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反事实法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葵 毛运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6,共11页
中间消耗的"消耗规模与部门构成"是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15年数据,在部门归类与形式变换基础上,本文选取"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完全消耗系数"与"出... 中间消耗的"消耗规模与部门构成"是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15年数据,在部门归类与形式变换基础上,本文选取"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完全消耗系数"与"出口值"为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子,构建"因子变动—反事实构造—效果评价"分析框架,借助规模指数与结构指数对影响因子的变化动态进行描述,并通过反事实构造对"因子变动"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单位产出碳排放量"规模指数单调递减,Spearman偏度系数为右偏态,说明相比于意愿产出而言,非意愿产出"碳排放量"具有内在的规模不经济;"中间消耗"规模指数与碳偏向性指数在截面上始终处于高位水平,时序上出现了显著的递增趋势,说明中国单位出口值的中间消耗量偏大,消耗投入在结构上偏向于高碳部门,与"技术前沿国"美国存在显著"技术差距";"出口值"规模指数呈现"平缓扩张——快速攀升——V型震荡"的阶段性特征,结构指数经历了以基期2002年为顶点、"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的变化轨迹,说明"出口值"作为最具弹性的影响因子,受"亚洲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次债危机"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明显,对出口碳排放的推动作用存在伸缩性与阶段性差异。从"因子变动"影响效果来看,中国产出、中间消耗与出口的部门构成具有内生关联,均显著偏向于高碳部门,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产生了叠加性的"正向"扩张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视角需从产品环节向中间消耗环节扩展,现阶段应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速要素禀赋升级,借力要素价格机制与差别化产业规制政策,从上游环节抑制出口碳排放的输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隐含碳 影响因素 反事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基于剩余需求曲线和反事实法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泽生 张惠岩 钟奇 《国际展望》 2013年第2期118-135,154,共18页
美欧不断强化的对伊朗制裁已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但其效果并非总是如美欧所愿。一方面,通过剩余需求曲线模型分析,可发现制裁的短期和中长期效果截然相反:短期来看,制裁的确能压缩对伊朗石油的剩余需求,限制伊朗的... 美欧不断强化的对伊朗制裁已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但其效果并非总是如美欧所愿。一方面,通过剩余需求曲线模型分析,可发现制裁的短期和中长期效果截然相反:短期来看,制裁的确能压缩对伊朗石油的剩余需求,限制伊朗的议价能力;长期来看,如果全球石油需求上升,替代性机制建立及制裁遵从度变化,都有助于恢复伊朗石油的竞争力,不利于制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基于反事实法的评估表明,1980年至今伊朗的年损失收益经历了"倒U型"变化,新一轮制裁给伊朗造成了逐月递增的收益损失,但此类损失也是伊朗内外政策之合法性的长期"投资",其成本—收益分析可能是决定美欧制裁效果的最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石油业 制裁 剩余需求曲线模型 反事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来源与潜力测算——来自CGSS和CHIP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李华 孙早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42,共21页
准确把握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来源和潜力是构建合理、适度的社会性流动格局的基础。本文利用CGSS数据和CHIP数据从整体情况、性别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及变化趋势等多个角度勾勒了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全貌;并进一步结合宏... 准确把握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来源和潜力是构建合理、适度的社会性流动格局的基础。本文利用CGSS数据和CHIP数据从整体情况、性别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及变化趋势等多个角度勾勒了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全貌;并进一步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利用反事实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户籍类型、职业和社会资本四个维度的社会性流动所创造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其潜力。测算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46,女性、城镇和较低收入个体的代际流动性低于男性、农村和较高收入个体的代际流动性,代际收入流动性未表现出恶化趋势;如果仅使用代际收入弹性、收入排序的代际相关性或绝对流动率均难以完整刻画代际收入流动性。综合来看,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创造力最大且创造代际收入流动的潜力也最大。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着力点仍应集中于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反事实法 人力资本 来源与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村收入不平等——基于农村贫困地区住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明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25-34,共10页
基于农村贫困地区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农业补贴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低收入农户既能降低组内不平等,又能降低与高收入农户的组间不平等,农村收入不平等降幅较大。补贴高收入农户虽然能降低组内不平等,但是增加了与低收... 基于农村贫困地区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农业补贴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低收入农户既能降低组内不平等,又能降低与高收入农户的组间不平等,农村收入不平等降幅较大。补贴高收入农户虽然能降低组内不平等,但是增加了与低收入农户的组间不平等,这两个作用相互抵消后仍使得农村收入不平等小幅下降。补贴所有农户既能降低农户的组内不平等,又能降低组间的不平等,农村收入不平等降幅较大。补贴低收入农户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幅度略小于补贴所有农户的效果,但所需农业补贴资金只占补贴所有农户所需资金的30%。由此可知,现行补贴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是最优方案,既起到提高农户收入又起到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收入不平等 反事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与地区生产率收敛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汪增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文章运用反事实法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在地区生产率收敛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地区生产率收敛不仅存在新古典理论资本深化收敛机制,而且存在二元经济理论结构变迁收敛机制,结构变迁收敛的作用远小于资本深化收敛... 