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机柔直接入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1
作者 崔学深 刘勇鑫 +2 位作者 刘其辉 申旭辉 汤海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交流并网时电压跌落后频率的刚性不可调是定子磁链出现暂态直流分量以及定转子绕组产生过电流的主要原因,进而充分利用单机接入柔直电网的DFIG系统内部交流电压与频率柔性可调的特点,通过定子电压与频率的机网协调控制避免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的产生,从而消除在交流并网时难以解决的定转子瞬态过电流现象,保障DFIG系统持续可控运行。同时,采用加装直流卸荷电路的方法解决转子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单台5MW交流并网和柔直并网的DFIG系统仿真对比,验证基于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汇集 单机柔性直流接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直流低电压穿越 压频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培强 邱时严 +3 位作者 李欣然 曾小军 周丽英 胡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5,共7页
为研究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在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性能上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分析计算了不同控制对象的控制率,在所建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上对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双PWM(pulse width ... 为研究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在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性能上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分析计算了不同控制对象的控制率,在所建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上对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换器控制、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和空载并网控制上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和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不仅简化了控制结构,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滑模变结构 指数趋近律 SIMULINK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本架构及其建模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铁江 董小顺 +2 位作者 张增强 关宇航 梅生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00-2110,共11页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低电压穿越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将氢储能系统安装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中间直流母线处,构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架构。进一步,利用宏观能量表示法(EMR)建立了基于氢储能技...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低电压穿越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将氢储能系统安装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中间直流母线处,构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架构。进一步,利用宏观能量表示法(EMR)建立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并基于EMR反转规则建立了系统的最大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氢储能系统能够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及提高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同时验证了所建EMR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技术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宏观能量表示法 波动平抑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故障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家虎 张鲁华 蔡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3-1029,共7页
该文在建立电网故障时双馈发电机定子电压空间矢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双馈感应发电机以及变换器在电网不对称故障及对称故障时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了双馈发电系统暂态故障响应的本质及各电磁量的变化规律。推导... 该文在建立电网故障时双馈发电机定子电压空间矢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双馈感应发电机以及变换器在电网不对称故障及对称故障时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了双馈发电系统暂态故障响应的本质及各电磁量的变化规律。推导出了双馈发电机电网故障电流的最大值及其发生时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技术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对称分量法 动态响应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家虎 蔡旭 龚幼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58-964,共7页
为了克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分离控制方法动态性能差,抗扰能力弱的缺点,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首先从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统一模型;然后应用逆系统理论... 为了克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分离控制方法动态性能差,抗扰能力弱的缺点,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首先从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统一模型;然后应用逆系统理论,推导出其逆系统模型,将其精确线性化成一个伪线性系统;最后运用内模控制理论对其进行综合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高性能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减少所需的直流滤波储能电容,提高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统一模型 系统理论 内模控制 精确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内模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波 张玉财 阎晓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分离控制方法存在系统动态性能差、抗扰能力弱等缺点,从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统一模型,应用逆系统原理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运用内...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分离控制方法存在系统动态性能差、抗扰能力弱等缺点,从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统一模型,应用逆系统原理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运用内模控制理论对其进行综合,提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逆系统内模控制策略,实现了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还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统一模型 系统 内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信号时变时滞影响的大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附加鲁棒阻尼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子泳 胡志坚 刘宇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5,共10页
大规模风电接入互联电力系统可能会导致电网联络线上严重的功率振荡。大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能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功率,可以通过将控制信号附加到有功功率控制环节来调节输出的有功,以此用来阻尼系统功率振荡。针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功率... 大规模风电接入互联电力系统可能会导致电网联络线上严重的功率振荡。大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能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功率,可以通过将控制信号附加到有功功率控制环节来调节输出的有功,以此用来阻尼系统功率振荡。针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功率振荡,采用广域测量数据并选择合适的反馈信号实现了快速的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在建立的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中考虑了广域测量信号时滞。基于自由权矩阵方法获得了线性化模型标准化时滞鲁棒控制方法,可以由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得到了广域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控制器参数可以通过所提出的LMI迭代算法优化得到。结合状态观测理论获得了一种新型广域时滞输出反馈控制器。基于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建立了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研究模型。时域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器能有效地阻尼系统区间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广域时滞阻尼控制 风电场 时滞 线性矩阵不等式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长亮 宋战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4,19,共5页
