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阻抗重塑的双馈风机并网宽频振荡抑制策略
1
作者 王宁 柯伟鹏 +2 位作者 姚睿哲 陈涛 李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附加电压前馈补偿PLL的阻抗重塑方法,前馈通道串联陷波器提取宽频振荡分量,重塑DFIG宽频带阻抗。搭建DFIG并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抑制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情况下DFIG接入弱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风机(dfig) 弱电网 阻抗重塑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棒保护投入下考虑多影响因素的双馈风机电流包络区间计算
2
作者 黄琛 沈毅 李银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与传统发电机不同,撬棒保护投入下的双馈风机(DFIG)输出电流中含有较大的与工频接近的转子频分量,而基于工频测量原理的保护算法无法将其滤除,这给新型电力系统中工频保护的定值整定带来了挑战。文中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DFIG电流的时域... 与传统发电机不同,撬棒保护投入下的双馈风机(DFIG)输出电流中含有较大的与工频接近的转子频分量,而基于工频测量原理的保护算法无法将其滤除,这给新型电力系统中工频保护的定值整定带来了挑战。文中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DFIG电流的时域表达式,全面分析了影响包络区间的不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后探讨各因素在包络区间计算中的计及方法,得到了两层式的整体计算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撬棒保护投入下考虑多影响因素的DFIG输出电流包络区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计及各种可能的故障工况,全面考虑了不同因素对转子频分量的影响,并通过设置离散步长、逐点求解,得到了较为精确的输出电流包络区间。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了DFIG并入无穷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定值整定 故障工况 风机(dfig) 撬棒保护 工频测量 包络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良 齐冬莲 +2 位作者 吴越 韩涛 陆玲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18,126,共5页
采用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改善电网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最大功率捕获(MPPT)控制和比例控制器的系统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对风机的系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 采用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改善电网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最大功率捕获(MPPT)控制和比例控制器的系统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对风机的系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搭建系统仿真平台,验证了在系统受扰情况下,所提出的虚拟惯量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风机 比例控制器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参数辨识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金宇清 赵泽 +1 位作者 鞠平 吴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0-1705,共6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少。为此,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各个参数的轨迹灵敏度相位来判断其可辨识性,发现除定子电抗和转子电抗不可以同时辨识外,其它参数均可以唯一辨识。然后通过分析可辨识参数的时域、频域灵敏度大小以及灵敏度曲线的形状来判断辨识的难易度,确定需要重点辨识的参数为定子电阻、定子电抗、励磁电抗和转子电阻。最后设计了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仿真系统并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WTG) 感应发电机(dfig) 参数辨识 可辨识性 轨迹灵敏度 频域灵敏度 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直接功率综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蔚兰 陈宇晨 +1 位作者 陈国呈 吴国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18-1824,共7页
为了提高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控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直接功率控制(DPC)的双馈风力发电运行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与矢量控制相同的无冲击电流并网及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功能,建立了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双馈风... 为了提高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控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直接功率控制(DPC)的双馈风力发电运行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与矢量控制相同的无冲击电流并网及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功能,建立了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稳态运行及电网发生故障情况下低电压穿越的控制模型,并在3kW的双馈风力发电实验系统上对以上控制策略进行了综合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无冲击电流柔性空载并网,稳态时输出功率解耦控制,以及电网电压瞬降时的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 直接功率控制(DPC) 电网电压定向 综合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 柔性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发电机风能无功快速响应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建林 高志刚 +1 位作者 赵斌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大多数风电厂运营者和电力公司采用电容器或自动投切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来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校正,但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且动态响应性能差,不能适应风速瞬变的问题,为此借鉴定子磁链定向、自抗扰控制的思想,结合有功、... 大多数风电厂运营者和电力公司采用电容器或自动投切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来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校正,但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且动态响应性能差,不能适应风速瞬变的问题,为此借鉴定子磁链定向、自抗扰控制的思想,结合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风能快速响应(WindVAR)控制策略。