 g/L,是低氮培养基对应结果的8.6倍;采用有机氮为氮源时,Lip2酶活及PAI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机氮的结果,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最高达到4.6 g/L,是无机氮结果的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耶氏酵母 氮源 -10 顺-12-共轭油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底物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6
作者 张白曦 李敏 +2 位作者 倪丽娟 陈卫 张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产量,采用YNBDL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考察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纯度的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t10,c12-CLA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纯度的提高对菌株的生长和产脂未...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产量,采用YNBDL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考察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纯度的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t10,c12-CLA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纯度的提高对菌株的生长和产脂未产生影响,且t10,c12-CLA的产量随亚油酸纯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高产量可达3.7 g/L;用大豆油替代培养基中的亚油酸,t10,c12-CLA的转化率从20%提高至25%,菌株生长、产脂及t10,c12-CLA产量与添加纯度为65%亚油酸的结果相近。实验证明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能够高效转化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合成t10,c12-C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 油酸 大豆油 -10 顺-12-共轭油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于化泓 梁忠爽 +4 位作者 李湘梅 邱斌 刘蓉 李静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44-247,共4页
探讨不同反式脂肪酸促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机制。通过采用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其存活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探讨不同反式脂肪酸促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机制。通过采用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其存活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抑制细胞增殖,可通过降低NOS活性影响NO分泌,能增加细胞LDH渗出率,从而影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血管舒张能力。此外,实验发现反亚油酸对细胞损伤能力较反油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反亚油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对内皮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化泓 梁忠爽 +5 位作者 李湘梅 李静 刘小如 刘蓉 范亚苇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75-278,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GC)检测不同反式脂肪酸(TF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内皮细胞后,细胞中TFA的含量大幅度增加,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尤其是对二十碳五烯酸(EPA...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GC)检测不同反式脂肪酸(TF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内皮细胞后,细胞中TFA的含量大幅度增加,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尤其是对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影响明显。且两种反式脂肪酸对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反亚油酸作用后细胞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要比反油酸作用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反亚油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少华 董彩文 +1 位作者 赵西周 彭正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棉籽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不同脱臭温度下...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棉籽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不同脱臭温度下,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最多含量为最少含量的100倍以上;在一定的脱臭温度,不同脱臭时间下,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最多含量约为最少含量的1.7~5.5倍,且在255℃以下随脱臭时间延长,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少华 马传国 +1 位作者 王建国 谢文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大豆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脱臭温度对每一指定的脱臭时...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大豆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脱臭温度对每一指定的脱臭时间条件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90~100倍,在250℃以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脱臭时间对每一指定脱臭温度条件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2.8~4倍,且脱臭时间对指定脱臭温度250℃和270℃条件下,在40min以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米糠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下,不同脱臭温...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米糠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下,不同脱臭温度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的约为最少的30-40倍,在250℃以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一定的脱臭温度下,不同脱臭时间时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8倍,且在250℃和270℃时,脱臭时间在40 min以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梁少华 钮广安 +1 位作者 赵西周 张玉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7,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脱臭温度对猪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相对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0℃以下和脱臭时间...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脱臭温度对猪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相对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0℃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 in以下猪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0℃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 in以上猪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相对含量高,其最高含量为1.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霞 梁少华 陈刘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0,共4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花生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花生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下花生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5℃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上花生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相对含量高,其最高含量为4.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枝丽 梁少华 +1 位作者 黄永娜 沈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1,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棕榈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棕榈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下棕榈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5℃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上棕榈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但生成量相对较少,其最高含量为0.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式脂肪酸 油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