随着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增强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扰动下对转子电流的控制能力、改善机组的稳定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双馈电机5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 随着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增强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扰动下对转子电流的控制能力、改善机组的稳定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双馈电机5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观测系统d、q轴间的交叉耦合以及电网电压扰动并加以前馈补偿,削弱了扰动因素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抑制转子电流波动。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电网稳定时能够实现系统有功、无功的精确解耦;在电网故障时,较好地抑制电网电压扰动对转子电流影响,改善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能力。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转子电流 电网电压扰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RBF网络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纪亮 焦晓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7,共7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PID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缺点,该文给出基于非线性逆系统伪线性化模型的具有RBF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策略。首先使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逆系统理论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完整数学...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于近似线性化模型的PID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缺点,该文给出基于非线性逆系统伪线性化模型的具有RBF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策略。首先使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逆系统理论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完整数学模型进行解耦,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在线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处理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保证系统在风速变化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获取风能,且达到电网恒频恒压的要求,实现安全稳定地并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非线性 RBF神经网络 PID控制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咸善 叶浪 程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41-3146,共6页
风电系统故障及其处理过程中,双馈电机双变流器间会产生不平衡有功功率,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引发电容击穿。基于变流器和直流电容的模型提出混合储能装置中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协调控制策略,依据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直流侧功率幅值变... 风电系统故障及其处理过程中,双馈电机双变流器间会产生不平衡有功功率,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引发电容击穿。基于变流器和直流电容的模型提出混合储能装置中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协调控制策略,依据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直流侧功率幅值变化的高、低频分量控制DC/DC变换器,进一步计算了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约束方法,并通过MATLAB搭建模型验证上述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故障期间电机直流侧不平衡功率,稳定直流侧电压,提高系统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可为风电机组配备故障全程穿越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混合储能系统 经验模态分解 故障穿越 直流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磁链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战锋 夏长亮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将矩阵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映射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定子磁链定向的dq坐标系,提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定子磁链定向的调制策略,得到零序分量传递方式的结论;明确调节过程的物理意义,简化各开关占空比的计算过程,在保证输入功率因数可调... 将矩阵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映射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定子磁链定向的dq坐标系,提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定子磁链定向的调制策略,得到零序分量传递方式的结论;明确调节过程的物理意义,简化各开关占空比的计算过程,在保证输入功率因数可调的情况下,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抑制输出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并在一台矩阵变换器励磁的4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应用上述调制策略.结果表明:该调制算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能有效改善风力发电系统输出电能质量,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调制策略 定子磁链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穿越性能改善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仕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836,共9页
PI控制策略限制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开关控制的故障穿越策略,在机端电压跌落瞬态期间利用多态滞环电流矢量控制器快速的瞬态性能抑制转子绕组的过电流,同时实施转子绕组串联动态电阻器,进一步抑制转... PI控制策略限制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开关控制的故障穿越策略,在机端电压跌落瞬态期间利用多态滞环电流矢量控制器快速的瞬态性能抑制转子绕组的过电流,同时实施转子绕组串联动态电阻器,进一步抑制转子绕组的过电压和过电流。详细介绍了多态滞环电流矢量控制器和基于多开关控制的故障穿越策略的实施过程。针对3种典型机端电压跌落类型,在Matlab/Simu1ink平台中构建了所提出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的动态仿真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改善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故障穿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故障穿越策略 多开关控制 多态滞环电流矢量控制 动态电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滤波电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敏 盖凯凯 林悦铭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6-401,共6页
通过建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换器数学模型,分析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电仿真模型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构建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为了有效抑制网侧电流的谐波,在电路中增加了LCL滤波电路。基于MATLAB... 通过建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换器数学模型,分析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电仿真模型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构建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为了有效抑制网侧电流的谐波,在电路中增加了LCL滤波电路。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良好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通过对比未带滤波电路与带滤波电路的电流快速傅里叶分析图,表明带LCL滤波电路的网侧电流畸变率低于5%,很好的满足了交流侧能输出高质量正弦波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网侧变换器 LCL滤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开关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恒定开关频率电流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邱伟康 陈宇 +1 位作者 文刚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6134-6144,共11页
