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12-T6铝合金表面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薄膜的特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明安 谢玄 +3 位作者 戚海英 张新明 李慧中 杨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25-1029,共5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2A12-T6铝合金表面自组装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硅烷偶联剂(SCA)薄膜结构特征,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薄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铝材表面自然晾干,SCA薄膜分子之间主要通过氢键连接,腐蚀电流...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2A12-T6铝合金表面自组装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硅烷偶联剂(SCA)薄膜结构特征,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薄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铝材表面自然晾干,SCA薄膜分子之间主要通过氢键连接,腐蚀电流密度减小1个数量级以上.120℃的加热处理促进铝板表面通过SiOSi链接而形成SCA网状薄膜结构,并通过在界面上形成SiOAl界面相结构而与铝板表面牢固连接,腐蚀电流密度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SCA乙醇溶液浸泡处理10min比浸泡2s~1min的铝板表面SCA薄膜内氢键缔合羟基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γ-乙氧基硅丙)硫化物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薄膜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雷 陈国辉 +1 位作者 江文辉 王学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4,50,共4页
以价廉易得的九水硫化钠、硫粉、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甲苯作溶剂,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讨论了反应物比例、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硫与九水硫化钠的物质的量... 以价廉易得的九水硫化钠、硫粉、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甲苯作溶剂,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讨论了反应物比例、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硫与九水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1;甲苯与九水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6∶1;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多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1∶1;无水乙醇与多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8.0∶1;反应合成温度为80℃;反应合成时间为3.5h。制得的产品外观为淡黄色,贮存时间长,产率为95.43%,含硫量达2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乙氧基硅丙)硫化物 九水硫化 甲苯 γ-氯丙乙氧基硅烷 无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增昌 王云芳 王汝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7-50,57,共5页
铬酸盐预处理铝合金对环境及人体有毒害作用,需探寻能代替其且行之有效的“绿色”表面处理技术。采用酸催化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进行水解,以形成的水溶胶作为处理液,采用浸涂法在YL12铝合金表面形成BTESPT涂层,经100... 铬酸盐预处理铝合金对环境及人体有毒害作用,需探寻能代替其且行之有效的“绿色”表面处理技术。采用酸催化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进行水解,以形成的水溶胶作为处理液,采用浸涂法在YL12铝合金表面形成BTESPT涂层,经100℃,12 h固化后通过盐雾试验,以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法表征了该涂层在3.5%NaC l溶液中的腐蚀特性,并与铬酸盐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TESPT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铬酸盐转变涂层的耐蚀性,该处理方法基本上能代替铬酸盐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乙氧基)硅丙]硫化物 涂层 耐蚀性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硅烷化膜层的表征及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云芳 郭增昌 王汝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共5页
为了充分地了解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水溶胶和膜层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变化,采用傅立叶反射吸收红外光谱(FTIR-R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对沉积在YL12铝合金表面的BTESPT水溶胶膜层进... 为了充分地了解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水溶胶和膜层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变化,采用傅立叶反射吸收红外光谱(FTIR-R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对沉积在YL12铝合金表面的BTESPT水溶胶膜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解时间和固化工艺对膜层的组分和结构有显著影响,高温固化形成膜层的电化学阻抗比室温陈化形成膜层的阻抗更高,并且室温预陈化后的膜层在非腐蚀性水溶液中需进一步陈化才能提高膜层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化处理 铝合金 -[3-(2-乙氧基)硅丙]硫化物 电化学阻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烷膜水解工艺优选及膜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鑫 倪自丰 +1 位作者 赵永武 孙中浩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1-65,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硅烷膜的耐蚀性能,在40Cr钢表面制备掺杂氧化石墨烯(GO)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混杂硅烷膜的主要水解工艺参数,包括硅烷浓度、溶液pH值、醇水比、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硅烷膜的耐蚀性能,在40Cr钢表面制备掺杂氧化石墨烯(GO)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混杂硅烷膜的主要水解工艺参数,包括硅烷浓度、溶液pH值、醇水比、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通过硫酸铜滴定试验、酸碱浸泡试验、极化曲线考察经工艺优化后的混杂硅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五因素影响水解工艺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溶液p H值>硅烷浓度>水解时间>醇水比>水解温度;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硅烷浓度为5%(体积分数),乙醇与水体积比为80∶20,溶液pH值为4,水解时间为24h,水解温度为35℃;掺杂氧化石墨烯的硅烷膜耐碱性腐蚀能力强但耐酸性腐蚀能力较弱;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和极化曲线可以看出混杂硅烷膜的耐蚀性比单一硅烷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粒子填充在膜层中弥补了膜层缺陷,阻碍了腐蚀介质的扩散,增强了膜层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乙氧基硅)丙]-硫化物(BTESPT) 氧化石墨烯(GO) 硅烷膜 正交试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钢表面硅烷膜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衍涛 刘敬春 +1 位作者 赵永武 孙中浩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2,25,共5页
目前金属表面硅烷化工艺较少涉及钢材。为更好地理解硅烷膜的耐腐蚀机理,并进一步提高钢材的耐蚀性,采用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硅烷(BTESPT)在40Cr钢表面制备硅烷膜。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硅烷水解及成膜工艺、参数。采用... 目前金属表面硅烷化工艺较少涉及钢材。为更好地理解硅烷膜的耐腐蚀机理,并进一步提高钢材的耐蚀性,采用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硅烷(BTESPT)在40Cr钢表面制备硅烷膜。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硅烷水解及成膜工艺、参数。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了硅烷膜的形貌及成分。采用中性盐雾试验、硫酸铜滴定法、浸泡失重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硅烷膜的耐腐蚀性能及耐蚀机理。结果表明:最佳硅烷水解与成膜工艺为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V_r)76∶18,p H值4.5,BTESPT用量5 m L,水解温度25℃,水解时间72 h;硅烷液浸泡时间120 s,固化温度130℃,固化时间30 min;以最佳水解成膜工艺制得的硅烷膜表面致密光滑,能大幅度提高40Cr钢的耐腐蚀性;硅烷膜主要以阻碍阳极活性区溶解来提高40Cr钢板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膜 耐蚀性 -[3-(乙氧基)硅丙]硫化物硅烷 40CR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表面硅烷锆盐植酸复合转化膜耐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启波 赵永武 卞达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4-109,148,共7页
为提高40Cr钢体表面耐腐蚀性能,采用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硝酸锆和植酸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具有优异耐蚀性能的硅烷锆盐复合转化膜,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硅烷锆盐复合转化液成膜的工艺条件。采用硫酸铜滴定实验... 为提高40Cr钢体表面耐腐蚀性能,采用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硝酸锆和植酸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具有优异耐蚀性能的硅烷锆盐复合转化膜,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硅烷锆盐复合转化液成膜的工艺条件。采用硫酸铜滴定实验、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电化学测试对复合膜的耐蚀性、形貌、成分、膜层的电位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锆盐复合膜最优工艺为硅烷浓度5%(体积分数),硝酸锆浓度为0.75%(质量分数),溶液pH值为4,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0 s;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可以看出掺杂植酸的复合转化膜的耐蚀性比单一硅烷膜和硅烷锆盐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可以看出,植酸的添加弥补了膜层缺陷,阻碍了腐蚀介质的扩散,增强了膜层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转化膜 -[γ-(乙氧基硅)丙]-硫化物(BTESPT) 硝酸锆 植酸 40CR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