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无功支撑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颜湘武 雷国庆 +2 位作者 蔡光 雷健华 马腾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207,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步运行工况的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暂态过电压期间均容易存在网侧变流器失控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变流器的直流稳压作用,最终导致母线电压过高而触发保护,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风电机组脱网。然后,通过网侧和转子侧变流器调节变流器功率因数角,向电网持续注入感性无功电流,利用滤波器阻抗的分压作用,提出基于变流器功率因数角调节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从而满足变流器电压相量的控制要求,解决了直流侧母线不能稳压的问题。此外,根据不同电压区间制定了更细致的分段控制方案,有利于电网电压快速恢复。最后,结合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了双馈风电机组在暂态过电压下故障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及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压穿越 无功支撑 变流器 相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2
作者 刘军 全哲辰 +1 位作者 朱世祥 武培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186,共12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时疲劳载荷会显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小信号法构建了在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两种线性化双馈风电机组调频模型,通过...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时疲劳载荷会显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小信号法构建了在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两种线性化双馈风电机组调频模型,通过等效同步发电机组的惯量响应以及静态调差特性确定双馈风电机组的期望输出功率,构造了以双馈风电机组期望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之差和载荷最小为目标的性能指标函数,并通过快速迭代Riccati方程实时求解该性能指标函数,获得双馈风电机组最优调频功率,在实现一次调频控制的同时减少双馈风电机组载荷。此外,提出了根据剩余转子动能及频率偏差自适应调整性能指标函数权重的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双馈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有效提升双馈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同时减少了机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疲劳载荷 线性二次型高斯(LQG)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莫中华 王德林 +2 位作者 杨映海 张鹏 周家响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7,共12页
为充分挖掘双馈风电机组在调频领域的潜能,抑制其退出调频时转子转速恢复导致的频率二次跌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首先,定义启桨风速,在此基础上,优化双馈风电机组的限功率运行模式,提... 为充分挖掘双馈风电机组在调频领域的潜能,抑制其退出调频时转子转速恢复导致的频率二次跌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首先,定义启桨风速,在此基础上,优化双馈风电机组的限功率运行模式,提高机组减载备用的稳定度与可信度。其次,在机组频率支撑阶段,为适应不同扰动情况,将下垂控制系数与电网频率偏差值以及系统负荷扰动量耦合,根据扰动功率大小以及频率变化值对系数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降低系统最大频率偏差;在转速恢复阶段,为抑制系统频率的二次跌落,借助Sigmoid函数定义双馈风电机组的调频参与系数,使其平缓切换至限功率运行模式,实现转子转速的平稳恢复。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限功率运行 自适应控制系数 最大频率偏差 频率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4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阻尼控制
5
作者 郭子腾 张宇 +2 位作者 张琛 宗皓翔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1328,I0004,共12页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电网侧扰动更易激发机组轴系扭振。为探究构网型控制下机组轴系的扭振特性,对其进行阻尼控制,建立了计及机电耦合特性的构网型风电机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特征值轨迹分析,论证了对构网型机组引入额外扭振阻尼控制的必要性;阐明了经典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构网型控制下的阻尼能力受限机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不影响构网型机组惯量响应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构网型风电机组轴系的欠阻尼甚至振荡发散问题,最后在基于Bladed+NovaCor的联合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及所提阻尼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虚拟同步机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扭振特性 阻尼控制 虚拟同步相角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参数辨识
6
作者 邓俊 陈杰 +3 位作者 李怡然 郑天悦 程嘉康 朱大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505,共10页
针对双馈感应式发电机(DFIG)控制参数辨识存在的精度低和辨识过程繁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E-WOA)的DFIG控制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Fuch映射与反向学习相结合的种群初始化策略,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提高算法... 针对双馈感应式发电机(DFIG)控制参数辨识存在的精度低和辨识过程繁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E-WOA)的DFIG控制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Fuch映射与反向学习相结合的种群初始化策略,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搜索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池机制增加种群多样性;为提高搜索能力,设计迁移、优先选择和包围猎物3种搜索策略。通过建立DFIG的等效模型,将仿真模型和等效模型的输出的均方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结合E-WOA辨识控制参数。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参数辨识方法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变流器 双馈风电机组 控制系统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序并网标准的双馈风电机组调控关键技术
7
作者 徐海亮 费壬翔 +2 位作者 葛平娟 胡家兵 朱东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5-1749,共15页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全球主要风电大国、IEEE标准协会等陆续制定了风电负序并网标准。为了满足上述标准,双馈风电机组将面临暂态同步稳定性、小干扰稳定性与正-负序、机-网侧协同控制等3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为此,该文...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全球主要风电大国、IEEE标准协会等陆续制定了风电负序并网标准。为了满足上述标准,双馈风电机组将面临暂态同步稳定性、小干扰稳定性与正-负序、机-网侧协同控制等3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为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风电负序并网标准。接着,结合已有研究对双馈风电机组满足负序并网标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剖析。进一步,针对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双馈风电机组的负序调控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对比。