较之基于背靠背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基于九开关变换器(nine-switchconverter,NSC)的双馈风电系统所需器件更少,且可通过对NSC直流母线电压及电流容量在机侧与网侧的动态分配实现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并具备... 较之基于背靠背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基于九开关变换器(nine-switchconverter,NSC)的双馈风电系统所需器件更少,且可通过对NSC直流母线电压及电流容量在机侧与网侧的动态分配实现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并具备无功补偿能力。对九开关双馈风电系统的控制,目前均沿用了传统矢量控制与NSC特殊调制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过程复杂,性能提升有限。为简化控制过程并提升控制性能,该文提出适用于NSC双馈风电系统的恒定开关频率电流滑模控制,该方法直接在三相静止坐标系进行电流滑模闭环控制,生成NSC驱动所需占空比。该文对所提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实验将其与传统比例积分控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滑模控制具有优于比例积分控制的动态响应和LVRT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开关变换器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滑模控制 低电压穿越 恒定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C-link电压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仕红 毛承雄 +1 位作者 王丹 陆继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1,43,共6页
针对网侧变流器双闭环控制中电压外环对DC-link电压振荡抑制响应慢及电流内环对前馈补偿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控制DC-link电容器充电功率的网侧变流器单闭环控制策略。本策略中引入的前馈补偿直接施加在控制电压的节点上,以及一个... 针对网侧变流器双闭环控制中电压外环对DC-link电压振荡抑制响应慢及电流内环对前馈补偿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控制DC-link电容器充电功率的网侧变流器单闭环控制策略。本策略中引入的前馈补偿直接施加在控制电压的节点上,以及一个跟踪-微分器用于外界扰动动态前馈补偿的获取。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通过两种典型情况研究了所提出的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对DC-link电压振荡抑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DC-link电压的冲击幅值及振荡,提出的前馈补偿方案及跟踪-微分器解决了电流内环对前馈补偿的延时以及经典微分器的噪声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网侧变流器 DC-link电压 跟踪-微分器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耗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许利通 程明 +1 位作者 魏新迟 宁新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2-480,共9页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时,如果给定的参考功率不准确,系统不能跟随参考转速,则无法发出最大功率。该文基于传统的功率反馈法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定转子铜耗、铁耗等功率损耗,提出考虑损耗的无...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时,如果给定的参考功率不准确,系统不能跟随参考转速,则无法发出最大功率。该文基于传统的功率反馈法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定转子铜耗、铁耗等功率损耗,提出考虑损耗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反馈法MPPT控制策略。此方法通过修正的Steinmetz方程获得准确的铁耗,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功率流动确定精确的参考功率,实现了最大风能跟踪。通过对考虑损耗的功率反馈法MPPT控制策略的仿真及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功率反 最大功率点跟踪 损耗 Steinmetz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谐波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闵浩 刘惠康 唐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0-486,共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系统发生电气故障时,定子电流的故障特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间谐波特征频率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定子电流,并使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电子...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系统发生电气故障时,定子电流的故障特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间谐波特征频率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定子电流,并使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电子三相电流,找出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间谐波特征频率。出现故障时,根据哪一相产生的间谐波特征频率就可以判断系统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基于Matlab/Simulink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在异常工作状况时,根据分析定子电流产生的间谐波特征频率,可以判断系统的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相比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等方法,HHT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寻找到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间谐波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新平 纪志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66-671,共6页
为了研究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文中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该模型以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下的单机无穷大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征值和参与因子方法,分析系统振荡模式和衰减模式以及状态变量参与程... 为了研究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文中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该模型以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下的单机无穷大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征值和参与因子方法,分析系统振荡模式和衰减模式以及状态变量参与程度,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小干扰稳定 特征值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配电网短路电流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奚鑫泽 邢超 +4 位作者 覃日升 何廷一 和鹏 孟贤 程春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21-927,共7页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能将辐射状的单电源系统变为双电源系统,改变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当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配电网的短路电流会受到风力发电接入的影响.针对DFIG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配电网中不同...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能将辐射状的单电源系统变为双电源系统,改变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当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配电网的短路电流会受到风力发电接入的影响.针对DFIG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配电网中不同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受到风力机接入容量及接入点位置影响的问题,结合DFIG的控制策略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含风力发电的配电网短路故障电流关系式,对风力机提供的短路电流进行分析.然后,引入模型预测控制,与经典的矢量控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控制策略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配电网在不同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随风力机接入容量及位置的变化情况,分析总结DFIG对配电网短路电流及电流保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配电网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