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病毒的特异性核糖核酸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洪胜 辛培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研究以感染苹果花叶病毒(APMV)的金帅苹果叶片为试材,对APMV的双链核糖核酸(APMV—dsRNA)进行了提取。其粗提液经冰冻高速离心,(?)MK纤维素柱层析及核酸酶降解,获得了纯净的病毒特异性双链核糖核酸液经紫外分光检测看出:感病株在260n... 本研究以感染苹果花叶病毒(APMV)的金帅苹果叶片为试材,对APMV的双链核糖核酸(APMV—dsRNA)进行了提取。其粗提液经冰冻高速离心,(?)MK纤维素柱层析及核酸酶降解,获得了纯净的病毒特异性双链核糖核酸液经紫外分光检测看出:感病株在260nm处有一明显吸收峰,而无毒对照未出现此吸收峰。这一显著差异在果树脱毒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病毒 检测 双链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基因敲除MAGE-1在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光 章翔 +5 位作者 鲍炜 张赟 张新海 曹卫东 高大宽 宋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92-297,i0011,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抑制MAGE-1的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87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核苷酸链,克隆至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 目的:通过构建抑制MAGE-1的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87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核苷酸链,克隆至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重组构建核糖核酸干扰(RNAi)质粒载体。利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经稳定转染后胶质瘤U87细胞中MAGE-1的表达,以了解siRNA的干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UPERMAGE1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寡核苷酸链成地插入至预计位点,且序列与预期完全一致。稳定转染后G418筛选出的U87多克隆细胞MAGE-1的表达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对siRNA均有较明显的干扰作用。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能对U细胞中的MAGE1分子进行RNAi,为进一步研究MAGE1在肿瘤中的作用,分析基因功能,展开肿瘤基因治疗奠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UPER 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干扰 MAGE—1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劝君多食菇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士瑜 《食用菌》 2003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食用菌 抗病毒作用 干扰素 免疫功能 双链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与临床症状
4
作者 周扬 师东方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0期111-111,共1页
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急性暴发性传染病,表现... 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急性暴发性传染病,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耐过鸡的法氏囊组织受损,导致免疫抑制,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临床症状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病原 暴发性传染病 双链核糖核酸 淋巴组织 免疫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吃萝卜也防癌
5
作者 郭宏伟 《农家科技》 2000年第11期37-37,共1页
萝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包括白萝卜、青萝卜等品种,它们都含有一种名叫双链核糖核酸的活性成分,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对人的离体胃癌、食管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等的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乙脑病毒感染的实验动物也显示出很强的保护... 萝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包括白萝卜、青萝卜等品种,它们都含有一种名叫双链核糖核酸的活性成分,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对人的离体胃癌、食管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等的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乙脑病毒感染的实验动物也显示出很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活性成分 干扰素 双链核糖核酸 十字花科植物 食管癌 鼻咽癌 宫颈癌 癌细胞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的三藤胶囊混悬液对MRL/lpr狼疮鼠影响的药效学研究
6
作者 王强 封玉荣 +2 位作者 杨春欣 沈熊 秦万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8-573,578,共7页
目的从"量-效"和"时-效"角度,探讨不同浓度三滕胶囊水混悬液对MRL/lpr狼疮鼠的影响。方法通过新型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不同浓度三藤胶囊水混悬液。MRL/lpr狼疮样小鼠48只,随机等分为6组:三藤胶囊水混悬液高、中、低... 目的从"量-效"和"时-效"角度,探讨不同浓度三滕胶囊水混悬液对MRL/lpr狼疮鼠的影响。方法通过新型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不同浓度三藤胶囊水混悬液。MRL/lpr狼疮样小鼠48只,随机等分为6组:三藤胶囊水混悬液高、中、低剂量(K、L、M)组、抗狼疮散(Q)组、强的松(R)组和MRL/lpr模型(S)组,连续饲养8周,每次灌胃容量0.10mL/10g体质量;于给药第0天、4周和8周(结束时),观察小鼠情况并留取小鼠的24h尿(尿蛋白定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法)、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检测,ELISA方法)和肾脏组织(结束时,PAS染色,半定量分析)。另设8只C57B4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狼疮鼠给药4周和8周后,体质量变化:K、L和M组的小鼠体质量明显轻于R组(P<0.05);蛋白尿的纠正:L、M、R组的小鼠蛋白尿干预后均有一个下降过程(P<0.05),与S组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的改善:L、M、Q、R组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以L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且与S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肾脏病理变化(总活动指数):K、L、M组小鼠与R组相当,好于S组(P<0.05),肾脏组织PAS染色阳性强度灰阶比值,各干预组均好于模型组(P<0.05)。结论新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的三藤胶囊混悬液各剂量组都能降低MRL/lpr狼疮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水平,纠正蛋白尿,改善肾脏病理严重度,以中剂量(0.880g/10g体质量)的疗效最佳,其作用效价与强的松相当,而无激素样的水钠潴留不良反应;并显示了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L lpr狼疮鼠 三藤胶囊 蛋白尿 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藤制剂的不同提取方法对MRL/lpr狼疮鼠影响的初步观察