最后,对风电负序并网标准与双馈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网不对称故障 负序并网标准 负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鲁华永 袁越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7,共10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卸荷电阻通过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在控制电路中引入有功功率-直流母线电压的下垂控制环节,实现故障期间电路电阻吸收功率的动态调节,同时设置高、低电压穿越两种模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变化情况自主启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智能卸荷电路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在直流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恢复所需时间、转子电流畸变程度和方案经济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超级容能 卸荷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利用转子动能进行一次调频能力动态估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腾辉 李卫东 +4 位作者 申家锴 沈毅 陈琦 李继成 刘清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动态变化的一次调频简化解析模型,借助其一次调频能力的解析解,可快速分析风速波动对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提出双馈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概率解析描述,利用点估计与Gram-Charlier级数展开,获得了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随风速波动的概率分布特征。仿真验证了所提动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和一次调频能力概率估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发 双馈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转子动能 概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双馈风电机组复合解耦控制策略
10
作者 冯艳涛 谢震 +2 位作者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8-625,共8页
在风力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并网点的短路比同步降低,基于锁相环同步的双馈风电机组面临稳定裕度不足及功率耦合加剧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小信号模型,探究锁相环对于电流控制的影响回路,降低系统稳定裕... 在风力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并网点的短路比同步降低,基于锁相环同步的双馈风电机组面临稳定裕度不足及功率耦合加剧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小信号模型,探究锁相环对于电流控制的影响回路,降低系统稳定裕度的机理。进一步提出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复合解耦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能力。该文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锁相环 耦合回路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通用建模的双馈风电机组参数的一体化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益华 李卫星 +3 位作者 李成翔 罗超 晁璞璞 崔浩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2-101,共10页
风电在电网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其动态特性,尤其是故障穿越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亟须构建能够表征实际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白盒模型。然而,风电机组的模型参数众多且交互影响,当前的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风电在电网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其动态特性,尤其是故障穿越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亟须构建能够表征实际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白盒模型。然而,风电机组的模型参数众多且交互影响,当前的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组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及限幅参数、转子侧内外环控制参数、网侧内外环控制参数和电气参数的整体辨识,尤其是无法精准辨识对外特性不敏感的参数。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工况,构建了包含机组本体及全部控制器的频域通用模型,将参数分为4类逐步辨识,提出基于频域模型的分类分步一体化辨识方法。通过与仿真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频域通用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参数辨识值与真值的对比、辨识出的白盒模型与厂家黑盒模型的响应特性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故障穿越 参数辨识 频域建模 一体化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实测建模及暂态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 秦世耀 +1 位作者 李少林 贺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4,共10页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综合稳定程序(PSASP)中DFIG模型及控制结构,建立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数学模型并分析故障暂态过程,明确LVRT暂态控制核心参数。其次,基于DFIG的LVRT部分现场实测工况数据,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实现了DFIG故障暂态控制参数辨识。最后,基于剩余实测工况数据进行辨识参数准确性分析与校验,仿真验证了所提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所提方法辨识结果泛化能力强、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压穿越 参数辨识 实测数据 混沌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振荡机理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娜 苏亚妮 于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输出功率的振荡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上建模仿真,通过能量变化深入分析风力机功率在机组内传播机理及功率振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含低频振荡分量的风力机功率通过负阻尼双馈风电机组时,与机组的次同步振荡耦合,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输出能量大幅增加,机组输出功率中既有低频振荡也有次同步振荡,它们随机组阻尼和风速变化而变化;风速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消耗的能量主要由风力机子系统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塔影效应和剪切 耦合 变流器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的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阻尼特性分析
14
作者 孙正龙 李明达 +2 位作者 郝舒宇 姜超 蔡国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5-4864,I0007-I0009,I0006,共14页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具有建立和支撑电压的能力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采用电压源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响应电网动态会更易引起轴系扭振问题,甚至恶化扭振阻尼。因此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了轴系...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具有建立和支撑电压的能力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采用电压源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响应电网动态会更易引起轴系扭振问题,甚至恶化扭振阻尼。因此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了轴系扭振的阻尼特性,并提出了轴系扭振阻尼的量化表征方法。首先,基于轴系的二质量块传动模型构建了轴系的暂态能量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取出轴系的势能和耗散能量,表征轴系振荡过程中能量的积累和耗散效应,并探究了能量耗散与特征值实部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参数对轴系扭振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定义了能量耗散因子用以量化表征轴系扭振的阻尼。最后对提出的结论与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 扭振 能量耗散 阻尼 虚拟同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低电压穿越响应分析
15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575,共10页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仿真程序。利用建立的仿真程序对风电机组稳态工况进行了仿真,筛选出齿轮啮合力与轴承力最大的部件。将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曲线加载到仿真程序中,对低电压穿越各类工况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电压穿越会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的齿轮与轴承产生冲击,并且冲击载荷的大小与机组工况载荷、电压跌落幅值以及跌落形式相关,并且这三者的影响因素是依次递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链 齿轮 轴承 压穿越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晋 刘凯 +4 位作者 程淋伟 裘愉涛 吴银福 关继勇 朱志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4,共10页
