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VSC-HVDC并网系统的LVRT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 张新燕 +2 位作者 王再闯 刘俊勇 张婷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80,共5页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把风电大规模外送。针对电网交流侧输出端出现故障以及VSC-HVDC输出功率能力下降将导致直流侧功率过剩,直流侧电压上升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维持传输功率平衡,并能够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把风电大规模外送。针对电网交流侧输出端出现故障以及VSC-HVDC输出功率能力下降将导致直流侧功率过剩,直流侧电压上升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维持传输功率平衡,并能够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VRT)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在直流侧加装卸荷装置,消耗VSC-HVDC两端不平衡引起的"功率差"能量,使风机组不脱网稳定运行。结合新疆某风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场 柔性高压直流输电 功率差 卸荷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场无功支撑范围的鲁棒估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瑜 李正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6,共11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无功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双馈风力发电场可作为新型无功源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由于风电场内网络约束的非线性以及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估计双馈风力发电场的无功支撑范围,对此提出鲁棒估计方法... 双馈异步发电机无功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双馈风力发电场可作为新型无功源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由于风电场内网络约束的非线性以及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估计双馈风力发电场的无功支撑范围,对此提出鲁棒估计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无功支撑范围估计模型,其中第1阶段优化给出候选的最大无功支撑范围,第2阶段优化检查在各种不确定场景下,风电场是否均可提供候选范围内的无功功率。为便于求解,通过锥松弛和对偶转化将非凸的第2阶段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通过罚因子保证松弛解的精确性。基于列约束生成算法求解该鲁棒优化模型,得到最大无功支撑范围。最后给出风电场作为无功源参与电网无功优化的策略。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可以准确估计风电场的无功支撑范围以及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场 无功支撑范围 无功优化 鲁棒优化 列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3
作者 王鑫 程启明 +1 位作者 陈炯 周伟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双馈风电场的SSO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中国河北沽源典型的风电场等效为远、近两个风电场,从而建立考虑DFIG变换器控制环节和PLL精度在内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采用阻抗分析法从频域角度分析了风速、线路串补度、风电场容量及DFIG风机变流器的PI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风电场SSO稳定性与RSC电流内环的PI比例系数、串补度成反比,与风速、远近风电场容量比成正比;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采用时域的仿真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阻抗分析法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研究结论对理解风力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和设计有效的SSO抑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SSO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SSO抑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S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场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阻抗分析法 并网系统 时域仿真法 PI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