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洪良智 祝方明 涂建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3期53-5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指出DMC催化剂是一类用于环氧化物的高效催化剂,与传统的环氧化物催化剂相比,其制得的聚醚多元醇具有分子量高、不饱和度低、分子量分布窄、平均官能度高等优点。但该催化剂在应用过程... 综述了近年来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指出DMC催化剂是一类用于环氧化物的高效催化剂,与传统的环氧化物催化剂相比,其制得的聚醚多元醇具有分子量高、不饱和度低、分子量分布窄、平均官能度高等优点。但该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国内外的高校、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有机配体 开环聚合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产聚醚和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05-1005,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生产一种挠性尿烷泡沫的方法。这种表面活性剂含有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其比通常使用的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该聚醚通过使用一种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制备。
关键词 聚醚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聚硅氧烷 共聚 表面活性剂 催化剂制备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生产 公开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蔡文杰 张竞 +1 位作者 孙中华 钱俊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216,共4页
以叔丁醇为主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氮川三乙酸(NTA)为共螯合剂,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利用FT-IR、XRD、XPS、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螯合剂的加入使DMC催... 以叔丁醇为主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氮川三乙酸(NTA)为共螯合剂,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利用FT-IR、XRD、XPS、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螯合剂的加入使DMC催化剂的结晶性变差、无定型比例提高;通过添加共螯合剂(EDTA、DTPA、NTA)达到改变立方体结构、提高非结晶度、增加无定型比例、提高催化剂的活性。DTPA作为共螯合剂改性后的DMC-DTPA催化剂结晶度最差,更趋向于无定型状态,单位时间聚合物黏度最大为0.45 cSt,催化活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环氧丙烷 结晶度 无定型 共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Zn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聚合的活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苏 陈莉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378,共5页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 (含有螯合剂 )的水溶液为原料 ,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 (DMC)催化剂 .为获得高活性的 DMC催化剂 ,需将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 .用 XRD、 XPS等分析手段 ,对铁锌 DMC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进行分析表征 ....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 (含有螯合剂 )的水溶液为原料 ,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 (DMC)催化剂 .为获得高活性的 DMC催化剂 ,需将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 .用 XRD、 XPS等分析手段 ,对铁锌 DMC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进行分析表征 .实验发现 ,DMC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与螯合剂密切相关 .螯合剂能显著降低 DMC催化剂的结晶程度 ,从而提高 DMC催化剂的活性 .同时 ,氯化锌过量也有利于 DMC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并表征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活性中心 催化聚合 结构
原文传递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环氧化物开环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景霞 范晓东 +2 位作者 周志勇 程广文 刘建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制备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合成聚醚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环氧化 聚醚多元醇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C催化CO_2和环氧丙烷的调节共聚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统昌 邹志强 +3 位作者 刘言平 罗建新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0,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二缩三乙二醇或季戊四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用Zn-Co双金属氰化物(DMC)高效催化CO2和环氧丙烷(PO)调节共聚合成了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的多官能度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共聚物的分子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几种分子量调... 以聚醚多元醇、二缩三乙二醇或季戊四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用Zn-Co双金属氰化物(DMC)高效催化CO2和环氧丙烷(PO)调节共聚合成了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的多官能度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共聚物的分子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几种分子量调节剂均能成功合成两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共聚产物,产物中碳酸酯键含量最高可达60%,催化效率最高达663 g/g催化剂,副产物最低可控制到4%。文中还考察了温度、压力、调节剂及催化剂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发现60℃的低温更有利于CO2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而且要获得碳酸酯键含量较高的产物,需控制调节剂和催化剂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调节共聚 CO2 环氧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合成环碳酸酯 被引量:2
7
作者 顾传海 董超凡 +1 位作者 林强 朱林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35-1638,共4页
