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事实框架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本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1-164,共4页
文章在分析中国利率调解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中国央行的利率调节干预对CPI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平均幅度较小,正向调整和负向调整、对称调... 文章在分析中国利率调解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中国央行的利率调节干预对CPI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平均幅度较小,正向调整和负向调整、对称调整和非对称调整的频率基本相同,利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应来看,降息可以促使CPI上升,但作用效果尚不显著,而加息可以促使CPI降低,且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调整 反事实框架 平均处理效应模型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信业重组改革的效果与启示——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呈伟 于良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通过构建反事实框架,分别从电信业经济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角度测度2008年电信业重组改革的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电信业重组改革虽然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福利,但是对电信业经济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可见2008年的电信业重组改革仅取得... 本文通过构建反事实框架,分别从电信业经济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角度测度2008年电信业重组改革的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电信业重组改革虽然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福利,但是对电信业经济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可见2008年的电信业重组改革仅取得了部分成功,打破业务垄断所带来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所抵消。只有在打破业务垄断的基础上,降低电信业市场集中度、强化竞争,才有可能提高电信业的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业改革 反事实框架 消费者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事实框架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成效评估——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阳 夏皓轩 +3 位作者 徐忠国 李冠 卓跃飞 王雪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138,共11页
研究目的:检验生态保护红线是否具有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成效。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反事实框架的政策评估逻辑,集成InVEST模型、分组回归和断点回归,评估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研究结果:(1)在空间反事实维度上,无论是生态保护... 研究目的:检验生态保护红线是否具有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成效。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反事实框架的政策评估逻辑,集成InVEST模型、分组回归和断点回归,评估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研究结果:(1)在空间反事实维度上,无论是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在红线保护区保持稳定,由红线保护区向红线保护区外出现明显的下降“跳跃”效应。(2)在时间反事实维度上,政策实施前,红线保护区生境质量和水源涵养均值比红线保护区外分别高0.060和56.71;政策实施将两者差距分别提升至0.062和62.09,而水土保持在红线保护区内外的差距缩小。(3)基于空间—时间双维反事实逻辑的政策评估部分地证实了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积极成效。(4)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得益于其特殊的“以山为基”红线格局和对红线管制的时空衔接。研究结论: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一定成效,但受区域地表环境和政策管控方式制约,需因地制宜制定管控策略和推进红线保护区内外的管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公共政策 反事实框架 断点回归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事实框架下因果推论的原则和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98-109,157,共13页
与建立相关关系的统计模型不同,反事实框架下的因果推论有三大特征:第一,不在模型上强加假定,给方法应用者留下更多解释、诠释和补充的空间。第二,系统性,因果推论的各种具体工具之间存在步步为营、层层后退的关系,需要研究者慎重考虑... 与建立相关关系的统计模型不同,反事实框架下的因果推论有三大特征:第一,不在模型上强加假定,给方法应用者留下更多解释、诠释和补充的空间。第二,系统性,因果推论的各种具体工具之间存在步步为营、层层后退的关系,需要研究者慎重考虑方法的内外效度与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文中以文字形式充分佐证。第三,因果推论不只可以做效应评估,也可以做机制分析,并且特别适用于认知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推论 因果机制 反事实框架 今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反事实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昌盛 胡宇瑶 高海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102,共12页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为实现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研究结果:(1)2010—2018年海南东环高铁各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均呈扩张态势,其中海口东...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为实现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研究结果:(1)2010—2018年海南东环高铁各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均呈扩张态势,其中海口东站与三亚站周边建设用地扩张规模最大;(2)海南东环高铁中有6个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范围在1.5~3.5 km左右,另有4个站点因受其他因素的主导影响而难以有效界定其作用范围;(3)对于识别出作用范围的6个站点,其开通运营使周边建设用地净增加了18.39 km^(2),且主要沿着“高铁站点—主城区”“高铁站点—旅游景区”方向分布;(4)相比于“事前—事后”评估思路,反事实分析框架下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结果更趋近于净影响。研究结论:引入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有助于客观认识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能够为协调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事实分析框架 FLUS模型 高铁站点 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参与促进农户绿色生产吗?——基于3省4县812户果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翠翠 夏春萍 +1 位作者 童庆蒙 石苗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43,共12页
农业绿色生产是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缓解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路径。虽然学术界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人们对农产品电商与果农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因此,文章深入探讨了电商参与和果农绿... 农业绿色生产是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缓解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路径。虽然学术界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人们对农产品电商与果农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因此,文章深入探讨了电商参与和果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基于三省四县812份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运用RBP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然后对结果的稳健性与异质性展开探讨。研究发现:(1)电商参与能够提高果农绿色生产的实施概率,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为24.7%,通过更换模型和替换解释变量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稳健性讨论后,上述基准结论稳健可靠。(2)电商参与对不同绿色生产行为的处理效应存在差异,按照ATT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严格按照标准施药、物理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3)电商参与能够通过提升绿色生产认知、提高农产品价格预期和追求消费者正向口碑影响果农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因此,应加大农产品电商宣传与推广力度,提高果农电商参与程度;与此同时,应确保农产品电商在通过实施绿色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并获得质量溢价方面的有效性,进而促进电商参与率与绿色生产实施率协同提高。此外,应强化政府在果农绿色生产上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绿色生产 RBP模型 反事实框架 果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联户经营对牧民非农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基于青海与甘肃牧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周雪 董芮彤 +3 位作者 秦昌胜 唐增 王丽佳 张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24-2535,共12页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区357户牧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回归和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联户经营对牧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联户经营可有效促进牧户非农就业,并通过增加牧民非农收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P<0.01),但作为一种自发组织存在,联户经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优化牧民合作组织行为,正规化牧民合作组织,提升规模效益;推动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适宜非农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户非农就业 联户经营 家庭收入 内生转换Probit回归 处理效应模型 反事实框架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0
8
作者 黎绍凯 李露一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6,共8页
利用我国省级季度数据,采用前沿“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的政策效应较弱,其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30.61... 利用我国省级季度数据,采用前沿“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的政策效应较弱,其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30.61和-1.84。通过自贸区成立时点变化、安慰剂检验及DID平均效应检验,以上结论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短期内对其他省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负向效应。积极引导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贸区建设的区域示范溢出效应将是未来自贸区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合成控制法 产业结构升级 事实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造成了地区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马太效应吗?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宇瑶 梁雅嘉 熊昌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3,共10页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否造成了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区差异。研究方法:滑动t检验、反事实分析框架、FLU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研究结果:(1)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后,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规模均有明显提高,并...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否造成了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区差异。研究方法:滑动t检验、反事实分析框架、FLU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研究结果:(1)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后,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规模均有明显提高,并呈现出“两极区>两轴区>中部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前、后,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且主要由地区间差异构成;(3)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会抑制海南各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马太效应。研究结论: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因地区间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而存在马太效应,但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则通过全域覆盖、政策利好以及市场选择而对此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以期为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地区间城市协调发展提供相应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马太效应 事实分析框架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