具有WindVAR功能的风力发电机与传统的发电机一样,其电压可通过本身的电力电子设备进行连续控制和调整,能在电网需要时瞬间完成向电网提供无功、调节系统电压、稳定脆弱电网、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提供超前、滞后或者单位功率因素运行,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增强了电压稳定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VSCF) 感应发电机(dfig) 低压不间断运行 解耦控制 自抗扰控制器(ADRC) 风能无功快速响应系统(Wind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参数辨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永康 潘学萍 鞠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基本粒子群算法(PSO)存在早熟问题,且惯性权重对参数辨识结果的影响较大,为此提出将变权重PSO算法和全局最优位置变异PSO算法相结合的改进PS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参数辨识。分析了DFIG中各参数的可辨识性和辨识难易... 基本粒子群算法(PSO)存在早熟问题,且惯性权重对参数辨识结果的影响较大,为此提出将变权重PSO算法和全局最优位置变异PSO算法相结合的改进PS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参数辨识。分析了DFIG中各参数的可辨识性和辨识难易度,给出了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参数辨识步骤。与采用基本PSO算法、变权重PSO算法和全局最优位置变异PSO算法的参数辨识结果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辨识误差小的优点,即使在较大的搜索范围内仍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dfig) 参数辨识 灵敏度 粒子群算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并网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海岭 王维庆 +1 位作者 姚秀萍 常喜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年第6期70-75,82,共7页
为保持系统稳定,必须要求大规模并网风电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功能已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串联制动电阻装置对双馈感应发电机暂稳特性贡献的机理。详细分析了在电网故障情况下,制动电阻装置对双馈风电... 为保持系统稳定,必须要求大规模并网风电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功能已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串联制动电阻装置对双馈感应发电机暂稳特性贡献的机理。详细分析了在电网故障情况下,制动电阻装置对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贡献,分别就制动电阻接在风电场升压变处与接在双馈感应发电机机端对低电压穿越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故障期间投入适当大小制动电阻,能较好地提高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功能:将制动电阻放置在风电场升压变处贡献效果优于将制动电阻装置放置在双馈感应发电机机端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低电压穿越 制动电阻装置 感应发电机(dfi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性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薛花 王育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48,54,共7页
根据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从能量平衡关系出发,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提出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无源性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双馈感应电机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设计本质上是非线性反馈的无源性滑模控制策略,实... 根据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从能量平衡关系出发,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提出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无源性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双馈感应电机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设计本质上是非线性反馈的无源性滑模控制策略,实现负载转矩时变未知情形下磁链、转速的渐近跟踪控制。针对实际运行时风力发电系统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将无源性滑模控制方法与自适应策略相结合,不仅可实现电机参数摄动时期望电流轨迹的准确跟踪,并可有效抑制由定、转子电阻变化引起的跟踪误差。该方法从能量角度分析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确定不必抵消的"无功力",设计全局定义的控制律,具有形式简单、无奇异点、鲁棒性好的特点。基于dSPACE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性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感应发电机(dfig) Euler-Lagrange(E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下双馈感应发电机谐振滑模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全宇 年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588,共7页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运行性能,提出静止坐标系下的谐振滑模控制策略.以输出定子有功/无功功率平稳为控制目标,通过在滑模控制的切换面方程中加入6倍频的谐振控制器,消除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DFIG功率跟...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运行性能,提出静止坐标系下的谐振滑模控制策略.以输出定子有功/无功功率平稳为控制目标,通过在滑模控制的切换面方程中加入6倍频的谐振控制器,消除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DFIG功率跟踪的误差.分析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通过构建不平衡及谐波电压电网下的DFIG实验系统,采用提出的谐振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DFIG输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平稳输出,验证了提出的谐振滑模控制与传统积分滑模控制相比具有更优越的稳态控制性能和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及谐波电网 感应发电机(dfig) 谐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无功支撑能力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暘 谷昱君 +1 位作者 孟庆功 崇志强 《陕西电力》 2016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的同时满足电网无功支撑需求,对传统矢量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设计了无功协调控制模块。重点研究Crowbar切除时DFIG的低电压穿越问题,充分利用此时DFIG无功调控能力,为确保双馈风机在电网...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的同时满足电网无功支撑需求,对传统矢量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设计了无功协调控制模块。重点研究Crowbar切除时DFIG的低电压穿越问题,充分利用此时DFIG无功调控能力,为确保双馈风机在电网故障较严重时仍满足电网无功需求,配置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作为额外无功辅助设备。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1.5MW并网DFIG仿真模型,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对控制策略改进前后运行结果的分析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发挥DFIG无功支撑能力,减少STATCOM利用率,实现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dfig) 电网故障 无功协调控制模块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计算方法