7
作者 王强 封玉荣 +3 位作者 杨春欣 倪立燕 沈熊 秦万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观察三藤制剂(雷公藤、红藤和鸡血藤)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MRL/lpr狼疮鼠24 h尿蛋白、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MRL/lpr狼疮鼠40只,雌性,20周龄,按5只1组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高、低剂量的工艺... 目的观察三藤制剂(雷公藤、红藤和鸡血藤)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MRL/lpr狼疮鼠24 h尿蛋白、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MRL/lpr狼疮鼠40只,雌性,20周龄,按5只1组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高、低剂量的工艺1、2、3组和抗狼疮散水混悬液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灌胃容量0.1 mL/10 g体质量;分别于实验第0、第28和第56天留取小鼠的24 h尿液、血清,以及56 d时留取肾脏等,观察不同组别的24 h尿蛋白定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ELISA方法检测)及肾脏病理改变(HE染色,半定量分析)。结果给药28 d时,三藤制剂工艺3高剂量组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与模型组比较,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给药56 d时,与模型组相比,工艺2和3的高、低剂量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给药28 d时,各药物干预组抗ds-DNA抗体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以工艺3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给药56 d时,工艺3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肾脏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工艺3高剂量组的最为明显(P<0.01)。结论三藤制剂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提取物在干预后,均能不同程度改善MRL/lpr狼疮鼠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蛋白尿量及肾脏的病理改变,其中以工艺3高剂量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L lpr狼疮鼠 三藤制剂 蛋白尿 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鲱鱼精dsDNA和联苯胺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
8
作者 马明明 张彦 赵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7-463,共7页
在p H值为7.3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联苯胺(benzidine,BZ)与鲱鱼精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ouble-stranded deoxyribonucleic acid,ds DNA)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离子... 在p H值为7.3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联苯胺(benzidine,BZ)与鲱鱼精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ouble-stranded deoxyribonucleic acid,ds DNA)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离子强度验证结合体系(BZ-ds DNA)荧光光谱的影响和DNA熔点变化两种方法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BZ以嵌插方式与鲱鱼精ds DNA结合,结合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反应为自发过程.实验还发现,当ds DNA质量浓度为8.00×10-6~48.00×10-6g/L时,BZ荧光强度F0和结合体系BZ-ds DNA荧光强度F的比值(F0/F)与ds DNA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ds DNA的检测限为2.00×10-6g/L,且其测定不受常见共存金属离子和抗坏血酸等的干扰.因此,基于BZ与ds DNA作用的荧光光谱建立的检测ds DNA的新方法,可用于检测实验室废水中的ds DNA,平均回收率在98.00%~1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联苯胺 鲱鱼精双链脱氧核糖核酸 嵌插 脱氧核糖核酸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剖检与诊治 被引量:1
9
作者 覃荣美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6期144-144,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基因内含有两个片段的双链核糖核酸,这类的排列方式是可以进行遗传重组与抗原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血清型或原始血清型变异株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也是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鸡患此病较多,且鹅也会发现传染性法...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基因内含有两个片段的双链核糖核酸,这类的排列方式是可以进行遗传重组与抗原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血清型或原始血清型变异株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也是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鸡患此病较多,且鹅也会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因此针对鹅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诊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诊治 双链核糖核酸 剖检 抗原结构 遗传重组 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种植技术及出现畸形变异菇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仇玉霞 《河北农业》 2019年第10期23-26,共4页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核糖核酸 抗病毒作用 维生素D 香菇多糖 血管硬化 花菇 食药兼用 麦角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的液体工业化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丽兰 杨凤和 +4 位作者 张穗莉 于劫 刘淑芳 肖国华 丁淑珍 《工业技术经济》 1987年第4期33-37,共5页
