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简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义江 黄晓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理论反人道主义”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同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泛滥的人道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的。据阿尔都塞后来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一词... 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理论反人道主义”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同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泛滥的人道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的。据阿尔都塞后来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一词的前缀“反”字带有由当时情况引起的论战性质,是为了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引人注意;确切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 理论人道主义 意识形态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多元决定 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人道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反思与定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凡 赵迎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哲学的人道主义在实践中被普遍地描述为“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反人道主义不是非人道主义和放弃人道主义 ,只是针对“人类中心主义”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弊端所激起的对人道主义反思的一种理论思潮 ;人道主义在肯定人类尊严的同时 ,... 哲学的人道主义在实践中被普遍地描述为“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反人道主义不是非人道主义和放弃人道主义 ,只是针对“人类中心主义”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弊端所激起的对人道主义反思的一种理论思潮 ;人道主义在肯定人类尊严的同时 ,在实践中使人类步入了发展困境 ,而反人道主义思潮又从另一个极端导致了人类对自身主体地位和价值的否定 ,从而在理论上产生了诸多关于人与自然特别是人类与动物关系认识的混乱 ;高技术伦理问题成为后人道主义的问题。结合人与非人世界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分析 ,挖掘出“后人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庄锡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从“五四”时期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被当作革命文艺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和责难,再到80年代初,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性、人道主义的美学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在文艺... 从“五四”时期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被当作革命文艺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和责难,再到80年代初,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性、人道主义的美学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在文艺界形成广泛的共识,人性、人道主义经历了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过程。从这一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应看到,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人性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人性论 社会主义 中国文艺理论 二十世纪 阶级斗争 左翼文艺 梁实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一种反形而上学的新人道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曲红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1,共4页
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不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存在什么与马克思哲学相融合的... 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不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存在什么与马克思哲学相融合的作为马克思哲学组成部分的人道主义伦理原则。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契合只能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反形而上学的新人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形而上学 历史唯物主义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的理论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秋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理论性质问题,是一个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分歧并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化解分歧和消弭争论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解决看待此问题的方法原则、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理论性质问题,是一个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分歧并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化解分歧和消弭争论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解决看待此问题的方法原则、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与"否定批判的辩证法原则"相统一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确立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哲学与人相统一的哲学观念。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它既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又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其根本性质则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统一。它是马克思哲学变革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得以最终确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道主义 历史观念 理论性质 历史唯物论 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局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志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从内容上看,新个人主义、道德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是其理论的主要特色。当然,他的人性论和人格论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思想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理论形态──由丛大川与王金福二同志之争所想到的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怀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38,共5页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理论形态──由丛大川与王金福二同志之争所想到的刘怀玉一场围绕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本质与意义问题的争论,无外乎起因于:(1)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近代欧洲文化来源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理论形态──由丛大川与王金福二同志之争所想到的刘怀玉一场围绕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本质与意义问题的争论,无外乎起因于:(1)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近代欧洲文化来源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进而可追溯到这种文化传统内部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理想 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理论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精神实质 科学方法 批判方法 自由人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共学者阿尔杜塞以马克思主义名义构建的“反人道主义”哲学
8
作者 胡义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依据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法共党员,他对于当年苏共领导人"非斯大林化"并求助于人道主义持反对态度,尤其反对用人道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与此呼... 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依据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法共党员,他对于当年苏共领导人"非斯大林化"并求助于人道主义持反对态度,尤其反对用人道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与此呼应,阿氏对中国"文革"及其"阶级斗争为纲"是衷心赞成的。他把自己的理论创作自觉地与中国当年的主流思路对苏共求助于人道主义的批判及中国"文革"联系在一起,并为"文革"唱颂歌。阿氏对唯物史观的结构主义阐释,是沿"无主体"哲学思路前推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便从哲学出发点上被略去了。由此出发,阿氏把马克思主义说成"反人道主义";说"异化"概念不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严重错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杜塞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明被经济学语境遮蔽的人道主义——兼析施密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士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0,共5页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 ,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 ,...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 ,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 ,从而破除了“经济学语境”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遮蔽 ,并恢复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与“经济学语境”相统一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经济学语境 反“理论上的人道主义” “理论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与文学”再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人道主义与文学"的问题曾经是一个文学理论的禁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冲破了这个禁区,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拨乱反正与正本清源的讨论。它不仅正确评价了西方近现代文艺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而且也重新评价了五四新文学... "人道主义与文学"的问题曾经是一个文学理论的禁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冲破了这个禁区,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拨乱反正与正本清源的讨论。它不仅正确评价了西方近现代文艺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而且也重新评价了五四新文学文论传统中的"人的文学"与"人道主义文学",让"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得到了公允的评价,对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我们应该进行再反思,真正树立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道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道主义刑罚理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C.S.路易斯 罗翔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58,共4页