12
作者 黄琛 郑心怡 李银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8-2136,I0094,I0095,共11页
当网侧发生严重故障时,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通常投入撬棒保护以避免变流器过流,从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传统电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带来了挑战。由于故障时刻的不确定性,为简便现有... 当网侧发生严重故障时,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通常投入撬棒保护以避免变流器过流,从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传统电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带来了挑战。由于故障时刻的不确定性,为简便现有含DFIG接入电力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动稳定性校验,需要对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进行计算。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故障电流的时域表达式,深入探讨了故障时刻对电流各分量以及电流峰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DFIG电流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故障时刻一定时的电流峰值解析式进行了推导,实现了对峰值的快速计算,接着针对故障时刻改变时的峰值计算非线性问题,提出了通过设置离散步长、逐步求解的方法得到了考虑不同故障时刻的峰值。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了DFIG并入无穷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误差均较小,从而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计算 风机(dfig) 撬棒保护 不同故障时刻 电流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无源性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钱平 葛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0-1545,共6页
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设计了本质上是非线性反馈的无源性控制(PBC)策略,实现了负载转矩时变未知情形下磁链、转速的渐近跟踪控制。针对实际运行时风力发电机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将PBC方法与自适应控制相结... 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设计了本质上是非线性反馈的无源性控制(PBC)策略,实现了负载转矩时变未知情形下磁链、转速的渐近跟踪控制。针对实际运行时风力发电机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将PBC方法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不仅可实现电机参数摄动时期望电流轨迹的准确跟踪,并可有效抑制由电阻、电感变化引起的跟踪误差。该方法从能量角度分析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确定不必抵消的"无功力",设计全局定义的控制律,具有形式简单、无奇异点、鲁棒性好等特点。基于dSPACE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性控制(PBC) 自适应控制 感应发电机(dfig) Euler-Lagrange(E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E中的双馈风机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娜 徐政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1080-1084,1103,共6页
针对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带来的问题,采用PSS/E 32版本中的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模型进行了风电场特性及其并网的相关研究。首先对发电机-换流器模型(WT3G)、电气控制模型(WT3E)、风力机及传动轴系模型(WT3T)、桨距角控制模型(WT3P... 针对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带来的问题,采用PSS/E 32版本中的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模型进行了风电场特性及其并网的相关研究。首先对发电机-换流器模型(WT3G)、电气控制模型(WT3E)、风力机及传动轴系模型(WT3T)、桨距角控制模型(WT3P)以及保护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WT3G的低压有功逻辑环节、WT3E无功通道中的无功控制和电压控制模块以及有功通道中的速度功率曲线、WT3P中桨距角控制的作用、WT3T中的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具体阐述,进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典型算例仿真,验证了双馈风机模型的特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闭环电压控制的参数输入对风机电压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此外PSS/E风机模型中不包含低电压穿越等保护模块,可通过自定义保护模块来满足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风机 PSS/E 闭环电压控制 无功控制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VC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并网的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超 卢新良 孙心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采用SVC改善双馈感应型风电场并网时暂态电压稳定性。通过仿真软件DIg SILENT/Power Factory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控制模型。以实现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前提下应用SVC改善风电场的电压稳定性。仿... 采用SVC改善双馈感应型风电场并网时暂态电压稳定性。通过仿真软件DIg SILENT/Power Factory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控制模型。以实现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前提下应用SVC改善风电场的电压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SVC的并网风电场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并且提高了风电机组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的LVRT能力,确保了风电机组的连续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dfig)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低电压穿越(LV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文超 杨炳元 +1 位作者 高敏 李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3-1669,共7页