Zn-Fe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通过清洁高效的机械球磨法来制备,并以咪唑类低共熔溶剂为助催化剂,通过协同催化二氧化碳(CO2)与1,2-环氧丙烷(PO)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碳酸酯(PC)。利用一系列技术表征手段对主催化剂与环加成产物PC的结构... Zn-Fe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通过清洁高效的机械球磨法来制备,并以咪唑类低共熔溶剂为助催化剂,通过协同催化二氧化碳(CO2)与1,2-环氧丙烷(PO)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碳酸酯(PC)。利用一系列技术表征手段对主催化剂与环加成产物PC的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可有效辅助主催化剂催化CO2与PO的环加成反应,离子液体可改善该进程的催化活性和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离子液体 Zn-Fe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环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酐-聚醚二元醇-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殷宁 亢茂青 +3 位作者 杜辉 李其峰 刘振民 王心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3,共5页
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Zn3[Co(CN)6]2.xZnCl2.yH2O.zL(L代表有机配体)),进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二元醇(DLL400)、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丙烷(PO)阴离子开环共聚反应,合成了PA-DLL400-PO共聚物,并探讨了共聚反应的机理。FTIR,1... 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Zn3[Co(CN)6]2.xZnCl2.yH2O.zL(L代表有机配体)),进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二元醇(DLL400)、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丙烷(PO)阴离子开环共聚反应,合成了PA-DLL400-PO共聚物,并探讨了共聚反应的机理。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果显示,PA-DLL400-PO共聚物为分子中含有醚基和酯基的端羟基聚醚酯;TG和DSC分析结果显示,PA-DLL400-PO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P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即分子链中刚性链段(苯基)比例的增加有利于热稳定性的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76~-23℃,且随PA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酐 聚醚二元醇 环氧丙烷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甙合成聚醚反应机理及其衍生物结构表征
9
作者 杨钟鸣 张明 +4 位作者 丁志 周玉成 朱小兵 戚渭新 胡兵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107,共5页
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作用下,茶皂甙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不破坏茶皂甙活性五元环的前提下,合成亲油性的茶皂甙聚醚衍生物。本文初步探讨了茶皂甙聚醚反应的机理,并用FTIR、NMR对聚醚进行了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聚醚的序... 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作用下,茶皂甙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不破坏茶皂甙活性五元环的前提下,合成亲油性的茶皂甙聚醚衍生物。本文初步探讨了茶皂甙聚醚反应的机理,并用FTIR、NMR对聚醚进行了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聚醚的序列结构以头-尾相连为主且呈无规立构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甙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 DMC 机理 结构分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聚醚多元醇的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斌 曹宏斌 张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6-39,共4页
介绍了我国聚醚多元醇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着重阐述了无氟聚醚多元醇、高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和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等新型聚醚多元醇及其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指出我国尚存在企业规模过小、聚醚产品更新慢... 介绍了我国聚醚多元醇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着重阐述了无氟聚醚多元醇、高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和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等新型聚醚多元醇及其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指出我国尚存在企业规模过小、聚醚产品更新慢、生产效率低下等缺陷,建议加强对现有设备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氟聚醚 高分子质量 低不饱和度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聚合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C基聚醚多元醇的精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柳 马卫华 +2 位作者 许健 戚莉 钟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734-737,共4页
以N-330DMC基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采用吸附法,对聚醚多元醇中锌、钴离子的脱除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剂种类及用量,并对吸附剂螯合纤维的最佳吸附条件和重复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剂条件为螯合纤维用... 以N-330DMC基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采用吸附法,对聚醚多元醇中锌、钴离子的脱除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剂种类及用量,并对吸附剂螯合纤维的最佳吸附条件和重复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剂条件为螯合纤维用量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3.33%,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40min,此时对锌、钴离子的脱除率最高,分别为77.1%和40.5%。螯合纤维重复使用了4次,对锌、钴离子的脱除率仍为74.1%和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精制 吸附 螯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侧链丙烯酸酯和绒甲基丙烯酸酯的聚醚单醇和多元醇
1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2,共1页
提供一种制备新型含侧链丙烯酸酯和绒甲基丙烯酸酯的聚醚单醇或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提供一种单体混合物,该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环氧烷烃、至少一种含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环氧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活性... 提供一种制备新型含侧链丙烯酸酯和绒甲基丙烯酸酯的聚醚单醇或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提供一种单体混合物,该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环氧烷烃、至少一种含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环氧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活性氢且当量重量为每当量活性氢31—8000克的起始化合物;和ii)使混合物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存在下聚合。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含侧链丙烯酸酯和绒甲基丙烯酸酯的聚醚单醇和多元醇具有1—20个侧链烯基,羟基当量重量为200—9000克/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多元醇 单醇 聚醚 侧链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 环氧化合 丙烯酸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