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玻碳电极上的自组装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志辉 田密 +1 位作者 焦庆影 夏定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并通过SEM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6nm.用循环伏安法对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Au-Pt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三价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蓝月存 罗汉金 王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研究了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电极测定痕量砷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法对颗粒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三价砷,探讨了富集电位和方波伏安参数如频率、增幅、波幅... 研究了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电极测定痕量砷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法对颗粒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三价砷,探讨了富集电位和方波伏安参数如频率、增幅、波幅以及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呈壳-核结构;砷在0.30 V出现灵敏的阳极溶出伏安峰,峰电流与砷质量浓度在0.5~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g/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好,可用于三价砷的重复测定。共存离子Cu(Ⅱ)会影响三价砷的测定,而Pb(Ⅱ)、Cd(Ⅱ)、Zn(Ⅱ)等离子的存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 玻碳电极 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万国 苏丽 +3 位作者 周振宁 张海军 鲁礼林 张少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了PVP及还原剂(Na BH4)的用量、金属盐浓度、金属比例等对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制氢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Co双金...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了PVP及还原剂(Na BH4)的用量、金属盐浓度、金属比例等对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制氢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5-2.8 nm之间.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BNPs)的催化活性远高于Pd与Co单金属纳米颗粒的活性;当Pd/Co的理论原子比为1/9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15570 mol·mol-1·h-1(文中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均为每摩尔Pd的活性).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结果表明,Pd原子与Co原子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使得Pd原子带负电而Co原子带正电,荷电的Pd和Co原子进而成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所制备的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催化耐久性,即使重复使用5次后,该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使用后的纳米颗粒催化剂也没有出现团聚现象.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水解反应的活化能约为54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o 双金属纳米颗粒 NABH4 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莉 黄亮 +2 位作者 段红娟 张力 张海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2-1669,共8页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GBNPS)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硼氢化钾(KBH 4)水解制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该催化剂,并研究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GBNPS)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硼氢化钾(KBH 4)水解制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该催化剂,并研究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对其催化KBH 4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3.2~3.9 nm,其中石墨烯负载Pt 20 Co 80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最高,35℃时制氢活性可达35973 mol H 2·h^-1·mol^-1 Pt,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催化KBH 4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负载 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 KBH 4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比例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天昊 梁福鑫 杨振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21-1926,共6页
本文采用贵金属诱导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i端尺寸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该反应以十八胺为还原剂,硝酸镍和氯金酸为反应物,反应中Au3+首先被还原成Au0,随着温度上升,Ni2+从Au0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Ni0,十八胺持续提供电子,得到了雪人状的... 本文采用贵金属诱导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i端尺寸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该反应以十八胺为还原剂,硝酸镍和氯金酸为反应物,反应中Au3+首先被还原成Au0,随着温度上升,Ni2+从Au0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Ni0,十八胺持续提供电子,得到了雪人状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采用I2/KI水溶液和0.5%(质量分数)盐酸分别对Au端和Ni端进行择性蚀刻,通过调节蚀刻时间,连续调控两端尺寸,可以达到完全刻蚀,最终制备了一种两端尺寸比例连续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蚀刻后得到的新鲜表面为进一步功能复合提供了反应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反应时间 选择性刻蚀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
6
作者 刘峥怡 杜静静 +5 位作者 饶燕 张晶 赵蔚雯 汪启伟 顾学芳 田澍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以银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利用Ag和HAu Cl4之间的置换反应,结合柠檬酸钠同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对颗粒形貌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分析,初步研究了此类金/银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并对影响反应的... 以银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利用Ag和HAu Cl4之间的置换反应,结合柠檬酸钠同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对颗粒形貌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分析,初步研究了此类金/银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LSPR的精密调控。该类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可用作为SERS基底,苯硫酚在其表面增强因子可达107,并具有良好的信号重现性。该基底用于atto610标记的生物素与亲和素的SERS检测,检测限可达80 p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苯硫酚 atto610标记生物素 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基海藻酸钠与层状双金属纳米颗粒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及其缓释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若林 李嘉诚 +5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黄俊浩 刘艳凤 程春风 林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6,112,共6页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颗粒进行复配,其Zeta电位分别为+44.9 m V和-33.2 m V,同时其粒径分别增大到93.3 nm和659.8 nm。