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奕 肖星洋 +2 位作者 胡有生 谢义炜 伍知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又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人类先天免疫干扰素刺激因子之一。在AD发生和发展中,PKR表达上调并持续激活,一方面引发脑组织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又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人类先天免疫干扰素刺激因子之一。在AD发生和发展中,PKR表达上调并持续激活,一方面引发脑组织细胞发生整合应激反应,另一方面间接上调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的表达,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的积累,而Aβ的积累又可以激活PKR,进一步促进Aβ的积累,形成一个Aβ持续积累的循环。PKR还可以促进Tau蛋白磷酸化,降低神经细胞微管稳定性。脑组织炎症反应、Aβ的积累所引起神经毒性和微管稳定性的破坏会导致AD发生发展,引起患者记忆和认知的下降,因此PKR是AD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分子。有效进行PKR检测可以预测AD进展,为临床治疗AD提供先机。目前PKR已成为研发治疗AD药物的靶点,因此靶向PKR的抑制剂有望控制PKR的活性,从而有效控制A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的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振宏 李影 +1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521-13523,共3页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偶联的琼脂糖凝胶(anti-Flag M2-Agarose)纯化Flag-PKR融合蛋白,所得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及体外活性鉴定。[结果]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Flag的抗体特异性识别,其相对分子量约为69 kDa,与Flag-PKR融合蛋白大小相符;体外磷酸化试验表明,Flag-PKR融合蛋白能够发生自动磷酸化。[结论]在293T细胞中表达、纯化了有活性的Flag-PKR融合蛋白,为PKR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郭琤琤 黄河 +5 位作者 梁超勇 田莹 刘婷智 李学莹 洪煌明 林桐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1-786,812,共7页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与PKR表达的关系,拟求达到更好的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12例NSCLC中PKR、IGF-1R表达情况,并用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13种肺癌细胞株PKR、p-PKR表达;磺基罗丹明B法(SRB)检测PPP、Rapamycin等药物作用后对高表达及低表达p-PKR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全组NSCLC患者中,PKRlow/IGF-1Rhigh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21.6%)明显低于PKRhigh/IGF-1Rlow患者(74.6%)及其他患者(58.2%)(P<0.0001),单、多因素分析提示PKR/IGF-1R联合标记物为NSCL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SRB结果提示,第1~3天,IGF-1R抑制剂PPP 3μmol/L在6个肺癌细胞株中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在0.3μmol/L剂量低表达PKR和/或p-PKR的H1792和H292细胞株中,较其他细胞株更能抑制细胞生长。而mTOR抑制剂Rapamycin采用1、0.1及0.01μmol/L 3个剂量级在各细胞株均未见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区别。【结论】PKR联合IGF-1R可预测NSCLC的预后,PKR低表达的H1792、H292细胞株中,IGF-1R抑制剂PPP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于mTOR抑制剂Rapamycin,未见明显作用,提示可通过检测PKR的表达来选择适合IGF-1R抑制剂PPP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 IGF-1R mTOR 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克隆表达及其对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因棠 魏来 +2 位作者 蒋栋 丛旭 费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PKR是否在IFN-α抗HCV的机理中起抑制作用目前仍有争议.为研究PKR对HCV蛋白合成环节是否有抑制作用,通过构建野生型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wt)及主要起负性调节作用的缺失突变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Δ6),并将pPKRwt/pPKRΔ6与HCV复制子RNA同时转染Huh7细胞进行共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HCV IRES下游的NPTⅡ蛋白表达水平,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及单用IFN-α处理的细胞相比较.结果显示:表达PKRwt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低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但高于经IFN-α单独处理的细胞;表达PKRΔ6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与对照细胞无明显差别,但PKRΔ能部分抵消IFN-α的抑制作用,说明在IFN-α抑制HCV IRES指导的蛋白合成中,PK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能还有其它的PKR非依赖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丙型肝炎病毒 复制子 Α干扰素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RNA干扰对下游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娟娟 董伟 +3 位作者 戚孟春 冯晓洁 李任 孙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2+/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Ⅱδ,Ca MKⅡδ)RNA干扰对下游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证实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构建Ca MKⅡδRNA干扰载体,并确定最佳感染... 目的研究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2+/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Ⅱδ,Ca MKⅡδ)RNA干扰对下游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证实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构建Ca MKⅡδRNA干扰载体,并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值及转染效率。小鼠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载体组和干扰组。转染5 d后收获细胞,确定干扰效率;并检测RNA干扰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c1(NFATc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Ca MKⅡδRNA干扰载体,最佳转染MOI值为30,转染效率可达78%(P<0.05)。重组病毒对Ca MKⅡδ的干扰效率在mRNA水平超过78%,在蛋白水平超过70%(P<0.01)。Ca MKⅡδRNA干扰显著降低NFATc1、TRAP和c-Src基因,与对照组、空白载体组比较,其mRNA水平下降分别超过了47.8%、43.3%和48.5%(P<0.05,P<0.01),蛋白相对水平分别超过了61.1%、48.2%和39.6%%(P<0.0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也得到相似结果。Ca MKⅡδRNA干扰也显著降低了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与其他两组比较,干扰组破骨细胞数、牙本质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下降分别超过了49.8%、47.6%和61.3%(P<0.01)。结论 Ca MKⅡδRNA干扰可显著下调其下游NFATc1、TRAP、c-Src基因表达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Ca MKⅡ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中可能发挥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δ rna干扰 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c1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晟 许三鹏 李娜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NA-PK的3个亚基DNA-PKcs、Ku70、Ku86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癌基因c-erb...