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铝等双金属改性生物炭同步去除水中As(V)和F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振 罗艳丽 +3 位作者 王美娟 何佳乐 张千 解新哲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8-1320,共13页
针对水体中砷(As)、氟(F)浓度超标,复合污染难处理,造成水污染和难以灌溉利用等问题,本文制备了锆铝等双金属改性生物炭,研究其对水中As和F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制.研究探索了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结... 针对水体中砷(As)、氟(F)浓度超标,复合污染难处理,造成水污染和难以灌溉利用等问题,本文制备了锆铝等双金属改性生物炭,研究其对水中As和F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制.研究探索了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比表面积仪、红外光谱、X射线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锆铝双金属改性生物炭(ZA-BC)是孔隙结构优良的介孔型生物炭,能在6h内快速吸附水中As、F离子.当初始As、F浓度为1和5mg/L,炭投加量为1g/L时,对As、F的去除率可达98.7%和95.2%.ZA-BC对As、F的最优吸附pH值为4~5,零电荷点pH=9.1,具有较宽的pH值使用范围4.0~9.1,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As、F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9.62和28.70mg/g,CO_(3)^(2-)是对吸附效果影响最大的共存离子.ZA-BC对As的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引力和表面络合,对F的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引力和离子交换.羟基(-OH)是吸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金属改性可为炭表面新增大量金属羟基(M-OH),M-OH可通过络合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对As、F进行化学固定.各种综合性测试表明,ZA-B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去除水中As、F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改性 生物炭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钙双金属改性对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莫建斌 金一粟 周永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16-619,共4页
针对甲醇制丙烯反应体系,研究了不同金属、双金属改性的HZSM-5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钾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当钾改性液的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以2%K-HZSM-5作为不同钙负载的改性对象。结果表明,钾... 针对甲醇制丙烯反应体系,研究了不同金属、双金属改性的HZSM-5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钾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当钾改性液的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以2%K-HZSM-5作为不同钙负载的改性对象。结果表明,钾钙共同改性,具有较好的协同改性效果,大大提高了丙烯的选择性,有效的降低了乙烯和副产物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丙烯 HZSM-5分子筛 双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改性ZSM-5分子筛上甲醇合成二甲醚的DFT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左志军 +1 位作者 吕永康 任瑞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72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研究了双金属改性HZSM-5的ZrOZn、ZrOAl、ZrOMg和ZrOGa等4种双5T构型对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影响。4种构型中的合成二甲醚活化能分别为1.09,0.89,0.93,0.90eV,均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存在3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研究了双金属改性HZSM-5的ZrOZn、ZrOAl、ZrOMg和ZrOGa等4种双5T构型对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影响。4种构型中的合成二甲醚活化能分别为1.09,0.89,0.93,0.90eV,均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存在3种可能的反应路径,两甲醇直接反应生成二甲醚反应路径3(CH_3OH+CH_3OH→CH_3O(H)CH_3+OH→CH_3OCH_3+H_2O)为最佳反应路径。实验对寻找改性双金属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改性 簇模型 二甲醚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及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4
作者 向家兴 谭亚南 +1 位作者 庞胜翠 唐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5,189,共6页
通过分级改性的方法制备了nMetal-K-13X型双金属改性催化剂,并利用XRD、BET、ICP-OES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甲醇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受扩散因素及催化剂粒径的影响... 通过分级改性的方法制备了nMetal-K-13X型双金属改性催化剂,并利用XRD、BET、ICP-OES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甲醇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受扩散因素及催化剂粒径的影响。而在钾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前驱体的基础上,引入第二金属元素的改性方式可有效调控催化剂结构和粒径,可更好地发挥双金属改性催化剂的酸、碱协同催化作用。当K+交换5次、Fe_(2)O_(3)/KX质量比为0.02时催化活性最优,其侧链烷基化反应的甲醇转化率为99.72%,苯乙烯和乙苯的选择性之和达到9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改性 催化剂 侧链烷基化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模拟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煜 孙力平 +1 位作者 陈星宇 林明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89-3796,共8页
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纳米零价铁(NZVI)改性,并将铜(Cu)作为复合金属,制得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同时采用模拟反应柱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反应过程.改性前后材料的表征以及沉降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纳米零价铁(NZVI)改性,并将铜(Cu)作为复合金属,制得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同时采用模拟反应柱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反应过程.改性前后材料的表征以及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材料有更强分散性.