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_(6)/M(M=Co,Ni,Cu,Pd,Pt,Ag)双金属限域体系合成氨性能的理论预测
1
作者 刘莉莉 孟乾统 傅钢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7,136,共8页
[目的]工业上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Fe基或Ru基催化剂通过Haber-Bosch工艺来合成氨.为了有效耦合可再生能源,亟需研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过程.[方法]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限域于Ru_(6)/M(M=Co,Ni,Cu,Pd,Pt,Ag)双金属狭缝间的... [目的]工业上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Fe基或Ru基催化剂通过Haber-Bosch工艺来合成氨.为了有效耦合可再生能源,亟需研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过程.[方法]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限域于Ru_(6)/M(M=Co,Ni,Cu,Pd,Pt,Ag)双金属狭缝间的N_(2)解离和后续加氢过程.[结果]Ru_(6)/Ni(111)体系优于其他的双金属限域体系,其速控步骤仅需克服1.12 eV的能垒.特别是当Ni的晶格常数压缩2%时,速控步骤的能垒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05 eV.[结论]形成双金属有效地降低了N原子在表面的吸附能,有利于后续的加氢.该研究为限域体系合成氨反应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限域体系 双端基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