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馈发电机组调频参与度的风/储协调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德智 栗文义 +1 位作者 温彩凤 柴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8-977,共10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机组利用转子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必须保证频率响应过程中机组的转速及有功输出均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否则将对频率稳定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一种基于DFIG机组调频参与... 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机组利用转子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必须保证频率响应过程中机组的转速及有功输出均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否则将对频率稳定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一种基于DFIG机组调频参与度的风/储协调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考虑DFIG机组转速变化范围和变流器容量约束,通过整定、优化所定义的调频参与度系数,量化机组的实时调频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机组和电池储能系统视作独立调频源,分别采用比例–微分算法和计及储能荷电状态的模糊算法计算各自调频有功,并利用调频参与度系数为风、储有功分配权重,协调二者出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在保障机组转速和功率安全的同时,有效抑制频率二次跌落,并增强了系统对电网频率的有功支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双馈发电机组 电池储能 模糊控制 风/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控制参数分步辨识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戚正浩 段建东 +3 位作者 高桐 邓俊 张阳 陈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侧与网侧控制系统包含8个PI控制器待辨识参数的内、外环传递函数作为参数辨识模型,基于此提出内外环施加不同扰动源的激励方法和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分步参数辨识方法。为避免内外环PI控制器之间的级联... 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侧与网侧控制系统包含8个PI控制器待辨识参数的内、外环传递函数作为参数辨识模型,基于此提出内外环施加不同扰动源的激励方法和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分步参数辨识方法。为避免内外环PI控制器之间的级联问题,特别选出3个合理的内外环观测量。最后,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测试所提分步辨识方法可行性,对比扰动下实际模型与辨识模型的观测量输出,证明辨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参数辨识 传递函数 风力发电机组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闫广新 吐尔逊 晁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7-9,16,共4页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在坐标变换的技术下,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块,对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做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在坐标变换的技术下,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块,对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做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利用变速恒频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改善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并且转子转速也可以改变,使其具有独立的无功调节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为风力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恒频技术 数学模型 双馈发电机组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撬棒保护影响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孔祥平 张哲 +2 位作者 尹项根 王菲 隆茂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共10页
为了研究对称及不对称电网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电流特性,建立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对近区严重故障且撬棒保护动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定子绕组磁链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兼顾精确... 为了研究对称及不对称电网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电流特性,建立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对近区严重故障且撬棒保护动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定子绕组磁链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兼顾精确性和简易性的定子绕组磁链简化计算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电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解析表达式,建立了故障电流的等效计算模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在故障发生后的前2个工频周期内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满足继电保护原理研究和整定计算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撬棒保护 定子绕组磁链 故障电流特性 等效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顾卓远 汤涌 +4 位作者 刘文焯 易俊 张健 戴汉扬 于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5-620,共6页
为深入分析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基于双馈风机的运行原理,建立了双馈风机的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研究。在自主开发的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混合仿真平台(power system department-power system mo... 为深入分析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基于双馈风机的运行原理,建立了双馈风机的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研究。在自主开发的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混合仿真平台(power system department-power system model,PSD-PSModel)中实现了双馈风机的混合仿真功能,建立了双馈风机的基本模型框架。采用单台机等值模拟风电场,并利用IEEE 14节点算例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分析了其控制策略和暂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便于今后与风机制造厂家合作建立实际风机的详细电磁暂态模型,为深化研究风电机组对电网稳定的影响提了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电磁暂态 混合仿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励磁调节特性影响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流特性 被引量:33
6
作者 孔祥平 张哲 +2 位作者 尹项根 何茂慧 王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远区非严重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绕组仍由变频器进行励磁。因此,故障期间变频器的励磁调节特性将对DFIG的故障电流特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分别对设计成典型I型系统和典型II型系统的RSC转子电流内环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 远区非严重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绕组仍由变频器进行励磁。因此,故障期间变频器的励磁调节特性将对DFIG的故障电流特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分别对设计成典型I型系统和典型II型系统的RSC转子电流内环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计及励磁调节特性影响时转子绕组故障电流的简化计算模型。以此基础,对非严重故障期间DFIG的故障电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解析表达式。数字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严重故障 异步发电机组 励磁调节特性 故障电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变换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质量不平衡故障诊断 被引量:15
7
作者 绳晓玲 万书亭 +1 位作者 李永刚 成立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8-197,共10页
首先分析了叶片质量不平衡故障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特性,提出了基于dq坐标变换规则的定、转子电流特性分析法;然后采用希尔伯特解调法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突出了电流的故障频率;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并在双馈风... 首先分析了叶片质量不平衡故障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特性,提出了基于dq坐标变换规则的定、转子电流特性分析法;然后采用希尔伯特解调法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突出了电流的故障频率;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并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叶片质量不平衡故障时,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中都包含故障频率——叶片转频,该方法在叶片不平衡故障的识别中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叶片 质量不平衡 定、转子电流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有功备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组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炜 吴军 +2 位作者 刘涤尘 陈懿 陈柏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8,共8页