英国最近关于死刑的争论正方兴未艾。不知一个谋杀犯何时更容易悔改?是在审判结束后的数周,在绞刑架前为生命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还是在30年后病卧监狱医院之中才幡然醒悟。也不知对死亡的畏惧是否是威慑犯罪所不可或缺的。就本文而... 英国最近关于死刑的争论正方兴未艾。不知一个谋杀犯何时更容易悔改?是在审判结束后的数周,在绞刑架前为生命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还是在30年后病卧监狱医院之中才幡然醒悟。也不知对死亡的畏惧是否是威慑犯罪所不可或缺的。就本文而言,我无意判断威慑是否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这些问题我可能都不会涉及。本文的主题也非专门谈论死刑,而是讨论有关刑罚的一般理论,即人道主义刑罚观。这种理论在死刑争论中,流行甚广。持此理论的人认为它轻缓仁慈,而我认为他们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这种理论是一种危险的谬论,且会无限地掩盖残忍与不公。重回传统的报应理论不仅对社会有利,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也对犯罪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理论 人道主义 监狱医院 犯罪人 死刑 合理性 刑罚观 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干预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困境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翔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形式,尽管具有全球化的客观背景与国际政治的现实原因,“人道主义干预”还是遭遇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困境。理论上的困境主要是伦理与法理上正义与合法性的缺失,实践上的困境却源于安理会...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形式,尽管具有全球化的客观背景与国际政治的现实原因,“人道主义干预”还是遭遇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困境。理论上的困境主要是伦理与法理上正义与合法性的缺失,实践上的困境却源于安理会干预机制的残缺这一先天因素,以及干预过程中的大国干预,这两点又决定了联合国在干预中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预 理论 实践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異化理论与人道主义——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穗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7-22,共6页
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1932年问世以来,他的异化理论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对于这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它当作青年马克思不成熟的思想加以漠视,而是... 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1932年问世以来,他的异化理论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对于这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它当作青年马克思不成熟的思想加以漠视,而是应当对它进行严肃的研究.应该说,我国人民在经受了十年浩劫之后,来研究青年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而且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共产主义 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理论 青年马克思 私有财产 经济学哲学手稿 社会主义实践 费尔巴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握思想武器 搞好理论工作——武汉部分理论工作者学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体会摘登
14
作者 张述传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2期2-4,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上的一个突破 徐善广(武汉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胡乔木同志的文章在理论上有两个突破。一个突破是对人道主义区分为两个方面破。一个突破是对人道主义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是作为伦...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上的一个突破 徐善广(武汉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胡乔木同志的文章在理论上有两个突破。一个突破是对人道主义区分为两个方面破。一个突破是对人道主义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理论工作者 思想武器 异化问题 武汉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学习 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
15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2期37-37,共1页
严家其在《区分“人道主义”两种含义的意义》(《光明日报》84年3月1日)一文中指出: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人道主义就成了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教会作斗争的理论武器。薄迦丘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有种种社会差别的人的形象... 严家其在《区分“人道主义”两种含义的意义》(《光明日报》84年3月1日)一文中指出: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人道主义就成了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教会作斗争的理论武器。薄迦丘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有种种社会差别的人的形象,他在赞扬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赞美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的同时,对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愚昧虚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人道主义 理论武器 僧侣 基督教信仰 资产阶级 封建贵族 欧洲文艺复兴 社会差别 思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部分理论工作者座谈人道主义问题
16
作者 严家明 李明华 《江汉论坛》 1983年第6期49-49,共1页
5月4日,本刊编辑部和《湖北日报》理论文艺部联合邀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师范学院、湖北财经学院等单位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交流了看法。下面是座谈会上的几种主要观点。... 5月4日,本刊编辑部和《湖北日报》理论文艺部联合邀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师范学院、湖北财经学院等单位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交流了看法。下面是座谈会上的几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理由是:(一)存在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中国古代和古希腊都有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承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争取人的幸福、人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思想 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学说 武汉地区 理论工作者 手稿 价值观 思想体系 师范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尸企业”涅槃重生的财务反转战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建坡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僵尸企业重新发展起来,有助于地方政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僵尸企业”的财务反转战略,以及使用A企业应用了这些反转战略。研究发现,“僵尸企业”的财务反转战略可采取增加专项贷款、政府促进企业销售、政府... 僵尸企业重新发展起来,有助于地方政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僵尸企业”的财务反转战略,以及使用A企业应用了这些反转战略。研究发现,“僵尸企业”的财务反转战略可采取增加专项贷款、政府促进企业销售、政府帮助企业提高偿债能力、僵尸企业自身加强资产管理水平等。“僵尸企业”的生命周期应该是衰退期、初创期、成熟期、初创期,可根据上述生命周期进一步采取翻转战略,最终达到“涅槃重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财务转战略 生命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9,共6页
阿尔都塞通过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道路的考察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这一理论命题。他的这一理论命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同时又有无法说清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一般人道主义的原则... 阿尔都塞通过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道路的考察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这一理论命题。他的这一理论命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同时又有无法说清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一般人道主义的原则区别的局限和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理论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中人道主义思潮的流变——兼论新生代电影中的人道主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60,共6页
人道主义在其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的发现"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剧烈动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曲折性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 人道主义在其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的发现"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剧烈动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曲折性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既是新生代电影创作观念的理论基石,又对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方法产生指导性作用。新生代的部分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人道主义的误读、曲解,以致出现了伪人道,甚至反人道的创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中国新生代电影 人道 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玉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
国内学界对人道主义的界定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价值观与历史观。1845年前,马克思基于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双重层面承接了传统人道主义,1845年后马克思彻底认识到历史观层面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对之否定且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国内学界对人道主义的界定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价值观与历史观。1845年前,马克思基于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双重层面承接了传统人道主义,1845年后马克思彻底认识到历史观层面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对之否定且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中学和大学初期、黑格尔主义时期、"费尔巴哈派"时期、历史唯物主义时期,其人道主义价值观与传统人道主义具有根本区别:在理论上,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理论基础的历史性和价值目标的全面性;在实践上,表现为马克思坚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价值的物质基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重要环节,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理想境界。一句话,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就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道主义 历史观 价值观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