结果表明带负电的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吸附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颗粒表面可以阻碍颗粒间的相互聚集,在分散体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能。高速剪切下制备稳定Pickering乳液,对疏水性农药氯氟氰菊酯进行了释药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海藻酸钠与LDH颗粒制备Pickering乳液对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 Pickering乳液 缓释载药 氯氟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毛远洋 贾会敏 何伟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其对4-硝基苯酚(4-NP)还原的催化性能和光热效应。结果表明,制备时不同的AuCl^4-/Cu^2+摩尔比(rAu)可以调控AuCu双金属... 采用水热法制备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其对4-硝基苯酚(4-NP)还原的催化性能和光热效应。结果表明,制备时不同的AuCl^4-/Cu^2+摩尔比(rAu)可以调控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组分和形貌,XRD和吸收光谱特征随rAu的增加表现出更明显的金的特征,rAu>0.5时得到的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核-壳结构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对4-NP还原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受光热效应影响,532 nm激光照射能够加强催化活性;在激光辐射作用下,不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相似的光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 水热法 核-壳结构 催化活性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的脱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超 王向宇 +1 位作者 常影 刘惠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538,共4页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中Fe主要以α-Fe0形式存在.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的直径约为30~50nm,比表面积约51m2/g.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是还原铁粉和纳米铁粉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的7.9倍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 还原脱氯 一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u双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选择催化性能
10
作者 张小水 谷永谦 +1 位作者 高胜国 孙根党 《陶瓷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制备了不同比例的Au/Ru双金属纳米微粒,应用UV-VIS、T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它们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选择催化。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电催化剂 一氧化碳 选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管构建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CEA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慧雯 唐典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2-2047,共6页
本文将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Au-PtNPs)沉积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作为基底材料,用以固载癌胚抗原抗体(anti-CEA)。利用anti-CEA与癌胚抗原(CEA)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EA固载于电极表面,用于降低Au-PtNPs对底物对苯二酚的催化作用,... 本文将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Au-PtNPs)沉积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作为基底材料,用以固载癌胚抗原抗体(anti-CEA)。利用anti-CEA与癌胚抗原(CEA)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EA固载于电极表面,用于降低Au-PtNPs对底物对苯二酚的催化作用,以改变电化学响应信号。通过对比CEA作用前后的电化学信号变化强弱可实现CEA的定量检测。研究发现,在最优实验条件下,CEA的浓度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5~80ng·mL^-1范围内其检测限为5 pg·mL^-1。该免疫传感器不仅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同时能成功用于人体血清样本的分析检测,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癌胚抗原 单壁碳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底表面上多种形态碳纳米管的生长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丽丽 王海涛 +1 位作者 王声乐 肖忠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4-327,共4页
以Fe/Ru双金属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含有一层自然氧化层的硅基底上制备单分散碳纳米管,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基底上碳纳米管具有多种形态,如环形、树枝状分叉形、锥形,单根和成束等。这种多种形态碳纳米管的出现... 以Fe/Ru双金属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含有一层自然氧化层的硅基底上制备单分散碳纳米管,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基底上碳纳米管具有多种形态,如环形、树枝状分叉形、锥形,单根和成束等。这种多种形态碳纳米管的出现,为更进一步了解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以及对控制碳纳米管制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原子力显微镜(AFM) 双金属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t海胆状纳米结构的合成研究
13
作者 陈有为 谭曜 +5 位作者 史丹 黄姣 陈丹超 张威波 潘甬 周生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7-42,共6页
采用油胺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晶种生长法制备了Au-Pt海胆状纳米结构,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不能合成Au-Pt双金属杂聚体结构;Pt(acac)2和H2PtCl6·6H2O两种Pt前体对于产物形貌没有明显影... 采用油胺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晶种生长法制备了Au-Pt海胆状纳米结构,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不能合成Au-Pt双金属杂聚体结构;Pt(acac)2和H2PtCl6·6H2O两种Pt前体对于产物形貌没有明显影响;强极性的1-十八烯参与合成反应时不易得到海胆状的双金属结构;不同Au/Pt配比对产物形貌影响的研究指出,Au-Pt海胆状杂聚体结构的形成是因为后还原的Pt会倾向性地沉积到先还原成核的Au纳米颗粒的特定表面。一锅法合成得到了AuPt合金结构,表明后还原的Pt以Au为晶种,在小尺寸效应作用下使颗粒发生纳米尺度的原子扩散形成了带浓度梯度的AuPt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 双金属纳米颗粒 Au晶种 海胆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O_2为修饰层的Au-Pt/SnO_2/Au复合电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志辉 田密 +1 位作者 谢佳 夏定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29-1334,共6页
用真空镀膜法在Au电极上沉积SnO2薄膜,在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中利用直接还原法,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组装在SnO2/Au电极上,得到Au-Pt/SnO2/Au复合电极。采用SEM、TEM、XPS及CV曲线测定对Au-Pt/SnO2/Au复合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用真空镀膜法在Au电极上沉积SnO2薄膜,在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中利用直接还原法,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组装在SnO2/Au电极上,得到Au-Pt/SnO2/Au复合电极。采用SEM、TEM、XPS及CV曲线测定对Au-Pt/SnO2/Au复合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电极上双金属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粒子粒径约为25nm左右。SnO2作为修饰层以配位键与双金属纳米粒子结合。Au-Pt/SnO2/Au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SNO2 修饰 甲醇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