风电机组有功备用控制及其协调方法的研究,是解决高渗透率间歇式新能源接入条件下的电网稳定问题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超速法和变桨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改进型协同有功控制策略。中低风速下通过优先加速转子对弃风能量进行... 风电机组有功备用控制及其协调方法的研究,是解决高渗透率间歇式新能源接入条件下的电网稳定问题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超速法和变桨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改进型协同有功控制策略。中低风速下通过优先加速转子对弃风能量进行储存,同时判断转速是否到达额定来启动桨距角调整,进而嵌入附加转速控制和桨距角控制环节设计了双馈感应发电机新型功率控制系统。在风机并网运行时,利用功率控制指令和风机功率输出的差值信号进行风机转速调节,从而实现风机机组快速有功调整及备用调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对风机备用能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组 转速控制 桨距角控制 协调控制 有功备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惯量阻尼特性与改进附加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添翔 律方成 +3 位作者 刘教民 张雷 周倜 包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6,共7页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并网并经高压输电线输送到负荷中心,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送端会出现短时功率过剩,当故障解除线路恢复正常运行后,系统对送端功率需求又瞬时增大。研究发现已有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基于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并网并经高压输电线输送到负荷中心,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送端会出现短时功率过剩,当故障解除线路恢复正常运行后,系统对送端功率需求又瞬时增大。研究发现已有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基于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对负荷突变引起的频率波动控制效果显著,但对于输电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到解除全过程所引起的频率波动控制存在局限性。对此,提出DFIG参与系统调频的改进附加频率控制策略,根据系统频率变化规律修正DFIG常规附加频率控制中的参数,使DFIG在输电线路故障发生到解除全过程中保持有效的惯量阻尼特性,并随系统频率变化迅速调整出力,提高系统频率动态特性。最后应用MATLAB/Simulink搭建4机2区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DFIG频率波动幅值,调频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短路故障 频率调节 变功率跟踪控制 改进附加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鲁华 蔡旭 郭家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64-168,共5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和背靠背的电压型变换器组成,其中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是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系统,背靠背的电压型变换器因直流母线电容的耦合也存在非线性因素。结合双馈电机及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系统研...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和背靠背的电压型变换器组成,其中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是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系统,背靠背的电压型变换器因直流母线电容的耦合也存在非线性因素。结合双馈电机及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系统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非线性因素,分析了传统矢量控制的优点及不足,探讨了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指出了旋转坐标变换在弱化系统非线性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电压型变换器 非线性因素 坐标变换 非线性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锁相环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无源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燕峰 刘海航 +3 位作者 俞人楠 刘佳 刘伟东 赵书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24-232,共9页
为了降低大规模变速风力发电机接入电网的运行风险,需要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增加风电对系统功率振荡的抑制能力。该文通过锁相环实现dq坐标系定向以及输出参考点频率值,考虑锁相环的动态作用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频率之间的... 为了降低大规模变速风力发电机接入电网的运行风险,需要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增加风电对系统功率振荡的抑制能力。该文通过锁相环实现dq坐标系定向以及输出参考点频率值,考虑锁相环的动态作用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频率之间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PCHD)模型,根据系统平衡方程求得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各个状态变量的期望平衡点,然后采用互联和阻尼分配无源控制(IDA-PBC)方法获得转子电压反馈控制律,从而得到DFIG机侧换流器控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最后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IEEE4机2区域系统为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互联和阻尼分配无源控制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 附加阻尼控制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接入与稳定运行仿真 被引量:32
12
作者 赵清声 王志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9-74,共6页
分析了包含大量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运行后对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从系统接入和稳定运行的角度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及普遍采用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在提高风电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实际机组为... 分析了包含大量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运行后对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从系统接入和稳定运行的角度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及普遍采用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在提高风电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实际机组为例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立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风速发生变化时不仅能够以变速恒频方式运行并追踪最大风能,且电网电压也比传统鼠笼式风力发电机组更为稳定。在系统发生最严重的三相接地故障时,风电场具有更好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力发电机组 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故障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许伯强 张舒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9,共7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故障后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SWITSC故障下的DFIG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特征值分析,并勾勒出主导特征值的变化轨迹;另外,找出了对稳定性影响作用较...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故障后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SWITSC故障下的DFIG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特征值分析,并勾勒出主导特征值的变化轨迹;另外,找出了对稳定性影响作用较大的关键性控制参数,结合仿真波形说明了DFIG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得到结论:DFIG发生SWITSC故障后,其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在风速及控制参数合理的条件下仍然具有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风电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小干扰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匝间故障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低电压穿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丽玲 房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7,共6页