一、前言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技术已成为发酵工业中的一个新的领域,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相继研究和利用于深层培养的食用菌日益增多,从而为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的广泛运用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液体深层培养的显著... 一、前言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技术已成为发酵工业中的一个新的领域,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相继研究和利用于深层培养的食用菌日益增多,从而为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的广泛运用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液体深层培养的显著特点是周期短、流程快、产量高、成本低。同时工业化生产占地面积小,便于控制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培养 菌丝形态 现代生物工程 锁状联合 发酵工业 占地面积 摇瓶转速 双链核糖核酸 菌种培养 接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卷7期疑难病案
12
作者 刘国莉 王山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 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核糖核蛋白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双膝关节 腰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遗传
13
《麦类文摘》 1994年第1期64-64,共1页
参见 W94:221,222,225~229,702W940618 大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著,英]/Shewry,P.R.(编辑).-Walling-ford,UK:CAB International,1992.-xiii+610p.-IS-BN 0-85198-725-7[WBTA,1992,9(5),4878]W940619 大麦植物凝... 参见 W94:221,222,225~229,702W940618 大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著,英]/Shewry,P.R.(编辑).-Walling-ford,UK:CAB International,1992.-xiii+610p.-IS-BN 0-85198-725-7[WBTA,1992,9(5),4878]W940619 大麦植物凝集素羧基末端前肽是植株液泡蛋白分类决定因素[刊,英]/Bednarek,S.Y.…∥Plant Cell.-1991.3(11).-1195~1206[WBTA,1992,9(5),4814]W940620 大麦品种 Barsoy 中的双链核糖核酸[刊,英]/Zabalgogeazcoa,I.A.…∥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分子遗传 双链核糖核酸 羧基末端 遗传分析 染色体组 生物技术 植物凝集素 系谱关系 Bam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的营养价值及挑选方法
14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2期14-14,共1页
购买新鲜的蘑菇应该如何挑选?蘑菇是菌类的一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食物,我们在购买蘑菇的时候都喜欢购买最大的蘑菇,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有一些蘑菇是不能购买最大的,要学会挑选蘑菇才行。1.香菇含有一种特异的香味物质一腺嘌呤,... 购买新鲜的蘑菇应该如何挑选?蘑菇是菌类的一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食物,我们在购买蘑菇的时候都喜欢购买最大的蘑菇,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有一些蘑菇是不能购买最大的,要学会挑选蘑菇才行。1.香菇含有一种特异的香味物质一腺嘌呤,因此,用香菇入馔,滋味鲜美。香菇营养成分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达9种的氦基酸、铁、维生素B、可转化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能有效地预防贫血、高血压和骨质疏松。另外,所含多种醣类,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所分离出的“双链核糖核酸”,可以干扰病毒和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挑选方法 营养价值 双链核糖核酸 自然生长 香味物质 营养成分 维生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蓝多抗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15
作者 梁红昶 钱君 于晓莹 《养猪》 2011年第3期92-92,共1页
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对付这两大疾病,大部分猪场都曾使用过疫苗、抗病毒药、干扰素、中草药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圆蓝多抗是双链核糖核酸,进入体内降解成的小分子核糖核酸能有效抑制蓝耳病病毒和... 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对付这两大疾病,大部分猪场都曾使用过疫苗、抗病毒药、干扰素、中草药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圆蓝多抗是双链核糖核酸,进入体内降解成的小分子核糖核酸能有效抑制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复制,从而控制这两种病的发生。本项目试用该产品在杭州萧山东方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应用对比试验,以期控制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及其引发的继发感染,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试验 养猪生产 应用 多抗 双链核糖核酸 蓝耳病病毒 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的食药用价值与食用方法
16
作者 庞茂旺 《农业知识》 2004年第3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食用方法 双链核糖核酸 尼克酸 鸡油 健脾养胃 麦角甾醇 营养成分 松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免疫
17
作者 刘江涛 武治云 曹莉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6期131-131,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主要危害雏鸡和火鸡雏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已知IBDV有2种血清型,血清I型为鸡源性毒株,血清II型为火鸡源性毒株,毒力和致病力变化很大。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免疫 诊断 双链核糖核酸 传染性疾病 血清型 IB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宫廷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18
作者 吴萍 曾继晶 +2 位作者 李孝林 张习本 吴瑛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可引起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可引起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该病主要发生于20—40日龄的雏鸡,成年鸡一般不发病。现将一起北京宫廷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 宫廷 北京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马立克氏病疫苗 双链核糖核酸 新城疫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