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双马赫-曾德分布式光纤传感振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文晨 秦增光 +5 位作者 刘兆军 徐演平 李钊 渠帅 丛振华 王泽群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0-1416,共7页
双马赫-曾德(M-Z)干涉仪系统因其光路简单、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等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但由于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直接采取互相关计算方法获取扰动信号位置会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 双马赫-曾德(M-Z)干涉仪系统因其光路简单、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等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但由于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直接采取互相关计算方法获取扰动信号位置会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数据信号处理方案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分布式光纤振动定位检测。通过对接收到的两路光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函数,并对所有本征模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叠加得到希尔伯特谱,从而可以清晰直观地提取到由振动信号引起的高相似度光信号信息,再通过互相关计算由振动信号引起的时间延迟,从而准确计算振动位置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直接互相关计算方法,本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及提取双M-Z干涉仪系统中振动信号引起的特征信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减小定位误差。本文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并搭建了双M-Z干涉仪系统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直接互相关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互相关数据的计算量,同时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振动位置的定位精度,在2 km的传感光纤长度、10 MHz采样率下,定位精度可达10 m。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马赫-曾德干涉仪系统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希尔伯特-黄变换 双马-曾干涉仪 定位方法 端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Z光纤干涉仪中随机生成数偏振控制算法
2
作者 黄微卫 张志勇 邵理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1,74,共5页
采用基于两路检测信号相关系数的随机生成数算法,通过偏振控制器对输入偏振态进行调节,解决了双M-Z(马赫-曾德)光纤传感系统中出现的偏振相位偏移问题,改善了两路检测信号的相关性。对随机生成数算法的可行性及其3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 采用基于两路检测信号相关系数的随机生成数算法,通过偏振控制器对输入偏振态进行调节,解决了双M-Z(马赫-曾德)光纤传感系统中出现的偏振相位偏移问题,改善了两路检测信号的相关性。对随机生成数算法的可行性及其3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执行5min可搜索到邦加球的绝大部分区域,具备全局搜索能力,并且通过合理地设置随机生成数算法的参数,可使系统在3min左右搜索到偏振态的最佳位置,使两路检测信号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9左右,恢复两路检测信号的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曾干涉仪 相关系数 随机生成数算法 偏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Z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分级互相关定位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申欢 白元涛 刘继红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为提高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振动事件的定位速度,提出了一种分级互相关定位方法。首先,对双向干涉信号降采样,通过互相关运算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原始干涉信号在初步定位结果附近进行局部互相关以获得振动事件的... 为提高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振动事件的定位速度,提出了一种分级互相关定位方法。首先,对双向干涉信号降采样,通过互相关运算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原始干涉信号在初步定位结果附近进行局部互相关以获得振动事件的精确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互相关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能够缩短双M-Z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定位时间,提高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 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降采样 局部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MZ干涉原理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振威 蒋思尝 +2 位作者 栾敬钊 翟晖 骆健恒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47,共3页
针对市场上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定位精度和灵敏度低、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原理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相干检测技术和入侵事件模式识别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单次触发的探... 针对市场上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定位精度和灵敏度低、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原理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相干检测技术和入侵事件模式识别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单次触发的探测率>99.7%,多次触发的探测率=100%,单次误报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双马-曾德尔干涉 光拍频 相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HT变换在光纤振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艳歌 程丹 刘继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5,共4页
针对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输出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点,提出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CEEM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利用各阶IMF的归一化自... 针对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输出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点,提出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CEEM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利用各阶IMF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筛选出噪声分量进行中值滤波;然后对各阶IMF分量做Hilbert变换,基于Hilbert边际能量谱构造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实现振动信号的模式识别。对四种典型光纤振动信号的实验验证表明,算法的平均正确识别率最低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应用 光纤振动传感技术 模式识别 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信号分解 信号消噪 信号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the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6
作者 ZHU Xiao-Jun LIU Yu +5 位作者 WU Yue ZHUANG Hao-Ran SUN Dan SHI Yue-Chun CAO Juan YANG Yong-Jie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A novel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a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TP-MZI)is proposed.The MTP-MZI mode monitor is creat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no-core fiber,NCF)and a(single-mode fibe... A novel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a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TP-MZI)is proposed.The MTP-MZI mode monitor is creat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no-core fiber,NCF)and a(single-mode fiber,SMF)together with an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r,establishing two distinct centimeter-level optical transmission paths.Since the high-order modes in NCF transmit near-infrared light more sensitively to curvature-induced energy leakage than the fundamental mode in SMF,the near-infrared high-order mode light leaks out of NCF when the curvature changes,causing the MTP-MZI transmission spectrum to change.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vature,transmission spectrum,and spatial frequency spectrum,the modes involved in the interference can be studied,thereby revealing the mod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infra⁃red light in optical fibers.In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higher-order modes were excited by inserting a novel hollow-core fiber(HCF)into the MTP-MZI.When the curvature of the MTP-MZI changes,the near-infrared light high-order mode introduced into the device leaks out,causing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to return to its origi⁃nal state before bending and before the HCF was splic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TP-MZI mode monitor can monitor the fiber modes introduc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provid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for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infrared mode monitor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two-path structure all-fiber-for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