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FT法研究离子液中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机理 被引量:8
1
作者 蒲敏 刘坤辉 +1 位作者 李会英 陈标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26-830,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离子液体中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通过振动分析对...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离子液体中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了零点能.通过计算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对应于过渡态的反应物和产物.计算结果表明,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可以基元反应的方式一步完成,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的活化能约为192kJ·mol-1,逆反应活化能约为208kJ·mol-1,可在室温或高于室温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EMIM^+) 离子液体 丁烯 双键异构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法研究分子筛催化trans-2-丁烯的双键异构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会英 蒲敏 陈标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8-902,共5页
利用一个3T簇模型模拟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分子筛催化1-丁烯双键异构为trans-2-丁烯的反应机理.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全优化,经过零点能校正后,得到了反应的活化能.研究表明,反应分... 利用一个3T簇模型模拟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分子筛催化1-丁烯双键异构为trans-2-丁烯的反应机理.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全优化,经过零点能校正后,得到了反应的活化能.研究表明,反应分三步进行: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物理脱附.分子筛的酸性位OH基团首先吸附1-丁烯的双键形成了π配位复合物,然后按协同反应机理发生双键异构反应,生成吸附态的trans-2-丁烯,最后脱附成产物.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57.1kJ·mol-1,与实验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丁烯 双键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基催化剂的酸调控及其在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宪飞 刘伟 +3 位作者 田林宇 李潘之 陈小平 任万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量提高.丁烯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调节剂制备的含有较多缺陷位点的UiO-66显著提高了2-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12 h-1时,UiO-66-HAC催化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收率高达12.7%,选择性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调节剂 2-丁烯 1-丁烯 双键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烯双键位置异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华军 谢在库 +1 位作者 周兴贵 袁渭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73-1383,共11页
介绍了正丁烯双键位置异构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不同异构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异构反应机理。评述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金属硫酸盐和磷酸盐、金属、分子筛、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离子液体等催化剂的异构活性、选择... 介绍了正丁烯双键位置异构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不同异构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异构反应机理。评述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金属硫酸盐和磷酸盐、金属、分子筛、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离子液体等催化剂的异构活性、选择性和活性中心的特点以及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认为在不同种类催化剂上,异构反应的机理和1-丁烯的选择性不尽相同,在实际催化反应中应根据原料的组成和操作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异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烯 双键位置异构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法研究3-羟基丙烯醛的双键旋转异构反应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蒲敏 王海霞 +2 位作者 冯霄 吴东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6,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在双键旋转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平衡态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计算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在双键旋转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平衡态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计算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发现在重排反应途径上存在一个四元环骨架的中间体.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得到了零点能.计算结果表明,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的双键旋转异构反应经过两步完成,第一步反应位垒稍高,第二步反应位垒较低,存在着发生重排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法 双键旋转异构反应 3-羟基丙烯醛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催化1-己烯生成cis-2-己烯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延锋 朱吉钦 +3 位作者 刘辉 贺鹏 王鹏 田辉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088,共8页
基于54T团簇模型,采用ONIOM分层计算方法,研究了1-己烯在ZSM-5分子筛上进行顺式双键异构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1-己烯的顺式双键异构反应通过只有分子筛Brφnsted酸部分起作用的机理进行.首先,1-己烯与分子筛的Brφnsted酸性位形成... 基于54T团簇模型,采用ONIOM分层计算方法,研究了1-己烯在ZSM-5分子筛上进行顺式双键异构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1-己烯的顺式双键异构反应通过只有分子筛Brφnsted酸部分起作用的机理进行.首先,1-己烯与分子筛的Brφnsted酸性位形成π配位复合物.接着,酸质子发生迁移使1-己烯的双键端基碳原子被质子化,同时双键的另一碳原子与失去质子的Brφnsted酸羟基的氧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烷氧基中间体.然后,烷氧基中间体中的C―O共价键被打断,同时Brφnsted酸羟基的氧原子从C6H13基团提取一个氢原子还原分子筛的酸性位,并且生成cis-2-己烯.这一反应路径与借助于分子筛活性位的酸-碱双功能性质的反应路径是相互竞争的.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是59.37kJ·mol-1,该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这一结果合理解释了双键异构过程中的能量特征,并且扩展了对分子筛活性位本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活性位 己烯 密度泛函理论 双键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氯-4,8-二甲基-1,3,7-壬二烯的酸催化环化反应
7
作者 许临晓 陶凤岗 吴钧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6期836-838,共3页
在多烯的酸催化环化反应中,类似于Ⅰ的结构的单萜类衍生物的酸催化环化产物通常均为α-和β-异构体的混合物,如由柠檬酸制备环柠檬醛,由伪紫罗兰酮制备紫罗兰酮,…….虽然依具体反应条件的不同,两种异构体的比例可以有所改变,但欲得到... 在多烯的酸催化环化反应中,类似于Ⅰ的结构的单萜类衍生物的酸催化环化产物通常均为α-和β-异构体的混合物,如由柠檬酸制备环柠檬醛,由伪紫罗兰酮制备紫罗兰酮,…….虽然依具体反应条件的不同,两种异构体的比例可以有所改变,但欲得到无双键异构的单一产物往往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催化 环化产物 环化反应 紫罗兰酮 异构 环柠檬醛 双键异构 单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烯烃在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的反应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4,共8页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添加1-己烯(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研究了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直链端烯烃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直链端烯烃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可以发生饱和、双键异构等反应,反应温度、氢油比、反应压力及空速等...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添加1-己烯(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研究了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直链端烯烃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直链端烯烃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可以发生饱和、双键异构等反应,反应温度、氢油比、反应压力及空速等参数对1-己烯的转化、饱和以及双键异构化反应有着明显影响。高的反应温度、低的反应压力和氢油比促进端烯烃向内烯烃的双键异构化反应,如1-己烯发生双键异构化反应生成2-己烯和3-己烯。内烯烃具有更高的辛烷值以及更低的加氢饱和活性,因此端烯烃反应生成内烯烃的双键异构化反应使得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的辛烷值损失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吸附脱硫 端烯烃 饱和 双键异构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