随着风机装机容量的增加,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故障特性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不同的Crowbar控制策略会导致不同的故障特性。在深入分析DFIG暂态电流特征和Crowbar作用后转子短路电流变化的基础上... 随着风机装机容量的增加,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故障特性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不同的Crowbar控制策略会导致不同的故障特性。在深入分析DFIG暂态电流特征和Crowbar作用后转子短路电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其定、转子电流的对应关系,提出一种优化的Crowbar控制策略。电网故障期间内Crowbar电路分时段投切,既能满足DFIG的低电压穿越要求,又能改善其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程度。有效地减少了电流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及方向元件、选相元件的错误动作,在根源处减轻基于工频量的傅氏算法出现偏差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最后利用RTDS平台,以内蒙古某风场为依托,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风机 CROWBAR电路 控制策略 故障特性 频率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引起含双馈风电场电力系统振荡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国贇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5-2135,共11页
围绕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研究了该负荷自身的稳定性特征及其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间交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聚合负荷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当聚合负荷内部n台... 围绕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研究了该负荷自身的稳定性特征及其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间交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聚合负荷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当聚合负荷内部n台感应电动机同型时,聚合负荷可等值变换为n个独立的等值子系统,其中1个等值子系统的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induction motor oscillation mode,IMOM)将随着电动机数量n的增加在复平面上不断移动,甚至可能穿越虚轴进入右半平面;并提出一种预估该移动的振荡模式负阻尼时对应的电动机数量的方法。其次,构建了由聚合负荷开环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开环子系统构成的闭环互联系统模型,并从开环模式耦合的角度阐述了聚合负荷与双馈风机间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振荡的机理:当开环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与开环风机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靠近时,可能出现的开环模式耦合将引发2个子系统间的强交互作用,并导致闭环系统振荡模式阻尼减弱。最后,通过新英格兰系统对理论分析及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 风机(dfig) 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IMOM) 开环模式耦合 电力系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多机并联运行的短路电流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欧阳金鑫 王利平 +3 位作者 熊小伏 肖超 余锐 郑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0,109,共8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输出短路电流在组成、大小和衰减时间上与同步发电机区别较大,使得目前DFIG的故障暂态分析已成为风电并网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以DFIG的单机并网系统为对象,由于风电场、风电机群集电系统的网络化特征,单个D...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输出短路电流在组成、大小和衰减时间上与同步发电机区别较大,使得目前DFIG的故障暂态分析已成为风电并网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以DFIG的单机并网系统为对象,由于风电场、风电机群集电系统的网络化特征,单个DFIG的暂态特性并不足以表征大量机组共同作用的整体性特征。对多个DFIG并联运行时短路电流较单机并网运行时的区别及其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基于三相电路空间矢量的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分析,通过推导DFIG的短路暂态过程,构建了DFIG单机和多机并联运行时工频、直流和转速频率分量的矢量等效电路,进而推导了DFIG短路电流及其相关性的解析式,分析了DFIG多机并联运行下短路电流的变异规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感应发电机(dfig) 短路电流 等效电路 空间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涛 刘国平 +3 位作者 黄淼 文一宇 廖勇 王国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风电场VSC-HVDC的系统接入方式提出了一个控制方案,保障电力系统在波动的风电穿透率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的动态模型分别进行了描述,基于矢量控制系统和虚拟电压坐标定向,对WFVSC稳态的电压控制模块和引入了...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风电场VSC-HVDC的系统接入方式提出了一个控制方案,保障电力系统在波动的风电穿透率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的动态模型分别进行了描述,基于矢量控制系统和虚拟电压坐标定向,对WFVSC稳态的电压控制模块和引入了d-q电流的交叉乘积项的暂态电压控制模块分别进行了设计,用来控制风电场电压的相应部分,同时,考虑交流侧和直流侧的参数变化以及外部扰动,提出了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判据的GSVSC改进backstepping控制方案,这两个控制方案构成了本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控制设计,此外,为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性能,假设了3种不同的仿真案例,包含交流和直流侧的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如本地负荷的切入切出,电网电压谐波,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模拟1台200MW机组VSC-HVDC并网运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案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在文中做了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dfig) 高压直流输电(HVDC) 电压源换流器(VSC) 风电场 BACKSTEPPING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3次功率脉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少林 张兴 +2 位作者 谢震 张崇巍 曹仁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研究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转矩3次脉动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包含风剪、塔影效应的风机动态模拟器,提出了转矩指令动态补偿的转矩模拟方案,并建立了整个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对拖模拟平台。依据等效风速原理,对风机的风剪、塔影效... 为研究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转矩3次脉动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包含风剪、塔影效应的风机动态模拟器,提出了转矩指令动态补偿的转矩模拟方案,并建立了整个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对拖模拟平台。依据等效风速原理,对风机的风剪、塔影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模拟,详细研究了由于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3次转矩脉动量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机模拟 风剪效应 塔影效应 转动惯量 转矩补偿 感应发电机 3次脉动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