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才斌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12,30,共4页
本文结合近年来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从山东气候条件、作物对光温需求及反应特点。
关键词
小麦
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李胜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0期75-77,共3页
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等挑战,需对小麦和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重点关注,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等挑战,需对小麦和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重点关注,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麦套种玉米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强化农作物的抗逆性,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推动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升。基于此,阐述了小麦玉米双高产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双
高产
配套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康玮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69-71,共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双重挑战下,优化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模式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传统种植模式的品种搭配不合理、播期固化、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产量不稳。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播期调整及农...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双重挑战下,优化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模式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传统种植模式的品种搭配不合理、播期固化、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产量不稳。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播期调整及农艺技术创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明显提升了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上述背景,该文系统总结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旨在为粮食主产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一年两作
双高产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夏花生两熟制双高产一体化栽培技术
4
作者
于照兹
高成功
+2 位作者
张礼凤
成波
王才斌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66-368,共3页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关键词
冬小麦
夏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双膜覆盖高产栽培
5
作者
吴文祥
《西北园艺(蔬菜)》
2003年第1期14-14,共1页
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技术,是棚膜与地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乐都地区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干旱、冻害、水肥流失、杂草繁多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一项创新.
关键词
栽培
技术
马铃薯
双
膜覆盖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酒泉地区棉花双株双层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建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酒泉地区
棉花
双
株
双
层
高产
栽培
技术
示范推广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Ⅳ麦油复合群体(B)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才斌
成波
+2 位作者
迟玉成
孙秀山
郑亚萍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3,36,共4页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复合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田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6期58-,68,共2页
根据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特性,把玉米和马铃薯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套种,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比较有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双
套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护地甜瓜双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孙士珍
刘岩峰
周艳
《农村科学实验》
2005年第8期19-19,共1页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如:密宝,该品种具有耐低温.耐弱光,株犁紧凑,结果集中,肉质细腻.香甜可口,抗病、早熟高产等特点。
关键词
保护地
栽培
甜瓜
双
膜早熟
高产
栽培
品种选择
育苗
定植
园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才斌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处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12,30,共4页
文摘
本文结合近年来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从山东气候条件、作物对光温需求及反应特点。
关键词
小麦
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
Keywords
Wheat
peanut
two cropping system
double high yields
principle.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李胜
机构
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人民政府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0期75-77,共3页
文摘
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等挑战,需对小麦和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重点关注,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麦套种玉米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强化农作物的抗逆性,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推动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升。基于此,阐述了小麦玉米双高产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双
高产
配套
栽培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康玮
机构
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69-71,共3页
文摘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双重挑战下,优化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模式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传统种植模式的品种搭配不合理、播期固化、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产量不稳。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播期调整及农艺技术创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明显提升了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上述背景,该文系统总结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旨在为粮食主产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转型。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一年两作
双高产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夏花生两熟制双高产一体化栽培技术
4
作者
于照兹
高成功
张礼凤
成波
王才斌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花生办公室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处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66-368,共3页
文摘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关键词
冬小麦
夏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双膜覆盖高产栽培
5
作者
吴文祥
机构
青海省乐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03年第1期14-14,共1页
文摘
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技术,是棚膜与地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乐都地区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干旱、冻害、水肥流失、杂草繁多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一项创新.
关键词
栽培
技术
马铃薯
双
膜覆盖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酒泉地区棉花双株双层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建军
机构
酒泉地区农技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酒泉地区
棉花
双
株
双
层
高产
栽培
技术
示范推广
增产机理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Ⅳ麦油复合群体(B)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才斌
成波
迟玉成
孙秀山
郑亚萍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3,3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委二级攻关项目
文摘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关键词
小麦
花生
两熟制
双高产栽培
复合群体
Keywords
Wheat Peanut Two-cropping systerm bauble high-yield cultivationCompound population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田明
机构
云南阿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6期58-,68,共2页
文摘
根据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特性,把玉米和马铃薯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套种,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比较有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双
套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护地甜瓜双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孙士珍
刘岩峰
周艳
机构
长春市绿园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5年第8期19-19,共1页
文摘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如:密宝,该品种具有耐低温.耐弱光,株犁紧凑,结果集中,肉质细腻.香甜可口,抗病、早熟高产等特点。
关键词
保护地
栽培
甜瓜
双
膜早熟
高产
栽培
品种选择
育苗
定植
园艺管理
分类号
S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王才斌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李胜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双高产栽培技术
康玮
《农村科学实验》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冬小麦─夏花生两熟制双高产一体化栽培技术
于照兹
高成功
张礼凤
成波
王才斌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铃薯双膜覆盖高产栽培
吴文祥
《西北园艺(蔬菜)》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酒泉地区棉花双株双层高产栽培技术
吴建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Ⅳ麦油复合群体(B)
王才斌
成波
迟玉成
孙秀山
郑亚萍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田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保护地甜瓜双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孙士珍
刘岩峰
周艳
《农村科学实验》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