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关变换器双频率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金平 许建平 兰燕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4,共6页
提出并研究一种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控制策略,双频率控制技术。研究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实现方式及特点,对比分析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和控制规律。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型和电流... 提出并研究一种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控制策略,双频率控制技术。研究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实现方式及特点,对比分析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和控制规律。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具有相同的稳态工作特性;而在动态响应方面,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具有比电压型双频率控制更为优越的性能。此外,与电压型双频率控制相比,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具有自动限流功能和更为平稳的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双频率控制 电压型 电流型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导通时间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金平 许建平 兰燕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共7页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恒定导通时间双频率(COT-BF)控制技术。COT-BF控制技术利用两组预先设定的具有相同导通时间但不同开关频率的控制脉冲,实现对开关变换器输出电压的调整。COT-BF控制器实现简单,无需误差...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恒定导通时间双频率(COT-BF)控制技术。COT-BF控制技术利用两组预先设定的具有相同导通时间但不同开关频率的控制脉冲,实现对开关变换器输出电压的调整。COT-BF控制器实现简单,无需误差放大器及其相应的补偿网络。本文以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DCM)Buck变换器为例,研究了COT-BF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OT-BF控制DCM Buck变换器具有比传统电压型脉冲宽度调制开关变换器更快的瞬态响应速度和更低的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导通时间双频率控制 脉冲宽度调制 瞬态响应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抑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松荣 许建平 +2 位作者 龚华彬 周国华 王金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传统双频率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开关变换器时存在的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低频波动问题,在介绍该技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输出电容储能迭代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储能变化量不为零是产生低频波... 针对传统双频率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开关变换器时存在的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低频波动问题,在介绍该技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输出电容储能迭代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储能变化量不为零是产生低频波动现象的根本原因。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将电感电流信息引入反馈控制环路,提出并研究了峰值电流型固定关断时间双频率控制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低频波动现象抑制机理。通过与传统双频率控制技术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型固定关断时间双频率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波动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双频率控制 低频波动 峰值电流型 固定关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微逆变器双频率控制方法及实现
4
作者 杨波勇 王军 +1 位作者 阎铁生 孙章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传统交错反激微逆变器原边电流峰值与变压器体积、损耗较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边峰值电流控制且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的双频率控制策略。推导了DCM模式下的参考电流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频率控制策略中开关频... 传统交错反激微逆变器原边电流峰值与变压器体积、损耗较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边峰值电流控制且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的双频率控制策略。推导了DCM模式下的参考电流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频率控制策略中开关频率切换点的选取原则,推导了其选取表达式。该策略可根据负载大小变化自动调节开关频率,在减小峰值电流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开关次数,减小开关损耗。最后,通过PSIM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并研制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控制器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减小原边电流峰值的同时能保证系统效率并实现较小的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T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反激 微逆变器 DCM模式 双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频率DCM控制的交错反激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玉巍 石新春 +1 位作者 黄天富 付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了提高交错反激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并且为了增大微逆变器功率输出范围,进一步提出一种双频率DCM并网控制策略。在双频率控制策略下,反激变换器工作在DCM模式,输出较低功率时采... 为了提高交错反激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并且为了增大微逆变器功率输出范围,进一步提出一种双频率DCM并网控制策略。在双频率控制策略下,反激变换器工作在DCM模式,输出较低功率时采用高频模式,而输出较高功率时采用低频模式,且依据较高开关频率设计电路参数。以额定功率280W、直流输入电压35V、并网电压220V的交错反激微逆变器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流反馈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动、静态响应特性,并网电流波形质量良好,采用双频率DCM控制策略在相同电路参数下增大了微逆变器的功率输出范围,且有利于简化控制器和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反激 微逆变器 并网电流控制 电流反馈 频率DC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电源控制器集成模块的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芳 游小杰 +1 位作者 李艳 郭希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4-42,89,共10页
在航天器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电源系统中,采用新型电源控制器(PCU)集成模块替代原有PCU中的多个功率调节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但是PCU集成模块的控制策略需要改进,并且电路参数设计更加复杂。提出该模块在两种不同续流... 在航天器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电源系统中,采用新型电源控制器(PCU)集成模块替代原有PCU中的多个功率调节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但是PCU集成模块的控制策略需要改进,并且电路参数设计更加复杂。提出该模块在两种不同续流方式时的控制策略,并对其中的分域控制和双频率PWM控制进行详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工作模式时的输入、输出特性,提出PCU集成模块的电路参数设计方法。最后,搭建了一套110W的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控制 集成模块 控制策略 频率PWM控制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中储能系统的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晓东 郝木凯 +3 位作者 陈柔伊 陆志刚 雷金勇 王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7,共5页
在微网系统中,大功率电力负荷的投切会导致电网电压幅值和频率产生波动。将储能装置应用于微网系统中,可以通过逆变控制单元,实时监控电网电压波动,即时调节配电网输送的有功、无功功率大小,从而达到平抑电网电压波动的效果。采用了电... 在微网系统中,大功率电力负荷的投切会导致电网电压幅值和频率产生波动。将储能装置应用于微网系统中,可以通过逆变控制单元,实时监控电网电压波动,即时调节配电网输送的有功、无功功率大小,从而达到平抑电网电压波动的效果。采用了电压频率环控制和有功、无功补偿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可以即时检测电网电压波动并进行快速补偿,具有较强的有功、无功调节能力。通过构建微网模拟环境,对比试验了不加储能装置和接入储能装置后微电网投入不同电力负荷时的电压波动情况,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电力负荷 储能装置 电压频率控制 有功无功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微电网黑启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调频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付华 刘公权 +1 位作者 齐晨飞 徐耀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9-68,共10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弱化了阻尼项的影响,在消除频率暂态过程次振荡周期的同时,简化了控制结构。为解决现有单一控制策略难以适用于微电网黑启动问题,在不影响微电网启动速度的前提下引入零起升压环节,将该控制策略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微电网黑启动过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逆变器 负惯量 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 微电网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