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NA-PK的3个亚基DNA-PKcs、Ku70、Ku86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结果Ku70、Ku8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1),而且Ku70和Ku86的表达随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但DNA-PKcs在两者中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Ku70与Ku86的表达在ER阳性组高于ER阴性组,在c-erbB-2阳性组的表达则低于c-erbB-2阴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Ku70和Ku86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且其与ER、c-erbB-2关系密切,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双链断裂 DNA依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C型尼曼-皮克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俐娟 张旻 +6 位作者 王雪贞 郝又国 魏佳军 降风 丁志刚 张苏明 卜碧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38,743,共6页
目的确定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5,cdk5)在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disease type C,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为NPC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将针对cdk5基因的si RNA序列克隆入rAAV-... 目的确定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5,cdk5)在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disease type C,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为NPC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将针对cdk5基因的si RNA序列克隆入rAAV-2载体,对4周龄npc-/-小鼠进行小脑rAAV-cdk5-si RNA-GFP注射(n=8),以空载体病毒(rAAV-GFP)注射组及非手术的同龄npc小鼠为对照(n=8)。在干预后4周连续观察小鼠脑内cdk5水平及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的改变。结果注射后1周可见针道附近、小脑深部核团及浦肯野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空载体病毒组相比,注射4周后小鼠脑内cdk5的表达水平降低34.17%(P<0.05,n=6);轴突球状体数量减少30.76%(P<0.05,n=6),存活浦肯野细胞数增加300%(P<0.05,n=8);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16.32%(P<0.05,n=6)。结论rAAV2-cdk5-si RNA小脑注射,能显著减轻npc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改变。cdk5的激活在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可能成为NPC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尼曼-皮克病 神经元变性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5 轴突球状体 小分子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8
作者 王步勇 问荣荣 +2 位作者 马玲 周天华 张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9-486,共8页
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模式线虫pdk–1的同源基因Bxpdk–1。结合RT–PCR技术进行Bxpdk–1基因完整蛋白编码区(CDS)扩增,得到CDS区全长2298bp。Bx PDK–1蛋白含有"STKc_PDK1""PH_PDK1"2... 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模式线虫pdk–1的同源基因Bxpdk–1。结合RT–PCR技术进行Bxpdk–1基因完整蛋白编码区(CDS)扩增,得到CDS区全长2298bp。Bx PDK–1蛋白含有"STKc_PDK1""PH_PDK1"2个保守结构域,属于磷酸肌醇激酶超家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松材线虫Bx PDK–1蛋白与捻转血矛线虫PDK–1蛋白(CDJ88126.1)同源性为50%,进化树聚在同一小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原位杂交试验表明,Bxpdk–1基因主要在线虫的头部神经元及咽部神经处表达。q PCR结果分析显示,Bxpdk–1基因表达响应鱼藤酮药剂胁迫处理。RNAi试验显示,Bxpdk–1在dsRNA处理12 h时,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基因被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磷酸肌醇依赖蛋白激酶1基因 基因克隆 原位杂交 表达分析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感染通过蛋白激酶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华夏 顾峰 +3 位作者 廖瑛 茅翔 丁铲 范红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8-493,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显著上调的机制。[方法]NDV感染He 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IFN-β、IL-6、IL-8 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NDV对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显著上调的机制。[方法]NDV感染He 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IFN-β、IL-6、IL-8 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NDV对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IFN-β、IL-6、IL-8 mRNA水平显著上调。NF-κB信号通路在感染后12~24 h被激活,转录因子p65入核,而使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IKK16则显著降低了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证明NF-κB信号通路介导NDV感染过程中的细胞因子表达和炎症反应。另外,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KR被诱导表达并且被磷酸化激活。使用抑制剂2-氨基嘌呤抑制PKR活性后,能够抑制p65的入核,并减少由NDV诱导的干扰素和炎症因子表达。[结论]NDV感染能够通过PKR调控NF-κB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因子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 核因子KAPPA B 干扰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RP1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梨 李楠 刘海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7-1134,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长度大于200 nt的RNAs。qRT-PCR实验证实,lncRNA RP1-506.5(命名为RP1)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R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癌...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长度大于200 nt的RNAs。qRT-PCR实验证实,lncRNA RP1-506.5(命名为RP1)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R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癌旁组织表达量的8.5倍。在HCT116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同时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的表达,探讨RP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MTS检验、活细胞工作站增殖实验,结合平板克隆检测发现,过表达RP1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能力。而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表达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表明,RP1能促进细胞周期快速通过G_1/S检测点,并能加速S期进程。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在HCT116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P21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6(CDK6)表达水平上调;当沉默LncRNA RP1的表达时,能上调P21的表达水平,下调cyclinD1、CDK6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LncRNA RP1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RP1 P21 细胞周期蛋白D1 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6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介导的PDK1 mRNA m^(6)A修饰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肺上皮细胞增殖