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对系统内传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已经显现,部分地区继电保护在近区故障时灵敏性与可靠性下降。聚焦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中的应用,对跟随型逆变器的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特性进行分析。在假设风电机组电动势不变... 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对系统内传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已经显现,部分地区继电保护在近区故障时灵敏性与可靠性下降。聚焦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中的应用,对跟随型逆变器的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特性进行分析。在假设风电机组电动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叠加原理计算系统等值阻抗,并将电压相位突变转化为系统等值阻抗变化问题,进而分析正序电压极化阻抗继电器的行为。分别针对联络线上风电场侧和系统侧的阻抗继电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等效阻抗变化会导致阻抗圆灵敏角偏移,从而使得风电场侧距离保护在正向故障时可能出现区外误动区内拒动的情况,系统侧距离保护在反向故障时可能存在误动的风险。此外,联络线上发生故障,系统等值阻抗的变化还可能导致无故障相邻线路的误动。最后,参照现场接线图搭建仿真模型,对风电场侧、系统侧和负荷侧的快速距离保护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之前的分析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双馈风电机组 正序压极化 阻抗继 系统等值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神经网络建模及参数预测
17
作者 丁新虎 潘学萍 +2 位作者 孙晓荣 和大壮 陈海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传动系统是双馈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对电力系统同步稳定及频率稳定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的传动系统模型参数是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前提。为解决因大扰动量测信息不充裕导致模型参数难以辨识的困难,提出利用机组正... 传动系统是双馈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对电力系统同步稳定及频率稳定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的传动系统模型参数是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前提。为解决因大扰动量测信息不充裕导致模型参数难以辨识的困难,提出利用机组正常运行状态时随机小扰动激励下丰富的历史响应数据,根据响应数据与模型参数的对应关系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当前响应数据进行驱动系统模型参数预测。首先讨论了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建模的基本流程;针对含双馈风电机组的无穷大系统仿真算例,提取随机风速扰动下响应信号受扰轨迹的功率谱特征;定义功率谱灵敏度指标,提出选取功率谱灵敏度较大的参数作为重点参数;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响应信号功率谱与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基于训练得到的BP网络辨识新响应下的模型参数。通过分析BP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的误差,验证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参数预测 功率谱特征 可辨识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考虑运行参数变化的双馈风电机组振荡特性研究
18
作者 董啸 李云婧 +2 位作者 孙蓬勃 孙树敏 孙宁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为了研究微电网内电力设备间的耦合及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基于暂态能量流法,计及风速和机组控制策略,推导双馈风电机组中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的能量函数;然后,研究风速、机组控制参数等运行参数变化时各个子系统... 为了研究微电网内电力设备间的耦合及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基于暂态能量流法,计及风速和机组控制策略,推导双馈风电机组中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的能量函数;然后,研究风速、机组控制参数等运行参数变化时各个子系统能量消耗的变化机理,分析机组振荡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建模仿真,分析运行参数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变化及功率振荡特性,并与特征值计算结果比较,验证分析的合理性,得到风速变化对双馈风电机组振荡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控制参数 能量消耗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速与变桨协调的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 被引量:170
19
作者 张昭遂 孙元章 +2 位作者 李国杰 程林 林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25,43,共7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无法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并且由于其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下,亦无备用的有功功率支援电网的频率控制。通过提升发电机转子转速和调节桨距角可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的减载运行,从而保留部分有功功率作为... 双馈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无法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并且由于其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下,亦无备用的有功功率支援电网的频率控制。通过提升发电机转子转速和调节桨距角可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的减载运行,从而保留部分有功功率作为备用以提升对电网频率的调节能力,但是超速控制和变桨控制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一定的工程局限性。为深入挖掘双馈风电机组的调频潜力,提出了一种超速与变桨相协调的调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风速条件,将调频分为低风速、中风速和高风速3种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可辨识这3种模式的判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双馈风电机组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频率控制 超速 变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54
20
作者 高本锋 李忍 +4 位作者 杨大业 宋瑞华 赵书强 刘晋 张学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0,共10页
大规模风电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时,双馈风电机组(DFIG)会由于转子侧换流器(RSC)与固定串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新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在分析DFIG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其基于交流受控... 大规模风电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时,双馈风电机组(DFIG)会由于转子侧换流器(RSC)与固定串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新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在分析DFIG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其基于交流受控电压源和直流受控电流源的等效仿真模型,避免了开关器件的高次谐波对DFIG电气阻尼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了仿真效率。基于等效模型,采用时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计算DFIG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特性,进而分析风速、转子侧换流器PI参数、串补度和线路电阻对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速的减小、内环增益的增大、积分时间常数的减小、串补度的增加以及线路电阻的减小都会增加DFIG电气负阻尼;外环PI参数对DFIG阻尼特性影响不大。提出在DFIG RSC中附加混合次同步阻尼控制器(H-SSDC)来抑制SSCI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控制互作用 模型 复转矩系数法 混合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