文章运用反事实法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在地区生产率收敛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地区生产率收敛不仅存在新古典理论资本深化收敛机制,而且存在二元经济理论结构变迁收敛机制,结构变迁收敛的作用远小于资本深化收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变迁 反事实法 生产率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并购方绩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汪贵浦 余雷鸣 孔烨俊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5期99-102,共4页
以2003—2008年我国1617例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反事实分析法,研究了并购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其在并购当年和次年的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基本相同;在两种并... 以2003—2008年我国1617例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反事实分析法,研究了并购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其在并购当年和次年的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基本相同;在两种并购支付方式下,并购当年和次年都出现增长的能力是营运能力,但其在并购次年的增幅小于并购当年,现金能力在当年有所恶化,但在次年得到改善;与现金支付方式相比,在股票支付方式下,并购方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更优,但偿债能力则相对较差,并购当年的现金能力相对较差,但在并购次年其改善幅度更大。最后推测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并购动机主要是业务拓展和战略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支付方式 并购绩效 事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开放还是改革?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孝兵 雷颖飞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共11页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选取我国20个省市季度数据,以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4个自贸区为例,采用反事实分析法,通过对比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地区经济反事实值与真实值差异,评估实施效果。...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选取我国20个省市季度数据,以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4个自贸区为例,采用反事实分析法,通过对比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地区经济反事实值与真实值差异,评估实施效果。结果发现,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的设立通过进出口以及投资等途径促进了各个省市GDP的增长,且其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这表明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制度红利的释放,并且改革效应大于开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事实分析 开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中国数字产品的关税立场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冯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WTO主要成员国对数字产品征税的分歧导致WTO一直未能对其形成正式、永久的决议。当前,互联网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用突显,中国表明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WTO主要成员提出重构电子商务规则的诉求,数字产品关税问题将会成为WTO新一轮谈判的... WTO主要成员国对数字产品征税的分歧导致WTO一直未能对其形成正式、永久的决议。当前,互联网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用突显,中国表明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WTO主要成员提出重构电子商务规则的诉求,数字产品关税问题将会成为WTO新一轮谈判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在比较欧美发达国家立场与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基础上,运用福格尔的"社会储蓄"概念和反事实法估算了数字产品"零关税"的收益与成本,发现互联网为中国贸易带来的"社会储蓄"值与数字产品贸易的顺差额成正比,因此,提出中国继续保持"暂时性"零关税倾向并根据未来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再行调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数字产品 关税 反事实法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及破解贫困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宇楠 许发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105,共11页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研究不同收入阶层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及其流动机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研究了各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流动机制,采用双样本匹配与工具变量构造,使用代际收入转移...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研究不同收入阶层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及其流动机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研究了各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流动机制,采用双样本匹配与工具变量构造,使用代际收入转移矩阵、分位数回归和MM反事实收入分解的方法,研究发现:第一,收入阶层固化的程度随年份下降,即代际收入流动性逐年提升;第二,代际收入转移矩阵中的亚惯性率、底层不流动率与顶层不流动率在2004年以后均处在较低水平;第三,低收入水平家庭社会固化程度高于高收入水平家庭,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流动性存在异质性;第四,子代受教育年限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最大;第五,代际收入差距主要由特征差异效应导致。因此,政府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提高子代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代际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弹性 双样本匹配 转移矩阵 分位数回归 事实收入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