11
作者 靳艾 李梦宇 孙青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4-946,共13页
腺苷N6-位点甲基化(m^(6)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NA甲基转移酶3(METTL3)作为催化m^(6)A关键酶,其介导m^(6)A修饰在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肺上皮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 腺苷N6-位点甲基化(m^(6)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NA甲基转移酶3(METTL3)作为催化m^(6)A关键酶,其介导m^(6)A修饰在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肺上皮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肺上皮细胞中敲低METTL 3显著抑制细胞生长,而过表达METTL3则促进了细胞增殖(P<0.05)。进一步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关键蛋白质PCNA在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并且Akt以及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发现,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m^(6)A修饰水平显著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表明,Akt-mTOR信号通路上游调控分子PDK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在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显著下降(P<0.05)。机制上,m^(6)A-IP-qPCR和RIP-qPCR结果进一步表明,METTL3催化PDK 1 mRNA的3′UTR区域m^(6)A修饰,进而被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识别,增强其mRNA的稳定性。总之,本研究揭示了METTL3通过增强PDK1 m^(6)A修饰,进而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本研究为METTL3在上皮细胞增殖中的新角色提供了证据,同时为治疗肺上皮细胞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3 rna m^(6)A修饰 细胞增殖 肺上皮细胞 磷酸肌醇依赖蛋白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蛋白PKR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君 谢炯 张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病毒感染后,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这些IFN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STAT/JAK信号级联反应,调控300多个干扰素调控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ISGs)的转录翻译水平,... 病毒感染后,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这些IFN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STAT/JAK信号级联反应,调控300多个干扰素调控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ISGs)的转录翻译水平,其中包括经典的抗病毒蛋白PKR。PKR即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蛋白 PKR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苏氨酸蛋白激酶 结构 调控基因 病毒感染后 合成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诱导基因沉默
13
作者 帅丽芳 赵勇 孙金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10,3,共4页
在生物体中,双链RNA(double_strandRNA,dsRNA)裂解后的小RNA可以诱导细胞质和基因组水平外源基因沉默。所谓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小RNA能诱导互补信使RNA在转录后降解。RNA沉默是基因组水... 在生物体中,双链RNA(double_strandRNA,dsRNA)裂解后的小RNA可以诱导细胞质和基因组水平外源基因沉默。所谓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小RNA能诱导互补信使RNA在转录后降解。RNA沉默是基因组水平的免疫现象,代表了进化过程中原始的基因组对抗外源基因序列表达的保护机制,在动植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RNA沉默具有抵抗病毒入侵、抑制转座子活动等作用,并调控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双链rna 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K调控DNA双链断裂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德山 张振刚 龚开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1-746,共6页
生物体细胞基因组完整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威胁,包括DNA复制过程中DNA碱基错配、化学物质产生的碱基加合物(adduct formation)和交叉链(cross-links)、紫外线诱导的碱基损伤、电离辐射导致的DNA单链或双链断裂等。DNA双链断裂(DNAdouble-st... 生物体细胞基因组完整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威胁,包括DNA复制过程中DNA碱基错配、化学物质产生的碱基加合物(adduct formation)和交叉链(cross-links)、紫外线诱导的碱基损伤、电离辐射导致的DNA单链或双链断裂等。DNA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 break,DSB)被认为是细胞毒性最强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反应 DNA双链断裂 DNA依赖蛋白激酶 ATM蛋白 ATR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AY3589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绍权 杨寒朔 龙奇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5,238,共5页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毒感染早期AY358935的表达变化。结果AY358935基因进化保守,与马、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蟾的相似性分别为74%、60%、38%、33%。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的可能性大。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序列和单次跨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表达广泛,并受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调控。AY358935蛋白表达在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2h后即明显上调。结论初步预测AY358935为具有重要功能的小分子分泌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Y358935 生物信息学 分泌蛋白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水泡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K1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苏霞 何钎铖 陈素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探讨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对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和肺癌细胞(H460、SPCA1和A549)中PDK1的表达水平。