基于多回路理论,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Stator Winding Inter-Turn Short Circuit)故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 基于多回路理论,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Stator Winding Inter-Turn Short Circuit)故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例程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对比分析了正常DFIG、带有SWITSC故障的DFIG在外部电网电压骤降情况下的动态响应,得出结论:在SWITSC故障情况下,DFIG的有功功率降低、转速下降、在电网电压骤降时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的能力下降、自身稳定性降低;并且,上述后果随SWITSC故障严重程度以及电网电压骤降程度的增加而愈发明显。结论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SWITSC故障情况下的低电压穿越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多回路理论 电网电压骤降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馈式变速恒频发电机组对电网影响仿真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樊艳芳 晁勤 高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0-32,37,共4页
建立了基于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的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大型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后对电力网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并网运行的双馈式变速恒频... 建立了基于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的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大型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后对电力网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并网运行的双馈式变速恒频发电机组动态性能良好,变速平稳,能够有效控制机端电压,对电网故障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辉 杨顺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为了研究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控制器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该文针对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运行特点和水轮机导叶开度调节结构,首先推导了具有刚性水锤效应的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基于动态同步轴系下... 为了研究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控制器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该文针对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运行特点和水轮机导叶开度调节结构,首先推导了具有刚性水锤效应的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基于动态同步轴系下的双馈发电机双通道励磁控制策略以及有功功率参与反馈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建立了以有功、无功和转差率为系统调节变量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概念和方法得到了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大域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可调速双馈水轮发电机组的静态稳定性与控制器的反馈系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速水轮发电机组 控制系统 稳定性分析 数学模型 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换器电压空间矢量电流滞环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童建东 张新宇 +1 位作者 白宪庆 文高登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91,共5页
利用电压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VSM-HCC)和变速PI电压控制,实现了变速恒频(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和直流侧电压稳定的控制目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的引入,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同时也保留了滞环控制响应快... 利用电压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VSM-HCC)和变速PI电压控制,实现了变速恒频(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和直流侧电压稳定的控制目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的引入,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同时也保留了滞环控制响应快、简单及鲁棒性好等优点。通过增加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有效抑制了直流侧电压的波动。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比传统的双闭环PI控制对外部扰动有更好的自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动态性能,并示出与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联调仿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滞环电流控制 变换器 变速恒频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阻尼器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仕红 田德 +1 位作者 邓英 汪宁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582,共7页
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问题,分析电网对称故障时其转子电压和电流的瞬态特性,找出引起转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原因。在不增加励磁系统硬件的条件下,通过改进控制方法在转子中形成一个主动阻尼电阻,有效地限制由定子磁... 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问题,分析电网对称故障时其转子电压和电流的瞬态特性,找出引起转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原因。在不增加励磁系统硬件的条件下,通过改进控制方法在转子中形成一个主动阻尼电阻,有效地限制由定子磁链直流分量引起的转子过电流。以2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对所提出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说明所提出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提高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风力发电机组 故障穿越 主动阻尼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控制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兴勇 王灵梅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5期57-60,共4页
在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环控制的变换器控制策略。在转子侧,变换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推导出了用转子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独立解耦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策略,并实现了风能的最大跟踪;... 在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环控制的变换器控制策略。在转子侧,变换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推导出了用转子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独立解耦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策略,并实现了风能的最大跟踪;在电网侧,变换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构建了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PI控制系统。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定向矢量控制 最大风能跟踪 功率解耦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协调多目标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枫 王冰 徐偲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为平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的转速和功率波动,基于协调无源性方法,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桨距角和转子励磁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风力机特性和双馈感应发电机基本电磁关系的基础上,给出风力发电机组桨距角调节、转子励磁... 为平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的转速和功率波动,基于协调无源性方法,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桨距角和转子励磁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风力机特性和双馈感应发电机基本电磁关系的基础上,给出风力发电机组桨距角调节、转子励磁控制的四阶系统非线性模型。特别对风能利用系数进行了关于桨距角的多项式拟合,并对拟合的不确定性建模,确保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由Lyapunov方法设计前两阶鲁棒控制器,得到桨距角控制输入,再用协调无源性方法设计励磁控制部分,使得整个系统达到反馈无源,既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又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并与其他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恒功率控制 协调无源性 不确定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