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邱秀萍 张婷 +5 位作者 张桔顺 黄汝哨 陈阳 涂梅 李仕海 邱思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 观察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龙岩市第一医院甲状腺胶质样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一组采用双针技术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双针组),另一组采用单针穿刺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 目的 观察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龙岩市第一医院甲状腺胶质样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一组采用双针技术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双针组),另一组采用单针穿刺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单针组)。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囊腔体积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结节部位及结节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12个月,双针组患者囊腔体积分别为(12.10±1.92)、(10.69±7.63)、(10.51±6.50)和(10.66±5.95)cm^(3),单针组患者囊腔体积分别为(13.18±2.08)、(16.47±11.51)、(14.41±10.99)和(13.41±10.8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3.557、3.293、3.099,均P<0.05)。双针组有效率为90%(36/40),单针组有效率为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结论 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效果好于单针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胶质样囊肿 聚桂醇 硬化治疗 双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HP技术测量热导率的简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官保 刘保华 丁忠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双针热脉冲(DPHP)技术在海底沉积物热导率的原位测量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算法复杂,而且存在累积误差。通过对DPHP技术理论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简化算法,探讨了算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对实测数据进行运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能... 双针热脉冲(DPHP)技术在海底沉积物热导率的原位测量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算法复杂,而且存在累积误差。通过对DPHP技术理论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简化算法,探讨了算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对实测数据进行运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简化热导率的计算,并且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DPHP)技术 热导率 算法 原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热导率的微型原位探测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正光 刘保华 +2 位作者 李官保 丁忠军 裴彦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研制一种基于DPHP理论的海洋沉积物热导率微型原位探测器,介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海上试验结果证明该探测器具有测量速度快、便于操作、不易损坏等优点,能够方便、高效地完成海洋沉积物热导率的原位测量。
关键词 热脉冲(DPHP)技术 原位测量 热导率 海洋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