利用RNA干扰技术... 目的:探讨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对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和肺癌细胞(H460、SPCA1和A549)中PDK1的表达水平。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PDK1的表达,然后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及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和Akt/Fox O1信号通路的活性。最后通过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进一步验证PDK1和Akt/Fox O1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结果:相较于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肺癌细胞中的PDK1均呈高表达(P<0.05)。干扰A549细胞中PDK1的表达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周期进程缓慢,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干扰PDK1后,细胞中cyclin D1、CDK4、p-Rb、Bcl-2、p-Akt及胞浆中p-Fox O1的含量显著下降,P27、cleaved caspase-3及核内Fox O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预先给予Akt激动剂IGF-1可部分逆转干扰PDK1对Akt/Fox O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增加A549细胞的活力(P<0.05)。结论:干扰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PDK1可通过抑制Akt/Fox O1信号通路而调控周期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发挥生长抑制及凋亡促进作用,提示PDK1可作为肺癌的潜在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磷酸肌醇依赖蛋白激酶1 肺癌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海侠 刘文强 +1 位作者 吴铭 王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变、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激活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因子1(IRE1)、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7 d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变、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激活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因子1(IRE1)、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7 d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HIBD模型。对造模72 h时间点的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尼氏染色观察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ATF6、IRE1、PERK的表达情况。造模后6、24、72 h分别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ATF6、IRE1、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IBD后72 h,HE染色显示Sham组未见神经细胞损伤,HIBD组可见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且主要损伤部位为脑皮层及海马区域。尼氏染色显示HIBD组皮质及海马区受损神经元比例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Sham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大脑皮质及海马区中ATF6、IRE1、PERK阳性细胞数(棕黄色)增加(P<0.001)。HIBD组神经细胞胞质及核内ATF6表达均增加,胞核内IRE1及胞质内PERK表达增加。HIBD组ATF6、IRE1、PERK各时间点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损伤的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区,且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组织内质网应激因子表达升高,提示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参与其病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内质网应激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 激活转录因子6 肌醇需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反义转录物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兆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天然反义转录(NATs)是一组编码蛋白质或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与其他(有义)转录物具有互补序列,可以调节有义链的表达。这种调节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方式有转录干扰、RNA封闭、双链依赖机制或染色质重建(修饰)等。正义链... 天然反义转录(NATs)是一组编码蛋白质或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与其他(有义)转录物具有互补序列,可以调节有义链的表达。这种调节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方式有转录干扰、RNA封闭、双链依赖机制或染色质重建(修饰)等。正义链和反义链分别加工成小RNAs调节基因表达,也是NATs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如piRNAs的"乒乓机制"。实验或计算机研究已经证明了NATs在生物中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方式。文章论述了NATs的重要作用和机理,重点论述了NATs的调节机制和相关的小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反义转录物 转录干扰 rna封闭 双链依赖机制 染色质重建(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ASK重组载体构建及效应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荣距 杨宗城 +3 位作者 苏踊跃 蔡震 唐红英 罗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 构建针对人CASK基因的siRNA质粒 ,建立CASK下调表达的细胞模型 ,为CASK相关的细胞信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人CASK基因不同靶点 ,体外合成DNA模板 ,经退火后插入到pSilencer3 .1hygro载体的多克隆位点。阳性重组质粒转染ECV3 ... 目的 构建针对人CASK基因的siRNA质粒 ,建立CASK下调表达的细胞模型 ,为CASK相关的细胞信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人CASK基因不同靶点 ,体外合成DNA模板 ,经退火后插入到pSilencer3 .1hygro载体的多克隆位点。阳性重组质粒转染ECV3 0 4细胞 ,蛋白印迹。观察siCASK对目的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结果 酶切、测序表明以pSi lencer3 .1hygro为载体的重组质粒siCASK构建成功。siCASK转染细胞后 ,能够明显抑制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siRNA重组质粒 ,为下一步CASK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蛋白依赖的丝氨酸蛋白激酶 rna干扰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后基因沉默及植物病毒对它的抑制
20
作者 庄木 王晓武 +1 位作者 谢丙炎 方智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8-22,共5页
转录后基因沉默是发生在细胞质中同源依赖的特定mRNA降解过程 ,也是生物体天然存在的对抗外源核酸 (包括转基因、病毒 )入侵的防御机制。概述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机制及双链RNA、2 1~ 2 5nt小RNA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 转录后基因沉默是发生在细胞质中同源依赖的特定mRNA降解过程 ,也是生物体天然存在的对抗外源核酸 (包括转基因、病毒 )入侵的防御机制。概述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机制及双链RNA、2 1~ 2 5nt小RNA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抑制PTGS的植物病毒抑制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基因沉默 rna降解 双链rna PTGS rna 生物体 核酸 抑制 依赖 r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