通过考察污染物浓度、材料投加量、Cu的负载率、pH值、流量等因素对降解2,4-DCP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较低的pH值与较小的流速以及10%的Cu负载率有利于2,4-DCP脱氯,过多的材料投加量和过高的初始2,4-DCP浓度不利于其脱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 可渗透反应墙(PRB) 2 4-二氯苯酚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双金属Fe-Cu-ZSM-5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焦云磊 陈艺元 +3 位作者 郭杨龙 郭耘 卢冠忠 詹望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9-706,共8页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双金属改性Fe-Cu-ZSM-5催化剂,结果发现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Fe_(0.7)-Cu_(0.97)-ZSM-5(IWI)催化剂活性最高,而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_(0.59)-Cu_(1.0)-ZSM-5(IE)催化剂活性稍逊于Fe_(0.7)-Cu_(0.97)-ZSM-5(IWI),...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双金属改性Fe-Cu-ZSM-5催化剂,结果发现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Fe_(0.7)-Cu_(0.97)-ZSM-5(IWI)催化剂活性最高,而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_(0.59)-Cu_(1.0)-ZSM-5(IE)催化剂活性稍逊于Fe_(0.7)-Cu_(0.97)-ZSM-5(IWI),但显著优于采用先离子交换后浸渍法制备的Fe_(0.65(IWI))-Cu_(0.95(IE))-ZSM-5催化剂。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Fe-Cu-ZSM-5催化剂中,活性金属Cu和Fe物种的存在状态、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NO氧化能力以及催化剂表面的酸性等因素是影响催化剂SCR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双金属改性 ZSM-5分子筛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铈改性铁基生物焦单质汞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强 贾里 +3 位作者 乔晓磊 郭晋荣 李泽鹏 樊保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8-785,共8页
通过结合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在铁基改性生物焦的基础上,引入金属锰(Mn)、铈(Ce)制得双金属改性铁基生物焦,并考察改性后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研究了改性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元素价态及表面官能团,探究其改性吸附机理,并结合Arrhenius... 通过结合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在铁基改性生物焦的基础上,引入金属锰(Mn)、铈(Ce)制得双金属改性铁基生物焦,并考察改性后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研究了改性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元素价态及表面官能团,探究其改性吸附机理,并结合Arrhenius方程获得了改性生物焦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5%Ce1%Mn-FeBC样品的汞吸附性能最佳,3h累积汞吸附量达11926ng/g;Ce不仅直接参与汞吸附反应,还以提供晶格氧的方式与其他金属协同吸附单质汞;改性后生物焦含氧官能团丰富,汞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汞在生物焦表面吸附控速步骤是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 双金属改性 吸附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SBA-15分子筛催化苯与氯化苄的苄基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谷雪 沈健 张继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48,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g/Fe-SBA-15分子筛催化剂,并用XRD,BET,SEM,EDS,NH_3-TPD,Py-FTIR,TG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与氯化苄苄基化为探针反应,进行催化苄基化反应的性能评价。表征结果显示,与FeSBA-15分子筛相比,Mg/Fe-SBA-15分子...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g/Fe-SBA-15分子筛催化剂,并用XRD,BET,SEM,EDS,NH_3-TPD,Py-FTIR,TG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与氯化苄苄基化为探针反应,进行催化苄基化反应的性能评价。表征结果显示,与FeSBA-15分子筛相比,Mg/Fe-SBA-15分子筛催化剂表面的L酸和总酸量增加;引入碱金属Mg有利于Fe_2O_3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在SBA-15分子筛上均匀分布;分子筛仍然具有六方介孔结构。实验结果表明,Fe,Mg负载量分别为9%(w)和3%(w)的Mg/Fe-SBA-15分子筛的催化效果最佳;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化 双金属改性 SBA-15 分子筛 氯化苄 二苯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β-SBA-15分子筛催化苯乙烯合成苯甲醛
9
作者 陈政利 苏炜 +3 位作者 韩娜 刘东旭 丁洪生 沈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8,共6页
采用金属Fe,Co对复合分子筛β-SBA-15进行双金属改性。通过XRD,BET(N2吸附-脱附),SED,EDS和TG-DTA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双金属Fe,Co改性后,β-SBA-15复合分子筛的结构仍然保持,金属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β分... 采用金属Fe,Co对复合分子筛β-SBA-15进行双金属改性。通过XRD,BET(N2吸附-脱附),SED,EDS和TG-DTA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双金属Fe,Co改性后,β-SBA-15复合分子筛的结构仍然保持,金属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β分子筛次级结构单元的引入增加了复合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将金属改性的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的反应研究中,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1.4%,高于Co-β-SBA-15的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β-SBA-15 双金属改性 苯乙烯 催化氧化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e-USY分子筛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明阳 王俊丰 +1 位作者 沈健 任铁强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Mg、Ce双金属对US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通过XRD、SEM、N_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和TG-DTA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金属改性并没有改变USY的孔道结构,活性组分均匀负载在USY分子筛表面;Mg的加入能够更好地促... 采用Mg、Ce双金属对US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通过XRD、SEM、N_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和TG-DTA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金属改性并没有改变USY的孔道结构,活性组分均匀负载在USY分子筛表面;Mg的加入能够更好地促进Ce元素在USY表面的分散,改性金属元素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显著提高催化剂表面弱酸强度的L酸中心数量.将改性催化剂应用于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邻甲酚选择性达到68.7%,高于Ce-USY的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e-USY 双金属改性 烷基化 邻甲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